第八十四章:詩有三境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與涼茶聊完,TT資訊突然又有了一位新增好友的申請。

申請驗證:文學愛好者。

也沒細看,隨手點選同意,過了一會,對方發過來了一條資訊。

“您好,很想與您討論一下文學方面的問題。”

對方的Id叫孫在安,可能是對方的名字,不過,也有可能是網名或者是筆名。

“您好,好像我並不認識你,你怎麼會與我討論這樣的問題?”

黃一凡有些奇怪的問道。

“呵呵,你的個性簽名寫得很棒,一看就像是搞文藝的,然後也就加了。”

“呃,個性簽名?”

開啟TT,一看個性簽名,上面寫著,我有名珠一顆……

原來,這一首詩是當時黃一凡在靈異江湖寫完鬼嘲夫子之後隨手新增在TT簽名上的。

沒想到,這居然招來了文學愛好者,趕緊刪除。

好吧,既然都是文學愛好者,那就聊聊。

說起來,黃一凡還是比較樂於和這個世界的文學愛好者交流的。

“無聊的時候寫的,不要當真,不要當真。”

“您太客氣了,這一首詩寫得非常經典。對了,你是專業寫詩的嗎?”

“不是。”

黃一凡搖頭,說道,“只能說是詩歌愛好者吧。”

“厲害,我也是詩歌愛好者,不過,我感覺古詩詞雖然經典,但已經有一些不太適合現代都市化的社會。”

“也不能這麼說,如果能寫出經典,還是會得到大家認可的。”

“當然,經典自然有他獨特的魅力。不過,大方向應該沒落了。而且,現代都市已經沒有古詩產生的土壤。再加上,人們的審美觀等等已經明顯發生變化。”

“你說的也不錯。”

黃一凡對此表示認可,倒是與這位叫做孫在安的文學愛好者熱聊起來,“所以,現在產生了更為符合現代都市價值審美觀的現代詩。”

“看來黃先生果然對詩歌有很深的研究,只是,我對古詩比較欣賞,但對於現代詩卻並不怎麼認可。”

“怎麼,是因為現代詩沒有產生多少經典的作品嗎?”

“這只是一方面。更多的,還是現代詩本身太過於自由化了,你覺得呢?”

現代詩最初發源於清朝末年,受五四新文化運動的影響,不少學者開始引進西方詩作,並且用白話文的方式翻譯書寫。但這一些作品發行量並不是很大,在當時所受影響也有限,但將西方詩作翻譯成白話文的創新卻給了新時代詩壇啟發,於是,一種比之古詩更為自由,情感更為直率奔放的現代詩就此產生。

只是,也正是因為現代詩太過於追求自由,到了最後往往變成了自由成章,語風散漫,感覺就像平鋪直述,與寫短句子差不多。這種過分直露和明快的毛病不僅使詩作本身缺乏應有的意境,也從整體的構成上喪失了詩歌的美感。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我倒不覺得。”

黃一凡雖然也並不是特別喜歡現代詩,但受前世無數經典現代詩的影響,要他否定現代詩也不可能。對於此,黃一凡給出了自己的理解,“現代詩雖然也稱之為自由詩,詩作本身沒有格律,創作風格非常自由。但自由並不代表沒有規則,自由只是行式上的自由。我始終認為,一首經典的現代詩,不但要求與古詩一樣的郎郎順口,讀來韻味十足,同時,更得兼顧古詩體現出來的意境。當然,如果在自由化詩體的時候能兼顧字詞組合,那就更好了。”

“說得很不錯,但太過於籠統,而且沒有標準。”

“文學一向沒標準,有標準,那就不是藝術,而是技術。而且,我也並不認為現代詩沒有標準。哪怕沒有一個像數學方程式一樣的標準,但他也有一個大概的評價體系。”

“你說的是,語言,形象,情感,這三個標準?”

“也可以這麼說,但這三個評判標準我覺得還不太完善。我認為評價現代詩,雖然從語言,形像,情感三個方面著手,也能大致分析這一首現代詩的藝術高低,但太過於片面了。要我分析的話,我會從詩歌的物境,情境,意境三個方面著手。”

“物境?”

“情境?”

“意境?”

“這三個標準是?”

顯然對方對於這三個標準並不熟悉,而且還感到驚訝。

這並不奇怪。

物境指的是實物表現的具體現象,而情境則是透過物境表現出來的感情,意境則更為高深,指詩歌表現出來的情調與境界。

說起來複雜,實則“物境”只是看到了事物的本身,“情境”則是不僅看到了事物的本身,他還透過物境表現了自己的情感,而“意境”則是最終悟出來的道理或者是哲理。

詩有三境,物境,情境,意境。

這是前世著名詩人王昌齡提出的詩有三境。

這個世界自然沒有王昌齡,對方能知道詩有三境,那才有怪。

簡單的向對方解釋了詩有三境,黃一凡說道,“其實我所說的三境,不只可以評價現代詩,同樣,古詩也可以。或者,不只是古詩,幾乎是所有文學作品都可以概括在這三個型別裡面。”

“厲害,厲害,實在是厲害。”

對方發出了一個驚歎的表情,過了一會,便問道,“請問,黃老師您是哪所大學的中文教授?”

“呃?”

看到這個問話,黃一凡淚流滿面。什麼大學教授,哥還只是初中生呢。

不過,如果自己說是初中生,指不定對方又是震驚的難於相信,便說道,“哪有這個資格當大學教授,只是一個普通的文學愛好者罷了。”

“黃老師您太客氣了,以您對於古詩詞的研究,哪怕是那些大學教授也自嘆不如呀。抱歉,黃老師,有點事要下了,改天再向您請教。”

說完,對方就已下線。這會兒,TT即時通訊也終於清靜。黃一凡沒什麼事,又將念頭轉到構思第二部網絡小說的大綱當中。

……

我有明珠一顆,久被塵勞關鎖。

今朝塵盡光生,照遍河山萬朵。

有才。

實在是有才。

不,哪能用有才概括,對方的水平早已經達到了文學大師的程度。

電腦的另一邊,一位國字臉中年男子激動的大聲說道。

仔細一看,正是青少年報的編輯孫在安。

之前孫在安本打算叫李洛紫中考之後在他們青少年報發稿,成為他們報紙的專欄作家。只是,對方卻拿了一個叫什麼黃一凡的來當檔箭牌。深表示懷疑的孫在安加了對方為好友,沒想到,僅僅只是看了對方的TT資訊資料,孫在安就被那一句我有明珠一顆的古詩給嚇倒了。

還好身為編輯的孫在安內心強大,雖然震驚對方寫出了一首經典古詩。但也自我安慰的說道,古詩之類的作品往往是靈光一閃,他就出現了,並不能代表真正的實力。雖然,他知道,在這一首古詩之前還有一首同樣經典的一顆開花的樹。

就在孫在安強忍著被對方嚇到的心思再與黃一凡交流時,黃一凡又再度爆出一句“詩有三境”的詩詞評判標準。

這個標準對於普通人來說,或許沒覺得什麼,只會認為這是對方評論詩詞的方法而已。但是,當詳細聽完對方所說的詩有三境解釋之後,孫在安已經被“詩有三境”標準給徹底的征服了。

詩有三境,別說其他,光是這四個字,他就與古詩一樣那麼的賦有詩意。

更為恐怖的是,詩有三境所說的三境,比之孫在安所接觸的任何一種詩歌評論更勝一籌,或者說是更高一個境界。他不但更為全面,也更為具體,同時,也更為經典。

這種水平,絕對達到了文學大師的境界。

因為只有文學大師,才能對詩歌做出如此深刻的評判。

現代的一些詩人或者是一些作家,研究都太淺顯了。

到了最後,孫在安已經被黃一凡給震得傻了。

這是小丫頭的同學?

這要是小丫頭的同學,我的同學就成孔聖人了。

孫在安拍了拍腦門,沒想到,我孫在安聰明一世,居然被這小丫頭給騙了。

有一些抓狂,郭在安一個資訊,再次發到了李洛紫TT上。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熱門小說
唐人的餐桌7號基地深空彼岸光陰之外神印王座2皓月當空不科學御獸宇宙職業選手我有一劍明克街13號神秘復甦
相關推薦
1985香江梟雄歲月且靜好原罪救贖足球:非凡之路歸詞大時代1958幹物妹也要當漫畫家英雄聯盟之完美主播妻在上重生之人生無悔
作者天下第一白其他書
文娛,我真的只會一點點 我,譜寫中華上下五千年 重生之網路爭霸 重生之千面影帝 我是全能大明星 十方劍道 重生之財色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