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8章 爭的是什麼?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第一更!)

鄭衡不知道,在她目光所不能及的地方,同樣有人心裡驀地一沉。

這是個俊美的年輕人,身上沒有什麼配飾,只戴了一個簡單的金冠,看著似某個大族子弟。

這個年輕人站在明倫堂最外側,身邊站著不少人,卻都隔著一兩步遠。

若是細心察看,便會發現這些人看似鬆散,實則動作都充滿戒備,將年輕人護衛得密密實實。

這年輕人,便是當今皇上至佑帝了——這會兒,明倫堂中的年輕士子,竟然沒有一個人認出來!

朝中大臣們壓根就沒有想到皇上會出宮,注意力都沒有在明倫堂的圍觀者當中;

而這些年輕的士子們,他們哪裡有機會見過皇上?

是以,喧鬧的明倫堂,竟然沒有人知道,一國之君,就站在他們不遠處,就站在他們的身邊。

這種情況,正是至佑帝需要的,也是他微服出宮的原因。

但此刻,至佑帝感到心中一沉,一種若有似無的壓迫出現在心底。

就好像,他走著走著就遇到了什麼大山阻擋,幾乎不可越過。

這種壓迫感,似乎有些熟悉……

很快,至佑帝就想起了這種熟悉的感覺:這好像是他每次去慈寧宮時,都會有的感覺。

可是,慈寧宮早就封宮了,鄭太后早就不在了!

時隔四五年,他無端地再一次感受到了這種壓迫,這是怎麼回事?

至佑帝看著明倫堂這三個字,眸光變得幽深難明。明倫堂,朕年幼之時,她……她帶朕來過。

還有,明倫堂中矮胖的周典,她曾為朕詳細說過,說這個人乃國朝可用……

是因為明倫堂,是因為周典,朕才會感到壓迫吧?

一定是這樣!

至佑帝這樣想著,目光落在了堂中的齊濮和周典身上,而後用心感受著明倫堂中的氣氛,試圖讓自己像個普通士子一樣,專心觀看這一場比試。

這場比試,是經過他反覆思慮之後,首肯的。

他身為帝王,自然清楚國子監和禹東學宮爭的的什麼,就算他不清楚,也有中樞大臣為他講清楚。

無非,是為了儒林的影響力,是為了文道的話語權。

誰能影響更多的讀書人,誰的話語就更有說服力,那麼……誰就更有勢力。

不管是國子監還是禹東學宮的人,所心心念念的不就是為了這一點?

說到底,是“權勢”二字。

在至佑帝看來,國子監和禹東學宮之爭,其實和官場上的爭鬥沒有什麼兩樣。

不管是國子監掌握權勢也好,還是禹東學宮掌握權勢也好,總歸都是大宣的,而他,是大宣之主!

齊濮原是他選定的最好文道代表,但現在齊濮出了宜鄉的事情,儘管他沒有將齊家問罪,但是齊濮這個代表,已經廢了,斷不能再用了!

既然齊濮不能用了,當然就用別的人了。

接下來要用誰,至佑帝還沒有想清楚。正好,趁著這一場比試,看看是哪一處的人更適合。

他很想知道,國子監和禹東學宮爭了這麼多年,各自究竟有什麼長進。

作為一國之君,他也很願意看到,或者說讓年輕的士子看到,大宣儒林文道有多麼深厚的底蘊。

這是年輕士子們的福氣,也是國朝的榮譽。

那麼,就讓他親眼看一看,國子監和禹東學宮好在哪裡吧!

想及此,至佑帝神色總算露出了一絲興致,對周典齊濮兩人的專注也多了些。

而明倫堂中比試的人,就沒有這樣的興致了。

按照裴定的提議,經國子監甄瀚徐月守的完善,這一場先生之間的比試,就變成了一次相當簡介的科舉考試,所沿用的方式,也正正是“言書判”的標準!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這個方式,便是兩者各選出若干先生,通過考核言、書、判三者的優劣,來分個高下。

眾所周知,禹東學宮有一個書畫雙絕的竇融,所以在“書”這一比試上,自是禹東學宮勝出。

而國子監,則有一個大宣聞名的“舌生花”郭易生,就連鴻臚寺都要向郭易生請教嘴皮子功夫的,這一比當然是國子監勝了。

因此,比試的最後,國子監和禹東學宮便只有了“判”之爭。

這個“判”,也有別於以往,宮中早早就定下了題目,令齊濮和周典就題目做策論,限一個時辰之內。

到了這個時候,所有人也就知道這一場比試是什麼:這已不是一場比試了,而是皇上單獨為齊周兩人所闢的制科!

制科,乃大科、特科,乃國朝選拔特殊人才之舉。這一次,皇上想考核的是什麼?

一瞬間,明倫堂全都安靜了下來,所有人都屏氣凝神望著那明黃的聖旨,想聽清楚這題目是什麼。

會是什麼?

禮部尚書韓曦常開啟了這聖旨,大聲宣讀:“我當祭酒這些年,此諭!”

我當祭酒這些年?這是什麼?這是讓大人評述自己功過?還是別的什麼?

齊濮和周典聽了韓曦常的話語,眼神略略一縮,臉色都沒有什麼變化,俱看著韓曦常。

韓曦常慢慢將聖旨合起來,補充道:“皇上就只有這句話了,請兩位祭酒大人動筆吧。”

就是這麼一句話,沒有更多了,至於寫些什麼、怎麼寫,這就是齊濮和周典的事情了,至於誰勝誰負,這就是……皇上的事情了。

齊濮微微斂目,遮住了眼中的驚詫。怎麼會是這個題目呢?

昨晚,他明明打聽到,皇上昨晚所定下的題目乃是“論三國之大勢強弱”,為此,他苦心做了一番準備。

他先是派人從鴻臚寺那裡探聽南景、北寧的現狀,再從某些知交好友那裡知道了皇上的心意,打算作出一篇建議對北寧出兵的策論,以迎合皇上的心意……

他都做好了準備,可是題目怎變成了這個?

我做祭酒這些年,這究竟是什麼鬼?!

皇上是要想知道國子監和禹東學宮優劣?還是想知道他和周典能力的優劣?如果是這樣,那麼由吏部考功司的官員來做這篇策論更合適!

考功司的銓選考核記錄,會比他兩個小時所作出來的策論會更好!

周典聽到這個題目之後,也吃了一驚,不由自主地往裴定方向看了一眼,心想道:竟然是這個題目,千秋究竟知不知?(未完待續)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熱門小說
唐人的餐桌7號基地深空彼岸光陰之外神印王座2皓月當空不科學御獸宇宙職業選手我有一劍明克街13號神秘復甦
相關推薦
歸詞重生之我為書狂大時代1958幹物妹也要當漫畫家英雄聯盟之完美主播重生之人生無悔殺手之刃寒門貴子四維密令鬼術異聞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