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章 祭酒之言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第一更!)

周典所說的,幾乎和齊濮所說的完全不同。

他沒有說禹東學宮的建樹大章,也沒有說自己的勞苦功高,所說的,不過是禹東學宮的變化。

是的,變化。

從禹東學宮剛創立之時不足五十生徒,到現在的近千生徒;

從禹東學宮只有一個大儒,到現在的七十先生;

從禹東學宮的草創山頭,到現在禹東山所立著的十八道牌樓;

從大宣無人認識禹東學宮,到現在學宮佔天下三一的人才;

從……

他每說一段禹東學宮的歷史,就讓明倫堂的士子生徒們沉默一分。

當此時刻,在明倫堂這裡的士子生徒當然以國子監的居多,他們過去曾聽說過禹東學宮的歷史,卻不曾直到得這麼詳細。

原來,這一百八十多年,禹東學宮是這麼走過來的!

而不是像國子監這樣,甫一建立就在大宣有獨特的地位和意義,也不像國子監這樣,甫一開始就有這麼多世子生徒趨之若鶩……

那麼,為何一百八十多年過去了,禹東學宮從寂寂無聞到現在能和國子監抗衡呢?

為何到了現在,國子監生徒對禹東學宮充滿了怨恨不甘、乃至心心念念念恢復往日的榮光呢?

這樣的疑問,斷斷續續出現在國子監生徒心底。

究竟,是什麼原因呢?

有不少國子生徒額上有冷汗滲滲,而國子教習們則有不少已底下了頭。

哪怕周典並沒有說什麼原因,他們心中都隱約知道答案了。

這時,周典繼續開口了,聲音仍是那般嘶啞低沉:“禹東學宮能成就今日規模,是因為從頭到尾,禹東學宮一直在變……在根據它自身、它外部所有的一切,在變!”

他頓了頓,環視了明倫堂一圈,接著說道:“禹東學宮一直在變,唯有變,才能應對一切,才是禹東學宮唯一所正確所堅持的路……”

他垂下眼簾,聲音變得更加低沉,道:“說來慚愧,本官就任禹東學宮祭酒這麼多年,幾乎一事無成,所做的便只有一件事;不令禹東學宮一成不變!唯此而已……”

他的目光,落在了身旁齊濮的身上,終於換下了那副旁人欠我十萬貫前的表情,笑了笑,道:“當然,禹東學宮的變,並不在於生徒做到多大的官,贏得多大的名望……它的變,始終在正門牌樓的匾額上!”

他說罷,便施施然坐了下來,又矮又胖的身材,竟然有了些挺直的意味。

在場的士子們誰都聽得出,周典這最後一句話是衝著齊濮去的,然而此刻誰都沒有心思去計較這一點,他們的心神,被別的東西佔滿了!

第一時間湧上他們心頭的,則是:禹東學宮正門牌樓的匾額,是什麼?

周典身旁坐著的齊濮,聽了這麼多話語,眼神有些茫然:禹東學宮的匾額,是什麼?

站在不遠處的甄瀚和徐月守,則不約而同地合上了眼睛,復又迅速睜開,眼神幽深莫辨。

他們在國子司業這個官位上,又主理國子監與禹東學宮這一場比試,自是直到禹東學宮匾額是什麼。

乃是“貴士”“進賢”!

“貴士”“進賢”,國子監也有這樣的匾額,甚至一些私人書院也有這樣的匾額,無非是為了表示講學求學之地,誰會將禹東學宮一樣,真的把它當一回事?

而且,還很當一回事!

禹東學宮重賢重士,這是禹東學宮創立發展的基礎,最樸實是基礎,從來沒有丟棄的基礎。

更讓他們心頭震動的,乃禹東學宮不光如此,禹東學宮還有最重要的:變!

變,隨著學宮本身、隨著時勢而變。這真是太對了,世間萬事萬物都在變,沒有什麼是固守的,隨之而變,才是正道。

《易》有云:凡益之道,於時偕行。

與時偕行,可不就正正是“變’之一字嗎?

有了貴士進賢這個基礎打底,輔以禹東學宮“變化”支柱,所以禹東學宮才能逐步壯大,所以才有今日的上千生徒七十先生十八牌樓!

反之,國子監這些年在做什麼呢?

國子監從大宣十大道吸引了那麼多人才,出仕為官的生徒是多了,真正為國朝作了貢獻的人,有多少呢?

國子監的教習,秉承著教書育人理念、真真切切在培賢養士的人,有多少呢?

不多,絕對不多,多的是在官場上汲汲營營的人,多的是衝著官場權勢來的人!

正正是因為這些官場權勢,國子監才有三分之一的人才。

可是,這些人才,倘若沒有了向賢的本心,沒有培賢的教習引領,長此以往會怎麼樣呢?

難怪,國子監過去的榮光已經不復還了。

甄瀚和徐月守在國子監,早就察覺到國子監有不妥了。這不妥,有時在於生徒,有時在於教習,他們亦不能分辨出個明晰來,到如今,終於清楚明白了……

國子監,這些年就沒有端正過本心,也沒有認清楚在國朝中的意義!

國子監為國朝最高學府,為國朝的選賢之地,這才是它真正的意義!

國子監生徒自己能明白嗎?擔任國子祭酒的齊大人能明白嗎?

不知道他們是否明白,但甄瀚和徐月守明白了,更多像甄瀚和徐月守這樣的人,也想明白了。

想明白之後,他們才清楚皇上為何會出這個題目,才清楚,什麼叫“我當祭酒這些年”……

就任國子祭酒,不用勞苦功高,不用撒汗灑血,所需要的,是夯實國子監的基礎,樹起國子監的支柱,才能穩住國子監,才能擴大國子監,才能令國子監向前!

國子監的問題,原是出在這裡!

甄瀚和徐月守神色晦暗第看著周典和齊濮,而之後,落在裴定身上的目光,更是複雜不已。

裴定,是早就知道國子監的問題,才特意針對齊濮,最終促成這場比試嗎?

這個自河東來的監察御史,這個熟知禹東學宮的世家子弟,他們竟一下不知道如何評價了……

而站在明倫堂外,從頭到尾都聽清楚齊濮和周典陳述的至佑帝,則是來回打量著這兩個人,一言不發。

他突然想起了過去他曾問過的問題:“國子監和禹東學宮,哪個好呢?”

當時,他沒有聽到答案。現在,他想,他已經知道誰更好了。(未完待續)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熱門小說
唐人的餐桌7號基地深空彼岸光陰之外神印王座2皓月當空不科學御獸宇宙職業選手我有一劍明克街13號神秘復甦
相關推薦
歸詞重生之我為書狂大時代1958幹物妹也要當漫畫家英雄聯盟之完美主播重生之人生無悔殺手之刃寒門貴子四維密令鬼術異聞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