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 第三百八十七回 後院之火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荀公!你那裡到底是出了什麼事了,你就非要我在這個時候回去!?”

面對陸仁的質問,荀彧沉默了好一會兒,這才重重的嘆息道:“前些時候收到了訊息,蜀中的劉備和北方的曹丕,現在都在忙著稱王的事……”

“……”

陸仁愕然了。這倆傢伙現在都準備稱王了?

其實到這個時候已經是原本的歷史所沒有的建安三十二年,即公元227年。而如果是按照原有的歷史,劉備是於建安二十四年,即公元219年稱漢中王,然後到章武元年,即公元221年稱的帝;

至於曹丕,這傢伙於建安二十五年,即公元220年繼承了老曹的魏王之位,同年就把獻帝劉協給趕下了皇帝的寶座,自己當上了皇帝。

但是現在的情況是建安二十四年的時候,老曹與劉備之間的漢中爭奪戰被西域聯軍摻合了一腳進來,使得很多的事情都發生了一些變化。別的姑且不說,劉備受到的影響就是他實在不好在有外敵入侵大漢疆域的時候去稱王。外敵犯境你卻在這個時候稱王?不被世人的口水給淹了那才是怪事!而劉備在很多時候還是很要臉皮的,又哪裡會去做這種自打臉皮的事?

劉備是如此,曹丕的情況也差不了太多。但是與劉備不同之處在於劉備是拉不下那張臉,曹丕則是被陸仁和荀彧聯手攔住了,出於多方面的考慮才沒有去進位王爵。

再接下來,劉備和曹丕這兩大巨頭與西域聯軍之間的仗打了很長的一段時間,在這個戰爭期間劉備和曹丕都不方便去稱王,而到對西域聯軍的戰爭結束之後,雙方都要忙著恢復氣力,自然也不便於搞什麼進爵為王的事情。

但劉備也好、曹丕也罷,此外還要加上一個孫權,他們那份想要稱王登帝的心思又哪裡會就此罷手?只要有機會,他們也一定會去做這件事。而除去他們自身的一些諸如政治、經濟等方面的問題之外,很大程度上也是因為有陸仁在盯著,或者說是陸仁加荀彧的組合在盯著,這才讓他們不敢輕舉妄動。

本來這都沒什麼問題,哪怕陸仁即便是外徵在外,留在夷州的荀彧仍然會把一些事情給盯得緊緊的,相應的陸仁也給了荀彧足夠的授權,有些什麼事荀彧可以不用向陸仁報告就直接去做,因此陸仁對這方面的問題也一直都很放心。

可是……該怎麼說呢?陸仁也好,荀彧也罷,都忽略了幾個問題。

首先是年紀。說來也好笑,劉備本來應該是在公元223年掛掉,曹丕則是病死於226年,可現在這倆貨卻都還活著。但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卻也正常,因為劉備是死於夷陵之戰戰敗之後的身心崩潰;曹丕則是死於酒色過度……當了皇帝之後沒人管,後宮又美女如雲的結果。據說曹丕在繼位且登帝之後,那可是把老曹的一些女人都給接收了,以至於某次其母卞夫人去看曹丕的時候就看見曹丕的床上居然是老曹搞過的女人,氣得大罵曹丕說“你該死”。玩女人玩到這個份上,身子骨會不虛得慌才是怪事。

扯遠了。這裡要說的其實是劉備到建安三十二年的公元227年已經六十九歲,虛歲都七十了。一個人,而且還是一個古人,更而且的還是一個非常有野心的古人,看到自己已經步入了古稀之年,指不定哪天就會在臥榻上再也爬不起來,對於某些事情的渴望心理自然而然的就會強烈到一個旁人難以理解的地步。說得不客氣一點,就尼瑪是想在死之前過一把皇帝癮。就算是皇帝當不上或當不得,那也好歹得整個王位在身上吧?

劉備是年紀大了,想在死之前整出一些事,相比之下曹丕這時才四十三歲,到是年富力強,看上去也完全可以不用急於一時。但是!曹丕會多活這三年的原因是……是身邊的女人沒有當皇帝那麼多,可是以他的權勢,能收到後宮的女人又哪裡會少了?甚至可以說曹丕多活的這三年,其實就是因為要與西域聯軍作戰,所以沒時間去碰女人才多活的這三年。而與西域聯軍的仗一打完,曹丕回到鄴城之後便酒色依舊,身子骨也就很快的虛了下去。

很多人在自己的身體已經快不行了的時候是能夠感覺得到的,曹丕也是如此,而曹丕的野心可不在劉備之下。感覺到自己可能撐不了幾年了,曹丕的某些心思也就變得有如決堤的洪水般攔都攔擋不住。

以上這些都還只是劉備和曹丕人個的心理因素,而在外部的大環境之下,卻也有著可以讓他們去走這一步的可能。主要是因為在與西域聯軍的戰爭結束之後,劉備和曹丕都全面的致力於發展生產、恢復國力,從而使曹魏與蜀中都出現了一個非常良好的格局。在百姓們的日子都過得挺不錯的情況下,這兩塊地頭裡的人民對其主公的支持率都非常的高。

另外陸仁長時間的在外征戰也給了這倆貨以可趁之機,畢竟陸仁長時間的不在夷州,對華夏地區許多方面的影響力會有所下降。另一方面,陸仁能管住劉備與曹丕,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在經濟層面上對劉備和曹丕有著相當大的影響力,但是到了現在這個時候,一則是劉備和曹丕都把自家的地盤經營得不錯,自家有錢了當然也不用太過在意陸仁那頭的臉色;

二則,陸仁可是十多萬的軍隊在外作戰,相應的軍費開支是何等的巨大?而為了滿足這龐大的軍費需求,陸仁放寬了許多對華夏地區的貿易限制,其結果就是……這該怎麼說呢?用現代的詞來解釋的話,原先是陸仁的賣家市場,是買貨的人得看著陸仁的臉色,但由於陸仁放寬了很多的限制,鬧得現在卻有了幾分買家市場的意思了。換言之,就是原先向陸仁買貨的那些人吧,以為是陸仁要看他們的臉色了。

會對這種事情最為敏感的當然是劉備和曹丕。說起來吧,陸仁是不想破壞自身境內的經濟體系才放寬了貿易限制,換句話說就是陸仁基本上都沒有動用戰略儲備,全靠正常流通的貿易收入來維持著戰事。可劉備和曹丕哪裡清楚這些?他們也並不怎麼清楚陸仁真正的潛在實力。眼見著陸仁好像是完完全全的在靠著對外的出口來維持戰事,他們就有了不用再看陸仁的臉色的想法。

於是乎,在前些時候劉備就開始大造聲勢,準備自稱為漢中王……一個本來在八年前就加到劉備身上的王位。而劉備稱王還好說,畢竟劉備是劉姓宗室,沒有破壞“白馬之盟”的宗制,這也讓劉備喊起口號來格外的理直氣壯。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劉備來這麼一下,曹丕又哪裡還坐得住?所以曹丕也馬上跟進,準備來個“順應民意”的登上魏王之位。而這樣的一些訊息,當然會馬上就傳到留守夷州的荀彧的手裡。

其實在荀彧剛收到訊息的時候,劉備和曹丕都還沒有,或者說不敢有太大的動作,因為他們都深知陸仁在某些事情上可不是那麼好惹的,因此放出一些訊息有試探陸仁那頭的反應的意思。可陸仁當時正處在要設計全殲安息艦隊的重要時期,深知這一仗的重要性的荀彧,也實在是不敢在這個時候讓陸仁分心,只能是把這個訊息給暫時的壓了下來不發給陸仁,同時也在期盼著陸仁能快點打完這一仗,這樣才能把訊息趕緊的告訴給陸仁。

可陸仁不知道這些事情啊!正因為在不知道的情況之下,陸仁採用了周瑜的策略,光是玩“狼來了”戰術就用掉了一個多月的時間。而這一個多月的時間,差點沒把荀彧給急出毛病來。再轉到劉備和曹丕的身上,他們一直在等陸仁那頭的反應,見陸仁這麼長的時間沒作出任何的反應,那他們又還會客氣?

————————————————————

聽完了荀彧的述說,陸仁真的是整個人都呆在了當場,老半天的都沒能說出一句話,心裡面也只冒出來四個字:“後院失火!?”

荀彧默默的看著陸仁發了一會兒呆之後才長嘆道:“義浩,現在還是什麼都別說了,趕緊帶兵回來!!”

兵是一定要帶回來的,因為現在的情況已經不是再用往日的貿易戰術能鎮得住的了,只能用強大的武力來進行鎮懾。

陸仁聞言沉默了。

或許這時可能有人會說劉備和曹丕不就是稱個王嗎?荀彧有沒有必要這麼著急?再說了,劉備好歹也是劉姓宗室,真要是稱個王不也名正言順嗎?

如果是被陸仁和荀彧聽到這些話,詁計會跳著腳的罵說這個話的人不懂政治。這種事,真以為只是稱個王那麼簡單?

且不說劉備和曹丕稱王的目的是最終登上王位,只從當前的格局來說,大漢已經是個空架子了,華夏大陸被曹劉孫三家瓜分,完全是靠著獻帝劉協的存在,維持著一個名義上的統一。

陸仁和荀彧都是很清楚這個問題的,所以也是在儘可能的設法維持著這個名義上的統一。陸仁是需要一個這樣的格局,而且從一個憤青的角度來說,只要這個名義上的統一還在,那麼華夏就沒有分裂……

這麼說可能有點扯不清,那麼就引用一個事例吧。在日軍全面侵華之前,為什麼要設法在東北搞一個偽滿政權出來?其用意就是要把東北從華夏的意識裡分離出去,這樣就可以逐步的把東北划進島國的名下。

而現在的情況也是這樣,一但劉備和曹丕稱了王,那麼他們的下一步就是要稱帝。而稱帝的結果,當然是從大漢名義的統一上分離了出來,這時大漢等於就是真真正正的分裂出了兩個與大漢全無關係的新的國家。而他們這樣做了,孫權又會什麼都不做嗎?

也就是說,一但事情發生,不久的將來大漢就會徹底的分裂成三個國家,大漢也就正式的滅亡了。陸仁不願看到一個統一的國家進入全面的分裂,荀彧不願看到大漢滅亡,這也就是他們會合力聯手去阻攔一些事情的原因。

或許這裡還得扯幾句,那就是劉備和曹丕成功稱王的話,也會讓陸仁變得十分的難辦。為什麼這麼說?因為那倆貨都稱王了,陸仁這裡為了保持一個對等的政治話語權,就需要一個同等的政治地位,也就說到了那個時候陸仁也得稱王才行。

而稱王之後呢?或許稱個王還能說得過去,可是劉備和曹丕的目的是要稱帝,那麼到了那個份上的時候,豈不是意味著陸仁也得稱帝!?而陸仁要是稱了帝的話,那麼陸仁手裡的地盤又該怎麼算?

陸仁對當皇帝這種事是沒什麼興趣的,誰愛當誰當去,可關鍵問題就在於他陸仁要是在這種局面之下稱了帝,自己花費了天大的氣力才併入華夏版圖、併入華夏民眾們的思想意識裡的地盤,不就又從華夏版圖的意識形態裡分離出來了嗎?陸仁可是個有憤青情節的人,真要是事情發展到了那個份上,可以說陸仁在心理上根本就接受不了。

可能有人會說你陸仁不稱王、不稱帝不就行了?事情沒那麼簡單!首先從民眾們的心理層面來說,那邊都這麼搞了,你陸仁就也應該這樣搞,否則的話豈不是咱們的某種身份就矮了那邊的人半截?因為別人成了上邦大國,你陸仁要是沒個對等的身份,那咱們這裡豈不是就變成了所謂的域外偏邦?而華夏民眾的那種天朝上邦的心理,這裡也應該不用多作解釋才對。

再就陸仁麾下的官員來說,誰不希望跟著一個大老闆再步步高昇?陸仁的政治身份有所提高,他們也可以跟著加官進爵是不是?所以說自古以來,某些野心家的身邊從來就不缺對這個野心家提議說要如何如何稱王登帝的人。

遠了不說,老曹和小曹的身邊可就有著太多太多這樣的人,而老曹後期的一些事,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也是身不由己,因為他的身後有著一個龐大的利益集團在等著吃老曹切出來的蛋糕。轉回到陸仁的身上,到時候陸仁又能頂得住這些等著吃蛋糕的嘴巴!?只怕到了那個時候,陸仁也會一樣的身不由己……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熱門小說
唐人的餐桌7號基地深空彼岸光陰之外神印王座2皓月當空不科學御獸宇宙職業選手我有一劍明克街13號神秘復甦
相關推薦
港島大亨遠古遊戲場家中誰寄錦書來九品芝麻官機械仙軀無量真途超神侵襲黃金斗魂我是地藏王狩獵龍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