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 未來的統帥 一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1934年的8月2日,德國總統興登堡與世長辭,離開了他所熱愛並且為之戰鬥過的國家。但是在1934年剩下的幾個月中,興登堡的名字卻一再被人提及,人們對他的關注甚至超過了他在世掌權的時候。

並不是世界上的人有多麼懷念這位德國總統,而是一份冠著興登堡之名的遺囑遺囑當然是赫斯曼寫的在整個歐洲引起了一場政治地震!

在這份遺囑中,本來應該是老年痴呆的總統這樣說道:

“……國會透過《轉型正義條例》和7月1日依法取締社會民主黨,以及更早一些取締布爾什維克黨的行動,讓我看到了正義重新在德意志發揚光大的可能。十一月的罪人正在或將要為他們在1918年的叛國惡行付出應有代價。但是我同樣注意到,1918年11月前的正義並沒有完全恢復。

如果德意志帝國的人民和國會已經充分認識到1918年11月所發生的事情是巨大的錯誤,那麼我是否可以認為:在十一月革命前的社會秩序,才是真正正確並且符合民意的呢?如果推翻帝國的人是罪人,那麼領導帝國和強敵戰鬥到底的人是不是英雄呢?

作為一個行將就木,走完一生的老者,我在生命最後的時刻,決定站出來為德國的過去,和德國的未來說一番心裡話:沒有霍亨索倫王朝幾百年來不斷地鬥爭和努力,絕對不會有一個團結、強大、屹立於世界強國之林的德意志!

因此霍亨索倫王朝是德意志的英雄而非罪人。我們不能因為一場失敗就完全否認王朝幾百年來的努力。那將會讓所有為德意志流血犧牲的人們心寒。

如果德意志的人民真的想讓他們的祖國恢復世界大戰前的榮耀和國際地位,那麼就應該尊重他們的英雄。

請讓皇帝和霍亨索倫王朝返回吧,請讓英雄輩出的霍亨索倫王朝恢復榮耀吧,請讓德意志皇帝成為國家強大和發展的象徵吧!”

傳說中老年痴呆的總統居然有這樣敏銳的判斷力,能從《轉型正義條例》中找到復辟帝制的理論研究既然把帝制搞垮的社會民主黨和斯巴達克派(布爾什維克)都是叛國罪人,那麼帝制本身豈不是正義的嗎?

哪怕是能說會道的希特勒,一時竟也很難反駁興登堡元帥的遺囑。而且阿道夫.希特勒也非常清楚,這份遺囑根本就不是興登堡口授的,它根本就出自和納粹黨聯合統治德國的容克集團!

而這篇所謂《興登堡遺囑》的真實目的。就是要阻擋希特勒用合法的手段取得德意志帝國總統的寶座。而且,一勞永逸!

“路德維希,你對我領導國家有什麼不滿嗎?”在威廉街77號的總理府內,希特勒看著赫斯曼。用溫和而真誠的語氣問。

“總理先生,您領導得很好,真的很好!”赫斯曼笑著回答,“您讓我知道了什麼是經濟奇蹟。”

現在是1934年12月,阿道夫.希特勒成為德國總理差不多有4年了。由赫爾曼.戈林主持制定並且領導實行的“第一個四年計劃”也接近尾聲(從1932年開始)。歷史上的戈林作為一個空軍司令和帝國元帥。顯然存在很大的不足。但是他管理經濟的水平卻讓人刮目相看。

在這短短不到四年的時間裡,希特勒的統治帶給德國的是只能用奇蹟來形容的經濟增長。

納粹黨管理經濟的手法和蘇聯類似,偏重於計劃管理而不是市場調節。在1931年希特勒上臺後,德國國會就陸續透過了一系列將經濟由自由轉向計劃的條例,設立了管理德國經濟的最高機關德國經濟總委員會。和蘇聯國家計委不同,這個德國經濟總委員會並不是個純粹的政府機構,而是一個由德國大公司經理、大銀行家、經濟學家和軍方高層共同參與的“備戰經濟總參謀部”。

在這個“備戰經濟總參謀部”下,根據1932年透過的《德國經濟有機結構條例》,在原有企業主聯合會和各壟斷組織(就是各種卡特爾)基礎上,重新設立了按部門和按地區的兩類經濟調節機構。交由壟斷寡頭及其親信直接掌握。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部門調節機構的組織形式是經濟集團,共有四級。最上級是工業、商業、銀行業、保險業、動力和手工業等6個最高集團;下屬44個經濟集團;它們下面又分350個部門集團;最下一級則是640個專業集團。

而地方調節經濟的機構則是“省經濟廳”(下屬市、區分支機構)。

在實際操作中,經濟集團更多代表資本(其中國有資本比例約佔25%)。而省經濟廳代表的則是政府。兩類經濟調節機構在德國經濟總委員會和經濟部的共同協調下進行運作看上去就複雜無比,不過希特勒當局卻把一切都管理得井井有條。基本上實現了資本、政府、勞動者的三方共贏。

按照赫斯曼的認知,德國現在實行的是“有計劃的經濟”、“有管理的企業”和“有競爭的市場”三重結合的體制。

計劃經濟存在於宏觀層面,類似於後世中國發改委指導下的經濟發展。

而在微觀層面,由於德國歷史上並不存在大量的國有企業,因此也不可能如蘇聯那樣完全由政府指令控制企業生產。資本在企業中仍然發揮作用,私人和外國投資依舊活躍,而且產品能不能賣出去也要看市場。哪怕是國家採購。也不是依靠計劃分派而是透過招投標確定的。

在這種計劃和管理模式下,政府對經濟增長的促進作用被發揮到了最大,但同時經濟的活力又得到了保持。這是國家社會主義的計劃經濟和蘇聯式計劃經濟的最大不同。

德國經濟也因此在過去近四年時間中實現了可觀的增長。工業發展速度不僅超過了英、法、美,甚至比起蘇聯也毫不遜色。生鐵的產量由1931年的660萬噸上升到了1620萬噸。鋼產量則從910萬噸上升到2180萬噸。汽車、飛機、船舶、鋁和各種化工產品的產量,也都實現了大幅增長。

而在德國工業迅速增長的同時,德國的公共工程的興建和對外出口的情況同樣非常喜人。

在第一個四年計劃中,德國政府用於興辦公共工程的開支就超過120億馬克。其中最大的支出是修建公路,主要是高速公路,其次是修建公共建築物和住宅。再次是開墾荒地、改良土壤、整治河道、開鑿運河、架設橋樑、修復和更新鐵路裝置等等。這些大興土木的工程不僅改善了德國的投資環境,而且還吸納了大量失業人口。到1934年時,雖然世界上大部分地區還沒有擺脫經濟蕭條,但是在德國失業早就成了一段快要被人遺忘的記憶了。

雖然德國的國力還沒有到了足以支撐一場戰爭的地步,但也是時候考慮打仗的問題了正在擬定的第二個四年計劃,在戰爭準備方面的投入還將進一步增加!

“那麼,你們是不相信我能成為一場戰爭的領導者了?”希特勒看著赫斯曼,目光有些陰沉,而且非常銳利,似乎能把赫斯曼看穿一樣。

拿了諾貝爾h平獎的希特勒是比較不想打世界大戰的,但是他還是有立足於打的準備。

“總理先生,您是一位非常好的總理,但您不是統帥!”赫斯曼用非常肯定的語氣說,“您不懂未來的戰爭。”

“上將,我在戰壕裡呆了整整四年,我知道什麼是戰爭!”希特勒怒視著赫斯曼,“這一點我比你清楚,你在世界大戰中幾乎沒有蹲過一天戰壕!”

赫斯曼聳聳肩,看著有些狂暴化的希特勒,“您知道怎麼蹲戰壕,但是未來的戰爭不大需要蹲戰壕了。”

“不需要戰壕?”希特勒一愣,“靠什麼?用飛機去轟炸嗎?”

“當然,飛機很重要!”

赫斯曼一笑,用非常嚴肅地語氣對希特勒說:“另外還有坦克!成千上萬的坦克,它們將在可以精確投彈的俯衝轟炸機和能夠快速移動的自行火炮掩護下,在敵人堅固防守的戰線上撕開致命缺口。然後才是深入、迂迴、分割和包圍。依照傳統方式進行靜態戰爭的軍隊,將會被這樣鋼鐵洪流粉碎。如波蘭、法國這樣軍事強國,如果他們不能順應這種潮流,未來也許會在兩三個星期或是一個月內,被我們打翻在地。總理先生,你知道這樣的戰爭應該如何進行?”

“什麼?一個月左右打敗波蘭?”希特勒在這個時空過問軍事問題的機會大大減少,所以他對戰爭的認識還停留在第一次世界大戰。

“一個月左右打敗法國!”赫斯曼靜靜地看著希特勒,“在法國戰敗後,再用最多2年瓦解大英帝國,然後是美利堅合眾國!”(未完待續。)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熱門小說
唐人的餐桌7號基地深空彼岸光陰之外神印王座2皓月當空不科學御獸宇宙職業選手我有一劍明克街13號神秘復甦
相關推薦
天才後衛雙生雙妃天生娛樂家無限體驗人生通天聖主斷魂坡蓋世帝尊罪女謀宮遠征歐洲植物大領主
作者大羅羅其他書
1825我的新大明 活埋大清朝 搶救大明朝 大宋有種 天下豪商 鐵血大民國 遊戲民國 天朝之夢 奸雄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