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2章 嗨!奧麗加!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什麼?俄羅斯國家社會主義保皇黨!?”

“是的,我們需要一個可以和布爾什維克鬥爭的黨,它就是以德國國家社會主義工人黨為藍本的俄羅斯國家社會主義保皇黨!”

在德國柏林的總理府會客大廳裡面,赫斯曼突然發現自己和斯大林同志都遇上麻煩了!現在俄羅斯女皇奧麗加要脫下宮廷長裙換上衝鋒隊的褐色軍裝,再套上個什麼袖章當元首玩兒了!到時候也不知道會不會有人喊:“嗨!奧利加!”

“好的,是應該有一個國家主義的黨來領導俄羅斯!”阿道夫.希特勒連連點頭,“只有這樣一個黨才能對抗布爾什維克,不過……要領導一個國家,光有黨和宣傳口號是不夠的。還必須要政治和經濟上解決問題的方法。”

“領袖,我們已經有一點辦法了。”奧麗加笑了笑,說,“國家社會主義的俄羅斯在政治上將是歐洲的一員,將會加入歐洲共同體……實際上德國和俄國會在將來變成共君聯盟國,所以俄羅斯加入歐洲共同體也是非常自然的事情。”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希特勒和赫斯曼對視了一眼,奧麗加提出的意見好像沒有辦法反對啊,她的繼承人基拉女大公是德國皇太子的老婆。未來……如果俄羅斯帝國真有未來的話,不就得和德國混在一塊了?那當然要加入歐洲共同體了。

只是這樣一來,俄羅斯人的盤子就太大了!

“在經濟上,”奧麗加接著說,“我們將以高加索地區的石油工業和南俄的富農農場為支柱。從某種角度而言,我們將會延續斯託雷平未完成的事業。”

斯託雷平改革是20世紀俄國歷史上的一件大事兒,也被看成是沙皇俄國在政治、經濟上的自救手段。可實際上卻改得一團糟,斯託雷平本人也因此被反對改革的無政府主義者暗殺。

而這場一團糟的改革的重點,就是想革掉有點大鍋飯路子的俄國農村公社,同時推進富農化農場。在改革進行前,大鍋飯農村公社可以說是人見人嫌的東西。可是一旦要改動,卻有很多人認為農村公社比富農農場要好,因此堅決反對斯託雷平的改革,弄得他裡外不是人。

可以說1917年革命的根源一半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另一半就在斯託雷平的改革。

當然,在1906年那時不搞改革也不行。因為沙俄在日俄戰爭中失敗,打了敗仗就改革那是俄國的老傳統了。

“可是斯託雷平的改革可是非常不成功的,”赫斯曼好心的提醒奧麗加道,“任何一種用了幾百年時間發展而成的體制,都不是說改革就能改革成功的。”

“現在的情況不一樣,”奧麗加笑著說,“因為二十多年來的兩場******和該死的‘農民身份’,現在的俄國農村可沒有多少人會喜歡集體農莊了。”

沙俄時代的農村公社只是窮,餓死人是很少有的——俄羅斯人的名言是“在俄羅斯沒有餓死的”,因為這個國家土地遼闊,資源豐富,人口也不多,要發家致富不易,要填飽肚皮真心不難。

所以20年代到30年代間的兩場餓死人的******對俄國農民的傷害的確不小,所以在拿不到莫斯科和列寧格勒戶口的情況下,分田單幹也是條活路。

“可以分田單幹也不等於富農啊,”赫斯曼搖了搖頭,“俄國農業的效率一直都不高,少量的土地很難讓農民過得比較富裕。”

赫斯曼這話的意思是你們戰鬥民族的農民比較懶惰,土地分少了不夠他們過日子的,分多了彷彿也沒有。不是俄羅斯缺少土地,而是戰鬥民族的農民都不大願意去西伯利亞,彼得格勒和莫斯科才是他們嚮往的地方……

“我們已經考慮到這些問題了,”奧麗加回答說,“所以我們首先想在南俄和高加索地區復辟帝國。那裡的人均土地面積是很大的,氣候條件也相對溫和,而且還有豐富的石油資源。”

這倒不錯!

赫斯曼已經明白了奧麗加的意思,她並不是想在全俄羅斯恢復大帝國,而是僅僅想在資源豐富的南俄建立一個“小俄羅斯帝國”。

有半個烏克蘭的黑土地,還有頓涅茨克和哈爾科夫的工業,有伏爾加河以南的大草原,以及高加索地區豐富的石油資源。而且還靠近黑海、地中海,交通便利,又是歐洲共同體的一員,可以得到歐洲的資本和市場。這個“小俄羅斯帝國”想要搞成個富裕發達的國家是不困難的,只是想要以南俄和高加索為基地一統大俄羅斯是不可能的。

恢復俄羅斯帝國什麼的,恐怕只是奧麗加和俄羅斯國家社會主義保皇黨手中一塊政治正確的招牌而已。最後真正可能形成的,其實是小俄羅斯和大蘇聯的長期對峙!

……

國防人民委員伏羅希洛夫和內務人民委員伯利亞一前一後,已少有的快步伐走在克里姆林宮內的樞密院大樓的走道上,引得工作人員們紛紛側目觀望。看到兩個布爾什維克黨的大人物那麼匆忙焦急,大家都忍不住皺起眉頭。

一定是前線又出了什麼紕漏……本來好好的日子,非得鬧什麼世界革命,現在彷彿捅了馬蜂窩了!

伏羅希洛夫和貝利亞很快走進了斯大林那間用橡木裝潢的1號辦公室,這是一間有150平方米大小的辦公室,足夠在裡面召開一場小心會議了。

兩人趕到的時候,斯大林正在和外交人民委員莫洛託夫低聲討論著是否要向法國宣戰的問題——貝當領導的法國當局在8月1日向蘇聯政府遞交了最後通牒。

最後通牒之後照例就是宣戰了,但是法國的情況卻有點特殊。因為法國現在有兩個政府,巴黎的貝當政府和流亡倫敦的自由法國政府。現在英國和美國都沒有向法國宣戰,而是不承認巴黎政府,以自由法國為法蘭西正統。

因此,在得知蘇聯接獲法國政府最後通牒後,英美兩國政府都向蘇聯政府提出“不以巴黎為對手”的要求。意思就是不承認貝當政府,轉而以戴高樂的自由法國為法國合法政府。

這也就是說,將來蘇聯打敗了德國以後不能向法國索取戰爭賠償,也不能把法國當成戰敗國。

對此,斯大林和莫洛託夫商量後,準備要求英美兩國承認臺爾曼領導的民主德國——將來同樣不能向民主德國索取戰爭賠償。

看見兩人進來,斯大林看了看他們,然後問:“出了什麼事情?”

伏羅希洛夫和貝利亞不是被斯大林召來的,而是自己跑來求見的,這往往意味著出了什麼要緊的大事兒。

“斯大林同志,德軍攻入了普斯科夫市!”伏羅希洛夫報告的是軍事上的訊息,“他們的人很多,還動用了一種類似於B-4榴彈炮的大口徑自行火炮,應該是法國的St-自行強力火炮……而且還採取了類似於B-4戰鬥群的打法,普斯科夫市恐怕堅持不了太久。”

B-4戰鬥群的“拆遷戰術”在攻城戰中的作用很大,蘇聯紅軍就是靠這招打下了大半個華沙。還搞得德軍在守城戰中取得的交換比遠遠不如野戰——莫德爾組織的兩次短促突擊因為有“老虎”和“黑豹”助陣,打得蘇軍傷亡慘重,坦克的交換比起碼有1:20,人員的交換比也有1:10。

而現在德國人用法國的194mm自行強力火炮打起了相同的“拆遷戰”,也讓蘇聯紅軍嘗到了同樣的苦頭。

不過普斯科夫面臨的最大的風險並不是法國人的“拆遷炮”,而是守軍的數量太少。蘇聯紅軍的西北方面軍現在總共就3個集團軍,下轄22個步兵師,6個騎兵師和6個坦克旅。

現在1個集團軍擺在列寧格勒,同時守衛波羅的海沿岸;1個集團軍擺在卡累利阿防備芬蘭人;擺在普斯科夫州方向上的集團軍只有1個,而且這個集團軍之前還擔任過佯攻任務,已經遭受了一定的損失,又遭到德軍裝甲叢集的重點打擊,損失不小,根本沒有守衛普斯科夫市的力量。

“只是佯攻。”斯大林並不顯得驚慌,“列寧格勒是我們的第二首都,曾經支援了俄國革命,擁有無數優秀的兒女和光榮的革命傳統,根本不是納粹軍隊可能攻佔的。以納粹德國總參謀部對我國情況的瞭解,根本不可能將列寧格勒當成進攻的主要目標。”

這個判斷完全正確,但是貝利亞隨後告訴斯大林的訊息,卻讓布爾什維克黨的英明領袖有些預料未及。

“總書記同志,被德國佔領的普喬雷鎮上打出了俄羅斯帝國的旗幟。”貝利亞說,“而且……根據可靠情報,反動女皇奧麗加準備將她的俄羅斯保皇黨改組成國家社會主義保皇黨,而且還從德國人的戰俘營中拉攏了一大批叛徒作為骨幹!”(未完待續、)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熱門小說
唐人的餐桌7號基地深空彼岸光陰之外神印王座2皓月當空不科學御獸宇宙職業選手我有一劍明克街13號神秘復甦
相關推薦
天才後衛雙生雙妃天生娛樂家無限體驗人生通天聖主斷魂坡蓋世帝尊罪女謀宮遠征歐洲植物大領主
作者大羅羅其他書
1825我的新大明 活埋大清朝 搶救大明朝 大宋有種 天下豪商 鐵血大民國 遊戲民國 天朝之夢 奸雄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