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8章 宮牆之上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第四點也同樣有的看。

五十名持有金質號牌的夫人之中,為數眾多的人已經年紀不輕了,這些功勳卓著的當朝重臣的妻子們、國夫人們到底有著怎樣的騎術,同樣是令人期待的。

遠處人山人海,擁擠不動,而看臺上的那些人個個伸長了脖子,生怕落掉了每一個細節。

通直散騎常侍褚遂良,在昨天傍晚、剛剛軟硬兼施地說服了手下的內侍。

他們將太卜署那位險些喪命的卜正的、胡言亂語的記錄全部都刪除了,改之以簡單的幾個字,“貞觀二十二年八月,泉州海溢,兵部尚書峻往賑。”

此刻他的心情是很放鬆的,宣佈第一組大賽開始。

鼓吹聲停止了,人們看到有一位二十來歲的女子一提白馬,站到了起始賽道頭排、頭名的位置。

“站在第一個出發位的是太子妃!”有人情不自禁地說道。

太子妃王氏的白馬是精選出來的,個頭勻稱、品相不錯,飾著精緻的轡頭。它極通人性,太子妃只是稍稍地帶了下韁繩,這匹馬就已經會意了。

太子妃只有二十歲,可能是擔心賽馬途中出汗,所以她沒有畫宮妝。但所有人將目光停留在她的臉上,場內場外瞬時靜了一下。

看臺距離賽場有些遠,有些人目不轉睛,抱怨規劃者的粗心。因為這讓他們不能利用這次光明正大的機會,更清楚地觀察太子妃的美貌。

她在眾目睽睽之下沒有任何的拘泥,身著太子妃獨有的黃羅鞠衣,頭上也沒有插鈿釵,因為要騎馬,怕顛落。

這是一款類如“褕翟”——也就是太子妃受冊或參加朝會大典時所穿正裝,只是不是青色而是黃色的。衣服上加著金飾,而佩、綬的規格與皇太子相同。

接著進入賽位的是四位親王妃,她們年紀略大過太子妃,但是都不過二十幾歲,而且個個引人注目。

緊臨著太子妃的正是江安王妃馮氏,她今年二十四歲。

江安王李元祥是高祖皇帝與一位楊姓的嬪所生,最初封為許王,做過四個州的刺史,在親王之中算個實力派。

李元祥身材高大,腰帶拉直了比人都高,食量一人抵得過三五個人。

不過此人貪暴,脾氣不好,那些得到任命、去江安王府做王府官的人都百般推託,誰都不願意去上任。

再看這位馮氏,因為過著受人尊寵的優越生活,讓她肌膚細嫩、眉黛目清,但神色間就掩飾不住一絲驕傲之氣。

就連她的紅馬站到賽位上去時,也顯得極不老實。

立刻有江安王府的婁羅們高聲呼好,為自己的主子助威。

馮氏抬眼看去,在看臺下方正好站著身材高大的李元祥。

李元祥不去看臺上就座,而是被一群手下簇擁著站在看臺下方,此時正握拳、衝她用力地揮一揮,那意思是,“你給我拿個好名次回來!”

第三位的是舒王李元名的妃子趙氏,今年二十二歲了,她身材小巧,烏髮如雲,丹鳳眼上描了淡淡的烏影,偶爾的顧盼中熠熠有神。

她所選用的馬匹也不高大,提馬上前時顯得極為謹慎,與江安王妃並排著,但有意無意地與她拉著距離。

舒王李元名是小楊嬪所生,此人行事嚴謹、不矜誇,對家僕管束甚嚴,深得貞觀皇帝的喜愛。他的王妃也同樣謹慎,太子妃隔著中間的馮氏與舒王妃問候,她微笑著回禮。

這兩位的丈夫都是“元”字輩,與貞觀皇帝是同父異母的兄弟,因而佔到了第二、三位的位置。

第四個上前的,是蔣王李惲的正妃劉氏,她只有十九歲,正是好勝的年齡,坐下一匹斑馬生龍活虎,手中的馬鞭也如太子妃那樣纏了金絲。

李惲是貞觀皇帝與一位姓王的宮女所生,與太子李治同輩。但聽說他玩物喪志,喜造奇巧之器,好異服珍玩。

有一次李惲由國中各州府蒐集到珍玩四百車,令所經州縣大動干戈地護送,被御史臺劾奏。但皇帝卻將奏章壓制下來了,對李惲半句也未加責問。看得出皇帝對他也是極為寵愛的。

第五位是紀王李慎的正妃崔氏,二十一歲。李慎是皇帝陛下與韋妃所生,眼下兼任著襄州刺史,治下襄州夜不閉戶,曾得到皇帝頒下璽書勉勵,當地人為其立碑頌德。

由出席此次賽馬的四位親王妃便可看出:不論是高祖的兒子,還是當今皇帝陛下的兒子,好也好的出色,壞的冒膿水的也有。

她們都身穿著內命婦的公服,佩、綬規格同諸親王,頭上同樣未戴鈿釵,只用絲帶將頭髮繫住了。

看臺上那些有經驗的大臣們據此便能猜得出:在當朝人數眾多的親王當中,能夠坦然與太子相處而不必有什麼疑慮的,也不過就是這幾個。

別看出席比賽的只是他們的王妃,但卻體現著他們本人同太子的關係——有的是關係真好,有的只是什麼不論。

皇家本就不是有情的地方,每個人都得竭力保護自己。

親王也是如此,不能讓任何人看出他們的失望、高傲、頹喪、不平、野心……等等各種不良情緒,尤其是不能讓太子加深對他們的上述印象,哪怕讓太子懷疑到這些也是不妙的。

因而,多數的親王選擇不讓自己的王妃參加,而且不參加也要有合理的、令人信服的理由,比如不擅騎馬、身體不好等等。

即便如此,今天出席賽馬的四位王妃中,就有兩位躍躍欲試,有些志在必得的架勢。而舒王妃趙氏,和紀王妃崔氏看起來則有些拘謹。

不明原委的人認為,這是她們受過良好家教的結果,太子妃王氏有意地隔著人與這二人打招呼,讓她們自然一些。不過明眼人在這個細節中已看到了許多內容。

第六位,便是來自高府的東陽公主。公主是有很多,但門楣如高府的就沒有多少了。

東陽公主知道自己的右邊是柳玉如,但左右看了幾次都找不見她。馬上便要開賽了,她怎麼還不來?

對於柳玉如,東陽公主是極為喜愛的,曾不止一次地在皇帝陛下跟前提到過她。公主今天也有意地打扮過,但卻不大想與那些王妃們爭什麼。

不過公主知道,只要柳玉如一出場,一向以容貌自矜的這幾位,尤其是江安王妃和蔣王妃一定會收斂一些的。

柳玉如的這個第七的位置,是東陽公主給選定的,第一排只這七個人,她讓柳玉如與太子妃王氏分處第一排的兩端,那麼太子妃王氏也就不會有什麼尷尬了。

“兵部尚書府柳夫人到了嗎?”驗看號牌的人已是第二次叫了,東陽公主在馬上回身,往場外看。

與公主隔著一位的蔣王妃不耐煩地嘀咕,“她怎麼還不來呢!”

而與她也隔著一位的江安王妃馮氏則懷疑道,“她只是尚書夫人,如何站到了第一排!”

太子妃微笑著解釋,“但她屬國夫人列,是可以的。”

東陽公主不說話,心說柳玉如到場後,看你們還閉不閉嘴!

公主認為是高峻奉太子之命,匆匆趕去泉州賑災,柳玉如一定是因為打點他的出行,才耽誤了。

有些人滿懷憧憬地等待,為了一睹柳夫人芳容,他們認為就是多等上一會兒也是值得了。

但褚遂良派人從看臺上下來,說柳夫人今天不到場參賽了,她臨時決定隨兵部尚書高大人去泉州賑災。

其他的一品國夫人和將軍夫人們,在場外的再一次騷動、和人們議論紛紛中陸續入場。

相比而言,後面依次排至第二排、第三排……第五排的國公夫人、特進夫人、尚書夫人、千牛將軍夫人、太常卿夫人和衛尉大將軍的夫人們是很自然的。

盧國夫人五十多歲了,在進入賽位時開玩笑說,論騎馬她是不懼怕誰的,想當年在隨著盧國公程知節打仗時,有一次逃命,賊將射出的箭都追不上她。

連國夫人們也笑,在輕微的失望氣氛中,禮部尚書、莒國公唐儉在看臺上鳴鑼一聲,馬鞍上掛著金質號牌的夫人們起動了坐騎。

人們呼喊起來,口哨聲也有,蹄聲如鼓,敲動著賽場,江安王妃和蔣王妃兩匹馬當先衝到最前面去了。

為了催促其他人快些賓士起來,連鼓聲也響起來了。

人們看到太子妃微笑著、鼓勵舒王妃趙氏和紀王妃崔氏,並揮起手中的金絲馬鞭、用力地抽在她們坐下馬匹的身上,令它們吃痛奔跑起來。

所有人發出了一陣歡呼,讚歎太子妃的禮讓和平易,比賽終於有了些比賽的味道。

大道邊,有成群的年輕人隨著賽隊呼喊著奔跑。

他們可以有些大膽和失禮地追著看比賽的這些人,目光可以在那些王妃公主們的臉上流連一下,而且也沒有官差來趨趕他們。

這簡直就像是過年一樣快樂!

在大明宮東宮牆之上,太子李治正注目看著城外馳過的第一組賽隊。

他輕而易舉地在參賽的五十人行列中找到了自己的夫人王氏,以及他同父異母的姐姐東陽公主。這兩人馳在一起,馬速不快,但看起來有模有樣。

李治認為,太子妃王氏在這些人裡是最為引人凝神的,不僅是因為今天她穿了唯一的黃羅衣飾。而是她不爭搶,反而還替別人助鞭。

太子沒有看到柳夫人,不過認為柳玉如今天的缺席,恰好給了王氏大放異彩的機會,太子懷疑這是不是高峻有意為之。

宮牆上可以並排馳得開四輛小型的宮車,寬闊得很,但風也很大,太子的護衛們受到了示意、離開李治身後二十幾步遠。

在他的身邊只站著一位侍女,她頭戴有面紗的寬沿遮陽帽子,與李治離得很近。在太子妃馳過去時,這名侍女由衷地低聲讚歎道,“哇,太子妃真是漂亮!”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李治同樣低聲道,“你也是。”

太子這樣的評論,就有些輕佻。她用遺憾的語調,用更低的聲音對李治說,“只可惜,你不讓我參加比賽了,枉我練了那麼久,為此還墜馬了……累你費心為我治好。”

李治有些心神搖盪,意識彷彿一下子、被她的聲音拉回到太子別宮的香羅寢帳裡去了。

他心虛地回頭,假裝追看城下馳過去的馬隊,其實是在留意那些護衛,風就是從他們那裡吹來的。

他說,“我認為卜正的占斷根本就沒有錯。”

他低聲默誦道,“戶庭不出姓名香,久滯宮中未見傷……未見傷。”

太卜署的那位糟老頭子好像是生著千里眼。那麼,泉州的海溢便是他與眼前人的妄行引起的?

但他查過,雨天裡皇帝的那句口旨是確確實實存在的,內侍明明白白記錄在案。

而且這麼久了,她在墜馬前幾乎天天在安喜殿出入,墜馬之後更是連床都不下,翠微宮裡根本一次也沒有找過她。

這時,這名罩面的侍女急切地說,“她們跑過去了,我們看不到了!”

李治這才發現,第一組參賽馬隊已經繞到大明宮的西北面去了。他吩咐道,“我們上宮車,去西面。”

……

環城賽道共有六十裡還多,但第一組的路線是自城北橫穿禁苑,在城西延平門進城、沿著通衢穿城而過,路過永寧坊直抵城東的延興門。

李治在大明宮的南宮牆上一看到領先的騎手進城,其中就有身穿黃衣的太子妃王氏。便叮囑身邊的那名一直形影不離的侍女,“我須去迎一迎她,你在這裡等著看好戲!”

但她有些擔心地問道,“你走了,萬一有人查我的身份,我該怎麼辦?”

太子已匆匆起步,因為他得立刻出丹鳳門,騎馬抄東北內城的近道,才可恰好在終點迎住太子妃,因而只是回身道:

“沒有我的吩咐,哪個敢呢?”

太子說完便走,那些太子衛轉身都走了。

宮牆上只有他倆一起坐過的、四匹馬拉的很是氣派的小型宮車,車臺上站有一名監門的尉官、一名內侍、一名馭者,車前地下又站著一名內侍。

果然他們一句話也沒有,也不請她上車。這個侍女擔心,她剛才與太子在宮車裡極為私秘的談話,以及親暱的舉動都瞞不過這些人。

為給自己壯膽,侍女對監門尉官道,“我要去東宮牆,載我過去。”

車前的內侍立刻無聲地掀開車簾,等她伏身上車後,馭者立刻讓車子載著她飛馳起來。

她這才放心了,這些人只不過是為權利服務的工具,與車子沒有區別。

雖然他們也能聽、也能看、也有思想和**、而且也是男人,但只要她同至高的權力坐在一起,就根本無須考慮羞恥的問題。

等李治匆匆趕到通化門外的時候,第一組那幾個領先的人並未到呢。

原來在廣運潭旁邊的茶坊,她們下馬坐下來歇了一下,謝了微汗、還品了茶,同時禮節性地等一等後邊的國夫人們。

有侍者打了清水讓她們淨了面,這才相約著上馬往終點來。

一組的賽程只有全部賽道的一半,而且只經過龍首原和廣運潭後面的一段山道,這樣的安排大概是為了照顧這些身份尊貴、而年紀已不輕的國夫人們。

但混跡其中幾名年輕人便佔了便宜,不足半個時辰,太子妃及四位親王妃、東陽公主的坐騎便出現在人們的視視線裡了。

終點一片喧騰,響起了鞭炮聲。

在最後的幾十步賽道上,最後的決逐在蔣王妃與江安王妃兩人之間展開。

最後,十九歲的蔣王妃一馬當先衝過去了,江安王李元祥用鋃頭一樣的拳著重重捶擊著看臺柱子,為自己的妃子馮氏屈居第二懊惱。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熱門小說
唐人的餐桌7號基地深空彼岸光陰之外神印王座2皓月當空不科學御獸宇宙職業選手我有一劍明克街13號神秘復甦
相關推薦
韓娛之透視未來武俠之獨孤九劍未來盡頭井口戰役二次元帝國武家蘿莉好種田末世建築師英雄聯盟之災變時代慕南枝我是女唐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