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4章 黔州信到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雅州刺史府,一場氣氛熱烈的酒宴正在進行,今天是貞觀十八年十二月三十日,雅州城中鞭炮聲已經各處都有響起。西州別駕、雅州刺史兩家人在這裡舉杯共飲、辭舊迎新。汪衡、榮經縣汪縣尉、嚴.道縣的縣令、縣尉也在座。

席間只少了兩個人——江夏王府長史李彌、郎州鹽務管事李紳。

依著李道珏的意思,當時砍了李彌,然後把他醉酒時的供詞、以及李道珏和高峻、樊鶯和崔嫣的證詞往江夏王爺那裡一交。

但是高峻認為,李彌是王爺的人,還是交由王爺去處置為好。畢竟王府的長史是打著協助劍南道輸絹的名義到雅州來的,只送個李彌的腦袋回去,總是不大合乎情理。

但是除此之外,那些紙質的證言、證詞一樣不少。李道珏、高峻等人分別在上面簽字畫押,一併交給了負責押送李彌的刺史府黃頭發護衛隊長。他帶著二十名刺史府護衛,押送著李彌的木籠囚車,一大早往鄂州進發了。

高峻、李道珏還把雅州及整個劍南道當下的形勢詳細地寫明,另派一匹快馬,專程送往鄂州去交給江夏王。

他們在信中告訴江夏王,目前雅州以至整個劍南道的問題不在於各縣,而在於以金國鎮、威遠府為代表的軍鎮、軍府中個別人的推波助瀾。

高峻分析,在大唐當前強大的國力支撐之下,吐蕃小股勢力與東女國的聯合異動,如果沒有唐軍內部人的默許,幾乎是不可能發生的。

在信中,接下來的意見只是高峻的意見了,李道珏只有看著點頭、最後簽字的份兒了。高峻在信中說,無論是誰、以什麼名義上報的劍南道的亂像,兵部都不能輕舉妄動、隨之而舞。更不能下令動用威遠府等劍南道四大折衝府的軍力。在高峻看來,你不下令讓他動,他要動不是名正言順。

信給江夏王送走後,李道珏不大確定地問,“舅子,有把握嗎?”

李道珏右眼窩一片烏青,在席間問高峻這句話時又問得一本正經,讓汪夫人、李夫人看到、聽到,兩人都忍不住地想笑。

她們想不到,在整個劍南道都沒人敢明著招惹的李道珏,被高峻海扁了一痛之後,還能絲毫也不介意地與高別駕商量事情。

高峻說,有些人是想藉著劍南道輸絹一事鼓動起亂局,好彰顯自己的本事。他們先是利用你這個雅州刺史的特殊身份,再利用被裁撤下來的那些衙役的不滿情緒,這兩樣事情多半是劍南道有些文官所為。

但是因為局面被我們及時控制住,這兩個法子都不怎麼奏效。但是軍中某些人的野心也被挑動起來,他們鋌而走險、刺殺政務官員、聯絡域外勢力極力製造亂勢。一旦他們得了兵部的大令可以動用軍力,那麼殺良冒功之事斷然不能杜絕,而劍南無辜的百姓要遭殃了。

李道珏問,“我們接下來怎麼辦呢?”

“他們點火,我們滅火,最後誰的手裡舉著火把,我們抓他小子!”

李道珏說,“依舅子之計!先滅哪裡呢?”

“吐蕃!”

“帶兵多少呢?”

“驚弓之鳥而已,何用一兵一卒,只要我與三夫人樊鶯走一趟便解決了。”

李道珏吃驚地瞪大了眼睛,“這怎麼可以!這可是個危險事!雖然我是肯定不會去的,但我那些護衛力量,舅子想都帶去也是可以的,只須把翟志寧給我留下即可。”

高峻笑笑,不再理會他的小聰明,抹抹嘴對樊鶯道,“夫人,事不宜遲,我們出發!”兩人離席而去。李道珏搖搖頭道,“不可思議。”

散席後,汪夫人拉了別駕的五夫人到後邊,討教瑟琶彈奏方面的技巧,李珏鈴也一同隨著到了後宅。崔嫣並未把她的瑟琶帶到刺史府來,只用汪夫人的瑟琶彈了一曲《出西關》。

汪夫人和李二夫人聽得如醉如痴,彷彿大漠春柳、駝鈴叮咚。一曲終了,汪夫人嚮往地自語道,“總要去西州看一眼,才不枉此生!”李珏鈴也如此說。

長安,大內。

兵部將劍南道的軍情呈在了皇帝面前,這與上一次潘若水送過來的奏摺只間隔了幾天。劍南道的局勢在幾天裡有這樣大的轉折,甚至還有吐蕃和東女國攪和進來,這在皇帝的心裡不能不有一種特別突兀的感覺。

“如果劍南一道局面失控,兵部有什麼對應之策?”皇帝問道。

“回陛下,劍南道有威遠、歸德、二江、興化四府,天威軍、金湯兩軍,軍鎮二十七,有八城四關,什麼事情都不必由別處勞師調兵,動用一、二府兵力即可。”

“只是……明年三月,大唐水陸兩軍欲再伐高麗,此時在西南動兵,會不會牽動明年的部署?舉兵之事非一、兩月可成。那麼,萬一西南戰事拖延,是不是我們只能暫緩討伐高麗?”

上一次皇帝親自率大軍的伐遼之戰,戰果並不算小,鴨淥水以西全部的城池、鄉村盡歸了大唐。直到現在,大唐在鴨淥水西岸也未部署一兵一卒,高麗那裡也沒有挑釁的跡像。

但是皇帝知道,因為季節與氣候的原因、以及軍備和糧草供應的問題,上一次在八月開始的討伐只能算是練兵了。

因為對唐軍來說,仗越打到最後天氣越冷、糧草運送的路途越遠、於唐軍越有諸多不利。而高麗卻是天時、地利俱全,又是以逸待勞,因而適時回兵是正確的。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而蓋蘇文的有生力量並未損失多少,他內心的不服氣可以想像的到。十二月初,皇帝命人給蓋蘇文送去鐵甲二十領,如果蓋蘇文真的服了,那麼他一定會派了使節來向大唐皇帝致謝。但是,在皇帝的預料之中——蓋蘇文受了鐵甲,隻字未吭。

想想當時還有大臣建議:為著體現大唐的威嚴與寬大,是不是送光明金鎧二十領。皇帝笑了笑,因為他在上一次出兵的同時便下達了造船令。他想,造船大計一刻不能停,三月出兵,有的是時間馴服蓋蘇文這頭牲口。

而此時,劍南道的事情出得有些太及時了,如何應對,牽一髮而動全身,皇帝有些舉棋不定。他問道,“江南道造船一事進行得如何了?”

有人回道,“陛下,江夏王坐鎮鄂州,造船一事沒有片刻遲滯,進度略有提前……”

皇帝忽然想起了在鄂州抓住的那個協理輸絹的欽差,這麼長的時間裡他竟然一點訊息都沒有傳過來。於是問道,“劍南道輸絹一事,朕的那位小欽差,可有什麼信到?”

話剛至此,殿外有人奏道,“陛下,黔州有信到——”(未完待續。)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熱門小說
唐人的餐桌7號基地深空彼岸光陰之外神印王座2皓月當空不科學御獸宇宙職業選手我有一劍明克街13號神秘復甦
相關推薦
韓娛之透視未來武俠之獨孤九劍未來盡頭井口戰役二次元帝國武家蘿莉好種田末世建築師英雄聯盟之災變時代慕南枝我是女唐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