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局外之局(二)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景雲叢點點頭,慨嘆道:“算起來,自從兩京收復後我與殿下已是三年未曾謀面,昔日在殿下帳前效力,惡戰龍門,酣戰香積寺,歷歷幕幕,彷彿就在眼前哪。”

太子知他仍對謝、來二人心存顧忌,但今天非得這二人在場才能收到效果,個中情形,又不便向景雲叢明說,遂直截了當地問道:“父皇已登臺拜將,不知您對此次出征東京有何看法?”

景雲叢起身施禮道:“太子此問,前日皇上召見微臣時也曾問及,只是問法有所不同。”

太子心念一動,問道:“有何不同?”

景雲叢站著答道:“陛下問的是:五萬兵馬交給穎王,他能否支撐一月不敗?”

謝良臣不待太子再開口,急忙躬身道:“殿下和公爺談論軍國大事,奴才們不便在此,請允准我等暫且告退,在門外侍候。”

太子頷首道:“你倒是懂得規矩。你不是有事要回嗎?先說說吧。”

謝良臣道:“再過三日便是上元節,奴才想請爺示下,上元夜宴的一應事項是否俱按往年的成例準備?”

太子恍然道:“虧得你提醒,本宮險些忘了。宮裡定下了章程沒有?”

“回爺的話,奴才已派人前去打聽得明白,諸皇子仍是酉時入宮向皇上請安,賜宴,只是教坊不備歌舞,戌初爺便可出宮。”

太子有意要考校考校謝良臣,看著景雲叢問道:“公爺兼著太子太保,你跟公爺說說上元夜宴是怎麼回事,也好請公爺替本宮出個主意。”

謝良臣朝著景雲叢躬身一禮,說道:“據奴才所知,上元夜宴是太子殿下自陛下迴鑾後定下的規矩,每年上元之夜,太子在宜春宮召集東宮諸僚屬,上至太子賓客、詹事、左右庶子,下至各坊局七品以上值事人等,共賞花燈,吟詩作畫,以示親敬,以顯敦睦。今年已是第四個年頭了,不過,奴才並未聽說過殿下邀請過宮保銜的大臣與宴。”

景雲叢笑謂太子道:“殿下不請大臣夜宴,是避結黨之嫌嗎?臣怕是沒資格參加嘍。”

太子嘆口氣道:“上元夜宴最初是楊氏的主意。據她說未出閨閣前,她家每逢正月十五必定謝絕外客,專宴家僕,以酬報他們一年的勞碌。

本宮覺得此舉甚好,便定下了東宮上元夜宴的規矩,用於慰勞東宮僚屬。大臣們雖蒙皇上賜得宮保榮銜,但多與東宮日常事務無涉,因此並不在夜宴之列,倒是沒想過避什麼嫌。

今年的情形與往年不同,要不要依慣例開夜宴,本宮還真有些猶豫,公爺與我有翁婿之親,又是行伍故交,因此才拿這家事叨擾,望公爺莫嫌唐突,不吝指點。”

景雲叢手指輕叩著桌案,緩緩說道:“殿下既如此說,臣就冒昧說上一二。

現今東京淪陷,東宮又遭檢視,無論於國於家,都正是宮內人心惶惶之時。

此時倘若無端取消夜宴,固可使殿下免受外界猜疑,但於安定宮內人心、穩定宮內形勢卻毫無益處,依臣之見,一切如常即可,無須勞神多慮。”

太子沉吟片刻,衝謝良臣吩咐道:“就按公爺說的辦,一切照舊。”

謝良臣答應一聲,轉身才要退下,只聽景雲叢又道:“芙蓉司正現常駐東宮,給她下張帖子,殿下不會介意吧。”

太子想了想,吩咐來興兒道:“你去跟劉娘娘說,叫她親自去請芙蓉赴宴。”

待二人遵命退出後,太子親手為景雲叢續上茶,略帶愧意地說道:“瑣碎家事,還要勞煩公爺,讓公爺見笑了。”

景雲叢呵呵兩聲,說道:“殿下要臣作場戲給人看,臣只得勉為其難啦。”

太子肅然起身,深深一揖,道:“形勢所迫,事出無奈,請景公海涵。”

景雲叢聽太子改了稱呼,連忙雙手扶起太子,問道:“太子境況之險惡,臣豈能不知?難道那小的也是……?”

太子點點頭,有些無奈地說道:“景公近年帶兵在外,於京中情勢可能不甚了了。

自三年前楊氏被逐出東宮,到一年前建寧王屢次進言皇后干政,反遭譖誅,皇后視我為眼中釘、肉中刺,必欲拔之而後快。

半年前景公祖墳被盜事件,為避免使景公一家捲入這場紛爭之中,我以景公交出兵權相讓,意圖求得皇后不再步步緊逼,恰巧趙王夭折。

不久之後,皇后又親自到景公府上登門釋怨,原以為她沒了親生兒子,便不會再對我趕盡殺絕,直到宮中投毒案起,我才明白,這半年來她精心遣將佈局,就是為了將所謂太子一黨一網打盡。”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宮中投毒案難道也是皇后布的局?”景雲叢縱是身經百戰,運籌帷幄,也對太子的話感到難以置信。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熱門小說
唐人的餐桌7號基地深空彼岸光陰之外神印王座2皓月當空不科學御獸宇宙職業選手我有一劍明克街13號神秘復甦
相關推薦
古代小民奮鬥清末1909回到過去當女神重生軍嫂攻略入仕仙界歸來我的偉大的衛國戰爭九死醫生北朝有個獨孤郎妖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