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大風!大風!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在不知道對方是誰的情況下,既然對方還沒有傷害到自己,那就不要去刨根問底,過多的探尋反而會弄出其他不必要的麻煩倒不如等他們自己出現。

齊景深切的知道,這幫人不會平白無故的幫助自己,他們總有一天會露頭的。

第二天天還沒亮,齊景就急匆匆的離開了,星夜趕回北平,原因就是李景隆整編了朝廷剩下的大軍從真定誓師北伐了。

齊景星夜兼程的往北邊奔,朱棣卻都已經整軍備戰了。

李景隆帶著大軍準備進攻白河溝,朱棣也搶先出兵,渡過了玉馬河,駐紮在蘇家橋。朱棣同眾將討論之後,決定搶先出擊,與南軍會戰。

此時李景隆部將領眾多,而且質量遠勝上次,燕軍提起十二分的精神,準備給予敵人重創。

平安作為南軍的先鋒,早年曾隨朱棣出塞征戰,熟悉朱棣的戰法,在朱棣必經之路設下伏兵,朱棣果然中了招,一旁的瞿能父子也加入了戰團,燕軍人數少,憑藉手榴彈消耗了一些敵人,勉強佔了上風,朱棣眼看自家佔了上風正想大喊一聲徹底擊潰敵軍,不料郭英帶著本部向燕軍襲來,朱棣見事不可為便下令撤退。

誰想到郭英居然在燕軍撤退的道路上埋了老式炸炮,雖然威力不大,但還是讓沒有準備的燕軍損失慘重。

眼看就要交代在這裡,於是朱棣又使出了無賴的老一套,自己一個人殿後,呈之字形在燕軍後屁股策馬撤退。

見到此狀,平安等人只能下令放棄攻擊,因為朱允炆說了不能傷害到他的舅舅。將軍們的命令,讓大頭兵們松了一口氣,皇帝的聖旨在那兒,自己還是不要往上撞的好。

朱棣的舉動再一次俘獲了燕軍的軍心,甘願為殿後的朱棣,一瞬間讓這些手下死心塌地。雖然朱允炆有旨意,但是這等膽魄也不是一般人能擁有的。

當然也不是所有人都感激朱棣的做法,朱能就嚇個半死,齊景不在,擔驚受怕的就是他了,齊景在的時候都是跟在朱棣身邊保護朱棣,現在齊景不在,軍中又沒有比齊景身手更好的人,朱棣的安全等級下降的不是一點點。

好不容易撤退下來,眾將發現自己居然迷路了,已經升官做將軍的張輔拿出了特戰隊為了辨別方向製作的簡易指南針才找到了回營地的路。

朱棣心中怒火一片,巡視過傷兵營之後,朱棣氣急敗壞。這是造反以來傷亡最重的一次,這讓他如何能夠壓住心裡的怒火。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於是朱棣下令明日早早做飯,同南軍再戰,朱能和張玉都建議避其鋒芒,但都被朱棣駁回,朱能嘆了口氣,朱棣正處在氣頭上,齊景要是在,還能勸勸,但是齊景不在,現在朱棣誰的話都會不聽。

次日(四月廿五),朱棣再次出兵與南軍交戰,讓朱高煦留在大營以便接應。

雙方交戰初期燕軍大批量使用手榴彈,致使南軍節節後退,瞿能、平安見此便繞至燕軍後方,攻其後軍,竟然得手,燕軍腹背受敵。

朱棣見狀不好,親冒矢石,雙方混戰,飛矢如雨,刀與肉相摩擦的聲音讓人牙根發酸。朱棣先後換了三匹馬,射光了三筒箭,寶劍也砍斷,差點被平安、瞿能所傷。無奈之下,朱棣來到河堤上,舉起馬鞭,假裝招呼援兵。

李景隆見狀也不知道是真的生疑還是假的,下令後退變攻勢為守勢。朱高煦此時也聞訊前來援救,戰事暫時緩和。

不久,瞿能再次引眾搏戰,大呼“滅燕”,形勢再次對燕軍不利。

朱能見戰事將敗,便將朱棣護在身後,意欲後退,“王爺,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齊景馬上就回來了,這次不敵我們下次打回來就是!”

朱棣已經渾身浴血,雖然心中不甘,但是也知道利害,眼看燕軍節節敗退,心中悔恨,早就該聽齊景的話,多在士卒的訓練上下功夫,而不是注重武器。

有了手榴彈和炸炮,朱棣的信心曾經一度膨脹,他一直以為只要牢牢把握住這兩件武器,就可以天下無敵,今日看來就是個笑話。近戰之下手榴彈完全沒有用處,很容易炸到自己人。

“你用手榴彈,敵人就不會用別的嗎?”齊景當時嘲笑自己想法的話語,朱棣記得很清楚。

齊景的特戰隊之所以所向披靡,不是因為裝備精良,而是強大的體魄,以一敵十的本事。

朱棣長嘆口氣下令撤退,卻聽朱高煦焦急的說道,“父王,我們被圍住了,您先走,我們殿後!”

“不,本王當初說過,跟你們同生死,共富貴!”

朱高煦等人聞言眼中都是一熱,朱能更是大笑,開玩笑似得說道,“王爺,以前齊景跟我開玩笑說,要是打仗打不過,就要喊‘大風!大風!’,他說一定會扭轉戰局,要不我們試一試?”

朱棣哈哈大笑,既然要折在這裡,放肆一次又何妨?!

“要是你們誰能活下來,告訴齊景,不要為我報仇!”、

朱棣高高揚起手中的長刀,大喊道,“大風!大風!”

呼喝大風的聲音一起,身邊眾人都跟著喊,只一瞬間,‘大風!大風’的喊聲充斥著整片戰場。

也許是上天真的聽到了朱棣的喊聲,一股旋風颳起,竟然刮斷了李景隆的帥旗,南軍頓時大亂。

朱棣大喜,抓住機會,繞到李景隆後方放了一把火。南軍大敗,瞿能父子被朱高煦陣斬。郭英等向西撤退,李景隆向南撤退,輜重全部扔下,投降十萬餘人。李景隆撤回德州。

一聲‘大風’,真的改變了戰爭的勝負。朱棣是真命天子的傳言越發的真實了,要是不是,能遇見未來的齊景將軍怎麼歸附在朱棣麾下。

朱棣不相信齊景真的有預見未來的本事,但是傳言沸沸揚揚,這些傳言無法制止,以為朱能的那句話,好多士卒都聽到了。不過還好這些傳言沒有惡意,只是表達對齊景的敬畏。

不過朱棣也很好奇齊景為什麼每次都能說對,好像自從開始打仗到現在,齊景好像每次都能提前預料到南軍出現的地點和戰法,以前朱棣以為是齊景是天生的天才,但今天的‘大風’事件,讓朱棣打算等齊景回來好好問問。

朱能更是感覺有點飄,齊景當時說的很玩笑,自己也只是當個玩笑聽,結果今天玩笑的一試,竟然真的召喚出了大風······

白河溝之戰後,在六扇門和朝陽堂刻意的散播之下,世人人都以為朱棣是真命天子,不然哪裡來的大風,更有甚者說齊景是龍王爺轉世,不然他怎麼知道喊大風就能扭轉戰局?!

世人不知道的是,這只是一個酒後開的玩笑,結果一個玩笑竟然開出了奇蹟······

四月廿七,燕軍進攻德州。五月初七,李景隆逃往濟南。初九,燕軍進入德州,獲得大量糧食儲備。

五月,朱棣率領二十萬鐵騎路經臨邑。臨邑自古有宿安店,朱棣路過此地時,等候已久的宿安人紀綱與同鄉穆肅結伴投軍,紀綱冒死扣住朱棣坐騎,請求自願跟隨朱棣效命。

朱棣對紀綱的拍馬很受用,這紀綱怎麼也算個讀書人,投奔自己豈不是說自己深得民心?!大手一揮當即將紀綱收為帳下親兵。

齊景在路上收到了白河溝之戰的戰報,真的有大風,自己當初也以為是史書誇大,結果真的有,難不成朱棣真的有天助?!

看到百姓們說自己是龍王爺轉世之後,齊景也不知道是該哭還是該笑,自己頂多算個龍的傳人,還龍王爺轉世。

最後看到朱棣的書信,他來諮詢一下為什麼大風會轉運,齊景看到這裡狠狠的敲了下腦袋,這怎麼解釋?!

唉,不管了,先去濟南和朱棣匯合再說,齊景嘆了口氣,看來以後喝酒也要注意一些,千萬不能在自己的腦袋上套上神棍的帽子。要知道朱棣可是歷史上唯一一個不追求長生的皇帝,通神的本事在朱棣眼裡不是神奇,是威脅。

要步步小心啊!(未完待續)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熱門小說
唐人的餐桌7號基地深空彼岸光陰之外神印王座2皓月當空不科學御獸宇宙職業選手我有一劍明克街13號神秘復甦
相關推薦
輔國權臣跳槽專家天才主播三年不鳴霸業路金枝欲嫁神能進化驕探秦嗣破空戒指傳說龍魂劍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