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蠻子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看看我的中都海牙都帶回了些什麼

忽必烈一臉笑意看著這個年青的臣子,在其心目中已經當成了子侄輩,這句話既沒有用蒙語,更不是漢話,而是廉希賢自己都很少用的突厥語。

尊貴的可汗,你最忠實的僕人回來了,很遺憾,他沒有為你帶上任何足以稱道的禮物,除了一張紙和幾個南蠻子。廉希賢仆倒在地,匍匐著向前直到忽必烈的腳下,他的突厥語說得有幾分生硬,甚至都不像是母語,忽必烈聽完了呵呵一笑。

起來吧,達甫,說說你的那個和約。

拍了拍他的頭,忽必烈換成了漢話,和約的條文其實早就透過快馬送到了他的手中,他這麼說只不過是想聽一聽和談的細節。這個條文引起了諸人的不滿,特別是最前線的阿里海牙等人,從效果上看,忽必烈也覺得過於寬縱了,同他印象中的宋人不太一樣。

陛下,宋人之中不乏有識之士,我等的動作已經引起了他們的注意,其中一個就是與臣同來的那個南蠻子,他是宋人的和議副使,說了一些驚人的話,在說出他的名字之前,臣想問一句,西北是否出事了

西北宗王反亂發生在廉希賢赴宋之後,而之前就已經有過先兆,只不過被他壓了下去,這對他來說不是什麼秘密,忽必烈也明白這一點,知道他所問的不光是結果,還有更詳細一些的過程。

五部斷事官劉好禮自謙州逃回,據他所報諸王反亂,拘押了那木罕闊闊出和安童,事由是什麼現在還不清楚。伯顏帶著人過去了,目前與他們在阿力麻裡一線對峙,叛軍得到了海都的幫助,最新的訊息是,他們已經聯兵逼近了陰山,威脅到了彰八里和別失八裡。

這是一件讓人很不愉快的事,忽必烈的語氣有些低沉,他倒不是怕那些人,主要是這個關鍵的節點上,突然來這麼一出,讓他很心煩,也打亂了一些原有的佈署。

原來如此,請問這是何時發生的廉希賢對那一帶比較熟悉,一聽就知道形勢不太樂觀,伯顏的兵力肯定不足,否則他們不會大膽進逼,只不過到了陰山山脈一帶,基本上就是自家的地盤,防守應該還是沒有問題的。

諸王所部全都以騎兵為主,那裡倒處都是一望無際的大草原,想要打出殲滅戰幾乎不可能,這就是海都為何能屢戰屢敗屢敗屢戰的原因,他能理解大汗的煩惱,這人就像是一隻蒼蠅,吸不死你噁心死你。

二個月之前,為什麼這麼問

若是臣說,差不多那個時候,便有一宋人預知了所有的結果,大汗相信麼廉希賢的話讓忽必烈吃了一驚,他信的是長生天,那些鬼鬼怪怪的東西並不放在心上,他當然知道廉希賢不可能說謊話,這既沒有必要也沒有意義,一時間,忽必烈陷入了思考中。

你是說他在二個月前就知道諸王叛亂了

不光是這樣,他還準確地說出了那木罕等人的名字,以及大元與其他汗國之間的關係,比如說海都等人不聽調遣,屢次作亂,都哇為其羽翼,蒙哥帖木兒陰奉陽違,等等,這種事情從一個南人嘴裡說出來,大汗認為可能嗎

廉希賢將劉禹那天的話複述了一遍,說出這些人的名字並不奇怪,可如此諳熟內情,連他們相互之間的關係都瞭如指掌,那就不得了了。要知道,這些關係就算是忽必烈自己也只能透過零星的情報去推斷,甚至很多時候訊息是滯後的,因為他們經常性地反覆,忽叛忽降,真實的歷史上終他一世都沒有搞定任何一家。

也許此人是從旭烈兀那裡過來的也說不定。忽必烈只能去照自己理解的推斷,不過他也知道不太可能,伊爾汗國雖然有許多漢人在那裡做事,可是極少會有人通曉這些,更別說他還去了宋人那裡。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不會的,此人是建康之戰的功臣,至少半年之內不可能同時出現在別處。

廉希賢搖搖頭,他就是想不通這一點,諸王叛亂不管是從哪一天開始的,劉禹都不應該在那裡,除非他有很發達的情報網。可是一個宋人萬里迢迢地跑到西北去,神不知鬼不覺地打探訊息,就是為了在半年之後擺自己一道說出來鬼都不會信。

是個武將一聽到功臣兩個字,忽必烈首先就想到了武人。

文人,但不是一般的文人,據臣觀察,此人於經書上未必有多大的造詣,不過卻精於實事,是一個極為罕見的南蠻子。

廉希賢面帶苦笑地介紹了自己的遭遇,他倒是沒有埋怨張弘範的意思。那種情況下,他們做出那種反應是可以理解的,未必就是真想要了他的命,只不過事情沒有成功而已,事後張弘範很鄭重地向他道了歉,廉希賢卻反過來安慰他,這種事情他不是第一次碰到了,不過每一次都能化險為夷,也不得不說是個奇蹟。

江州是在這裡麼忽必烈注意地卻是另一個方面,他在地上隨手劃了幾劃,一條歪歪的線就代替了大江,鄂州一帶他很熟悉,當年在那裡征戰過很長時間,大江下游就只有一個大概的印象,不過位置大致上是沒錯的。

在得到肯定的答覆後,他又陸陸續續新增上別的地名,整個地圖一直沿著大江劃到了建康。回到江州的位置上,忽必烈不由得皺起了眉頭,顯然那是個很關鍵的地方,剛好卡在了南下的通道上,與隔江的安慶府一起扼住了大江的兩頭。

這件事臣有欠考慮,不過和議之時宋人以此為條件,不可更改,否則便談不下去,時間緊迫,為了換回咱們的人,臣只能應允了他們。

其實這一切都緣於一個人,在交割江州的時候,廉希賢才發現了宋人的企圖。這也難怪,沒有人樣樣精通,他長於謀劃,卻拙於戰略,本以為是個權宜之計,哪知道宋人已經有所準備,這也是他原諒了張弘範舉動的原因之一。

算了,不過一個小小的城池,朕相信它還擋不住朕的大軍,好吧,現在來說說你帶來的那個蠻子,他叫什麼忽必烈扔掉了隨手撿來的一截樹枝,拍拍手問道。

回大汗的話,此人姓劉名禹字子青,年紀與臣相當,已經在宋人那裡做到了四品,此次宋人的使團就是以他為主。

劉禹忽必烈有一種在哪裡聽過的感覺,想了想又不得要領,他現在忙得焦頭爛額,能夠抽個空子見一見廉希賢已經算是放鬆了。既然想不到,那多半也不怎麼要緊,忽必烈甩甩頭,廉希賢今天帶回的訊息有點多,他還要需要慢慢消化才行。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熱門小說
唐人的餐桌7號基地深空彼岸光陰之外神印王座2皓月當空不科學御獸宇宙職業選手我有一劍明克街13號神秘復甦
相關推薦
山村小神農我的完美校花逆劍狂神抬棺匠玄仙聖王回到三國當黃巾極品妖醫求道武俠世界超級近身高手特種宗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