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遇敵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姜才沒有料錯,馬暨的前軍的確與韃子遭遇了,他們前行的速度很快,對方來得更快,雙方幾乎在歸德州與果化州的邊境一頭撞上,這麼說不太準確,已方的探子還是給了他不長的準備時間,一刻而已。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施忠的手下要監視的地方太多,平均這麼一撒下來,各處的人手都不足用,相對於阿魯渾這個千人隊來說,錫丁這個百人隊幾乎不起眼,誰能料到他會跑得那麼快,快到探子們發現的時候,兩邊差不多已經撞上了。

一刻的時間也是時間,馬暨沒有絲毫浪費,五千人的隊伍即時由縱列變成橫列,來不及講究縱深了,看似簡單的變陣蘊含著極大的風險,如果探子的訊息不確切,對方又是個意志堅定的宿將,給他帶來的可能就是滅頂之災。

好在這一切都沒有發生,堪堪一刻鍾的時間剛過去,已方的橫陣還沒有完全拉直,遠處就響起了長短不一的號角聲,在沒有千里鏡可用的條件下,很明顯對方比他們的視野更遠。想到這裡,馬暨不由得出了一把冷汗,若是沒有藏在暗中的那些個眼睛,這一次救援之旅只怕就是死亡之旅,根本沒有任何僥倖。

全軍立陣於此,俟敵來攻,無論進退皆不可,違令者斬。

顧不得手下將校們的驚異,馬暨將自己的將旗插在了身後,眼睛一眨不眨地盯著前方,他們結陣的這一片是從江邊的道路一直穿過河谷,直到山林的邊緣,這麼長的距離上,什麼陣都不好使,更關鍵的問題是,都管這麼做用意何在

見主將沒有解釋的意思,兩個軍指幾個指揮使不得不依令各自歸陣,長長的陣列按照前槍後弓次弩的順序展開,每一列都只有薄薄的一層,沒有後援,沒有側翼,如果對面的韃子不計傷亡衝陣,後果殊難預料。

身為主將,他要釋出的只是大略的指向,具體的事情不需要他動口,這個作用其實和不通戰事的劉禹沒有多少區別,當然如果有需要他也能上陣殺敵,只是如果到了那個地步,說明戰爭已經臨近結束了,要麼是被敵突破殺到了他的跟前,要麼就是潰敵之後參與追擊,結果其實都差不多。

李小子,這一片叫什麼

啊。被他問到的是個穿著親兵服飾的年青人,從長相來看同宋人區別不大,原本注意力都放在宋人的陣列上,猛然聽到,不由得一愣。

前面是獨石灘,離著果化州約有二十裡地,岸頭那邊原來有個村子,十來戶人家,靠著漁獵為生,元人來了之後就躲進了林子裡,上回我帶人來的時候,這一帶還沒有元人出沒的跡象,怎的......

看得出他有些緊張,漢話說得不如他老爹那般流利,為了掩飾絮絮叨叨地說了一長溜,馬暨沒有管他,說是巧合也罷,雙方既然在這裡碰上了,那麼就有它註定的一面。

離著果化州還有二十多裡地,那就意味著敵人的增援不會馬上到達,留給自己的預警時間應該是足夠的,他的心又定了幾分。就在這時,突然響起了一陣刺耳的尖嘯聲,這種聲音有多久沒有聽到過了馬暨下意識地仰起頭,眼瞅著原本還是萬里無雲,蔚藍一片的上空,突然間多出了一小片稀稀疏的黑影。

而這個時候,元人的騎兵才從遠處現出了身形,策馬揚弓,飛快地撲了過來。馬暨的視線只在半空中晃了一下就收了回來,因為稍有些眼力的老軍都很清楚,這些飛上半空的箭支,其力度,還遠遠不足以達到他們的這處軍陣,不過是韃子慣常的惑敵手段而已。

敵已至,預備。

空中的箭矢還沒有落下,立在陣前的各指揮使就做出了同樣的應對,按照陣形,原本立在最前面的長槍手扶著長達丈餘的槍身雙膝著地,就像是下跪一般地坐在了地上,這麼一來,整個前列一下子矮了大半截,給後面的弓弩手留出了視野和發射的空間。

緊接著,第二排的弩手,無論是射程多達百步的神臂弓,還是稍次一次的勁弩都單膝著地蹲了下來,其高度恰好在前排長槍手的頭頂上,隨著吱吱呀呀地一陣上弦聲響起,閃著寒光的箭頭被裝進了弦洞裡,然後被弩手們平端向前,側著臉眯上眼睛,等待著前方那些身影進入射程的一刻。

最後面的弓手不需要任何動作了,解下背在身上的硬木長弓,熟練地調整一下弓弦的勁道,將綁在腰間的箭囊放在腳邊,最順手的位置。伸手摸出一支羽箭,倒拿在手裡,用粗壯的舌頭舔過那叢剪得齊齊的箭羽,上頭可能還帶著一絲野物的腥氣,似乎滿意了,才用微屈的雙指挾著,搭在被弓身上的雙牛角柄繃得筆直的雙股細弦上,用最合適的力道一氣拉開,形成了一個不規則的橢圓狀。

直到這時,飛在半空中的第一批箭矢才堪堪落下,斜斜地插進了離著軍陣約為三四十步的泥土裡。

錫丁這麼做也是不得已,其實在發現宋人的第一刻他就用號角通知了後方,那種傳信方法採取的就是接力的方式,連綿不斷的朝著後方,而這個後方在哪裡,他根本就不知道,更不清楚自己已經突前了多少

更讓他沒想到的是,宋人的反應比他預料的還要快得多,等到糾合起隊伍逼上來時,前方突然之間出現了一道人牆是的,在錫丁看來,這就是人牆,否則為什麼他們會如此排出一個毫無道理的陣型,將從上方的密林,一直到下面的河灘全都遮蔽了起來,竟然沒有打算給自己留出一點空隙。

這是極為不合理的做法,他們這個千人隊只是偵騎,根本沒有阻敵的要求,就錫丁的想法而言,發現了敵蹤,報告上去,然後再尋機看看有沒有可以利用的破綻,這就是他為什麼明知道距離不夠還會射出第一輪箭矢的原因。

試探的結果讓他有些意外,這部為數不少的宋軍,竟然絲毫不為所動,長長的陣列裡沒有任何的慌亂和形變,這說明對方如果不是無知就是胸有成竹,前者可算是新入伍的菜鳥,後者當然就是久經戰陣的老卒了,為此他還想再試試究竟。

不過一個百人隊,在寬達幾里的正面上,拉開來就會變得很稀鬆,這麼做能最大限度地減輕對方弓弩的殺傷力。當然,他並沒有一個百人隊就能擊潰數千宋人的打算,可是不試一試,誰知道呢

從一百五十多步的距離上發動衝刺,以蒙古騎弓的極限射程,至少要推進八到九十步才行,而對方這種同樣稀疏的橫陣,讓拋射成為了浪費箭支的一種做法,錫丁頂著呼呼在耳邊刮過的風聲,不斷地在估算著距離。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不到百步遠,對於衝起來的快馬不過數息而已,可是讓他沒想到的是,就是這麼短短的一瞬,竟然會讓人覺得那麼漫長。

陣列不戰,當弩箭破空之聲從頭頂上掠過的時候,伏在馬背上的錫丁想起的就是這句格言。

其實不光是他沒有想到,離著百多步,立在陣後的馬暨同樣是如此,對方有多少人他一清二楚,區區一個百人隊,就算是精銳得以一當十,那也才能敵一千人,可是自己這裡擺出了五千之眾,還是列陣已畢的,難道大宋在他們的眼裡,已經可欺到這種地步了麼幾乎在瞬間,一股無以言喻的惱怒由然而生。

將他這股惱怒發射出去的,是幾百具裝填好的神臂弓,強勁的弩機被它的主人一下子放開,複雜的機簧經過內部結構的一系列傳動,形成了一股巨大的推力,黝黑色的無羽箭頭撕裂空氣時,會發出類似於噗地輕響,最終在遠處匯成一股美妙的交響樂。

馬暨對此卻不甚滿意,不知道是估算距離上的失誤,還是在敵軍衝陣的壓力下變得緊張,這個距離幾乎是神臂弓所能達到的極限了,敵人的陣列又十分地鬆散,能取得的戰果自然不言而喻,遠處傳來寥寥無幾的慘叫聲中,甚至還有馬匹發出來的,幾個快速移動的黑影裹著巨大的塵土倒在了泥地上。

其實他這是苛求了,一匹直衝過完來的戰馬,在一百步左右的距離上,人能看到的只是一個不大的正面,再排除了風力射角等等因素之後,能命中的機會幾乎就是小機率了,可是只要哪怕命中一匹,帶來的影響也是很明顯的,衝在隊伍正當中的錫丁就產生了怯意。

此時他們已經衝過了五十多步,離著發射距離不過一兩息了,然而讓人心悸不已的破空之聲再度響起,這一回倒下的要多得多,側著頭的他甚至清楚地看到了離著不遠的一個騎兵,先是被弩箭射中了馬頭,接著騰空的身影飛起數道血花,哼都沒哼一聲就僕了下去,砸出一陣塵煙。

退不管聽不聽得見,他連手臂都不敢揚起,直接就著衝起來的速度開始調轉馬頭,速度太快了沒辦法馬上停下來,唯一的做法就是順勢轉向,由直衝變成斜向再橫撥再調轉,然後......有多快跑多快吧,跑得過箭矢才能活下來。

此刻距離宋人的軍陣大概還有六十來步,進入了宋人強弩的射程範圍之內,將將達到弓箭的最大射程,他選擇的這個時機,恰恰是宋人弩箭發射完之後的上弦期,也是他這個百人隊活命的唯一機會。

不得不說,在生死之間,人的素質往往會提到極限,更何況這些蒙古騎兵堪稱精銳,錫丁的聲音當然不可能傳多遠,可是緊跟著他的百戶旗卻成了所有騎兵指示的方向,餘下的人反應比他只慢了那麼一步,生死之間的一步。

敵人在陣前變陣,那個原本小小的正面一下子就會變成巨大的橫面,對於老練的射手來說,只需要那麼一瞬間就足夠了。漫天的飛矢撲向了遠處,箭羽在空氣的抖動下輕顫著,拼命地維持住主人眼中的那個目標,直到箭頭撞上去的那一刻。

慘叫聲響起來,後悔不已的錫丁已經無暇分辨那些人是誰了,他感覺自己的肩頭就像被蚊子叮了一下,痛感讓他緊緊地咬住了下唇,一聲不吭地伏在馬身上,橫著掠過宋人的陣前時,他的眼光在陣後那杆碩大無比的將旗上打了個轉,被江風吹起的旗面上,一個金色的漢字裹在一團鮮豔的血色當中,就像此時他和他的手下們所付出的代價一樣。

那個字念馬,這是他能認得的為數不多的漢文之一,因為他們是馬背上的民族,這是他們征服中原以來,首先要認得的漢字。而那個高琚馬上立在大旗之下的身影,錫丁並沒有看清他的樣子,可是憑感覺,此人的臉上一定會有個笑容,含著譏諷的那種笑容。

馬暨沒有笑,對方的做法在他看來的確是取死之道,然而最終表現出來的戰鬥素質卻讓他心驚,也讓他收起了之前的小覷之心,他與蒙古人作戰的經歷不少,很清楚這只是一支突出的偵騎,後頭至少還會有千人以上的騎軍,離這裡絕不會太遠。

前方不遠處的戰場上,幾匹無主的戰馬在徒勞地尋找什麼,一些還沒有死透的人或馬無助地哀嚎著,而扔下他們的那些同伴已經逃得沒了蹤影。對於戰果,馬暨的興趣不大,總共不過一個百人隊,還逃了一半左右,從馬上下來,簡單地吩咐了幾句,就朝著軍陣的另一頭走去。

你們姜招撫,可有訊息

一個手裡拿著小方盒子的軍士搖搖頭,不知道是距離還是什麼別的原因,盒子裡始終沒有沒有新的訊息傳來,馬暨有些鬱悶地看著那些山林,如果姜才的騎軍不到位,他就得要在這裡承擔更多的風險。既然已經與敵接觸,再往前就不太可能了,行軍不同於打仗,步卒的陣列一旦有個變動,就極易為敵所乘,今天的戰鬥表明,敵人不光勇猛,而且也有頭腦,絕不是表面上那麼簡單的事。

離著他們幾里外的一處河谷,一股極大的塵煙遮蔽了整個平原,阿魯渾的千人隊正在疾速地趕過來,一直到前方出現幾十騎零落的身影,他才揚手下令全軍緩行。當錫丁咬著牙跪伏在他的馬前時,身後的那支羽箭還插在背上,不過從入肉的長度來看,這個渾人的性命應該是虞的。

起來吧。

阿魯渾讓親兵下去將人扶起來,免得他趴在地上說的話聽不清楚,才一個照面就丟了差不多一半的人馬,阿魯渾眼下連生氣的勁都沒有了,他必須要仔細地想一想錫丁所帶回來的訊息,因為那是幾十條蒙古勇士的命換來的。

如果沒有這場戰事,他這支完整的千人隊,不管是打還是走,都能讓上頭說不出什麼,可是平白無故折了這麼多人,要是就這麼走了,宋人還會像以前那麼聞風喪膽麼這個罪責他是擔不起的。

不過數千步卒而已,只要不像之前那樣迎頭撞上去,怎麼打,當然是擁有主動權的騎軍說了算,宋人既然要來救援,就不可能呆在那裡不走了,只要在行軍狀態,機會總是會有的,阿魯渾並不缺乏耐心,他只怕一種情形,那就是......失敗。

你這個樣子,作戰肯定是不成了,帶上你的人去後頭,將我的話帶給烏半忽都萬戶,讓他速速集結兵馬,就說宋人大舉來援,數量麼,萬人以上,阿魯渾將在這裡等著他的到來。

儘管錫丁有些不服氣,可是千戶的話裡沒有任何的商量餘地,他明白對方是怕他和他的手下影響了別人的信心。至於為什麼要誇大宋人的數量,他並沒有提出什麼質疑,對於蒙古人來說,宋人是幾千也好,幾萬也好,區別不大,因為結果都是一樣。

那古兒,你的人作為前隊,看看宋人在做什麼,儘量不要驚動他們,免得嚇得他們連路都不敢走了。

等到那些殘兵走後,阿魯渾叫來手下的另一個百戶,故作輕鬆地囑咐了一句,不出所料地引得周圍的人一片鬨笑,對於他們而言,對付宋人就像是在草原上打獵一樣,沒有了那些個石頭築成的高牆,無論宋人想怎麼打,都不會放在他們的眼中,哪怕是最不擅長的水上。

阿魯渾看上去笑得前仰後合,眼睛裡其實閃著寒光,敵人需要蔑視,那樣才能從心理上將他們踩在腳下。而對手,則永遠都不能輕視,這是兀良哈部的老主人說得最多的一句話,這裡的地形並不利於騎軍的發揮,可供迴旋的餘地太小,如果沒入叢林,又沒有了馬上的優勢,對於他來說,每一個決斷都意味著生命的消失,不管是自己的還是敵人的,不得不謹慎再三。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熱門小說
唐人的餐桌7號基地深空彼岸光陰之外神印王座2皓月當空不科學御獸宇宙職業選手我有一劍明克街13號神秘復甦
相關推薦
山村小神農我的完美校花逆劍狂神抬棺匠玄仙聖王回到三國當黃巾極品妖醫求道武俠世界超級近身高手特種宗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