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節前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安德斯-海爾斯伯格是世界最頂級的編譯器專家,他的加盟讓keemun小組如虎添翼,研發進度和工作質量又上了一個臺階,等到2月15日的時候,杜秋覺得4月1日之前完成預定計劃毫無問題,於是公私兼顧,以歡度中國傳統佳節為名,給連續加班了一個半月的研發團隊放了七天假,讓他們回國的回國,旅遊的旅遊,自己則去京城和家人團聚,順便參加春晚。

為了接杜存志,杜春華帶著林謹言上週就回了東北老家,林大偉因為林佳語年齡太小,不敢在大冬天裡帶著到處跑,留在了雲城,所以臘月二十八這天杜秋坐飛機去京城的時候,隨行的只有姜丹楓以及她的父母。

有父母在旁,姜丹楓表現的比較文靜,杜秋也沒話題和兩位長輩交流,於是在候機的時候買了一堆報紙和雜誌翻看,當他看完《光明日報》頭版上一篇探討高教系統改革的社論時,忍不住輕聲自言自語道:“陳志揚好手段,看來擴招大局已定了。”

一月份的時候,由《think-different》廣告引發的熱議就像春風吹過的田野,最初花草叢生,各種稀奇古怪的話題都有人討論,但是經過一段時間之後,各種雜草要麼被人清理了,要麼自己枯萎了,只剩下了三個爭議,經過一輪又一輪的口水戰,熱度始終不減。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這三個爭議一個是杜秋有沒有資格和那些世界級的科技名人以及商界領袖相提並論,一個中庸主義是不是危害中國科技創新的罪魁禍首,還有一個是為什麼中國的教育體系培養不出世界級的科技人才。

其中第一個爭議屬於關公戰秦瓊的八卦,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誰也說服不了誰,但吃瓜群眾們喜聞樂見,很接地氣,所以熱度最高;第二個爭議屬於形而上的務虛話題,絕大多數人根本搞不清什麼是中庸主義,靠望文生義自我解讀,結果雞同鴨講,越吵越亂,雖然熱鬧,卻沒什麼意義;第三個爭議屬於提前了十年爆發的“錢學森之問”,很受社會各界人士重視,可惜話題太過寬泛和複雜,誰也說不清楚,雖然關注度很高,但卻沒有人能給出答案,所以熱度最低。

到了二月初的時候,三個爭議的熱度忽然來了個大逆轉,第三個話題開始頻頻出現在多家官方媒體上,但內容被偷樑換柱了,不再是質疑和否定教育體系,而是認為教育系統沒問題,問題是受教育的人口基數太少了,只要基數擴大了,人才自然就會多起來,所以大學需要擴招。

中國人重視教育,也講究實際,大學擴招涉及千千萬萬學生、教師以及家長的利益,因此這個話題幾乎在一夜之間就超越了杜秋的虛名以及無聊的主義,成為1996年春節前最熱門話題,關注度甚至超過了春晚。

而輿論媒體的轉變節點,非常巧合的和另外一件事聯絡在了一起,那就是陳志揚2月1日去京城和顏盛容見面。

陳志揚是個謀而後動的老狐狸,自從得知有機會去雲大當校長之後,以需要進一步潤色和修訂為名,把那篇論證大學擴招必要性的文章扣在手裡,直到在京城確認機械工業部那邊沒有問題了,才把文章交給了侯承宗,請他幫忙遞交給教育部。

侯承宗非常給力,不僅很快就透過自己的渠道把文章遞交上去了,還聯絡了幾十位同樣支援擴招的兩院院士在上面署了名,大大增強了份量和影響力。

根據劉運來的介紹,《光明日報》的讀者群以知識分子為主,地位比較特殊,經常承擔著輿論試金石的功能,在國家制定重大政策的時候提前放出風聲,試探精英階層的反應,這篇探討高教系統改革的社論裡,論點、論據以及統計數據都和陳志揚炮製的文章如出一轍,顯然是有意為之,因此杜秋看過社論之後,認為擴招大局已定。

這時帶父母去逛機場商店的姜丹楓回來了,舉著一個透著香氣的紙袋,問道:“杜秋,吃糖炒栗子嗎?這是野生的毛栗子,味道挺好的。”

“給我幾顆嚐嚐。”

“你看報吧,我幫你剝。”姜丹楓在杜秋身邊坐了下來,從羽絨服衣兜裡拿出一盒二手磁帶,笑嘻嘻的說道:“你看,這是我剛才花了10塊錢從商店老闆女兒那買的。”

那是一盒大雜燴類的盜版音樂磁帶,封面上以拼貼的方式印著好幾個女明星的照片,其中最醒目的那位赫然就是姜丹楓,旁邊還用加粗的黑體字寫著兩行廣告語“驍龍女王首次公開獻唱!”“歌甜聲美,億萬富翁的享受!”

“呵!這盜版商品味不錯嘛。”杜秋拿過磁帶,看了看印在背面的曲目名單,見全是1995年幾位天后的熱門歌,笑著說道:“你居然能和林憶蓮、王菲她們混到一張專輯裡,說明是真紅了。”

“可惜是盜版的,沒法統計銷量。”姜丹楓心有不甘,說道:“《我的夢》現在大街小巷到處都在放,卻沒有給我們一毛錢的版權費。”

“不要在乎銷量,有知名度就夠了。”杜秋把磁帶還給了她,說道:“春節之後你去香港和emi簽約的時候,可以把這個拿出來當籌碼,讓他們把條件開高一點,畢竟你現在是力壓林憶蓮和王菲的天后殺手了。”

“有道理。”姜丹楓轉嗔為喜,嘻嘻哈哈的把磁帶收了起來,說道:“沒想到我紅的這麼快,跟做夢似的,才一個多月就成著名歌星了。”

“你太低估自己了,其實你現在不是著名歌星,而是歷史級的歌星,和鄧麗君一個檔次。”

“我有這麼利害?”

“當然。”杜秋微微一笑,說道:“只不過鄧麗君會寫入中國流行音樂史,你會寫入中國網際網路發展史。”

這是事實,《我的夢》是有史以來第一首不上電視,不出唱片,純粹靠網際網路傳播的音樂作品,而且一夜爆紅,非常具有代表意義,因此如果有人編寫中國網際網路發展史的話,作為演唱者,姜丹楓必然是繞不過去的名字。

只不過此時還沒有人知道網際網路會在未來幾年後完全顛覆傳統音樂行業,所以姜丹楓只當杜秋是開玩笑,沒有放在心上,以花式撒狗糧的姿勢喂了他兩顆栗子之後,問道:“杜秋,你上次說要去香港玩一段時間,打算什麼時候去?”

“五月份吧,等iview上市了之後我打算休假半年左右,到時候會去香港以及歐洲轉轉。”

“明年香港就要迴歸了,鄺美雲說那邊的房價一直在漲,勸我去買一套,不僅住著方便,還能升值,你覺得呢?”

96年去香港買房子不是等著被割韭菜麼,杜秋放下手中的報紙,問道:“你想去香港常住?”

“我如果和emi簽約了,要經常去那邊參加各種活動。”姜丹楓一邊打量著他的表情,一邊笑著說道:“你是不是捨不得我離你太遠?”

“你想去哪住,是你的自由。”杜秋攤了攤手,說道:“香港的娛樂業外強中乾,看似繁華,其實已經衰落了,我覺得你沒有必要在那邊浪費太多時間,去鍍幾年金,學習一些先進的聲樂技巧和商業理念,然後回內地發展,前途會更好,就像王菲那樣。”

香港對90年代的內地人來說是一個夢幻之地,姜丹楓一直有移居過去的想法,此刻聽杜秋嘴上說隨她自便,語氣卻頗不以為然,立刻放棄了這個念頭,改口道:“沒說去香港常住,只是偶爾住住,我不會粵語,跟當地人沒法交流,生活很不方便。”

“偶爾住住的話,還是住酒店吧,不用急著買房。”杜秋用手指撩了一下她的下巴,說道:“等過幾年你真成大明星了,我再去香港買套別墅金屋藏嬌。”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熱門小說
神印王座2皓月當空光陰之外深空彼岸7號基地我有一劍唐人的餐桌明克街13號不科學御獸宇宙職業選手神秘復甦
相關推薦
重生歸來唯我魔尊界心之劍掌天下道長請留步異世界的美食家超級修真狂少攪亂韓娛超凡兵王無盡武力武夫大文豪超強透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