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2章 虎父無犬子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諸葛亮從中原調撥的物資也隨著移民來到蠻荒地帶。

移民在司馬懿的分派下,分別進入不同蠻人族群聚居的地方。

他們給蠻人帶來的房屋建造的方法,也給蠻人帶來了養蠶種麻等紡織技藝,更重要的是,他們傳授了蠻人耕種田地,讓蠻人懂得即使不去搶掠即使不去山林中打獵,也絕對不會餓死的道理。

蠻人生活的地區向來清苦,中原人帶來的這些技能,像是一股清流匯入了蠻人的族群。

由於早先姜維與孟獲作戰,率領的勇士都是祝融族人,所以蠻人對中原人並沒有什麼仇恨。

其實如果不是曹鑠來到這個時代,他手下的那些幕僚將軍,多半對族群也不會有太深的概念,異族進入中原,頂多是覺著被外人欺負了,並不會考慮到所謂的族群存亡。

是曹鑠讓人們有了這種概念,而且也有了中原可以融合一切異族的念頭。

曹鑠在祝融的族群住了一個多月,其間沙摩柯的兩位姐姐也來到了這裡。

他每天除了處理一些具體的事務,其他時間多半都在陪著祝融和新生的兒子。

不知不覺,一個多月過去。

陸遜派往洛陽的人還沒有帶回訊息,曹鑠已經下令大軍收拾行裝,準備返回洛陽。

已經滿月的孩子由乳孃抱著,祝融則騎著馬陪同在曹鑠身旁。

除了祝融,跟著曹鑠返回洛陽的還有沙摩柯和帶來洞主等人。

幾乎所有蠻人洞主,都被曹鑠給召集到了一起,一併帶回洛陽,給他們安排些職務,讓他們從此安心留在大魏,不要再回到蠻荒,將來再給大魏惹出麻煩。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處置蠻人事務,曹鑠多半時候還是用的懷柔策略,只有遇見想要耍橫或者是根本沒打算聽從他指派的蠻人,才會使用大國手腕逼迫著他們就犯。

無論對大魏懷著怎樣的感情,只要是洞主以上的蠻人,全都被他帶頭。

沒了頭領的蠻人,一時半會根本不可能凝聚起來,地方官府也就可以順理成章的運用治理中原人一樣的法子治理蠻荒。

陪在曹鑠身邊,離開家鄉的祝融不時回過頭向後張望。

見她回了好些次頭,曹鑠問道:“怎麼?捨不得離開?”

“在這裡住的習慣了,如今要離開,總覺得有些不捨。”祝融回道:“夫君應該不會因此責怪。”

“留戀家鄉,我當然不會責怪。”曹鑠說道:“只不過你也得知道,身為女人,早晚是要嫁人,既然嫁給了我,你再留戀這裡可就不太合適了。從今往後,大魏才是你的家,你雖然是族人的女王,同樣也是大魏的王妃。”

“夫君說的我都明白。”祝融回道:“我只不過是將要離開,心中多少有點不捨罷了,其他倒是沒什麼。”

“都說這裡是蠻荒,我倒覺得真是個不錯的地方。”曹鑠對祝融說道:“只不過這裡的人過的太清苦,我們雖然能幫著不少蠻人,可群山中畢竟還會有少數沒被發現的村落。那些村子裡的人,說不定百十年後,還是在過著刀耕火種的日子。”

“夫君給族人帶來這麼多好,將來族人必定會感念夫君。”祝融回道:“要不是夫君來了,還不知得有多少個年頭,族人只能住在山洞或者是用樹枝樹葉搭起的棚子裡。”

“感念我的好處?”曹鑠笑著說道:“對他們來說,我畢竟是個外來人,他們真正會感念的,應該是你的好處。”

“我是夫君的王妃,感念我的好處,還不是和感念夫君一樣?”祝融微微一笑。

倆人正說著話,身後傳來嬰兒的啼哭。

他們同時回頭看了過去,只見奶孃正抱著嬰兒在輕輕搖晃著。

“孩子倒是不怎麼愛哭。”曹鑠說道:“只不過哭起來,聲音還真是洪亮,倒是有幾分他父親的氣概。”

“我覺著孩子眉眼也和夫君很像。”祝融回道:“族人之中就沒有眉眼這麼好看的,等他長大成人,不知會迷倒多少痴情少女。”

“夫人當初是不是也被我給迷倒?”曹鑠嘿嘿一笑,向祝融湊近了一些小聲問道。

祝融輕輕嗯了一聲。

“我說怎麼這樣容易得手。”曹鑠若有所思的捏著下巴,點著頭說道:“原來是夫人已經被我迷倒,這麼說來,那天倒不是我對夫人用強,反倒是夫人對我用了強。”

祝融被他說的哭笑不得,好在蠻族女人對男女之事並不像中原的女人那麼在意。

她只是皺了皺小鼻子,就再也沒多說什麼。

來到蠻荒之地,曹鑠選擇的是從交州進入,返回洛陽他則選擇了穿過益州。

自古以來蜀道難行,難如上青天。

大軍進入益州,雖然沿途補給都由各地官府供應,可走路卻沒人能替代他們。

穿過益州,耗費的時日居然比穿過蠻荒之地更加長久。

領著大軍快到洛陽的時候,天氣已經轉涼。

蠻荒之地位於南方,除了少數高山之外,那裡最寒冷的日子也不會落雪。

居住在那樣的環境中,蠻人對氣候的陡然轉變都不是十分適應。

深秋的天氣只是轉涼,還沒有冷到讓人受不了。

可祝融等人卻都是已經穿上了厚厚的衣衫。

走在祝融身旁,曹鑠扭頭看了穿著厚厚衣服的她:“夫人是不是還覺得冷?”

“以往只是去過益州和交州,並沒感覺到多冷。”祝融回道:“沒想到中原居然是這麼的冷。”

“你還只是來了中原,沒有去過北方。”曹鑠說道:“如今的北方,怕是有些地界已經開始落雪。”

“雪?”提起雪,祝融一臉的神往:“我只是見過神峰上有雪,因為那裡太高,從來也沒有去過。”

“到了中原,入冬以後你可以看到一場又一場的大雪。”曹鑠笑著說道:“對於沒有見過雪,而且還有厚厚衣衫禦寒的人來說,它確實是值得神往的。可對於每到冬天都能見到的人來說,雪已經沒有什麼好稀奇。有些貧寒的人家,到了冬天沒有足夠的御寒衣物,他們對雪甚至是深惡痛絕的。”

只是聽說過,卻從來沒有見過雪的祝融,聽著曹鑠這麼說,心裡卻沒有多少感覺。

想要讓人真的認同某一樣說法,最好的辦法就是讓他們真的見到,而不是僅僅只憑著描述說給他們聽。

“離洛陽還有多遠?”曹鑠向身後跟著的鄧展問了一句。

“還有四五十裡。”鄧展回道:“今天不一定能夠到達,明天必定是可以進城。”

“明天就能到洛陽了。”曹鑠對祝融說道:“洛陽有處皇宮,不過早年被人一把火給燒了。後來雖然又翻建了一些,卻已經沒了當初的氣勢。我們這次到洛陽,只是暫時居住。等到長安那邊一切置辦齊全,會遷到長安。”

“我聽說大漢的都城就在洛陽,夫君怎麼偏偏要遷到長安?”祝融不解的向曹鑠問了一句。

曹鑠回道:“大漢的都城並不知是洛陽,曾經也在長安。只因王莽之亂把長安禍害的不成樣子,光武中興以後,才遷到了洛陽。早先董卓一把火給洛陽燒個精光,我要是重建這裡,不僅耗費的時日長遠,而且加速重建,需要花費的錢財也是數不勝數。無論怎麼算,都還是選擇長安建都更加合適,何況長安這個名字,還有個好彩頭。長安長安,長治久安。以這裡為都城,那是再合適不過。”

“夫君說的這些我雖然不是很懂,可聽起來卻覺得很有道理。”祝融回道:“我並不知道什麼叫做彩頭,也不知道重建城池得要多少財富,我只知道凡是夫君認為對的,必定都是對的。”

祝融曾是蠻人女王,誰說出這樣的話,曹鑠都不覺得奇怪,話從她的嘴裡說出來,卻是讓人十分意外。

“有這樣的想法就對了。”好在曹鑠也不是個懂得謙虛的,他嘿嘿一笑,對祝融說道:“我確實沒有犯過什麼錯誤,你能這樣想,那是一點點的在瞭解我了。”

曹鑠毫不謙虛的回應,讓祝融不知道該怎麼說才好。

她只能微微一笑,再不吭聲。

****************************************************

當天晚上,隊伍駐紮在離洛陽不過十多裡的地方。

其實曹鑠要是決定繼續前進,都不用到後半夜,他們就能返回洛陽城。

離開蠻荒之地,將士們連天加夜的趕路,已經十分辛苦。

眼看都快要回到洛陽,曹鑠也不想讓將士們趕的太匆忙,於是就決定多在野外住上一晚。

帳篷裡,曹鑠和祝融相擁而眠。

身為魏王和蠻人王妃,他倆並不需要親自帶著孩子。

孩子從出生的那天起,就一直跟著乳母。

趕了一天路,已經十分疲倦,和祝融歡愉一度之後,曹鑠也很快進入了夢鄉。

睡夢中,曹鑠隱約聽見帳外傳來鄧展的聲音:“主公,郭公來了。”

睜開眼睛,他看到身旁的祝融還沉沉的睡著。

看向帳簾,曹鑠壓低聲音問了一句:“是不是鄧將軍在外面說話。”

“是我。”鄧展回道:“郭公帶人來迎接主公。”

鄧展口中的郭公,當然是指郭嘉。

曹鑠坐了起來,輕輕拿開祝融搭在他身上的手臂,穿上衣服走了出去。

來到帳外,他看見鄧展正等在那裡。

“來的是奉孝?”雖然已經猜到是郭嘉來了,曹鑠還是問了一句。

“正是。”鄧展回道:“聽說主公已經到了這裡,郭公特意前來相迎。”

“人在哪裡?”曹鑠又問。

鄧展回頭指向軍營邊緣,對曹鑠說道:“他們並沒有進入營地,還在外面等著。”

“好些日子不見,奉孝居然也變的如此拘謹。”曹鑠微微一笑,對鄧展說道:“前面帶路。”

為曹鑠領路,鄧展引著他來到軍營邊緣。

遠遠的,曹鑠就看見那裡站著一群人。

越走越近,他看到站在最前面的正是郭嘉,而郭嘉身後,則是一群留守洛陽的將軍和幕僚。

眾人見曹鑠來到,紛紛躬身行禮:“恭賀主公平定南蠻。”

曹鑠抬了下手:“平定南蠻並不是什麼意料之外的事情,也沒什麼好恭賀的。你們不在洛陽,來這裡做什麼?”

“聽說主公回來,洛陽城今晚始終城門洞開。”郭嘉回道:“可我們左等右等也不見主公回返,直到派來檢視的人回覆,才知道是在這裡駐紮下來。”

“走了這麼遠的路,將士們早就睏乏了。”曹鑠說道:“眼看就要回到洛陽,我也不想讓他們走的太趕,於是先決定在這裡駐紮一晚,明天早上啟程不遲。”

“主公的意思我們都明白,只是太過掛念,所以還是沒能忍住,迎了過來。”郭嘉又回了一句。

看向郭嘉身後的眾人,曹鑠擺了擺手:“你們辛苦了,可洛陽不能沒人看顧,先都回去,明天一早我將啟程,上午應該就可以進入洛陽。諸位都先回去,等我回到洛陽,再和你們談論後續的事情。”

“奉孝今晚留在軍中,我有些事情要和你說。”眾人紛紛應了,曹鑠又吩咐郭嘉留下。

等到眾人離去,郭嘉向曹鑠問道:“主公是不是要和我談有關羯人的事情?”

“我想知道羯人為什麼可以突破雁門關,還襲擾了我們的村莊?”郭嘉提起羯人,曹鑠也不轉圜,直截了當的問道:“雁門關守將當時在做什麼?”

“主公四處征戰,已經平定了中原,不說雁門關,各地都是防備鬆懈。”郭嘉回道:“早先我們也曾打過羯人,他們不是不知道主公的厲害。別說雁門關守將,就算是我,也沒想到羯人會這麼做。”

羯人居然敢襲擾雁門關,提起這件事,曹鑠的臉色就不是很好。

他向郭嘉問道:“襲擾雁門關的羯人是從哪裡來的?我記得當初對羯人可是沒有留過情面。”

“主公當初確實是殺了不少羯人,可這幾年羯人再度強盛。”郭嘉回道:“襲擾雁門關的這支羯人,首領名為石邪弈於,是個不過十六七歲的少年。”

石邪弈於?

曹鑠眉頭皺著,想了片刻,陡然想到了一個人。

要是他沒有出現在這個時代,歷史依照原有的軌跡發展,將來進入晉朝,北方會出現一個由羯人統治的政權。

羯人創立的後趙,有位皇帝名叫石勒。

石勒窮兇極惡,尤其是對漢人從來都是採取著壓榨的手段,在他統治的時期,不知道有多少漢人被羯人殺死。

“兩腳羊”最盛行的時候,也是由羯人創立的後趙時期。

曹鑠先前曾對羯人採取過滅絕的策略,就是為了改寫將來後趙建立政權的歷史事件,把這個幾乎導致漢人亡族滅種的政權給扼殺在出現萌芽之前。

他曾看過一些關於那端時期的記載,隱約記得,石勒的祖父就是名叫石邪弈於。

石邪弈於如今不過十七八歲,就算他生養的早,也不過只生出了兒子或者女兒,還不可能生出孫子石勒。

想到他的來歷,曹鑠冷然一笑:“羯人真是不錯,我還沒有招惹他們,他們反倒是先來招惹我。”

“主公不要氣惱,我已經傳令雁門關,把守將換了。”國家回道:“如今不僅雁門關,凡是與異族毗鄰的地方,全都加緊了戒備,不可能有任何異族再進入中原。”

“我要的並不只是讓他們進不了中原。”曹鑠冷著臉說道:“我要的是把羯人從此抹掉,讓他們連半個後人也不能留存於世。”

“羯人對待我們中原百姓,確實是令人髮指。”郭嘉皺著眉頭,對曹鑠說道:“我得到訊息,他們居然把擄去的女人和孩子當成糧食……”

“不用說了。”曹鑠打斷了他:“吃人的異族,我會讓他們把曾經吃下去的全都給吐出來。”

“主公才回洛陽,長安那邊也已經把宮室修造完畢。”回道:“邊關已經加緊戒備,羯人一時半會也不可能再進到中原,我覺著還是先把更加要緊的事情給辦了,再討伐羯人不遲。”

“更要緊的事情?”曹鑠向郭嘉問道:“奉孝說的是什麼事情?”

“大漢消亡已有許久,主公早已是我們大魏的皇帝,只是到現在還沒有行登基大禮。”郭嘉回道:“我認為對於主公來說,還是先得登基,穩固了天下以後,再出兵討伐羯人不遲。”

“不!”曹鑠抬手打斷了他:“羯人禍亂天下把我們的族人當做牲口,我又怎麼可能容他們逍遙下去?如果不能平定羯人,我絕對不會登基!”

“可是主公……”郭嘉還想再勸,又一次被曹鑠阻止。

“你要說什麼我全都知道。”曹鑠說道:“我的心意你也應該明白,羯人對我們中原人來說,是個必須儘快解決掉的心腹大患,不把他們解決掉,中原人什麼時候都過不安穩。要是連羯人都不能連根拔除,即便我登基做了皇帝,又怎麼對得住天下臣民?”

“主公為天下做的已經很多。”郭嘉說道:“這麼多年主公南征北戰,平定了多少豪雄士族?要不是主公做了這些,天下一統還得多少年月?”

曹鑠打算平定羯人再行登基,郭嘉卻與他據理力爭,大有他不登基就是愧對了全天下的意思。

皺著眉頭,曹鑠問道:“奉孝果真認為我該先行登基?”

“當然。”郭嘉回道:“不僅主公要登基,還得把太子早早冊立,以免將來橫生事端。

“不冊立太子就會橫生事端?”曹鑠不解的問道:“我記得大漢朝也有許多皇帝,都是終身沒有冊立太子。”

“所以大漢朝有許多皇子相互爭奪以至於同室操戈的先例。”郭嘉回道:“難道主公已經忘記當初與曹子桓之間的爭鬥?”

“他也配和我爭鬥。”曹鑠笑著搖了搖頭。

雖然表現出了對曹丕的不屑,曹鑠卻很清楚,郭嘉說的並沒有錯。

他的膝下也有不少兒子,每個兒子都是聰慧絕頂。

至於他的夫人們,雖說到現在為止還沒有出現過爭寵的現象,可誰又能保證等到兒子們成人,她們不會為了親生兒子可以繼承大權,而相互爭鬥?

凝視著曹鑠,郭嘉也沒有再說話。

他已經把話說道了這個份上,提到了當初曹鑠和曹丕之間的爭鬥。

那場爭鬥雖然根本沒有任何意義,即便是曹丕得到了鄴城,也是在曹鑠暗中的謀劃下才能成功。

從得到鄴城的那天起,曹丕已經註定了會死。

爭鬥確實只是一面倒,甚至可以說曹鑠從開始就在設計曹丕,找個冠冕堂皇殺他的理由。

可這些並不能否定子嗣繼承權沒有處置好,很可能會造成兄弟相殘的局面。

凝視曹鑠的時候,郭嘉的目光是絲毫沒有退讓的意思。

被他看的渾身不自在,曹鑠終於還是擺了擺手:“好了,好了,聽你的。”

“主公征討南蠻的這些日子,我下令加緊重建長安。”曹鑠答應了先登基,郭嘉的臉色才好看了些:“就在前幾天,那邊傳來訊息,說是多半已經完工,只是還有一些細微之處,正在逐一修繕。”

“重建長安的事情交給你辦就好,我不管那麼多。”曹鑠對郭嘉說道:“反正這些事情有你處置,我也放心。”

“還有一件事,我得向主公稟明。”郭嘉對曹鑠說道:“眼看長安就要修造完成,前些日子我也得到主公從南蠻返回的訊息,於是就令人去了壽春,請大夫人他們先來洛陽,算起日子,頂多四五天也就該到了。”

“有沒有讓他們把曹恆該帶來?”曹鑠特意問了一句有關他長子的訊息。

他問起曹恆,郭嘉回道:“長公子這次怕是來不了。”

眉頭一皺,曹鑠頓時拉下臉問道:“他不來洛陽,還想到其他地方去不成?”

“主公聽我說完。”郭嘉回道:“早先主公說過,要讓長公子將來領兵歷練。前些日子聽說羯人襲擾雁門關,長公子在子文將軍和子龍將軍的陪同下已經帶兵趕去,說是要替主公分憂,不把石邪弈於的人頭取回來,他就不見主公。”

“怎麼剛才不和我說?”聽說曹恆帶著趙雲和曹彰去了雁門關,曹鑠先是愣了一下,隨後向郭嘉問道。

“提起羯人的時候,我正打算和主公說,可又因為主公登基的事情給說的岔了。”郭嘉回道:“這會和主公說了,也不耽誤什麼……”

曹鑠滿頭黑線,瞪了郭嘉一眼。

由於常年在外征戰,曹鑠對兒女的瞭解也不是特別的多。

作為一方梟雄,他無意是成功的。

甚至作為天下之主,他也當仁不讓。

可身為一位父親,曹鑠卻時常認為他是不合格的。

兒女不少,卻沒有一個是他真正瞭解的。

他對曹恆的印象,還停留在當年牙牙學語的時候,不知不覺,曹恆都成長為一名可以領兵作戰的少年公子,而他卻還是渾渾噩噩,根本沒有鬧明白孩子為什麼長的這麼快……

羯人兇殘,身為父親的曹鑠,當然會擔心他的兒子。

他向郭嘉問了一句:“曹恆現在本事怎樣?”

“主公是長公子的父親,難道還不清楚他的本事?”郭嘉沒有回答,而是反問了一句。

被他問的有些尷尬,曹鑠說道:“這麼些年,我確實是疏忽了他們,可奉孝也不至於在這個時候和我說這些。我在擔心兒子,難道就不能體諒一下我這做父親的心情?”

“主公能問起長公子,已經是長公子最榮幸的事情。”郭嘉回道:“這麼些年,長公子克躬勤勉,每天都在操練武藝,每天也都在研讀兵書以及一些關乎禮數的書。要說諸位公子中,誰更像主公,依我看還是長公子。”

“也就是說,他的武藝並不是很差?”曹鑠追問道:“上了戰場,不至於被人一槍挑落下馬?”

“要說長公子的武藝,和主公還真是有幾分相像。”郭嘉回道:“他的劍術可是王夫人親傳,馬背上的本事則是呂將軍傳授。當初黃將軍……”

提起黃忠,郭嘉頓了一頓,臉上露出一抹悲慼:“黃將軍還在的時候,也傳授過長公子騎射之術,要說上了馬背,還有多少人能是長公子的對手,我是不太信的。”

“你把他說的也太高了。”郭嘉把曹恆誇的毫無缺點,上一刻還在擔心兒子的曹鑠咧嘴一笑:“我看那小子也不是個有本事的,這次讓他去雁門關,由他受些苦也是好的。

嘴上這樣說著,臉上得意的表情卻出賣了曹鑠。

郭嘉見他這副模樣,心裡也是在暗暗嘆息。

此時的曹鑠和當年他伺候著的曹操又有什麼不同?

英雄一世,當著世人是位征伐果決的英雄,可面對自家兒子的時候,父性的本能卻難免會流露出來。

提起兒子,雖然嘴上是恨不能把那些不爭氣的小子給活活捏死……

實際上呢?

兒子有那麼丁點成就,都會被無形的放大很多倍。

*****************************************

曹鑠返回洛陽的時候,有一隊人馬才從壽春開出不久。

這隊人馬數量不是很多,不過一兩百人。

當先走著的是以為只有十五六歲的少年將軍。

小將軍身穿金色鎖子甲,頭上扎著一隻金色的發冠,手掌提著的畫戟也是用黃金修飾了杆兒尾端。

他渾身上下流露著一股常人所不具有的貴氣。

不僅貴氣逼人,小將軍生的還是十分清秀,眉眼間居然和曹鑠有著七八分想象。

即便不是走在隊伍最前面,他也絕對是最扎眼的那個。

他正是曹鑠的長子曹恆。

陪在曹恆身邊的,除了銀甲白袍的趙雲,還有勇武過人鬚髮焦黃的曹彰。

在曹彰的身旁,則跟著一位看起來很瘦削的中年。

由於比較瘦弱,中年身上的鎧甲顯得有些寬大。

他的臉色蒼白,雖然面目清秀,一雙微微眯著的眼睛卻昭示了他的精神狀況不是很好。

看起來病怏怏的中年也是曹鑠的一位兄弟,他正是以才名聞名天下的曹植。

最近這幾年,曹鑠在外征伐,曹彰負責壽春武備。

而曹植則是每天和一些自詡為文人墨客的市井閒人廝混在一起。

除了飲酒作樂玩弄美姬,曹植還真是沒幹過什麼正經事。

也不知道曹恆是出於怎樣的考慮,出發前往雁門關,他居然說什麼都要把這位叔父給帶上。

他是曹鑠的長子,也是大魏的長公子,曹植雖然是他的叔父,卻也不敢違拗他的意思,只好不情不願的跟著離開了壽春。

走在路上,曹植經常會被曹恆等人甩在後面。

再次把他甩到後面,曹恆回過頭看道:“四叔,要是像你這樣走,羯人恐怕已經是跑光了,找不到他們,我看四叔還怎麼為父親建立功業。”

“可別再提他建立功業。”曹彰也回過頭,很是不滿的看了曹植一眼,對曹恆說道:“你四叔是仗著有些才名,整天在外胡搞瞎搞。指望他建立功業,我看還是不要想了。”

雖然體質不好,而且這幾年確實沒幹什麼正經事,曹植卻也是個不肯讓人說的。

曹彰不過是他的三兄,而且又不是大魏之王,在曹鑠面前他甚至不敢抬頭,可面對曹彰他卻是不怕。

瞪了曹彰一眼,曹植沒什麼好氣的說道:“三兄說我這幾年沒做什麼正經是,你自己又能好到哪裡?長兄要你留守壽春,你確實每天都在整飭武備,可你見過有強敵來犯沒有?天下已經太平,像我這樣的人早就沒了用武之地,如今不是飲酒作樂,我還能做些什麼。”

好些日子沒幹過什麼正經事,曹植卻不肯讓人說他。

聽了他的辯解,曹彰擺了擺手說道:“你也別和我說這些沒什麼用的。像你這樣正事不做,每天就幹些上不得檯面的閒事,等到以後見到長兄,我看你怎麼向他解釋。”

“兩位叔父都不要再爭辯。”曹彰和曹植拌嘴,曹恆從中勸道:“其實我知道四叔心中煩悶什麼,天下大定,看起來好似已經不用領兵征伐,也沒有其他可處置的事情。於是四叔就認為自己已經沒了什麼用處,與其整天在家閒著,還不如和市井上那些讀過幾天書都認為自己了不得的人扯些所謂天下大事,以此來找依照存在的感覺。”

曹恆解釋之後,曹彰哈哈帶笑:“長公子說的還真是沒錯,我看他就是每天和市井上的那些閒人在胡扯八道,以此來找找存在的感覺。”

狠狠瞪了曹彰一眼,曹植露出一副“懶得理你”的表情,根本沒有再理會他。

曹植本沒打算接著說話,曹恆卻向他問道:“四叔,你說我們這次去雁門關,能不能見到羯人?”

“能,肯定能!”曹植回道:“而且我們不去見羯人,他們也會來找我們。”

“為什麼?”曹恆又問。

“這還要問個為什麼?”曹植說道:“羯人襲擾雁門關,是想從我們大魏得到好處。如今雁門關衣帶戒備森嚴,他們找不到機會進入中原,肯定會想盡一切辦法。我覺著到了雁門關,站在關口上,只要往外一看,肯定就能看到羯人的大軍。”

“羯人還有大軍?”曹恆說道:“我聽說他們只是一群遊牧的野人,當初父親率領曹家勇士,可是把他們給打的差點滅了種。”

“你父親確實是被羯人打到快要滅種,可他並沒有把羯人真的滅了,要不怎麼如今還會有羯人出現在雁門關一帶?”曹植回道:“其實我也不明白你沒事去什麼雁門關。聽說你父親已經快到洛陽,他到了之後必定想要見你,這會你不在壽春,豈不是耽誤了父子相見的機會?”

提起曹鑠,曹恆只是微微一笑,沒有再說話。

曹鑠常年在外征伐,他這個做兒子的居然很少能夠見到生身父親,說來也是讓人無奈的很。

相比於父親,他反倒對叔父們更加熟悉。

見曹恆沒說話,曹植問道:“長公子,我問你,你對父親是怎樣的看法?”

“英雄,頂天立地的英雄!”曹恆回道:“在我心中,父親就是不敗的神話,天下間豪雄無數,哪個不是窮兇極惡?遇見父親,他們都落到了什麼樣的下場?”

“你就沒有想過,他在外征伐,陪著你們這些公子、郡主的日子太少了些?”曹植不知道哪根筋在抽抽,冒出了這麼一句。

曹彰狠狠的瞪了他一眼。

可曹植卻絲毫沒有在意,或許是他根本沒有看到曹彰在瞪自己。

“小時候我確實希望父親常在身邊。”曹恆微微一笑:“可越是長大,我越能理解父親,也越是能夠體會他的苦衷。”

“你倒是說說,他有什麼苦衷?”曹恆的回答勾起了曹植的興趣,他又追問了一句。

“子建,夠了?”他越問越不像話,曹彰喝了他一聲:“長兄怎樣,豈是你我可以私下談論?”

“私下談論?”曹植笑著說道:“我是當著長公子和你們的面在談論長兄,怎麼就成了私下?別說只有我們,就算是長兄也在這裡,我還是會問同樣的問題。”

“兩位叔父不用爭論,我回答就是了。”曹彰正要辯駁,曹恆卻打斷了他。

曹恆接著說道:“我要是尋常百姓家的兒子倒也算了,可我卻是魏王的兒子,而且還在長子。身為大魏公子,我就應當懂得什麼叫做家國天下,什麼是輕,什麼是重。家為輕,國為重。父親要不領兵征伐,說不準早就有更加勤勉的豪雄擊破我們曹家,我也會淪為他們的階下囚。不說父親沒有閒暇陪著我們,即便他願意那麼做,我也不會希望那樣。天下太大,動盪太多,外有異族擾邊,內有門閥禍亂,稍有不慎粉身碎骨。如果我是父親,我也會像他那麼做,正是父親孜孜不倦克躬勤勉,才有了我們安穩的日子。”

“還是長公子說的好,說的漂亮。”曹植聽了以後哈哈大笑:“我沒想到,長公子居然如此有心,能夠體會到你父親的良苦用心。”

談論曹鑠的時候,曹恆臉上雖然沒什麼表情,可心裡卻有著一種說不上來的滋味。

這麼多年,他見到父親的次數太少,甚至都快要忘記父親的模樣。

說不想要父親多在家中,那絕對是在撒謊。

可他同時也明白,正是因為曹鑠在外征伐,才有了他們如今的安穩日子。

要是中原還像過去一樣積弱至深,羯人來到雁門關,關口應該早就被破了,哪還有損失了數百平民和二三十名兵士,就把羯人給趕回去的道理?

對於天下,曹鑠確實是功勞不小,可對於家庭,他疏忽的也確實太多。

然而作為他的兒子,曹恆卻什麼話都不能說。

還記得幼年的時候,曹恆曾問過母親,為什麼父親總是不回壽春,為什麼他總是領兵在外,難道他一點都不想念兒女?

母親給他的回答只有四個字,那就是家國天下!

幼年的曹恆還不懂什麼叫做家國天下,如今的他卻已經懂了,不僅懂了,他還希望能為父親分憂,能讓父親少幾次征伐,多在家中一些日子。

不為陪著已經快要成年的他,而是多陪一陪後宅中的母親和諸位夫人。

從曹恆口中得到答案以後,曹植微微眯著眼睛,再也沒有說話。

人數不多的隊伍行進的速度當然不會是人數眾多的大軍可以相比。

他們一路上策馬飛馳,走了沒多少天,從身旁流過的景物漸漸變得蒼涼。

終於離開了中原,來到相對蒼涼的北方。

“長公子,我們離雁門關不過只有三百多裡。”景色變的蒼涼以後,曹彰對曹恆說道:“過了雁門關,就是異族時常出沒的塞外,長公子無論如何都得小心提防,可千萬不要離開我們太遠。”

“三叔放心,我不會離你們太遠。”曹恆回道:“我也知道自己是什麼人,更清楚要是羯人把我給擄了去,會給大魏和父親帶來什麼。”

“長公子明白就好。”曹彰點了下頭,可他心裡卻還是有些擔憂。

離開壽春的時候,他曾向嫂嫂們下過保證,即便是他死了,也絕對不會讓曹恆有半點閃失。

可是距雁門關越來越近,他反倒對當初的保證沒了多少信心。

羯人的兇殘他是聽說過,也曾經追隨曹鑠討伐過羯人。

可以算做是匈奴人的一部,羯人的長相卻與匈奴人大不相同。

匈奴人的相貌和中原人其實想差不多,只不過常年生活在塞外,過著遊牧的生活,他們臉上的皮膚十分粗糙,給人一種很骯髒的感覺。

而羯人卻不同。

被認為是匈奴人的一支,他們的皮膚確實十� �白皙,眼睛也是淺淺的棕褐色,和中原人還有匈奴人在相貌上大不相同。

匈奴人強悍兇殘,可他們擄掠了俘虜,往往都只是帶回去作為奴役驅使,並不會隨意把俘虜給殺死。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至於被匈奴人搶去的女人,則是由勇士領回去,為他們生養孩子繁衍後代。

可羯人卻不同,羯人擄掠了俘虜,多半都是用來砍殺著取樂。

他們對從中原擄掠去的女人根本不懂得憐惜,女人對他們來說,僅僅只是玩物和食物。

食物充足的年份,他們會想盡一切辦法,各種羞辱擄掠過來的女人。

而食物一旦不足,他們就會把那些擄掠來的女人給殺死,把肉風乾了用來充飢。

邊塞的平民,雖然懼怕匈奴人,卻不向見到羯人那樣恐慌無限。

沒有人願意被羯人擄去,被匈奴人帶走,他們或許還能活下去,可被羯人帶走,他們的命運則是早已交給了死亡,區別僅僅在於什麼時候死而已。

曹恆提出來到雁門關,為的就是對付羯人。

他要在見到曹鑠之前,立下一場功勞,給父親看見他已經長大成人。

不一定要比當年的父親更強,可他也不允許自己比曾經年少的父親差的太遠。

既然父親十四歲就能領兵,就能擊破張秀為曹家建立功業,他為什麼不能在十五六歲的時候,率領將士們把羯人給擊破?為什麼不能在這個年紀,達成父親曾經想要做到卻一直沒能徹底完成的大事?

曹彰說了距雁門關還有三百多禮,曹恆不由自主才催著坐騎又走快了一些。

催馬前行,他下意識的握緊了手中的畫戟。

這柄畫戟還是當年父親令工匠為他打造,那時的他提著還覺得沉重,如今提在他手中,卻是再趁手不過。

“長公子,你慢一些。”曹恆加快了速度,曹彰等人也跟在他身後催馬快走,只有曹植反應慢了半拍,他一邊催著坐騎加快,一邊喊道:“離雁門關還有那麼遠,就算催著馬走的再快,今天也是不可能趕到。我覺著還不如走的慢一點,反正早晚也是能到關卡……”

“早一天到就早一天讓羯人嚐嚐我畫戟的滋味。”走在最前面的曹恆回道:“他們既然敢來中原,我就要讓他們有來無回!”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熱門小說
神印王座2皓月當空光陰之外深空彼岸7號基地我有一劍唐人的餐桌明克街13號不科學御獸宇宙職業選手神秘復甦
相關推薦
三千萬年前的迪迦地獄求生者純陽劍尊萬載老烏龜感染體韓國娛樂圈見聞錄魔法清教之百合女神三國之巔峰召喚霹靂同人之踏足山川造車
作者諱巖其他書
最強呂布之橫掃千軍 楚漢蒼狼 逆楚 三國之袁家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