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7各種騷動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那行,王總,我們先這樣說,等碰頭了再好好聊聊。”陳文浩客套了幾句,結束了通話。

“又要來一家?是那個王總嗎?”一邊的戴玉倩問道,得到肯定的答案後,她笑著來了一句,“估計物流行業最近都難以平靜了。”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戴玉倩這段時間全身心投入到企業公益基金會的籌建工作中,陳文浩作為企業的法人代表,基金會的章程等各類檔案都需要他的稽核。於是,這些天戴玉倩來找他的次數明顯增多。今天帶了一堆文件來找他匯報情況,才談了半小時不到,就見他接了好幾通電話。

陳文浩也沒什麼好避諱她的,這幾天來的陌生電話,基本都是國內各大物流公司的老總打來的。之前,飛船的安全改造方案確定後,和適航審定組進行了溝通,對方已經基本認可了方案,不過最終成不成,還得透過試飛測試才能算數。和審定組約定了試飛時間,又向空管組備案了試飛測試時間和方案,一切進行得有條不紊。

不過不知道哪個渠道漏了風聲,有神通廣大的媒體刊登了飛船即將試飛的訊息,還將其稱之為“決定能否拿到適航證的最關鍵試飛”,倒是吸引了不少關注度。網上的熱議自不用說,不過這對陳文浩造成不了什麼影響,倒是聞風而動的各大物流公司,紛紛走高管路線想和他搭上線,這幾天有透過中間人介紹的,也有直接電話溝通的,要求其實都差不多,都想參加這次的試飛測試。

戴玉倩捧著一堆文件,嘴角彎起一個好看的弧度,說,“這對公司是好事呀,飛船只要透過審定,銷路肯定不缺。”她目光投向陳文浩,“說實話,有時候真覺得有些不真實,看著那麼大的飛船竟然能飛起來,感覺就像科幻片突然都成真了。”

“所以,不後悔跳槽來幫我吧?一起改變世界的感覺如何?”陳文浩調侃著說。

戴玉倩柳眉一挑,“說實話,一開始有點後悔,工作太沒挑戰性了。不過現在,”她揚了揚手裡的文件,“我覺得基金會的事情很有意義,尤其在見識了我們公司的人工智慧之後。”

兩個人一邊傳遞和稽核著文件,一邊這樣聊著,房間內的氣氛出奇地溫馨。

而對於國內幾大物流公司的老總來說,就沒有那麼閒情逸致了。特別是幾家在航空貨運上已有大手筆投入的,未免有點難言的鬱悶與惶恐。

最近幾年,國內各家大型物流公司都意識到了航空貨運的重要性,佈局早的已經積累了幾十架飛機的老底,大家都憋足了勁採購飛機,組建團隊,甚至還有申請自建機場的。結果,自從飛船這玩意橫空出世,不可避免地對各家的佈局計劃都有影響。

網上就有飛船首次試飛時的降落影片,每家公司的高層基本上都集合團隊看過無數遍,集體開會研究討論,用慢鏡頭將重要細節反覆播放,氣氛是越看越凝重,原因很簡單,相比傳統飛機,飛船這種新型飛行器的優勢實在是太大了。

垂直起降,無需跑道,弄塊平整的空地就行了;純電驅動,費用低廉,比起用航空燃油的飛機,每噸每公里的成本單價肯定要低不少;無人駕駛,免去了飛行小組的成本,而且還不用休息;至於運力,25噸的標稱,和現在各公司使用的主力貨運飛機相當……就是飛行距離短了些,不過國內使用沒問題,了不起在節點位置多設定幾個起落的場地作為續航……

屈指這麼一對比,各家公司領導層心中的天平都開始向飛船傾斜,無論效能表現還是成本控制,都有壓倒性的表現。現在還不明朗的因素只剩兩點:一是最終售價究竟多少,如果真能控制在億元以內,那和現在採購二手飛機再改造的價格差距不大,無疑更具價效比,畢竟是新的;二是什麼時候能被批准正式投入市場。能夠被批准,安全性什麼的就不用企業來擔心,相信民航局也不敢拿這種事情開玩笑。再說,不是還有保險公司墊底嘛。

正因為對飛船瞭解得更多,對其重要性看得更重,各家公司領導的心中,卡著的那根刺就更明顯了:陳文浩在京東獨立出來的物流公司裡佔了股份,這事在業內不是秘密。對於京東物流這個行業的攪局者,各家都抱著很大的戒心。如今,飛船這個東西,會不會成為京東的獨家武器?會不會成為行業洗牌的轉折?

所以,得知這次試飛的訊息,更重要的是直接關係到能不能拿到適航證,能不能正式商用,各家都憋不住了,有關係的找關係,沒關係的靠臉皮,總之想到現場親眼見證和觀察下,還要和陳文浩套套近乎,聽聽口風,到底他接下來準備怎麼弄。

實際上,正如他們所擔心的,京東物流那邊的確有想過買斷飛船供應的念頭,不過被陳文浩拒絕了。當初入了點股,也是盛情難卻,同時也是看好新公司的前景,但並不代表就得吊死一棵樹。答應商用後優先供貨給京東物流,最多再給個優惠價,也算是盡到股東責任了。不管怎麼說,陳文浩坐擁外星黑科技,想賺錢的話方法太多,沒必要眼界那麼狹小。

所以,面對來自其他物流公司的善意,陳文浩都一概接收。不是想來現場觀看嘛,來唄,都來。到時候要來的人多的去了,也不差這麼點人。

……

……

數日後,平日裡地廣人稀的園區後山區域,又熱鬧了起來。

一片平坦的、鋪著高強度混凝土的跑道區域,用紅色油漆標註出了飛船的起降區域,兩艘飛船間隔數米並排停放在其中。公司的飛船團隊成員陪著民航局的飛行器適航審定小組成員,正在最後檢查飛船上加裝的各種測試監控儀器。

外圍區域,陳文浩陪著一群穿軍裝的人,遠遠看著。部隊的人對飛船這種新型飛行器非常關注,這次除了裝備發展部的人,空陸海三軍都有代表前來。

“陳總,怎麼這次有兩艘飛船?”吳部長已經正式主管裝備發展部,之前名頭上的那個副字也去掉了。他和陳文浩已經很熟了,加上又一向是支援他的立場,所以問話也比較隨便。

“今天是測試應急安全措施是否有效,很多環節會在高空進行,右邊那一艘屬於跟拍,外部加裝了攝像器,將全程跟蹤在另一艘測試飛船的旁邊。”陳文浩回答。

吳部長目光一凝,轉頭看過來,“你的意思是,讓這兩艘飛船近距離編組飛行?”

空軍代表的反應最強烈,立馬看了過來。

陸軍的代表,海軍的代表也都看了過來。所有對近距離編組飛行有概念的人,都換成了驚訝的眼神。

飛行器近距離編組飛行,在軍事行動、飛行表演中很常見,可是啥時候見過民用飛行器能這樣做的?這需要飛行員的精準操控,也需要飛行器的效能達標。

這次測試,如果能順利過關,那麼不僅各方對飛船的安全擔憂可以大為減弱,還能給飛船的無人駕駛加分不少。但是這樣給一種新型的飛行器大幅增加難度,真的合適嗎?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熱門小說
神印王座2皓月當空光陰之外深空彼岸7號基地我有一劍唐人的餐桌明克街13號不科學御獸宇宙職業選手神秘復甦
相關推薦
修真高手在地球食全食美夢醒細無聲劍華本紀鴻蒙七珠異界大領主史上最強烏鴉嘴詭眼記者石來運轉回檔一九七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