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4、帝都風雲之五七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第505章

邪祟曹。

這是何老孃給曹家起的外號。

何老孃簡直是給這家人氣得不輕, 當然,她老人家也沒少為阿念擔心。因為,縱使看不上曹家主動把閨女給皇帝陛下做小這事兒, 是的, 在何老孃眼裡,人家皇帝陛下都有正宮皇後了, 還是先帝臨死前定的親事, 這親事再不能變的。其他的, 你曹家再把閨女往宮裡塞,這不就是小老婆麼。

何老孃不愧是何恭親孃,母子倆都心有靈犀的拿陳姑丈做了類比, 何老孃都與兒子說,“曹家這還陛下外家呢, 做的事兒, 還不如你姑丈當年。”陳姑丈當年把小女兒嫁到寧家守望門寡,何老孃就很鄙視陳姑丈所為,不過,便是望門寡,那也是正室的望門寡。哪裡像曹家,直接讓閨女做小老婆。

何老孃這一輩子,最看不上的生物就是小老婆這種了。

要擱個何家惹得起的人家,何老孃早不知唾棄多少回了。可曹家是陛下的外家, 何老孃也知道, 自家怕是惹不起人家。只是, 沒想到,脾氣最好的阿念卻是把曹家的當家人、陛下他外公給揍了!

何老孃直道,“這孩子,咋這麼正義哩。”親自帶著沉氏過去問了,曉得暫且無妨礙,何老孃這才稍稍心安。可直待,太皇太后依舊讓她家丫頭進宮給尊貴的公主與郡主上課,何老孃方是徹底放下心來。何老孃還道,“上遭給太皇太后祝壽,我就說,她老人家最是個大好人。如今怎麼著,我說的沒錯吧。咱丫頭的誥命就保住了。”又道,“自來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難哪。這時候,人家是拉了咱一把啊。”叮囑自家丫頭進宮給公主、郡主上課一定要用心,還要好生謝一謝太皇太后才好。

何老孃最後總結,“要不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正因有太皇太后這樣的人,才能鎮住邪祟曹啊。”

何老孃反正是對曹家的印象差極了,她還悄悄同自家丫頭道,“你秘密的給那邪祟曹卜一卜,看他家能蹦噠到幾時。我就沒見過做小老婆能有好下場的,待他家倒黴,阿念這官兒興許還能重新做哩。”

何子衿道,“我時久未卜,都不準了。”

何老孃鬱悶,絮叨,“關鍵時刻就這樣不頂用。”

何子衿:這老太太~

何子衿進宮,太皇太后待她一如從前,蘇太后於她也很是親近,連戚貴太妃一向低調的人偶爾也會與她說幾句話。倘不是身處宮內,何子衿說不得都會想,真是人間處處真情在啊。

何子衿一向冷靜,她當然明白,這種親近不可能是無緣無故的,太皇太后這裡,何子衿知道是何緣故,況且,太皇太后可不是看曹家臉色的人,相反,恐怕曹家最懼怕之人便是太皇太后了。至於蘇太后與戚貴太妃,這兩位娘娘能在這種時刻表示出友善的姿態,不必說,自然是太皇太后的緣故。

可見,宮裡人心,皆在太皇太后這邊。

就如那位去江家傳話的張內侍所言,阿念的官位是沒了,但,何子衿的誥命,太皇太后不說革,還真沒人敢動。於是,何子衿依舊頂著恭人的誥命,出入宮闈。

便是許多先時眼紅何子衿得太皇太后另眼相待的誥命,只要三觀略可的,都會說,“太皇太后迴護江恭人,就是迴護如今這世道的凜凜正氣。”

當然,也有偏向曹家的,今更是要酸上百倍,嘴上不敢說,私下也要說一聲太皇太后煳塗的,“不說江前翰林對陛下與曹娘娘的不敬,便是朝堂之上掌摑大臣,這樣的失儀重罪,只是罷官已是恩典,卻不想,如今倒成了功勳?也不知太皇太后護著江恭人是個什麼意思,成心給陛下難堪麼?”

這種話,不是沒有。

恐怕說到皇帝陛下耳邊兒去的,也不是沒有。

江家已是表明了政治立場,斷不會與曹家這等人為伍。曹家狗腿子的話,江家並不在意。更何況,江白板罷官之後,很快找了新差使,當然,不是做官,而是教書。

去聞道堂教書。

聞道堂的歷史,說來不算久遠,卻也有幾十年了。這聞道堂,還是太宗皇帝之時,國朝大儒江北嶺所建,江北嶺原是有感於帝都居大不易,許多貧寒讀書人來帝都科舉,一朝落榜,便會落入衣食無著落之地,豈不可憐。江北嶺建聞道堂,就是令貧寒讀書人在帝都能有個落腳的地方。因江北嶺名聲卓著,慕江大儒之人極多,就越來越多的讀書人來聞道堂,聽江大儒講學。一來二去的,聞道堂便成了讀書人心中的一塊聖地。另外插一句,沉素的進士堂便在聞道堂一畔,離得很近。因聞道堂有朝廷撥款,性屬半公益組織,而沉素的進士堂,是給來帝都的舉子補習衝刺以備春闈的補習武,那補習價位,嗯,是帝都舉人補習班中的第一高。再有聞道堂這半公益課堂對比,沉素在帝都便有個“死要錢”的名聲。

後來,江大儒過身,聞道堂便是江大儒的弟子主持,如今都有許多學問淵博的先生在聞道堂講課。

話說,阿念能去聞道堂教書,還是小唐大人牽橋搭線。聞道堂本是江大儒籌建,小唐大人是江大儒徒孫,與聞道堂的一幫人多少年的交情。阿念罷官後,小唐大人還過來看望過阿念。至於阿念說什麼,現在還是遠著些以免受牽連的話,小唐大人將眼一翻,道,“我與那曹婆子早就有嫌隙,我怕她,哈!”是的,當初曹太后的壽康宮逾制,御史臺禮部因此事大作文章,曹太后就想把這屎盆子扣在內務司總管小唐大人的頭上,讓小唐大人背黑鍋。小唐大人硬是沒叫她扣成,黑鍋自然也沒背,自此與曹太后兩兩相厭。就是現在,小唐大人與曹家那關係,也極是一般。

小唐大人就對阿念說了,“你正當壯年,雖是罷了官兒,也不好這麼清閒著,家裡媳婦孩子總要養的,沒了俸祿,難道吃媳婦的嫁妝?”

阿念剛要說,他家裡吃飯還是不愁的,小唐大人已道,“阿素與我說過,你回鄉也是想著教書的。你聽我的,現在別急著回鄉,得罪曹家的人多了,難道個個都要回鄉?你要是願意教書,帝都也有好些地方能教,阿素那裡你不好去,他那進士堂,名聲不行。你覺著,聞道堂如何?現在主持聞道堂的是我師伯,你要願意,我與他說一聲,他是極肅穆的性子,就愛你這種敢說敢為之人。”

看到沒,這就是出身世宦大族的小唐大人的見識。

他雖然並非清流,但,他十分明白清流要走的路。

像阿念如今的處境,小唐大人就說了,你不能閒著,雖然小唐大人說的是你得賺錢養家啊,卻不建議阿念去沉素的進士堂,也不要回鄉,而是建議阿念去帝都最有名的讀書人眼中的聖地——聞道堂。

阿念其實對於接下來要走的路一直有些懵懂,他在朝爆發,絕對是忍無可忍才爆發的,並非惺惺作態。這在罷官之後,阿念便打算回鄉就可看出。阿念是真的翻臉之後就不想在帝都呆了,省得瞧著生氣。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沉素何恭勸阿念留在帝都,主要是對阿念一家子回鄉不放心,怕曹家使什麼鬼祟手段,害了孩子們。

但,小唐大人便十分清楚,阿念名聲已得,此時,既是身在險境,亦是千載良機。他便給阿念指了一條路,沒官兒不要緊,你得繼續經營你的名聲。

小唐大人簡直是一語點醒夢中人啊,簡直是給阿念這迷霧幢幢的未來送來一盞明燈。

阿念突然想起小唐大人的師祖江北嶺江大儒了,江大儒自是一代鴻儒,便是過逝後,朝廷都追諡文貞二字。可說來,江大儒並未在今朝為官,江大儒原是前朝名臣。當初太\\祖皇帝開國,前朝許多舊臣便改侍新朝,唯獨江大儒不改初衷,不肯身侍二朝。聽聞當年太\\祖皇帝三次降臨江家,請江大儒入朝為官。後來,江大儒趁著月黑風高夜,偷偷跑出帝都,回了老家,自此著書立說,教書育人,遂成一代博學鴻儒。

之後,太宗皇帝時建築,請江大儒代為主持,江大儒由此留在帝都,又籌建聞道堂,經他直接或間接教導之人不知凡幾,如小唐大人的師傅吏部尚書李九江、如壽宜大長公主駙馬歐陽鏡,這都是江大儒正式收到門下的弟子。聽聞,秦王幾人少時也得過江大儒指點,正因江大儒這樣的學問,這樣的聲名,在他過身之後,先帝親賜文貞二字以為嘉褒。

阿念雖然覺著自己怕是難有江大儒這樣的成就,但,而今於他,仕途已是無望,效彷江大儒當年教書育人之路,未嘗不是一條好路。

這條路,阿念於心底稱之為,名望之路。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熱門小說
神印王座2皓月當空光陰之外明克街13號7號基地宇宙職業選手我有一劍深空彼岸神秘復甦唐人的餐桌不科學御獸
相關推薦
坑爹兒子鬼醫孃親靈武弒九天流氓老師黴運陰陽眼美女圖明朝好女婿魔王逆天萌寶妖孽孃親女王媽咪駕到女主渣化之路
作者石頭與水其他書
皇后把朕的後宮都攻略了 我這糟心的重生 木香記 玉璽記 和珅 紅樓之林家謹玉 龍闕 巧言令色 紅樓之開國風雲 歡喜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