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2章 軍國 五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蘇轍向來是信佛的,在隱退之後,更是不問世事,謝絕賓客,終日默坐參禪,鑽研佛經。

蘇適抵達洛陽江邊的遺老齋時,剛過了申時,正是老頭參禪的時候。所以蘇適入了遺老齋,直接就往後院的佛堂走去。

佛堂在一片樹林之後,並不大,建築非常樸素,四周頗為清淨。蘇適邁步走到佛堂門口,探手敲了敲房門,便聽從裡面傳來一個沙啞而又低沉的聲音:“便進來吧。”

蘇適推開房門,邁步走進了佛堂。

只見佛堂中,供奉一尊佛陀像。佛龕前,一位白髮蒼蒼的老者盤坐在蒲團上,背對著蘇適。不用說,就是蘇適的好爸爸蘇轍了。

“大人,孩兒蘇適前來請安。”蘇適恭敬的請了一禮。

聽見寶貝兒子的聲音,蘇轍轉過身,露出一張慈祥的老臉兒。

“適兒,坐吧。”蘇轍笑著,“陪為父論一論佛理吧。”

佛當然也有理,沒有道理,怎麼可能在中原傳播甚廣?

佛教可不比西學,後世的西學畢竟是在中原勢力衰弱的時候才東漸做大,幾十年間掃蕩理學成為顯學的。而佛教卻是在漢朝傳入,歷經兩晉南北朝,直至唐宋,經久不衰。

而且佛教的傳播和印度阿三的國力一點關係沒有。

這說明佛教確有其理,而中土的儒學,確有其不足。

現在儒家的不足被《天理說》基本補齊——哲學上是補齊了,但是編故事還有個過程。比如怎麼構造天理教的天堂、地獄,怎麼給“天理”這個概念賦予一定的人性。都得由河西天理教和大周博士團的後來者去編造……

而蘇轍這個檔次的大儒,當然不會被上西天,下地獄之說迷惑。

讓他醉心的,則是佛教的空無之說。以空無對天理,的確是針鋒相對。

不過蘇適今天卻沒有心思和父親論什麼佛法。

他在父親跟前盤腿坐下,“大人,孩兒要一趟遠差了。”

“出遠差?去鹿港?”蘇轍白眉一皺,“是不是臺灣島上的生番又鬧起來了?”

臺灣島上有一些原始部落,大部分時候會和上島的漢人和平相處,不過有時候也會打鬧起來。

打當然是打不過漢人的,上島的也不是什麼好人。都是福建一帶的海賊團夥(同時也是海商),他們不方便在福建沿海設立據點,乾脆就在臺灣島上,合法屬於各家的地盤上建了港口堡寨,長期定居。

順便一提,傳說中的瘴痢,並沒有給這些海賊造成太大的損失。

因為現在是小冰河期,冬季的臺灣島上經常下雪,根本沒蚊子,自然不會傳播痢疾。而且武好古領導的沿海市舶制置司早年開發臺灣的時候,又採取了秋季上島施工,春季撤往澎湖施工的方法。最大限度避免了瘴痢之害。

這個方法也被後來者沿用,一年只開工六七個月,等到開發出一片比較乾淨的區域之後,再長期定居。

雖然痢疾仍然沒有辦法避免,但終究在可控的範圍之內。

而隨著島上漢人控制的地區越來越多,番漢矛盾也就不可避免。

蘇適這個“州主”也就要經常上島去當個和事佬。

“不是去臺灣,”蘇適苦笑道,“是去交趾。”

“去交趾?”蘇轍一愣,“去做什麼?”

“去查交趾郡王的不臣之罪。”

“交趾郡王不臣?”蘇轍眉頭皺著,“那還用得著查?這事兒誰想出來的?是不是朝中又有奸臣要開邊釁了?待老夫上奏彈劾他!”

“大人啊,這次要開邊釁的是大哥兒……您還是不要彈劾他了,他也是一心為國家著想。”

“什麼?大哥兒?蘇遲?”蘇轍鬍子都吹起來了,“他,他為何要開釁交趾?才太平幾日,又要打仗,還萬里迢迢的出兵,圖個啥啊?”

“還不是叫武學學宮那票生員,還有周國、河西兩家給鬧得?”

蘇適道:“現在朝廷是左右兩難,現在府兵改革已經失敗,河北、河東的禁軍又在和遼國的作戰中紛紛瓦解。西軍又因為府兵制改革,只能長久維持六將的兵力,再加上朔方四將,開封四將,朝廷就只剩下十四將可戰之兵了。即便滿員,也不過七萬戰兵……而朝廷為了牢牢掌握這七萬戰兵,也只能咬著牙辦好武學學宮了。

可是武人有了學識也麻煩,自以為比東華門外唱名的好漢能幹,種種不滿和牢騷也就多了。所以大哥就想了這麼個辦法,給他們找點建功立業的機會,省得他們這個不滿那個不滿的。”

這可真是不怕武官會打架,就怕武官有文化啊!

沒什麼文化的武官總是比較好操弄的,可是從慕容忘憂開辦兵學司到現在,軍校已經辦了十幾年,不僅水平越來越高,而且的確培養出了一批能真善戰的將領。

雖然這批文武雙全的新式軍官不好控制,可是朝廷不依靠他們,只怕連最後的七萬戰兵都得垮。

到時候不是抗周抗遼抗河西,只怕朝廷想跑路都沒有人能保護了。

蘇轍嘆了口氣,“天下無將,自可太平,精兵出世,亂世將至啊!老夫老矣,總能太平而終,你們幾兄弟,恐怕要眼睜睜看著亂世降臨了。

適兒,你還是別去交趾了……,交趾人兇暴,萬一讓交趾人害了,還要我著白髮人傷心落淚嗎?”

“大人放心,孩兒已經有了安排。”蘇適說,“孩兒調集了12艘戰船,3000名水手,還移文上海,請紀憶也出12艘戰船和3000水手。”

24條槳帆戰艦,6000名全副武裝的水兵……這是去調查,還是去侵略?別查著查著就把交趾國查沒了!

蘇轍眉頭大皺,“你這是去打仗?”

“也不是打仗……”蘇適搖搖頭,“只是去鞏固一下咱們在交趾國安邦口的租界地。”

安邦口就是後世的下龍灣!風景絕美,而且還是個非常容易守衛的避風港灣。

在去年的“貢糧事件”中被米友仁、紀憶率領的艦隊強佔。

這可是和盛產稻米的交趾國進行貿易的據點!價值如何,自不代言。

所以兩家都在安邦口佔了個半島,修建了堡壘,還留下了幾艘戰船。

蘇適看著眼熱,也想去插一腳——福建在這個時代是糧食進口大戶,每年都要從江南、廣東輸入糧食。

如果能從交趾國勒索一點,哪怕就十萬石交趾米,拿到福建一拋也有二十萬緡以上的收入啊!

有了這筆收入,臺灣州的戰船隊一年開銷就有了。

……

就在蘇適帶著艦隊去調查交趾郡王有否不臣的時候。由河西天理子章理所作的《乞誅趙保忠狀》,還有趙保忠的《乞誅章理禁止天理教狀》也前後腳送到了開封。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趙保忠就是那個“長敗為王”的青唐之主仁多保忠。

西夏現在已經變成了天竺趙氏王朝,不過趙保忠和仁多家族卻沒有跟著去。他們還在青唐城一帶悠哉度日。每年給開封府送點青唐龍馬什麼的,就萬事大吉了。

對於佔據了西夏河西故地的大教化團,趙保忠當然是發自內心的牴觸的。他是佛教徒啊!而章援統治的後期,河西的天理教開始一家獨大,排擠佛教、道教以及其餘諸教。雖然沒有明令禁止,但是卻不斷從諸教手中強奪寺廟、莊園、人口。而且還不斷派人遊說趙保忠棄佛教,入天理。

趙保忠當然是嚴詞拒絕,而且還下令逮捕和誅殺了幾個天理教的教師。

當時章援重病纏身,自然沒有辦法出兵。可是章援死後,河西天理教卻迎來了一個兇暴之主!

在處理了親兄弟後,就下令備戰,點集了一萬名騎士,3000黃頭回鶻、草頭韃靼部落騎兵,2000汪古部騎兵,準備討伐青唐了。

得到訊息的趙保忠,一面召集仁多家的兵馬;一面向附近的吐蕃阿柴部、脫思麻部求援。同時還向朝廷上奏,控告章理的種種不法……

得到三份彈章的兩府重臣,今天彙集在東府都堂中,愁眉苦臉的討論起來了——這就是兩府集議,議論好了,再由左相蔡京和知樞密院事蘇遲一起去報告趙佶。

“太不像話……殺兄殺弟殺侄子,兇暴如此!怎能不加以嚴懲?依我看,也不必出兵伐交趾了。就出兵去討伐河西吧!”

第一個發言的是中書侍郎餘深。他和章援是同一科的進士,兩人一直私交不錯。對於章援在河西的所作所為,他也寫信勸說過。奈何章援也是能上不能下,河西基業不是輕易可棄的。

現在看到章家出了逆子,殺兄殺弟殺侄子,猶如殺神再世,自然看不下去,於是就提出了討伐的建議。

“原仲,能不能討伐河西,得看陝西軍、朔方軍的意思!”蘇遲搖搖頭道,“朝廷的14將新軍中,陝西、朔方佔了10將。而陝西軍、朔方軍和河西軍素有淵源……不少河西騎士,都是陝西軍出身。他們未必願意討伐河西!而且陝西、朔方的軍隊,現在大多部署在河東、河北,急切之間怎麼可能回師?”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熱門小說
神印王座2皓月當空光陰之外明克街13號7號基地宇宙職業選手我有一劍深空彼岸神秘復甦唐人的餐桌不科學御獸
相關推薦
某美漫的一方通行我命妃凡睡神回檔天賦好到爆謀以長生私密關係無限獵場明星爸爸寶貝妞網遊之劍氣簫心我和神仙做買賣
作者大羅羅其他書
1825我的新大明 活埋大清朝 搶救大明朝 大宋有種 崛起之第三帝國 鐵血大民國 遊戲民國 天朝之夢 奸雄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