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2章 復古六君子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好!”何慄拍了一下巴掌,笑道,“既如此,咱們就成立一個復古學會!”

他目光中斗室之中一掃,諸君可願入會否?”

今天來和何慄相見的,本來就是他的支持者。不過他剛剛提出了“抑兼併、均田地”的設想,使得一些人打了退堂鼓。

均田抑兼併這事兒……還是頗有爭議的!

對於加入復古學會,也就有了顧慮,不是人人爭先了。

“我陳東入會!”陳東第一個開口道,“諸位還有誰願意加入?”

“算某一個。”張浚自然入會。

“我歐陽澈入會。”

“在下左鉞願附尾翼。”

“在下劉餘願追隨文縝兄、少陽兄和德遠兄(張浚)!”

還是有不少人願意入會的!何慄數了數,自己一個,陳東一個,張浚一個,再加上歐陽澈、左鉞、劉餘,湊了一個六君子——這就是後世赫赫有名的復古六君子啦!

“好!”何慄笑道,“吾等六人,今日便在此成立復古學會。為我大宋復古而強,奮發不息!”

眾人齊聲應道:“願為大宋復古而奮發!”

屋內的眾人七嘴八舌的還要說話,卻聽見門口傳來了一個聲音:“何慄可在,鴻臚寺主簿,承務郎何慄可在?”

何慄臉色微變,連忙起身,走過去推開房門。在宋國這邊,直呼官員的名諱是不禮貌的。一般不會有人這麼喊,除非是身負皇命之人。

推門出去,就看見院子裡面果然站在一個內侍,那內侍見了何慄又問:“可是鴻臚寺主簿,承務郎何慄?”

何慄上前一步:“正是何慄。”

“奉監國口諭,詔何慄抵京後即刻入宮覲見。”

何慄並不訝異,因為他在襄陽府上呈給官家的兩份奏章,已經用600裡加急送到開封府了。監國的定王殿下和兩府宰執,應該早就已經看過了。

他就在院子裡行過禮:“臣遵旨。”

起身後,何慄低頭看了看身上的衣服,對內侍道:“黃門權且少待,等何慄沐浴更衣後,便去宮中覲見。”

見駕得穿官服,身體不淨也是不行的,要不然就是大不敬。雖然定王趙桓還不是天子,但他是監國,可以代表天子。傳過口諭,內侍的態度變得謙卑了不少:“承務請便,小底就在門外等候。”

趙佶已經下旨給何慄轉官,不過吏部還沒有給何慄辦好手續,換髮官照。所以這位小黃門讓人稱呼他做“承務”。

何慄還了一禮,就招來一名僕役,吩咐他去準備洗澡水和公服。屋子裡面的幾個君子也都到了院子裡面,圍在何慄身邊。

張浚也有了官身,不過他還不滿20歲,又非科舉出身,所以不能領受差遣,僅僅有個從九品下的將仕郎官身。看到何慄連連升官,現在剛一回京就被定王殿下召見,心中自是無比羨慕。但是面子上卻沒有絲毫流露,只是上前對何慄道:“文縝兄,這位定王殿下雖然年少,卻頗欲有所作為,對於我等的上疏言戰之事,也極是贊同。”

何慄點點頭,對張浚的提醒表示感謝。不過同時也有點擔心,如今這位官家雖然有點一時清醒一時糊塗的,但是看他的身子骨卻是和幾位先帝不一樣。

雖然老說生病不上朝,但是官場誰不知道這位官家體壯如牛,從來不得病。上回在襄陽府見到官時,何慄只想到了“膀大腰圓”四個字。在襄陽府時,何慄還聽說官家時常親自教導宗子親軍武藝!弓馬刀槍可是樣樣精通啊!

就他這身子骨,起碼還能再當三十年天子……定王殿下在擔任監國的時候表現太過,只怕不是什麼好事兒啊!

何慄很快換好了衣袍,然後就在內侍的引領下,上馬前往宮中。

一路進了宮中,兩府宰執正在崇政殿內集議。趙佶在京的時候,兩府宰執都在政事堂集議,商量好了才由左相和知樞密院事一同上奏天子。

定王趙桓的風格和父親不同,他從小就是被當成儲君培養的,自然要比本該當個才藝出眾的安樂王爺的趙佶勤勉許多。所以就讓兩府宰執在崇政殿上,當著他的面集議。他也好從中學習一些政治上的經驗。

何慄被宣入崇政殿的時候,宰執們正在議論“四路伐金”的事情。蔡京得了趙佶的希旨,自是反對介入的。

和他唱對臺的是童貫,童貫也不是力主開戰。而是提出了“屯兵河朔,蓄勢待發”的方案——屯兵河東和朔方的目的是為了在戰爭形勢明朗的情況下加入。

如果戰事對金國有力,那麼屯駐河東的兵馬就要前出雁門,對大金西京大同府施加壓力。而屯於朔方的兵馬,則要趁機入主涼國的興州,就是原先西夏興慶府一帶,控制賀蘭山和黃河之間的肥沃土地,以阻止大金攻入河西。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在駐兵雁門山和賀蘭山,並且加強朔方城(統萬城)防禦的同時,大宋還可以用“市賞”(指天價牛羊馬匹)之利同金國結盟,形成宋、金、周三足鼎立之勢。

蔡京和童貫各執一詞,在崇政殿上爭執了起來,年幼的趙桓也不知所措。何慄就在此時趕到,被宣入了崇政殿。

隨著何慄趨步入殿,原本吵得面紅耳赤的蔡京、童貫忽然停止了爭論,都用相當不善的眼神看著何慄——他們二位都看過何慄所上的《乞抑兼併行均田疏》了!

但趙桓完全不知道這本《乞抑兼併行均田疏》捅了多大的馬蜂窩,見了何慄就問道:“何卿,你的《乞抑兼併行均田疏》兩府昨日就議過了,一致反對,都說是荒謬誤國之論!你有什麼話說?”

兩府宰執,十個特大地主討論分田地、打土豪的事兒,還能有什麼好結果?如果不是本朝不殺士大夫和上書言事者,何慄這會兒都要被押進御史臺獄大牢了。

何慄倒是不慌不忙,向定王施了一禮,“大王,臣家在仙井監亦是大戶,世代採鹽耕讀,積累無數,有仙井一何所稱。仙井監瑞雲山一帶的土地,幾乎都是我家的。抑兼併行均田對我家實在是不利的。”

何家可以一科三進士,當然不是一般的人家。他家是仙井監(仙井監有鹽井)的大鹽商大地主,超級有錢!

“既然不利,為何還要行之?”趙桓好奇地問。

何慄答道:“抑制兼併對臣家不利,但是對國家卻有大利。以仙井監為例,一監之內無論平地還是梯田,幾乎皆為鹽商大戶所有。升斗小民,絕無寸尺之土,終年勞作,連溫飽都非常勉強。近幾年來,因為白鹽氾濫,井鹽銷量減少,民生尤其困苦。若行於仙井監中,時常可見生涯不復舊桑田,瓦釜荊籃止道邊的流落之民!”

“怎麼會這樣?”趙桓低聲說了一句。少年親王長在深宮,所見所聞,都是豐亨豫大,自然不知道多少民間疾苦。

何慄嘆了口氣,“小民總是命苦……臣富豪,又醉心詩書,素不問小民之苦。若無此次燕地之行,絕不會上乞抑兼併行均田之疏。”

“燕地之行和小民之苦有何關聯?”

何慄道:“臣在燕地,曾深入鄉村四野,廣為考察,所見所聞,令臣心驚。”

“心驚?是因為燕地之強悍?”

“非也,臣所驚者,乃是燕地民生之富,即使客戶平民,也都溫飽無虞,行路千里,極少見到疾苦之景象。便是偶有所見,一定也是才從我大宋進入燕地的流民!

大王,我大宋的小民,正在淪為流民,往周國而去啊!民之所向,朝廷焉可不察?若天下小民,皆北宋而望周……”

“大膽!”

“住口!”

“慎言!”

何慄的話還沒完,殿中的重臣們就紛紛開口呵斥了。

“讓他說!”趙桓沉聲道。

何慄向少年親王行了一禮,“殿下,臣或有失言,自當請罪。但是周國生民富庶,少有飢寒的確是事實!而我朝大部分府州軍縣,都民生苦楚,出現人口流散,也是事實。只要檢視各地所報之夏稅完稅情況,便可略知了。”

戶籍可以造假,夏稅沒有辦法造假!收不到就是收不到!

趙桓將目光投向蔡京,蔡京上奏道:“稟殿下,大宋國土遼闊,人口億萬,各地情況自有差別。有些地方人戶稅收增長,有些地方人戶稅收下降,都是正常的。這幾年朝廷總共收到的錢糧,還是一年高過一年的……”

“那麼有多少府州軍縣是增加的?多少是減少的?”

“這個,這個……”蔡京吱吱嗚嗚不肯說。

趙桓也不是傻瓜,已經明白何慄所言不虛了。也不再追問,而是問何慄道:“小民流散,是因為土地兼併太盛?”

何慄上奏道:“土地兼併只是其一。其二則是土絲土布價格下跌得厲害,使得小民收入大減,無力承擔夏稅。其三則是田賦不均,豪門有田無稅,小民有稅無田。縱然還有些田土,也被重稅攤派所壓,艱難至極!”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熱門小說
神印王座2皓月當空光陰之外明克街13號7號基地宇宙職業選手我有一劍深空彼岸神秘復甦唐人的餐桌不科學御獸
相關推薦
某美漫的一方通行我命妃凡睡神回檔天賦好到爆謀以長生私密關係無限獵場明星爸爸寶貝妞網遊之劍氣簫心我和神仙做買賣
作者大羅羅其他書
1825我的新大明 活埋大清朝 搶救大明朝 大宋有種 崛起之第三帝國 鐵血大民國 遊戲民國 天朝之夢 奸雄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