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0章 地產興邦 三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大郎,你想怎麼安排?”

潘孝庵話入正題了。

怎麼安排的意思是“撈不撈”和“撈多少”……不撈應該是不可能的,潘孝庵、武好古和高俅又不什麼青天,都是愛財的武官和幸近的小人。

三四百萬到了他們手裡,怎麼都要貪墨一些吧?貪墨個幾十萬緡的,真不算什麼。

“還是把錢花到實處吧。”武好古的回答卻是讓潘孝庵和高俅非常意外,“十一哥,高大哥,要撈錢就在開封府,拆房子蓋房子修園子……幾百萬還不是隨便能撈到的?那些殿前武士是用來升官立功的憑藉,可不能殺雞取卵啊。”

“你說甚底?幾百萬緡?”潘孝庵聞言就是一驚,“怎麼可能有那麼多?我們還得給陛下修瓊林宮呢!”

“不是瓊林宮,而是瓊林城!”

武好古說著話,就從自家書房的書架上取過了一幅圖紙,展開在了書案上。

這是擬建中的瓊林新城和開封府舊城合併在一塊兒的平面圖——武好古的靈魂可是從後世的地產強國穿越來的,雖然本人不是地產業的人員,但是怎麼用地產興邦的套路還是非常熟悉的。

對於開封府城這樣一個老城土地有限,而地價又特別高昂的首善之都而言,老城拆遷和新城建設,無疑是來錢最快的辦法。後世大天朝的興旺發達,不就靠得房地產支柱嗎?

當然了,拆平民的房子在大宋很不容易……宋朝開封府的刁民比後世的天朝百姓更不講道理。畢竟現在還是可以站著看皇上的時代,沒有元明清三朝的調教,老百姓的思路和後世不大一樣。特別是開封府這裡的老百姓又被大宋歷代官家給慣壞了,個個都特刁鑽。

如果武好古這個幸近敢在開封府城內強拆,百分之百被老百姓敲登聞鼓告御狀,還有一幫不講道理的御史言官還會跟著彈劾,到時候宋徽宗也保不住他。

所以武好古的拆遷目標一開始就瞄準了官產。都亭驛、同文館、禮賓院、懷遠驛、國子學、太學、武學、小學、開封府學等等的,統統都在拆遷計劃裡面!

有拆當然就有建了,都亭驛、同文館、禮賓院、懷遠驛、國子學、太學、武學、小學、開封府學的地盤在後世來說都是黃金地段!

黃金地段要怎麼變成黃金,特別是裝在自己口袋裡面的黃金,那可就是大學問了。

“這些都是要拆掉賣錢的!”武好古伸出手指,在圖上開封府舊城部分指指點點,上面不少地盤上劃了叉,旁邊還寫了個“拆”字。

“那麼多啊。”潘孝庵粗略地看了看,“差不多能賣2000萬吧?不過瓊林宮也得花不少錢吧?我看沒1500萬根本不夠,剩下的錢中間還得拿出一部分蓋新的使館和國子監諸學,根本剩不了多少……”

一旁的高俅說:“瓊林新城還有宅地和商館用地,這可都是能賣錢的。另外,瓊林新城和開封府西城之間還有點地盤,只要瓊林新城建造起來,那可就值錢了。”

“那得猴年馬月?”潘孝庵連連搖頭,“瓊林新城沒有五年到十年是起不來的,我們就算拿下了新城裡面的宅地、商地和兩城之間的土地,要賺到錢起碼得十五年。

大郎,你不會真的在看十五年後的錢吧?”

“哪兒能呢?”武好古笑著,“十一哥,我看的其實是開封府內的那九塊地皮,我們可以聯手把它們買下來。”

“買下來?”潘孝庵吸了口氣,“那得2000萬吧?我們幾個哪兒有那麼多錢?”

“當然不能一次性買了,得一塊塊買,”武好古說,“先從都亭驛開始。”

都亭驛的地段好啊,就在汴河大街附近,屬於開封府內城最黃金的地方,距離州橋夜市和大相國寺都不遠。

“你要怎麼買?”潘孝庵看著圖上的都亭驛,眉頭深皺。

“當然是招唱掛了。”

“甚?”

“就是透過公開招標、唱賣和掛牌的辦法把都亭驛的地皮買下來。”武好古說,“只有這樣才不落人口實。”

“這還能賺到錢嗎?”潘孝庵看著武好古,滿臉都是疑惑。

“怎麼會賺不到錢?”武好古笑了起來,“十一哥以為到時候會有很多人來和我們爭嗎?那可是200萬緡的大買賣!背後沒有人敢來接盤?背後有人的,手頭就預備好了200萬緡?即便是有人又有錢的,就敢下那麼大的注還得罪我們仨?”

地產生意,怎麼能不講背景?早就熟知其中關鍵的武好古,當然不會落人口實了。

“可也得拿出200萬緡啊!”潘孝庵還是搖頭,“大郎,你知道這200萬緡拿去放債,一年能賺多少嗎?”

宋朝的利息是很高的!在王安石的《青苗法》中,百分之二十的年利率都屬優惠了。

潘孝庵家的“銀行”是放高利貸的,肯定不止百分之二十的年利率——當然了,宋朝的“銀行”也是有壞賬的!比如借錢給海商,百分之五十到百分之一百都能開得出來,如果海船順利回來了,借出去的錢也就賺翻,如果沒回來,那就有可能出現重大壞賬了。

不過有賺有賠之後,潘家金銀交引絹帛鋪的放債平均年收益率都在百分之二十以上——這大概就是王安石的《青苗法》搞砸的主要原因,王大宰相是君子,大概不知道世界上有欠債不還這檔子事兒,更不知道有些壞賬就是讓官府去拿人也是收不回來的。

所以放高利貸也是有風險,是需要謹慎從事的……一般沒人放款給窮人救急,都是放給工商業者做大買賣的。

世界上哪有不管三七二十一往外放債,還要壓下指標不放完還不行的?而且放款放多了就是在大松銀根,怎麼可能不造成物價上揚?這位被後世捧上天的改革家其實根本不懂……

不過不懂經濟,也不懂工商的文官多著呢!武好古和潘孝庵這倆奸商和官府做生意是不可能賠本的。

“怎麼需要拿出200萬緡呢?”武好古說,“十一哥,你還真打算把錢送進戶部?進了戶部要拿出來可就難了!”

“不把錢送進戶部?”潘孝庵不大明白,“難道送進太府寺(封樁庫或叫內藏庫)?”

“送進太府寺一樣很難拿出來,”武好古說,“這筆錢得專款專用,直接送進負責修建瓊林城的衙門啊……這衙門,當然也掌握在我們手裡。到時候錢就繼續存在潘家金銀絹帛交引鋪,只需要週轉得開就行了。”

“能週轉開嗎?”潘孝庵擰著眉頭問。

“能啊!”武好古很肯定地說,“只要在都亭驛地面上蓋起來的新房子能預售出去就行。”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預售?”

“就是房子還沒蓋好,先賣出去,把錢收回來。”

“房子都沒蓋,你就想收錢?”高俅瞪大了眼珠子看著武好古,感覺到非常不可思議。

武好古笑了笑:“別的地方是不可能的,但是開封府城之內就是可能的!

開封府可是寸土寸金,一房難求啊!州橋夜市附近,只要是個房子就不會低於兩萬緡,而且有錢都很難買到手。”

開封府的房產行情武好古是知道的,他的佳士得行是有房產業務的,今年已經賣出去三十多處住宅,價值好幾百萬緡呢。

才三十多處?彷彿很少啊!

沒錯,是很少!不過不是買家少,而是放出來的房產太少了。需求可是一點都不少啊!

且不說一般的普通人家,就是潘家將門這樣的豪門,現在子弟早就過了1000,但是在開封府擁有的宅邸數量卻只有幾十處……幾代同堂甚至幾房同堂的都大有人在。

住得像潘孝庵、潘巧蓮這樣寬敞的,那是個別的特例——他們家是開銀行的!

另外,開封府還有兩三萬個堂堂的官人,其中的大部分也都是無房戶。就連武好古的恩師蘇東坡,在開封府也沒有房產——他曾經有過一套房,後來因為嫁女兒和老是被貶官,不夠開銷不得不賣掉了。

總之,在開封府城內沒有賣不出去的房子。甚至用不著打什麼折,有房就不錯了!

而且武好古還準備針對開封府寸土寸金,一房難求的局面,專門設計了兩種“緊湊型住宅”。一種類似於後世上海灘的石庫門房子,獨門獨戶,磚木結構,兩層樓加上閣樓,還帶一個小小的天井。

這種房子可以造得非常密集,而且每一棟雖然有封閉的空間,但是佔地面積很小,既體面,又不會太昂貴,在預售階段,每棟“僅售”兩萬緡。

如果買不起“石庫門”,武好古還為住房有困難的開封府官人們準備了更加廉價的“筒子樓”。在減掉了很多不必要的“先進技術”後,筒子樓採用了成熟的技術,建造難度大大降低,質量也有了保證,在州橋夜市附近的筒子樓的售價,在預售階段,不會超過每套8000緡……

另外,無論是筒子樓還是石庫門,如果是進士購買,武好古還可以給一個九五折的優惠價。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熱門小說
神印王座2皓月當空光陰之外明克街13號7號基地宇宙職業選手我有一劍深空彼岸神秘復甦唐人的餐桌不科學御獸
相關推薦
某美漫的一方通行我命妃凡睡神回檔天賦好到爆謀以長生私密關係無限獵場明星爸爸寶貝妞網遊之劍氣簫心我和神仙做買賣
作者大羅羅其他書
1825我的新大明 活埋大清朝 搶救大明朝 大宋有種 崛起之第三帝國 鐵血大民國 遊戲民國 天朝之夢 奸雄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