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2章 我們做裁判員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論道?你說伊川先生要找武好古這個幸近小人論道?”

“幸近小人?能和伊川先生論道的儒能說是小人?”

“也許只是武好古一廂情願呢?”

“怎麼是武好古一廂情願?明明是伊川先生提出論道的……”

“伊川先生提出論道?這怎麼可能?他這樣也太自貶身價了吧?”

“不可這麼說,大道之前怎有身價之說?”

“說得也是,可還有些……這訊息可準確?”

“怎生不準?是師聖先生在《文曲星旬報》上寫了文章,提及此事的。現在師聖先生已經動身去界河商市相請了……”

“真的嗎?”

“報紙在這裡,你自己看……”

就在武好古辭別了剛剛懷上身孕的西門青離開界河商市,踏上往海州而去的路途的時候,程頤要和武好古論道的訊息,已經在開封府傳開了。

這事兒可真是讓人大跌眼鏡。雖然武好古的《實踐證道試論》在開封府傳得挺廣,也有不少儒生認為說得很有道理。但是武好古和程頤並不是一個等級的儒。如果是武好古向程頤請教,那麼大家還覺得比較正常……但是論道,那可是一個級別的大儒才能論的,如果武好古能和程頤論道,那豈不是是實踐證道真的可以和天理之說並論?

“子宣,你聽說了程頤要和武好古論道之事了嗎?”

政事堂內,結束了崇政殿問對,又處理了一番不算太多的政務的宰執們剛一閒下來,韓忠彥就捧著碗茶湯和曾布說起了“程武論道”的事情——他雖然不是大儒,但他也是東華門外唱名的好漢出身,當然知道這場論道對於當下的儒門意味著什麼了?

而且,他也知道新黨、新學在這場論道之中的地位有多麼尷尬。

可以說,程頤提出的論道,一下子就把武好古的實證派和新黨、新學都架在火上烤了。這兩個大儒,這回總算是幹了件利國利民的好事。

其實從武好古的本意來說,他是不想那麼早就翹尾巴的。畢竟現在大石頭他們還小……博士團也沒有壯大,界河商市也沒有龐大到無法撼動,武好古還是挺孤單的。如果再過個十幾二十年,等到大石頭等人、博士團和界河商市都成長起來了,那武好古就不怕和誰論道了。

“關洛之學是偽學!有何好論的?”替曾布說話的居然是韓忠彥自己舉薦的陸佃——他不是新黨,但卻是新學的靈魂人物!自然能聽明白韓忠彥在挑事兒。

現在洛學自降身價去和武好古論道,就看你新學跟不跟了。新學不跟讓人看扁,跟了就說不定就讓武好古那廝批得再沒有立足之地。

實際上,新學的“大道”也是缺失的,走的是儒、釋、道融合的路線,又不能像二程那樣編出一個理學,怎麼去和實證主義論道?理學還可以說自己圓了孔夫子的問道,反正也不能證偽。新學說什麼?拿佛經來和武好古論嗎?所以這一塊根本沒得論。

至於新學的政治路線,效果怎麼樣大家都知道……反正是沒有武好古搞錢的辦法好使,人家才是真正的民不加賦而錢多多。新學的路線是巧立名目,搜刮民財,只是不用加賦的名義。武好古的賺錢之道,可是被實踐反覆檢驗過的!

韓忠彥被陸佃懟了一句,有些惱怒的看了他一眼——他的副相是自己推薦的,怎麼和曾布蹲一個坑裡去了?對了,王安石的那個新學好像就是他和王雱、沈憑、龔原他們幾個的協助下弄出來的!

“對!”李清臣也道,“關洛理學本就是偽學,蘇門蜀學一樣在胡編亂造,統統應該禁止!”

李清臣和蘇門蜀學是對頭——蘇東坡和他的那些弟子一個比一個會拉仇恨,所以敵人很多。現在的武好古在這方面顯然是得了蘇東坡的真傳,拜師不到一年就有點成為眾矢之的的苗頭了,將來真不知道怎麼辦?大概只有讓大石頭這樣的博士去以理服人了……

“理學興許是偽的,不過實證之學,恐怕不是偽學吧?”韓忠彥端起茶湯,喝了一口,然後淡淡地說,“現在雲臺學宮傳授的許多科目的課本,可都是趙小乙參與編纂的!”

程頤讓人批鬥也不是沒有道理的,他把“天理”的概念替換了儒家的“問道”,雖然也是給了一個答案,但畢竟改變了儒學的核心思想,的確有點偽學。

相比之下,武好古給出的是一個求道的工具,怎麼能說是偽學?

而且趙小乙很可能也參與了實證主義的研究,趙小乙的的學問能是偽學?李清臣你是不是不想做官了?

李清臣臉色鐵青,他和幾個蘇門弟子(其實不包括武好古)怨恨很深,要是讓出自蘇門的實證之學成了顯學,那二蘇說不定就要宣麻了,他能有好果子吃?

可是要禁止蘇學好像也有點危險,現在蘇學透過武好古的實證自然之法和趙佶搭上邊了。雲臺學宮的許多課本都有趙小乙參與,誰敢提議禁止?文字獄搞到皇帝頭上去不是找死!

武好古這個奸佞實在是太奸了!現在年輕一代的奸佞怎麼奸成這樣了?

……

“決不能讓他們論道!”

“子宣,論道之事又不需要朝廷批准。”

“可是讓他們論了道,咱們怎麼辦?跟不跟?”

“不能跟!那是武好古那奸人的陷阱……”

“對!若是跟了,豈不是把實證偽學置於荊公新學相當的地位了?”

“陶山,你是做學問的,你怎麼看?”

曾布的相府之深處,一間僻靜花廳裡面,這個晚上燈火通明,裡面擠滿了新黨新學的大佬級人物。自從王安石故去後,新黨新學其實已經四分五裂了,各個山頭之間時常也鬥得不可開交。像今天這樣大家夥聚集一堂,可真是有點破天荒了。

而讓他們在今晚聚集起來的原因,則是新黨的執政基礎新學正在被動搖。

新黨其實是一個擁有理論基礎的朋黨,這個基礎就是強調“融匯百家”和“通經致用”的新學。一旦新學崩潰,那麼以新學為指導思想的新黨,也就很難續存了。

所以今天在京的新黨、新學大佬們也都放下了昔日的種種恩怨,全都跑到曾布家裡面來商量對策了。

“陶山”是陸佃的號,他皺著眉頭,似乎在苦苦思索:“實證求道之論要駁倒是很難的。聖人求道問道之事,天下儒生人人皆知,一千多年來求道而無門才讓道、佛大興,而融匯佛、道、儒三教之法,也是因為求道無門。如今武好古給出了求道之門,我輩儒生如何能視而不見?”

“哼!”李清臣冷哼了一聲,“難不成就讓出顯學地位給實證之學嗎?”

“不不,”陸佃搖搖頭,“邦直此言差矣。我儒家過去求道無門之時,不一樣是天下顯學?這顯與不顯,不在大道,而在致太平!”

致太平就是輔佐君王治理國家教化百姓的道,也是儒家成為顯學的原因。在理學大興之前,儒家學者因為大道無門,就常常迴避這個問題。但是中原王朝的朝堂之上也沒有讓和尚、道士做主啊。

就算眼下的大宋,“大道”的解釋權還是屬於道釋的,特別是道家得到趙宋王朝的關照,成為了國教。但是道士還不是牢牢讓儒生壓制著?

陸佃接著說:“我輩儒生,務求經世致用,不必去追求虛無之大道,也不須在萬物小道上花費太多的精力。”

“陶山的意思是,我們不參與?”曾布皺眉問。

“非也。”陸佃摸著鬍鬚笑道,“不是不參與,而是要主持這場論道!”

“主持?”曾布一愣,“誰去主持?”

“自然是國子監了!”陸佃振振有詞地道,“聖人所尋之大道乃是出給後輩儒生的一道題目,在以往的歷朝歷代都沒有人能解,現在出了能解此題的大儒,不正是我朝文治鼎盛的明證嗎?不正是熙寧以來所行新法的成就嗎?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子宣,我們應該向官家上奏章,由國子監負責主持此次儒門大道之論。若是論得好了,還可以形成制度,三年一論,或可以在科舉大比之後舉行,此等也是儒門大興之事啊!若有可能,還可以讓旁門左道之士都來討論。我等只高居其上,公論是非對錯。”

陸游他爺爺的理論水平就是高啊!一下子就抓住了問題的關鍵——新學不能下場去和實證之學、關洛理學論道,而是應該高高在上主持論道。

新學一旦主持論道,論什麼,不論什麼,什麼是真理,什麼是謬論,那就得由新學說了算了。

到時候就讓實證學派和關洛理學去討論天理大道,甚至可以讓和尚道士阿訇牧師選人一起來論,新黨新學就做個裁判,多好啊!

當然了,論道就是論道,你們不要來論政治!什麼神仙啊,菩薩啊,基督啊,明尊啊,自然之道啊,你們隨便吹,大家聽著也就是一樂。置於治國什麼的,還是得通經致用……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熱門小說
神印王座2皓月當空光陰之外明克街13號7號基地宇宙職業選手我有一劍深空彼岸神秘復甦唐人的餐桌不科學御獸
相關推薦
某美漫的一方通行我命妃凡睡神回檔天賦好到爆謀以長生私密關係無限獵場明星爸爸寶貝妞網遊之劍氣簫心我和神仙做買賣
作者大羅羅其他書
1825我的新大明 活埋大清朝 搶救大明朝 大宋有種 崛起之第三帝國 鐵血大民國 遊戲民國 天朝之夢 奸雄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