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三章 簡約至極的新槍方案(上)(4\5)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待柏毅將自己的方案說完之後,周圍的人不由得為之一靜,無不睜大眼睛看著已經被柏毅寫滿字跡的筆記本,直到好一會兒,竊竊的議論聲便響了起來,沒辦法,柏毅的剛才所說的方案實在是有點匪夷所思。

特別是它所採用的槍機偏移式閉鎖機構,在他們的記憶中不是沒有,可大部分都是應用於輕機槍以上的重型槍械之中,比如說當下敵我雙方普遍應用的ZB—26輕機槍,便是一款典型的槍機偏移式閉鎖機構。

結構是很簡單,只需要兩塊完整的金屬工件,便可加工完成,然而這種看似簡單的機構,卻有著複雜的配套。

比如說槍機框,比如說機匣,還有長長的導氣管,是以在漫長的議論後,終於有個人忍不住開了口:“柏科長,你方案中的槍機跟捷克的ZB—26輕機槍原理一樣,結構是比迴轉閉鎖式簡單。

可問題是那只是簡單在槍機上,機框和機匣上非但沒有簡化,反而更加複雜,我曾經就仿製過ZB—26輕機槍,所需要的機加工工時相當大,特別是機匣的加工,那可是用一塊完整的金屬工件用機床整體切削而成,耗時耗力不說,廢品率也相當高……”

說話之人在抗戰時曾在國民政府的兵工廠擔任過班組長,而他另一個身份則是該廠地下黨組織負責人,不過由於叛徒出賣,身份暴露,不得已返回根據地,抗戰勝利後與大軍一同開赴東北。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因為曾經在敵方兵工廠內學了一手技術,因此在白雲廠被我軍奪取後,作為技術骨幹被派往白雲廠,全自動槍械正式上馬之後,也隨之加入進來參與研製,正因為如此,當他看到柏毅方案中的槍機偏移式閉鎖機構在熟悉之餘也不免有些擔心,因為他很清楚這種結構在加工過程中的複雜性。

與其有相似經歷的在場還有幾人,無不點著頭便是贊同,就連一項為柏毅馬首是瞻的陳耀陽和王德化等人也不禁皺了皺眉頭,沒辦法,堪稱經典的ZB—26輕機槍實在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特別是他們這種懂技術的人來說,那種用一整塊金屬,直接切削的機匣,簡直就是生產當中的夢魘,沒辦法其精細度和操作性實在要求太高,也正因為如此,當年國民政府雖然手上有著全套圖紙,再生產上也卯足了勁兒,但其產量依舊上不來,其根源就在此處。

柏毅自然是清楚ZB—26輕機槍的優缺點,不可否認,利用偏移式閉鎖機構的ZB—26輕機槍其可靠性好的令人髮指,無論任何環境都可以毫無阻滯的進行射擊,對士兵來說的確是個戰場上的好夥伴。

不過這款戰場上的優秀槍械卻因為初始設計原因導致生產加工方面異常繁瑣,可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人家捷克雖然國家不大,可怎麼說也算是個技術發達的工業國,這點機加工程度對他們來說並不算什麼。

可對工業落後的中國來說卻是相當大的問題,也正因為如此,在抗戰中後期,由於仿製的ZB—26輕機槍產量跟不上巨大的消耗,國民政府只能透過盟國之間的租界條約,從加拿大購得一批ZB—26輕機槍,這才勉強支撐到抗戰勝利。

曾經在前世的課堂上,將ZB—26輕機槍拆了裝,裝了拆無數遍的柏毅對這一點熟悉的不能在熟悉了,正因為如此,他不可能走ZB—26輕機槍的老路,因為他還有著更簡便,更效率的辦法,要不然他也不會將這個方案公之於眾!

“ZB—26輕機槍的導氣管是在下方,進而從下方推動槍機框運動,實現開閉鎖,為了保證槍機框的有效運動,機匣的內的凹槽設計的確繁瑣了些,而這也是該槍的加工難點,而我的方案是……”

面對場間眾人的不解目光,柏毅再次拿起筆記本,隨後用鉛筆在先前的草圖上快速畫了幾筆,緊接著在一處地方畫了個圓圈,而後用筆點了點:“導氣管不沿用捷克或者美國槍械慣用的方式,設在槍管下方,而是放在槍管上方。

由此帶來兩個好處,即機匣內的運動裝置可以大為簡化,其次也是最重要一點,槍機框移到上方之後,將與瞄準基線持平,如此只需在幾下內設定幾個簡單的凹槽和一個槍機阻鐵,便可實現穩定而有持續的開閉鎖結構。

當然我敢這麼做,也是基於咱們在彈藥方面的進步,要知道ZB—26輕機槍可是使用7.92mm全威力彈,而咱們的新槍準備使用可是由全新的中間型威力彈,在這方面咱們可是成績斐然。

特別是最新研發的6.5*42mm槍彈,無論在可靠性、射程、精度還是威力上,都比之前利用美製M1普通彈蛋殼改裝的6.5mm彈藥要好得多,說實話,若是沒有這款彈藥的出現,我也是不敢搞這樣的自動步槍的!”

柏毅最後的這句話一點也沒有誇張,在槍械研製領域有個不成文的規定,那就是有什麼彈,造什麼槍,而白雲廠自從柏毅提出中間型威力彈這個全新概念之後,便在這個領域走在了時代的前列。

特別是以陳耀陽和王德化為核心的技術小組,一直沒有停止對中間型威力彈的研究,再加上柏毅時不時的從旁指導,這個彈藥技術小組的成果可謂是不小,即利用日本6.5*50mm全威力彈彈頭,結合美國點30M1普通彈彈殼結合而成的簡易中間型威力彈之後。

這個小組又陸續提出幾款不同口徑的中間型威力彈方案,最後出於簡化後勤,便於立即投入生產,這個小組選擇了國內工藝早已成熟的三八大蓋所使用的6.5*50mm尖頭彈的魔改方案:

即選用6.5mm尖頭彈彈頭,並將原有彈殼擷取一段,重新組裝後,便形成柏毅所說的6.5*42mm中間型威力彈……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熱門小說
神印王座2皓月當空光陰之外明克街13號7號基地宇宙職業選手我有一劍深空彼岸神秘復甦唐人的餐桌不科學御獸
相關推薦
二十四聲響鐘超級分析系統重生之時代霸主無上崛起太古龍象訣白銀霸主凡人修仙之仙界篇原血神座萬仙王座動力之王
作者安溪柚其他書
大國艦船 騰飛我的航空時代 大國旗艦 超級軍工霸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