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真尼瑪天真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一共28名新秀,他們被分成ab兩組,每組14個人。

李良被分到了b組,同其他27名新人來到pny中心的訓練場上。

整個訓練場鬧哄哄的,給人感覺熙熙攘攘,現場人著實不少。

28個年輕人,外加教練、球探、工作人員、訓練師,記者,百來號人分散在pny中心的正方形場地上。

光是說話的聲音就嗡嗡嗡個不停。

這還是普通的訓練營,等到6月份官方訓練營,只會更熱鬧。

球員們先在訓練師的帶領下進行熱身,跑圈,做拉伸動作。

這些動作看似簡單普通,在場邊已經有球探開始對球員們進行觀察。

nba是世界上對抗最強、最激烈,技術水平最高的籃球聯賽,任何一點小細節都能決定球員的強弱和球隊的勝負。

球探工作發展到今天,早已變得細緻入微和無孔不入。

這些球探一是觀察球員們在做熱身動作時的柔韌性和協調性,這兩點對於籃球運動非常重要。

二就是近距離觀察球員跑步時的動作習慣,因為不佳的體態和運動姿勢,會導致傷病風險的增加。

李良這兩點都做的很好,柔韌和協調一直是他的強項,只不過【身體素質】維度裡不顯示。

算是一種隱形的屬性。

跑步姿勢就更沒問題了。

良好的協調性柔韌性,讓他的跑動很舒展,不像一些大個子會僵硬。

熱身很快結束,接著就要開始進行體測。

體測是進行球員評估的基本專案,身高、體重、臂展、彈跳等一系列的資料,讓球探能對球員有一個客觀的瞭解。

當然,體測並非強制進行,畢竟個人身體資料屬於隱私。

有些新秀就會拒絕體測。

一部分是實力強勁名氣顯赫,不需要這種基礎測試來展現自己。

一部分則是對自身沒有太強的信心,與其暴露弱點,不如保持神秘性,用場上表現來說話。

pny中心的場地是特製的,呈正方形,兩塊標準的籃球場橫豎交叉,形成一個十字形。

所以,場地上一共有4個籃筐,也就正好被分割成四個區域。

兩個進行靜態體測,兩個進行動態體測。

李良並不抗拒體測。

他大大方方的進行了身高、臂展、體重、體脂、站立摸高等靜態數據的測量。

測量資料沒有太大的驚喜。

身高赤腳6尺8寸7,穿鞋6尺8寸9,對外可稱6尺9。

折算成釐米也就是205左右。

臂展沒有變化,7尺1,體重232磅,比4月初漲了5磅。

體重雖然漲了,體脂卻降低了,7%,達到了很不錯的程度,之前李良記得是11%。

站立摸高、手長、手寬等和過去都沒有任何變化。

總的來說,李良的靜態數據沒有太吸引人的地方。

不過作為華人球員,臂展、體脂都沒有成為扣分項,已然很不錯。

測完了靜態,再去動態組,進行原地垂直彈跳、原地摸高、最大垂直彈跳、最大摸高、底線折返跑和3/4場衝刺的測試。

先進行原地摸高、最大摸高和最大垂直彈跳的測驗。

在飛機上完成了【彈跳】的任務訓練後,李良還沒有測試過自己的彈跳水平。

過去李良的原地垂直彈跳也就24英寸,60釐米左右,相當普通的水平。

如今,透過艱苦的訓練(1點)和小小的任務加成(10點),他的彈跳提高了。

李良奮力一躍,明顯感覺到跳的比以前高了!

“29.5英寸,布魯斯-李。”

工作人員給出了資料,李良的原地垂直彈跳提高了4.5英寸!也就是提升了正好10釐米。

這個資料總體來說還是處於中下游水平,已經接近中游了。

接下來的底線折返跑、3/4場衝刺,李良都順利完成。

頂尖達不到,但中等完全可以,起碼不是墊底。

尤其是在橫向移動,也就是螃蟹步的測試中,李良的成績相當不錯。

這很正常,他的橫向移動步伐是經過多次加成的,比一些大二的新秀快速紮實。

上午的體測進行了一個小時,試訓人員將所有的資料集中彙總,給現場的每一位球探、經理和記者都發了一份。

球探們坐在看臺上,拿著資料報告掃看了起來。

總體來說這群新秀沒有身體天賦特別驚人的。

畢竟,特別驚人的,也不會出現在這裡。

基本上都是中規中矩,李良在其中不算顯眼,但也不扎眼。

不屬於眼珠子一瞥,就知道這貨完全沒希望的那種。

部分球探甚至對他多關注了幾眼。

現在球探都在搞大資料,將球員的各種資料分類整合,希望能透過資料對球員進行更為精準的判斷和篩選。

像李良這樣的體測數據,雖然看起來略顯平庸,卻有點符合部分球探數據模型中的“可靠防守型角色球員”樣本。

這本來就是李良做任務所追求的,資料體現出來的自然也是如此。

此時,馬克斯手裡也拿到了球員們的體測數據,對於李良這個關係戶他稍加注意了一下。

“這小子感覺還可以,倒不像是完全來湊熱鬧的。就是不知道,進攻水平怎麼樣。”

馬克斯本以為李良就是憑關係過來走個過場,拍幾張照片湊個熱鬧,給自己加點身價。

然後他回國,爭取打球機會的時候,簡歷中除了“ncaa總冠軍成員”外,還可以加一個“在nba球隊試訓”,只是最終落選而已。

現在從體測來看,這個布魯斯-李倒是有打美國職業聯賽的身體基礎。

體測結束以後,球員們開始在試訓師的帶領下,進行持球基本功測試。

所有人被分成了四組,每組七個人,在半場試訓師的引導下進行低對抗的控球、運球、過人、上籃和投籃的練習。

同樣是個比較簡單的測試,五個試訓師站在半場,充當防守人。

然後球員拿球,從中場起步,運球繞過外線三個試訓師。

然後在內線兩個試訓師的干擾下,選擇上籃或者投籃。

試訓師會一邊做低強度干擾,一邊指揮球員做技術動作,考驗的就是基本功。

這個專案李良也不怕,因為他的控運球基本功並不差。

基本的運球、過人、轉身,胯下,還有傳球,他都能順利完成。

四年在肯塔基大學的刻苦訓練可不是白費的。

但在系統中他的【傳控能力】和【進攻能力】分值都很低。

原因就在於,他沒有辦法在高強度高對抗的情況下完成這些動作。

別說以nba的對抗標準了,哪怕是ncaa的對抗標準,李良都是不合格的。

沒辦法,天賦擺在那兒,肌肉的反應速度、爆發力和靈敏度都不行,對抗一強技術就失靈。

很多在nba賽場上球都運不穩,空位投不中的球員,如果降一兩個對抗級別,到低級別聯賽去打球,各個都是能突會投還能傳球的多面手。

相反,一些在ncaa風生水起,技術全面的新星,到了nba卻百無一用。

當年被稱為“伯德第二”的亞當-莫里森就是代表,當然他主要是受到糖尿病影響。

現在進行低強度試訓,試訓師都是意思意思,李良當然不怕。

依舊很順利的完成了一系列動作,控球,變向過人,傳球,上籃,急停跳投,完成的很順暢。

只不過,場邊的球探和經理一眼就能看出來這小子持球進攻不行。

他們各個都是行家,李良在控球過人時的力度、速度明顯不足,這種一上對抗就要丟球。

馬克斯搖搖頭,想果然還是不行,這持球水平,也就打打nbdl,還是替補。

李良倒是覺得挺好,反正他的閃光點就不是持球。

【傳控能力】維度裡,他一個任務都沒做呢。

結束了控球基本功的測試,上午的最後一個專案是自由對抗。

28名球員,分散在4塊場地上,自由組合,進行3v3,或者4v4的半場賽。

沒有裁判,沒有勝負,就和朋友們打野球一樣,可以盡情展現自己的攻防技術。

新秀們開始了各自的組合。

有些互相認識的組成一隊,有些還會稍微搭配一下,一個內線搭兩個外線。

場地上一時間熱火朝天,就好像討價還價的跳蚤市場。

不過和打野球不同,打野球都希望分到強的隊友,在訓練營卻希望分到弱的隊友。

隊友弱了,他才能有表現的機會啊。

於是,李良突然之間從更衣室公敵,變成了香餑餑。

作為冠軍球隊的飲水機,李良實力不行是眾所皆知的,誰讓他上電視的呢?

好幾個球員緊密團結到了李良周圍,一副誰要跟我搶布魯斯-李,我就和他拼命的架勢。

李良受到了過去前所未有的待遇,真不知是該高興還是難過。

最後,李良和馬奎特大學的達柳思-約翰遜-奧多姆,以及法國小子富尼耶組成了一隊。

和富尼耶一隊,李良是沒想到的。

他被李良看作是競爭對手之一,在名單上排第一。

不過兩人在美國都算外國人,因此有天然的親和力。

由於富尼耶實力強勁,其他人都不願意再加入進來。

隊伍成型後,隊伍之間開始自覺進行配對訓練。

他們很快就找到了對手,是密蘇里大學的後衛金-英格利什、馬庫斯-達蒙,前鋒裡卡多-拉特利夫,三人組成的“密蘇里小隊”。

三個人都來自密蘇里大學,同時宣佈參加今年的nba選秀,並一齊報名了這次訓練營。

密蘇里大學今年在大12聯盟打出了30勝5負的優異戰績,是ncaa的熱門球隊之一。

結果第二輪就折戟沉沙,敗給了諾福克州立大學。

諾福克的核心凱爾-奧奎因就在這次訓練營中,真是不是冤家不聚頭。

因為瘋狂三月表現不佳,沒有得到更好的表現機會,三人的選秀前途不甚明朗。

這次到新澤西,他們自然想要打出點名堂,得到球探們的重視。

在他們看來,或許李良所在的隊伍會是一個突破口。

既有弱點可以生吃,又有富尼耶這樣的強手產生對比,真是再好不過的試刀石。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巧的是,李良和富尼耶也是這麼想的,密蘇里三人組無疑很強。

三個人來自同一只隊伍,配合、默契肯定是極好的,和他們對抗很能考驗實力。

雙方都摩拳擦掌,把對方當成雞飼料。

表面上卻要很輕鬆的擊掌,甚至說笑一番。

開始兩邊打著玩玩,你投一個,我投一個,也不怎麼防守。

慢慢的,強度開始增大,密蘇里三人組率先發難了。

金-英格利什利用拉特利夫的擋拆,從中路殺入內線,然後一記單手劈扣!

這記扣籃意味著,兩邊要開始動真格的了。

依舊是密蘇里三人組的球,馬庫斯-達蒙在外線持球。

他身高6尺3,在密蘇里大學是主力控衛,頭號得分手。

奧多姆和他對位,這是兩個控衛的直接對話。

奧多姆的身高只有6尺2,1米88,在大二那年他曾經拿過全美最佳陣容,大三進入全美第二陣容。

今年他大四,入選大東區第一陣容,全美最佳陣容提名,可以說很有實力。

他個子不高,但攻防兩端充滿活力,尤其防守端,擅長“瘋狗式”的撕咬。

達蒙瞭解奧多姆的防守,在對手逼上來的時候,背身護住了球。

接著利用身高和體重上的優勢,從外線一路壓著奧多姆殺入三秒區附近。

頂著防守,一個小拋投命中兩分!

達蒙果然實力強勁,而且很有經驗,會利用身體優勢。

三人組中有兩人都得分了,剩下來當然要輪到拉特利夫。

拉特利夫對位李良。

作為對位軟柿子的他,要好好表現一下,打爆李良才行!

拉特利夫在密蘇里大學是三號得分手,精通各種進攻技術,還是隊內的頭號籃板手,屬於支柱型人物。

他跑到45度腰位要球,三分線外的達蒙把球傳給了他,然後跑開讓兩人一對一。

拉特利夫背身接球,然後轉身面框,稍作試探步,便持球加速從右側硬突!

和達蒙一樣,拉特利夫要用身體和腳步強吃李良。

胯下運球、變向的花技術,那是平時隨便玩才用的。

到了真打的時候,什麼都沒有強壯的身體和迅捷的第一步好使。

拉特利夫持球衝向三秒區,身體頂著李良往裡碾……

哎…怎麼頂不開?

哎…怎麼沒衝過去?

拉特利夫感覺有點懵。

李良像一堵移動的牆,牢牢地阻攔在拉特利夫跟前!

他把45度腰位到底線的位置,封鎖的死死的。

拉特利夫衝到底線沒有空間了,只能持球轉身。

死球了!

他把球扔回給了隊友。

第一次進攻,失敗。

拉特利夫想,肯定是自己還沒找到狀態。

李良卻不這麼想。

“還想一步突我?你tm第一步速度比得上老喬嗎?真尼瑪天真。”

李良在心中腹謗,被新秀喬丹折磨過的他,可不會怕這種簡單粗暴的悶頭一步過。

李良經受過的對位待遇,可是任誰都比不上的,這些末流新秀他怎麼會放在眼裡。

而在場邊,原本要觀察約翰遜-奧多姆的一個球探,看到李良的這次防守,不禁眼前一亮。

“感覺,有點東西啊。”這個叫瑞恩-韋斯特的球探想道。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熱門小說
神秘復甦明克街13號深空彼岸我有一劍唐人的餐桌不科學御獸神印王座2皓月當空光陰之外7號基地宇宙職業選手
相關推薦
馬林之詩美漫世界當宅男NBA禁區推土機流浪在諸天世界明日未臨怪物召喚手冊車神代言人美漫之無限附身逆成長巨星綠茵王牌少帥
作者不愛吃草的羊其他書
手持屠刀,立地成佛 我從來都不主動 美利堅唸詩之王 籃球之上帝之鞭 第二十二科 零秒絕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