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灣島半導體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啊,陳叔,你猜的真準!”

“之前你給我說過你的計劃,而今天你突然上門,要不就是裝置引進出問題,要不就是資金出了問題的。裝置的引進出問題你又不會來找我。那就只能是資金問題了。”

捧起茶盞,拂了拂茶沫,陳樹林繼續說道:“不過,我首先說明,之前的500萬美金,其實無論想你投到哪裡都可以,那是我和你阿姨對你的心意與饋贈,從沒想過你要回報什麼。你明白麼?”

“明白!”餘子賢很感動,對方就這樣直接給了自己500萬美金的饋贈!

這就是當土豪的感覺麼!?現在是真真實實的感受到了頂級富豪的豪。自己只是幫助了對方一下,就算是最終結果救了陳樹林夫婦,但當時歸根結底還是為了自救。

“嗯,現在你可以繼續說你的問題和需要多少資金了?”

“陳叔,說起來,這事情還與灣島的苔積電有關……現在,ASML打算將兩臺本來準備給苔積電的光刻機轉賣給我們,雖然是1.5微米的技術製程,但是已經很接近我們的需求了。也是我們目前能找到的效能和價效比最好產品!最關鍵的是,這兩臺光刻機是現貨,就在苔積電的庫房。所以,我們之前的計劃提前了……一千兩百萬的裝置款以及安裝除錯費用等等都需要及時調整……”

“嗯,光刻機最好的裝置不是曰本造的嘛?怎麼現在ASML成了最好的選擇了?!”

“陳叔知道啊?”

“之前只是大概瞭解,最近開始關注了,就是想瞭解你投資的半導體產業現在發展的到底怎麼樣?”

“確實,曰本造的光刻機裝置不管是在效能、可靠性上,都是最好的,可是因為曰本人和美國人的盟友關係,在這些高精尖裝置的出口上,曰本深受其影響,也就是說,我們想買的的裝置他們不給我們賣。甚至,我們能夠買到的裝置嚴重落後於灣島的裝置……而大陸的半導體等科技水平,陳叔不知道是否瞭解過……自有的半導體水平嚴重落後於國際水平五代以上,所以在產業發展上嚴重受制……就算是想大力發展,可是在裝置和技術引進上又受巴統禁運的影響……”

“哎,灣島,國之殤!巴統,國之痛啊!”

這幾年,陳樹林幫助大陸發展並投資造紙工業,在一些新技術新裝置的引進上,就曾經受到過美歐的影響,不得不採取其他措施……所以對於巴統的存在和影響,他是知道的。

不過,好在一點的是,造紙行業不是什麼非常重要的行業,所以美歐巴統禁運影響有限。不過,此時對於餘子賢所說的痛楚,也是有深有體會的。

“子賢,我對於灣島半導體行業瞭解的其實不多,不過對於聯華電,我還是知道一點的。因為,我也算是聯華電的股東之一了。”

“什麼,陳叔,你居然是聯華電的股東?”

“對啊,雖然股份並不多,但是也有5%,算是小股東裡的大股東……”

七八年前,專注於造紙大業的陳樹林,本著做熟不做生的理念,很少去關注造紙行業之外的產業。

只是在1983年,灣島工研院電子所成立聯華電時,由於灣島是中小企業為主導,半導體風險過大,民企不願投資,政府最終主動投資佔股 70%,民企佔 30%。

這30%的股份裡面就有5%是屬於陳樹林的。

本來陳順林都是不想投進去的,可是因為當時出任聯華電副總經理曹興成的緣故,再加上陳樹林是灣島大富豪,硬是被曹興成說服著投了些錢。

給錢投資之後的陳樹林,把這點錢的投資,就當成為灣島做貢獻了……因為只是持有聯華電5%的小股份,所以也沒當回事!就連這兩年聯電送來的年報也是很少仔細看,只是看一下盈利情況,當然看到的結果都不好,要不虧損,最好的結果也只是盈虧持平。

也許從灣島半導體事業起步時的艱難,就已經註定陳樹林的加入。

而等到陳樹林在遇到餘子賢的時候,就又強化了陳樹林對灣島半導體行業的投資,開始他事業上的第二次輝煌!

1974 年 2 月 7 日,在臺北懷寧街小欣欣豆漿店,經濟部孫運璿、行政院秘書長費驊,工研院長王兆振等和美國 RCA(美國無線電公司)研究室主任潘文淵在一起開早餐會,提出了發展半導體的計劃。此次會議隨著灣島半導體的成功成為傳奇。

之後,灣島投入一千萬美金作為發展 IC 的啟動資金,9 月就在灣島工研院成立了電子工業研究發展中心。這次決策不能視為技術官僚的獨立決策,實際上,這是政府和廣泛的海外華人專家互動的結果,10 月召集海外華人在美國成立電子技術顧問委員會,參與評估技術轉移的戰略方向。

當時,美國半導體的技術封鎖不像現在這般嚴格,灣島得以拿到了稍微落後的技術。以工研院電子所為核心的一批人負責轉移該技術,曹興成便是其中一員。

灣島確定了從海外引進技術(主要是消費類半導體,特別是電子錶)發展半導體的計劃。灣島出資 350 萬美元,40 多位研究人員去美國 RCA 學習,全套引進技術,電路設計、光罩製造、晶圓製造、包裝與測試技術,還包括進生產管理,而且協議規定 RCA 必須回購產品。當時,工研院建立的試驗工廠將技術用在生產電子錶所需的 IC 上,很快良品率超過 RCA,灣島一度成為電子錶三大出口地區之一。

而未來聯華電的掌門人,曹興成過著苦日子,和三輪車夫們一起住鐵皮屋,每天一邊唸書,一邊體會著社會底層的生活。

中學畢業後,曹興成以高分考取灣島大學電機系,隨後於臺北交通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攻讀碩士。他的第一份工作是灣島“經濟部”的公務員,因為表現出色,沒多久他就被點名,進入新成立的灣島工業研究院,並從小研究員一路高升至電子所副所長。

工研院時期,曹興成的腦子就出了名的好使,人送外號“點子王”。他也非常擅於同事關係,《龍門客棧》大火時,下屬給他起了個外號“曹公公”,曹興成對此不以為意,欣然接受。

曹興成的公務員時期,正值灣島半導體產業的序章,他全程參與其中。

立足該技術,在“經濟部”孫運璇的大力支持下,電子所規劃成立了一家積體電路公司。因為原始股東企業的名稱中都帶有一個“華”字,企業被命名聯華電,也就是後來大名鼎鼎的臺聯電。

一群技術男辦公司,誰來做管理?曹興成被推到了臺前。

電子所所長胡定華在一眾博士中相中了碩士生曹興成——做研究和經營事業不一樣,曹興成的話不多,但意見很多,有大格局。

不過在當時,這並不是一份美差。因為半導體行業超高的門檻,外界普遍看衰聯電,好友勸曹興成待在“體制內”,出去自負盈虧絕對吃大虧。曹興成也曾猶豫,但最終決定闖一把。他這一闖,不僅闖出了自己的大成就,也幫灣島經濟闖出了一片新天。

胡定華認定曹興成有大格局,這一判斷非常準確。聯電的.asxs.和其他半導體公司一樣,兼做IC設計和生產製造,不僅非常辛苦,還只能陪跑。

1983年,年僅33歲的曹興成走馬上任,成了聯華電的副總經理。

在曹興成上任後沒多久,便意識到這樣的模式難有出頭之日,於是,他破天荒想出了半導體代工的方案。按照其說法,1984年,曹興成便託人帶了一份晶圓代工模式的企劃書給張仲謀。

上任之後的曹興成為了開展業務,並且收購相關技術,在資金緊張的情況下,盯上了已是灣島土豪的老鄉陳樹林。

在灣島政研院院長的引薦下,曹興成成功和陳樹林搭上了線……最後更是在曹興成的死纏爛打下,陳樹林掏了腰包,並且佔據5%的股份。

當時的張仲謀剛走出德州儀器,任通用器材公司的總裁。他和灣島“經濟部”走得很近,被聘為科技顧問。曹興成在企劃書中詳細闡述了半導體代工的好處,提出和張仲謀合作,但是未得到對方的回應。

一年後,張仲謀受邀回臺,擔任灣島工業研究院院長,並在當局的支援下創立了苔積電,首創半導體代工模式。同時,張仲謀還兼任聯電的董事長,成了曹興成的頂頭上司。

曹興成他萬萬沒想到,這位聲名赫赫的半導體巨人,回臺的第一件事就是照搬了自己的創意。不過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曹興成唯有按下憤慨。

時隔多年後,在聯電有能力與苔積電掰手腕時,曹興成才對外提及這段往事,張仲謀則從未回應。外界為此爭論不休,是非曲直唯有天知地知。

好在,張仲謀給他留下了“報仇”的機會。創立苔積電,又兼管臺聯電,張仲謀的重心自然更傾向自己一手哺育的苔積電。

1988年,苔積電拿下英特爾的大額訂單,代工之路走上正軌,另一邊,臺聯電則依舊掙扎於IC設計與製造的陪跑之中。

“陪太子讀書”的時間沒有持續很久。

1991年,也就是此時,已是聯電總經理的曹興成,正謀劃著罷免張仲謀聯華電董事長的職位!

理由是沒有給聯電與苔積電同等的待遇為由,預示著,兩人即將正式決裂。

這件事之後,對灣島半導體行業未來十年內的發展,產生了深刻印象。

“罷免決裂事件”在灣島引發軒然大波,此時的張仲謀的地位還不像20年後那般牢不可破,由此受到了不少風言風語。但張曹的爭鬥,對於灣島產業卻是一件好事,雙雄的格局就此展開。

罷免了張仲謀,曹興成順理成章接棒成為董事長,聯電由此進入新的發展階段。幾年後,聯電採取半導體代工、IC設計業務、SRAM(靜態隨機存取記憶體)並行的策略,三大業務各佔三成多的比例。

在IC設計上,聯電四處開花,從VCD晶片到汽車晶片,他們什麼都做,也都做得不錯,但是曹興成並不滿足,他在等一個奪回“屬於自己東西”的機會。

1995年,曹興成的機會終於來了。是年,晶圓代工全面被業界所接受,苔積電的訂單源源不斷,但是產能卻滿足不了需求。一片大好之際,苔積電選擇讓客戶交訂金來預購產能,這一策略引發了某些客戶的不滿。

抓住這個機會,曹興成給聯電來了一次大變革。他宣佈聯電從IDM徹底轉型成為晶圓代工廠,原先的IC設計部門全部分割出去成為單獨的公司,聯電只負責控股,不負責具體經營。

這一轉變看似突然,實則是曹興成多年預想的結果。

和張仲謀一樣,雖然都是科班出身,但張曹兩人都不是技術專才,而是管理技術專才的專才。

曹興成在管理上留下了很多膾炙人口的妙筆。早年初任聯電總經理時候,他便首創分紅配股制度,提出讓每個員工都是老闆,這一策略引得灣島科技企業紛紛跟進,由此吸引了一大批海外優秀人才。

曹興成是“二八法則”的忠實擁躉,他堅信一家公司超過80%的成績由20%的人創造,所以他特別重視這些人,將公司利潤的80%分配給表現前20%的人。

除了讓利,曹興成還非常瞭解精英們的心理。他一直在聯電內部宣傳:“出去開疆闢土,是我們最高的榮譽。”鼓勵各部門負責人自己建立新公司,擔任總經理,與聯電互成犄角。

這一模式令聯電各部門有了極強的獨立性,也為聯電徹底轉型代工設立了先決條件。

轉型後,曹興成鼓勵開疆拓土的策略收穫了井噴式的回報。聯發科、聯詠、聯陽、智原科技等一批聲名卓著的企業,均由聯電的部門轉變而來,這些部門的負責人轉身成了企業的老闆,組成了蔚然壯大的“聯家幫”。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說了這麼多的灣島半導體產業的發展和曹興成,難道餘子賢這是又看上了20年後苔積電的地位,或者曹新成這個人才?!

只是,以餘子賢現在的能力,明顯啃不動啊!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熱門小說
神秘復甦明克街13號深空彼岸我有一劍唐人的餐桌不科學御獸神印王座2皓月當空光陰之外7號基地宇宙職業選手
相關推薦
執劍人間諸天次元聊天群和風幻想曲我的艦娘我的鎮守府千葉鹹魚傳說我有壹本萬界書我成了仁宗之子你的靈獸看起來很好吃漫威之我是劍齒虎紅樓庶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