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五九章 大清剿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趙曦進駐析津府了,整個大宋的隨官家親征,收復燕雲的文臣臣工都進駐析津府了。

還包括整個大宋的中軍。

百姓們都是逆來順受的,那怕上百年都有一個叫大遼的王朝在管理他們,也管不了曾經他們和中原王朝同種同族。

這時候城破了,他們只想著活命,想不了太多。

至於擔心的擾亂,一件也沒發生。

有些人,在河北道戰亂時,他們逃難,跑到了大遼的南京道析津府…~結果,原本這片土地上最強盛的王朝,有百萬戰兵,居然就這樣敗了。

至於說原本就在析津府居住的,在大遼朝廷做官的……他們都跑了。

剩下的平頭老百姓,只能這樣看著,無非感慨一句:從此,南京道要換大王旗了。

這時候,他們也就接受被宋國統治的事實了。

還好,大宋的隊伍好像比大遼的騎兵軍紀嚴明,幾乎做到了秋毫無犯。

在大宋隊伍進駐析津府的第一天,所有的商鋪沒有敢開門的。

破城後,三日後封刀…~這是作為遼國人聽的最多的關於破城後的軍令。

析津府被攻破了,整個析津府的百姓,躲在自家的地窖裡瑟瑟發抖…~

三日過後,逐漸有人開門了,也有人出門了。

相互跟左右鄰居問候,才發現,這三日居然沒人被殺掉。

並且,整個析津府的街道乾乾淨淨的,甚至比戰前還乾淨。

宋國的軍伍真的要比北遼騎兵好……

“告析津府子民書:燕雲十六州本就是中原王朝所屬,是不同於遊牧民族的農耕民族,是尊崇孔孟先聖教化的大漢民族。”

“燕雲十六州離開中原王朝百多年,今日算是回來了,重新歸屬中原正統王朝,重新做一個中原王朝的子民,做一個受先聖教化的後裔。”

“離開祖族百餘年,燕雲的萬千子民受苦了!從即日起,你們將屬於大宋,將是大宋的子民,將由大宋朝廷來撫慰你們百年受傷的心…~”

“從即日起,析津府就屬於大宋王朝的州府了。在朝廷委派官員之前,析津府將暫時作為大宋清剿北遼殘兵的大本營。”

“所以,析津府會暫時實行軍管,但不會影響百姓的生活,只需要析津府所有居民儘快到衙門登記,七日為限。”

“鑑於北遼朝廷窮兵黷武,君王昏聵,朝廷混亂,又有佞臣叛亂,導致北遼朝廷搜刮民脂民膏,導致燕雲百姓民不聊生。因此,大宋官家有令,從析津府歸屬大宋即日起三年,朝廷將減免析津府兩稅,析津府的商稅也將依照大宋商律執行!”

……

析津府原來的裡坊主事,還是裡坊的主事,敲著鑼鼓,挨個街巷喊話……就在百姓們以為已經安全的第三天。

不僅僅是這些,在告民通告中,朝廷幾乎做到了事無巨細。

開市,貿易,糧食保障,學堂授課,城門管制等等,都清清楚楚的告知了百姓。

挺新鮮,真的挺新鮮,不僅僅是方式,更是這種讓人放心的各種措施。

沒有殺人,也沒有搜刮財物,軍伍是軍伍,百姓是百姓,兩相好,互不干涉……

或許,跟了大宋也不是什麼壞事……

戰爭還在繼續,但析津府似乎很平靜了。

“這是朝廷北上剿滅北遼殘兵的後方,是整個前線隊伍的補給點。析津府的安靖,關係到整個前線的後勤保障。”

“稅收?就北遼這兩年的戰亂,別指望從析津府收到什麼錢糧。對於朝廷而言,儘快清剿北遼殘兵是重中之重,錢糧朝廷不缺,安靖尤為重要!”

“諸位將領要將朝廷的政策通告到每一位軍卒,諸位臣工要行使監督責任。在這裡,沒有什麼打下城池後的陳例,從現在開始,這就是大宋的城池,適用於大宋的所有法度!”

“朕不希望見到析津府出現軍民糾紛的事,更不希望看到析津府有區別對待的情況。”

“不僅僅是析津府,整個燕雲十六州新收復的城池,一律遵照析津府的安靖原則…~百多年了,就像被母親拋棄的流浪兒,好不容易回家了,朝廷應該讓他們感覺到溫暖…~”

話說得好聽,告子民書也講的好聽。

卻不知,在戰爭之前,已經用商貿的手段,將整個北遼的財富收拾的差不多了,能單留下析津府?

想一想,用早期搜刮到的析津府財富,在戰後補貼析津府的百姓……倒真的是取之於其,用之於其。

就在大宋中軍進駐析津府的第五日,絡繹不絕的馬車從南邊進了析津府,就在那一天,原來百文一升的糧價,瞬間降到了三十文…~

這些糧食的發運點,並不是從大宋境內來的,而是從直沽口,從四皇子的海運商隊來的。

從朝廷擬定作戰方略時,四皇子這邊就開始運糧了……這樣說也不對,應該是,從北遼內亂開始,經朝廷恩准,四皇子的隊伍可以南下,就開始往北遼這邊販賣糧食了。

別覺得糧食不賺錢,海船的容量,南洋糧食的價格低廉,整個海運線的無風險,還有北遼乃至整個遼東的糧食短缺…~以上基礎,讓四皇子在糧食一項上,賺了個盆滿缽盈。

即便是朝廷收復燕雲後,要求將糧價與國朝境內持平,海運販賣糧食的營生,依然大有可為。

所以,四皇子那邊,早早的囤積了大批的糧食,就在他麾下陸戰隊打下的直沽口……是一個很有港口基礎的地方。

等朝廷大軍將燕雲十六州收復後,四皇子那邊也開始從直沽口為.asxs.,向所有朝廷進駐的城池運送糧食……

在戰亂年月,糧食是最好的收買人心的工具,也是最好的安靖武器,甚至比火槍更有效。

在朝廷中軍進駐析津府七日後,整個析津府可以說已經完全歸心了……為口吃的,或者說為吃飽肚子,人們的選擇沒有意外。

就看不斷有人扭送那些原本是北遼軍卒,現在卻換了平民服飾,準備矇混過關的人,就能看出來,如今整個析津府百姓的心之所向。

這些,趙曦不覺得意外,諸位臣工可能有點意外,也沒當回事。

對於朝廷而言,這些事都微不足道。

“官家,是否可以讓汴梁那邊遴選官員了?十二州的官員配置,再加上郡縣,朝廷需要的官員太多了……”

王安石不是著急,現在的情形已經可以說是收復燕雲了,燕雲十二州都完全被大宋佔據了,也平穩接管了,甚至都收復人心了。

接下來自然就是官員派駐了。

當然,不能排除內閣有安置自家門生故舊的意圖。著急了。

“可以先讓汴梁那邊籌劃,至於何時到任…~找不到北遼耶律洪基那十萬主力,朕對燕雲還是不放心。”

開戰之前,北遼號稱八十萬大軍。

截止目前,已經在收尾了,將俘虜的,殲滅的全算上,也就二十多萬。

雖然北遼當初的號稱有些浮誇,但四五十萬應該是有的。

現在,朝廷的大軍已經在整個燕山以南展開了清剿,可收效甚微。幾乎見不到成建制的北遼隊伍。

這讓趙曦很不踏實。

都越過燕山了嗎?

就說是耶律洪基逃的早,有可能越過燕山,可後面的那些呢?也都越過燕山了?

至今仍然沒有訊息說北遼的朝廷喊話遊兵散勇。

大宋的騎兵出擊很及時,跟北遼潰兵的時間相差無幾,卻發現不了北遼大部隊的蹤跡。

到底還是地形不熟悉呀!

不管是追擊的隊伍,還是攔截者,都沒有上規模的戰鬥……也就是說,北遼在潰敗逃跑時,採取了化整為零戰術…~

“官家,大軍雖然在清剿,但還是以州府郡縣周邊為主。北遼對地形的熟悉程度,要高於我朝軍卒。”

“番騎隊又是以党項、吐蕃為主,不識地圖,很難做到絕對的無遺漏清剿。”

“若北遼真如官家所言,採用了化整為零的辦法,恐怕短期內很難做到清剿。而州府郡縣的治理,已經迫在眉睫了。”

“朝廷收復了燕雲,就應該儘快將燕雲納入朝廷管理。更何況,此戰已經算是結束了,官家的親征也該回朝了。”

“朝廷儘快遴選官員,將剿匪事宜交於地方安靖,合理佈防駐軍,才是朝廷如今該做的。”

戰事剛結束,王安石就操心朝廷的事了。

說起來,官家和諸位內閣,已經離開汴梁少半年了。

戰爭在一定程度上已經結束了,該如何擬定賞功,官家也該回朝議定了。

王安石還有話沒說,他是真擔心賞賜不到位,而影響整個戰爭的收尾。

“王相,戰爭的結束並不是指佔領城池,戰爭的收尾工作在整個戰爭中,要比打戰本身更重要。”

“王相的意思朕明白,隨軍的內閣先查錄軍功吧,隨時與汴梁溝通,內閣儘快擬定出犒賞方案來,讓諸位將領安心……”

“對於朕而言,這場戰爭並未結束,或者說僅僅只是開始。後續的戰事,甚至比大戰本身更重要。”

有些事例沒法講明白。後世有無數所謂佔領和戰爭結束的例項,這也是趙曦一直強調戰爭以消滅有生力量為主要目標的原因。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收復燕雲,並不是將燕雲置於長久的動盪不安中,既然收復,就是要讓燕雲像大宋境內一樣的平和。

趙曦不想做半拉子事,也沒臉接受一個半拉子的大勝。

燕雲安靖,才是收復燕雲戰爭的結束。

如今,北遼各部落勢力的首領,實際獵殺的不足三成。

別說皇族和後族,就是戰兵在五萬以上的大部落勢力,至今仍不能確定是否殲滅。

所謂的戰略目標,根本就沒有達到!

“著令全軍,城池周邊百里以內,全數交於戰車兵、火槍隊清剿!”

“各城池周邊百里到三百裡之間,由番騎隊清剿,三百裡以外的地區,交於輔助番騎以及招募番騎清剿。”

“同時,告知全軍,朝廷隨即擬定犒賞方案,在犒賞軍功時,將不分軍種,不分身份,一切以軍功為參考。”

“對於輔助番騎和招募番騎的草場犒賞,在燕雲範圍內的戰功,等同於隨後進軍草原的戰功,也同樣會以草場犒賞。”

“另外,昭告天下,燕雲範圍內的百姓,凡報告北遼各方勢力大軍蹤跡者,朝廷將以戰功賞賜,優先折算糧食和錢幣!”

北遼各方勢力之所以可以逃脫大宋軍伍的清剿,無非是依仗整個燕雲的地域廣大,依仗著他們對地形的熟悉。

很好!

那朝廷就把比他們更熟悉地形的百姓利用起來……

以原本北遼的財務狀況而言,大宋朝廷的犒賞會讓人動心的。

用後世的話,趙曦要將那些北遼潰兵、逃兵置於汪洋的人民戰爭中。

王安石還想說什麼,但是很明顯其他閣老似乎都贊同官家的意見。所以,他就只能先看看了,畢竟對於戰爭,他不熟悉。

用不著等多久,各路派出去清剿的奏報,就讓王安石明白了官家言之有理。

在清剿範圍逐漸擴大後,清剿隊伍自然就不再集中。

在中軍進駐析津府第十日,接到了第一個讓人很不舒心的奏報:一個五百人的清剿騎兵隊,出發三日後無音訊,最後找到的卻是五百具屍體。

而大宋裝備的強弩、短槍,以及大宋軍卒的單兵裝備,一律被帶走了。

“官家,大規模隊伍清剿,覆蓋範圍有限,而小隊清剿很容易再次發生此類傷亡…~”

即便是在雙方的騎兵對戰中,大宋也沒有出現過五百番騎整隊被殲滅的情形…~

關鍵是這樣的的殲滅,導致了大宋軍備的丟失外漏,這很嚴重。

“還是協同清剿吧!看來朕單純考慮戰車兵和騎兵的機動性有些片面了。”

“著令負責清剿的番騎隊,每隊出征時,必須有戰車隨同,不得少於每百人隊一輛戰車的配置!”

本來以為,以騎兵的機動性優勢,可以在短時間內清剿最大範圍的區域…~疏忽了。

趙曦也是著急了。

從目前情況判斷,耶律洪基應該是已經逃出燕山。

對於趙曦而言,不能殲滅北遼君王,這一戰還真的不能算結束。

自己還是受王安石的影響了,真的覺得離開朝堂很久了。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熱門小說
神秘復甦明克街13號深空彼岸我有一劍唐人的餐桌不科學御獸神印王座2皓月當空光陰之外7號基地宇宙職業選手
相關推薦
和風幻想曲我的艦娘我的鎮守府千葉鹹魚傳說晶片的戰爭我有壹本萬界書你的靈獸看起來很好吃漫威之我是劍齒虎紅樓庶長子技能生成器綜藝大導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