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1、番外一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番外一

漫天大雪飛揚而下, 朔風捲起斗大的雪片撞得人一頭一臉, 天地蒼茫, 不能視物。杜長史裹著厚實的狐皮大氅, 半連臉都遮在大毛圍領裡,眯著眼睛看了一時,心說, 戰事總算結束了。

他令將士一會兒將送上城牆的熱水澆築在牆上, 檢視下各城樓垛口,看將士們炭火皮襖都充足,方瀟灑的走下城牆。

城下葉管事一早備好馬車, 車裡籠著暖烘烘的腳爐手爐, 煮好熱騰騰的奶茶, 扶自家小爺上車後, 直待馬車駛入正街,方聽自家小爺長吁短嘆, “我這求援戰報發了十八封,也沒見陸侯回援,殿下一登基就把我忘了啊。”

葉管事自己也捧著一碗奶茶慢悠悠的喝,嘴裡說一句, “陛下就是忘了你,也忘不了皇后娘娘和兩位小殿下。登基後必然事事忙碌, 小爺您這裡又不是撐不住,何必總叫苦求援。”

“我這不是好心,想把戰功分陸侯一些麼。”

“你可算了吧, 我看你就是懶。”葉管事嘴下不留情,心下還挺興災樂禍,心說,活該!

杜長史又是一聲長嘆,嘆的葉管事快煩死了。

原本杜長史留在後方是圖清閒,結果,穆安之他們前方其實戰事並不多,倒是北疆這裡,穆安之一走,先是有部落挑釁,後來又有叛軍聯合大食人出來劫掠。杜長史大半年都沒過上消停日子。

杜長史成天沒旁的事,除了練兵,就是打仗,還有收編戰俘再訓練之類的。

大林小林兄弟簡直是煥發人生第二春,兩人現在手下都是萬把人的大將了,品階雖還沒升,但以後論功行賞,也少不了他們的。

大家都認為,杜大人就是繼陸侯之後的又一名將。

可在杜長史看來,他堂堂一斯斯文文的文官,成天舞槍弄槍,這日子,簡直苦死了。

所以,自從得了三殿下立儲又登基的信兒,杜長史是三天兩頭往帝都發戰報,強烈要求北疆軍回援,他得撤回帝都休養生息。

杜長史那簡直以孟姜女盼範喜良的心情盼望援軍,結果,他望眼欲穿到北疆起了大雪,大食國退兵,也沒盼來援軍。

其實,穆安之登基之後,就開始琢磨著接玉華妹妹和兒子們回帝都了,當然,不只媳婦孩子,還有白大人一家子,白大人尤其得重點保護。要不是如今朝中事務太忙,離不開裴如玉,裴如玉都想親自往北疆走一趟。

再者還有郡王妃、信安郡主等女眷也皆十分要緊,還有藍太后也時時唸叨李玉華和重孫們。

要說藍太后也是個奇人,當初太子家的兩位小重孫,藍太后也十分喜歡,太子帶著媳婦孩子親孃妹妹妹夫一溜煙的跑了,藍太后從此再不提及半字,彷彿根本沒這家子人。

所以,穆安之覺著,要論對皇家生活的適應力,無人能與他祖母藍太后相比。

最後,穆安之讓穆慶隨陸侯帶北疆軍回北疆,眼下西南戰事膠著,穆安之手下這些從龍之功的文臣武將都在議功,要穆安之說,別急一時,西北尚不太平,待西北靖平,一併論功,還能多升幾級。

陸侯回北疆接替杜長史,穆慶隨杜長史一起迎皇后娘娘攜皇子、與諸宗室女眷、官宦女眷一起回帝都。

這次陸侯回北疆,穆安之讓他把家人都帶上,穆安之的話,“你要是不放心,就等北疆靖平再來接人。以後就別夫妻子女兩地分離了,忠不忠貞的,哪兒在這個。”讓陸侯回北疆還有一重原因,陸家的案子已經在審了,陸侯與陸家總有血緣關係,他在帝都,倒是兩頭為難,還容易引發物議。

陸侯心中亦是感激。

只是,穆安之登基時已是七月,朝中事務千頭萬緒,胡安黎派往西南接掌戰事,陸侯的北疆軍住駐效外,總得形勢穩定些再回援北疆。

這麼一耽擱,八月方往北疆走。

就像杜長史說的,都停戰了。

好在杜長史是個樂天知命的,何況,大戰事雖停,城中還有不少陸家餘孽。陸國公一倒,陸家在北疆的暗棋群龍無首,各自為政。杜長史都受到好幾回刺殺,如李玉華白大人,杜長史再三勸李玉華不要出王宮,至於白大人身邊,杜長史安排的守衛比自己的還多還嚴。

喝過一碗熱騰騰的奶茶,杜長史覺著被風雪凍僵的臉都暖和起來,葉管事方回稟,“穆將軍留下的那婦人委實不安分,竟往白大人那裡遞帖子。我令人將那婦人拿下了。”

“真個不知死活的,原還想多留她幾日釣釣魚。”杜長史生性疏懶,卻是個明察秋毫的,何況穆慶對這婦人早有交待,託杜長史“好生照看”。杜長史真服了這些人,美人計也用得不到位啊,就憑這麼個七八年都進不了門的外室,能做什麼?男人若真心待一個女子,如何會任她在外住著。禮法上有名份有地位的才叫妻,比妻次一等的叫妾,比妾還不如的是外室。

一個男人,不可能旁的都精明,唯獨女色上犯糊塗。精明的人,任何事都不會糊塗。

這對於杜長史只是一個小小插曲,凡來新伊身負武功之人,他心中都有數。

雖則叫苦連天,但當時穆安之令杜長史做為留守武將,顯然是一件極英明決斷。

新伊王宮。

李玉華現在每天都喜氣洋洋,特別是在聽聞三哥登基之後,她不知道第多少回同郡王妃、信安郡主顯擺起她的大牡丹命格來,“我來帝都後就聽說天祈寺的籤特別靈,我叫著三哥一道去,他從不抽籤,我那回連抽三次都是牡丹籤。籤文就說,得此籤者,貴不可言。如今可不就應了那籤。”

郡王妃信安郡主也都是滿面歡喜,人生中最後一次投資這樣物超所值,郡王妃還好,她原就是穆安之的親大姨,信安郡主可謂揚眉吐氣,身為信王之後,能有帶著兒子下這一注,子子孫孫都跟著受益了。

信安郡主笑,“在帝都時我就聽說了,我聽說娘娘當年隨咱們陛下巡視河南,曾在洛陽白馬寺求籤,也是極靈的。”

“是啊。說來也玄,我跟三哥成親三年就是沒動靜,我也挺急,就在白馬寺求了一簽,簽上說我子女雙全,兒孫滿堂的命。接著咱們來北疆就藩,這裡別看偏遠些,我一來就做了個麒麟送子的胎夢。”李玉華道,“當時我就覺著,這地方肯定旺三哥。”

江珣的妻子何氏抱著剛滿月的兒子,也說,“娘娘說的是。還有李夫人說的那求子的法子也很靈驗。”

說的是當初紅梅姨給李玉華出的主意,讓李玉華養個孩子在身邊兒幾天,有助求子。李玉華就把阿秀借了小半個月,可不接著她就有了。何氏也是成親幾年無子,就有樣學樣,給紅梅姨送了好些禮物,跟紅梅姨搞好關系,把紅梅姨家的龍鳳胎借來住了半月,接著她也有了。

當時診出身孕,江珣隨軍出征,如今何氏都生了,孩子也滿月了。洗三滿月都是李玉華瞧著辦的,府裡開幾桌小宴,也很熱鬧。

何況如今傳回訊息,穆安之先後冊東宮登基,江珣也平平安安的隨侍帝側,何氏把滿腸牽掛都放了下來。她身邊是有乳母的,可這孩子來的不易,有孕生產時丈夫都不在身邊,何氏就看孩子看的緊,跟李玉華學著自己帶,一來二去,乳母用得也少了。

郡王妃瞅著外頭的天氣,“就是陛下登基這頭一個年,陛下跟娘娘得分開過了。”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李玉華捏捏大海的胖臉蛋兒,“分開也無妨,如今大事已成,咱們早一天回帝都晚一天回帝都都一樣。”

諸人皆笑了起來。

陸侯一行是入冬方回的北疆,杜長史一見陸侯如見親人,立刻跟陸侯商量著換防之事,他手下這些兵馬既要防外敵入侵,又要平叛地盤上那些別有居心的部落,還要時不時打一個流匪,雖是歷練出一支精兵,折損傷耗都不少。

如今陸侯歸來,杜長史也能讓手下兵馬暫且歇一歇了。

李玉華即便歸心似箭想與三哥團聚,可孩子小,北疆道路也不比關內,冬天常有大雪,必然要等到明春才能起駕回帝都的。

她召來陸侯問了許多三哥在帝都的事,身體可好,這一路自北疆到帝都可遇著搓折沒有?事無巨細、林林總總,好在陸侯雖寡言,卻是個細緻人,說的都很清楚,只是不及穆慶言語活潑有趣。

穆慶回北疆方曉得他那外宅讓杜長史給端了,穆慶還特別給杜長史送了份厚禮,多謝他。杜長史都說,“弄這麼個細作在身邊,虧得你這六七年沒出過事,你也容得下。”

穆慶道,“這個腦子比較簡單,有這一個留著,就省得再往我身邊派新的了。反正先時我也無意親事,還能做個擋箭牌。”至於那女子的結局,穆慶問都沒問一句。

穆慶也說了許多在帝都的事,包括陛下如何思念娘娘,他還帶來了諸多家書,有陛下寫給娘娘的,有裴大人寫給折大人的,還有七叔寫給紅梅姨的、他家江將軍寫給夫人何氏的……反正光這些書信就擱了一箱子。眼下不能起程回帝都,穆慶便在杜長史身邊打個下手。

還有杜首輔給杜長史的家書……

要說如今帝都,文官裡最煊赫的莫過於杜家,裴相一退,穆安之便點了杜尚書接任首輔,杜家兩兄弟,杜首輔已是內閣之首,杜長史更是跟在穆安之身邊六年,身為穆安之的第一長史,心腹重臣,也就比裴如玉裴尚書略差一線罷了。

可想而知,雖眼下新君尚未安排,以後杜長史的前程也差不了啊。

如今真是人人羨慕,杜家三五十年的富貴是妥妥的了。

結果,杜首輔剛上任,就受到陸老太太的攀咬。

穆安之要為母族翻案,柳家案重審。這官司三司都參與進來,事涉新君母族,自然無人敢含糊。

剛審到當年柳國公以庶充嫡的案子,陸老太太就爆了大料。

要說這位老婦人也是奇人,當年二子二女顯赫一時,如今二子皆喪,二女麼,陸氏隨穆祈之逃往海外,還有許陸氏,因母族牽連,也被慈恩宮削去誥命,活的尷尬。可這老婦人即便在牢裡也硬挺著一把老骨頭叫囂。

她要求見杜首輔無果後,便什麼都不管了。

“當年柳國公外室的確生有一子,也的確是柳家的種,當年驗血不對,是因為有人把孩子了。”

“誰換的?”乍聽這等密聞,黎尚書的心臟都吊了起來。

“當然是我。我用重金買通那女子身邊的管事嬤嬤,生下來就換了。”

這等喪心病狂之事,難得這老婦人說的如此理直氣壯,竟無半點慚愧之色。黎尚書氣的一拍桌子,罵,“簡直窮兇極惡!”

老婦人哈哈大笑,暢快之極。“聽說當年連驗三次,血皆不溶。當然不溶,那根本不是柳家的種,只是自鄉下買來的一個男嬰。”

黎尚書氣的臉色都變了,卓御史按住她,直接問重點,“換走的小公子呢?在哪兒?你若如實說來,朝廷必有寬赦。”

老婦人渾濁的眸子裡射出兩道譏誚寒光,倒並未不說,而是道,“那得問杜首輔啊。”

上首三位大員皆面色齊變,老婦人愈發得意,自顧自道,“當年換走的孩子,我原是想擱馬桶溺死的,可惜為人所察,只得匆匆送走,交手時打得太厲害,襁褓飛了出去,手下人幾番查詢,就找到了杜狀元,就是現在的杜首輔。聽說杜首輔是個沉默寡言的性情,那你們沒見過當年的杜狀元,真是巧舌如簧,八方周旋,目光如箭,手段迭出。就用這個孩子,便結交了陸家與秦家。都說他少年得志,入官場以來深得帝心,四十歲便直入內閣,滿朝文武看看,有沒有他這樣的順遂。陸家秦家提攜他多少,可如今,秦家不存,陸家敗亡,只有他杜首輔,步步青雲,下得一手好棋。”

陸老夫人狂笑,“你問問他,當初是不是他一力主張將柳家血脈交給秦僖的。是不是他說,柳家雖敗,柳氏所出皇子尚在,以後皇子年長,難保太平。有此子在,會是一枚絕好棋子。當年三皇子出宮開府,是不是他,直接將他的庶弟安排在三皇子身邊,說的是,先手已失,這第二手再不能錯過。”

三位大員未料到事關新首輔,都有些傻。卓御史繼續問,“先手已失,誰是先手?”

“當然是裴如玉。當年杜首輔是想把他的庶弟送到廟裡的,反正是個庶出子,本也不值什麼。可那小子天生好吃懶做不馴服,送去沒幾天,還沒跟廟裡的三皇子搭上關係,就因在廟裡烤雞失了火,叫廟裡趕了出去。陰差陽錯,姓裴的老狐狸把孫子送去倒站住了。”老婦人厭惡的撇撇嘴,“因此事,杜首輔扼腕許久,把他那庶弟打的鬼哭狼嚎。虧他也是一幅君子模樣。”

“你們還真以為姓杜的把他那傳臚庶弟送到三皇子身邊是打得什麼好算盤,原本他爹給庶子定的是嫡妻孃家的千金,杜老爺一死,杜家庶子就親自上門把親事退了,外頭都傳這庶子不識好歹,名聲臭的大半個帝都城都知道,帝都但凡體面人家都不敢與他結親。你們知道當年親事是怎麼退的?那庶子當真心機淺,杜首輔不過是打發幾個婆子說了些閒言碎語,那庶子就禁不得挑撥把樁好親事給退了。光風霽月,端正守禮的杜首輔,就是這麼個貨色……長見識了吧?”

黎尚書幾人互相對視一眼,杜首輔竟然參與過柳氏子之事,的確是讓三人震驚至極。可杜首輔對杜長史絕對不差啊,當然,杜長史自己退親這事簡直是愣頭青的可以,但,杜長史年紀輕輕便取得傳臚功名,起碼在教育上杜首輔是用了心的。當年杜首輔品階尚低時,為著把庶弟送到內書館,可是費了不少力氣。

起碼杜首輔不像個卑鄙人。

可跟這老毒婆也說不著,只是,這口供對杜首輔多有不利,何況,把當年柳家子交給秦僖撫養,而且,秦廷若是柳家那孩子,如今跟穆祈之出逃海外,這算什麼……

陛下母族寥落,舅家估計也就這一個表哥了。

三人不敢耽擱,退堂後商量一時,就把這事回稟穆安之,由陛下聖裁。穆安之是在刑部審過案當過差的,就陸老太太這口供,穆安之嗤道,“養敗家子比養傳臚容易百倍,胡言亂語。不過,叫老杜來,問問他這到底怎麼回事?他怎麼把個孩子交給秦僖了,不過,秦廷有好幾回都挺驚險,當時我就覺著,這秦僖當真毒辣,親兒子也捨得,如今倒是說得通了。”

杜首輔就在內閣當值,一宣即至。

杜首輔看過杜老太太的口供,不屑道,“前幾天這老婦人就一直託人要見我,我了想如今與她也沒什麼關係,就沒過去。”

“以前你們真有刮葛?”看來這毒婆子也不全是謊言。

杜首輔道,“這話說來就長了。”

“沒事兒,慢慢說。”穆安之指了指邊兒上椅子,杜首輔過去坐了。

許多年前的往事,如今敘來,即便以杜首輔心腸都難免悵然。

“那是我中狀元的那一年,當時家父在刑部做個主事,官階不高,但那年柳家案發,刑部很忙碌,我父親分管了些不大要緊的瑣務。我家在帝都也有上百年,與柳家算是故交,臣少時得拜名師,多虧老國公照拂,柳家出事,我父親很想出些力,但當時這是柳家重案,沒人敢貿然出手。後來我父親在牢裡見了國公爺一面,國公爺說,旁的暫可不提,但他自己孩子的事他絕不可能弄錯。當時驗血的孩子已經被送往天祈寺,我在暗中追查,其實很好查到陸家,柳家一倒,陸家得利最大。我著幾個面生的師兄弟盯著陸府,很快就查到陸家把那孩子藏到郊外一所農莊。還沒想好營救時,就有另一股人出現,兩廂為此打了起來,我於暗中趁雙方不備得手。後來沒過多久,陸家人就查到我手上,他們能李代桃僵,我自然也可以。何況當時我剛中狀元,在朝中算個熱灶,我想柳家一倒,陸家必然要後來居上,索性直接表露出投奔之意,他們自然更信我。”

“我沒料到的是,陸仲陽竟然與秦僖關係默契,當年秦僖原是老國公愛將,因在禁衛軍挑釁陸侯,被陸侯打敗,從此離開禁衛軍轉入龍虎營,默不得志的時候。倒不是我主動把另一個孩子交給秦僖的,雖是李代桃僵,我也不想白造殺孽,便說起柳家雖倒,難保還有殘部效忠,再有陛下您剛出生,誰知道您將來前途如何,養著這孩子,不比殺了強麼。陸家不能養,秦僖便動了心。”

“我把這孩子交出去後,原以為太平了,不想沒過半年,睿侯就找到我。讓我把孩子交給他,睿侯委實難糊弄,當時就是我們全家綁起來也不敢與他硬槓,好在我們商議後,還是由我撫養,睿侯派了可靠的人在那孩子身邊照顧。後來睿侯出事,一晃也這些年了。”

黎尚書幾人聽的瞠目結舌,都想到如今那孩子的身份,不禁對杜首輔生出敬重之心。這些年偷養柳氏子,光這份情義,便不是尋常人能有的。

穆安之問,“那孩子是……”

答案幾乎脫口而出。

杜首輔點頭,坦率道,“就是舍弟。他其實只比殿下大一年,為了不令人生疑,便給他改大了兩歲。”

這就能說得通了,為何當初杜首輔要把弟弟送廟裡去跟少年的穆安之相處,雖然……因故,沒有成功。

也能明白,為何穆安之一開府,杜首輔便把杜長史派到穆安之身邊。

這些年的養育教導,殫精竭慮,豈是尋常付出?

杜首輔說的輕描淡寫,但其間要付出多少心血,方能教導出這樣一位文武雙全、才德兼備的恩人之子?

柳家當年,仇家多,落井下石的多,背信棄義的多,但,也有杜家這樣有情有義的人家,方使柳家一脈隱密又艱難的傳承下來。

不使忠臣絕後。

杜首輔道,“當年,我父親悄悄告知柳公爺此事,他走的很安心。”

杜首輔天生端肅,黎尚書卻是個多愁善感的,當時眼淚就下來了。穆安之心裡也不好受,想小杜一向無憂無慮,頂多有些嬌氣,這要是知道有這樣一樁身世,這心裡怎麼受得住啊?

黎尚書流一回眼淚,哽咽道,“細想來,小杜的確有幾分當年柳公爺的品格?”

卓御史年輕,出身寒門,不曾見過當年柳國公,不禁問,“小杜生得很像柳公爺麼?”

“相貌倒是不像,但性格也有幾分像。”

卓御史心說黎尚書你這也太會拍馬了,柳國公要是有杜長史這本事,柳家也倒不了。就聽黎尚書道,“有一回在刑部,我看小杜用飯,雞湯喝了一口就說不對味兒,這肯定是童子雞燉的湯,野雞仔子的湯還要更鮮一些。柳公爺那時就這樣,一口茶他都能喝出是哪個山頭的水來。”

卓御史:原來是挑吃挑喝上相似。

黎尚書彷彿找到了無數共通點,“還有小杜穿衣裳,都一樣的官服,他那衣襟露出的裡衣領子,一個褶子都沒有。還有屋裡燃的香,都是上等沉水香,那沉水香多貴啊,杜大人平時從不用香,杜家教導子弟向以樸素端正著稱,當時我就想,杜大人可真疼小杜,這樣貴的香都捨得給他用。”

杜首輔聽的都想翻白眼,這倒不是他舍不捨得,他不捨,那小子也要用,他不給錢,那小子就讓鋪子裡記帳,鬧得杜首輔總能收到大額帳單,簡直氣死個人。

杜首輔心說,我這恩可算報了。

可一想到以後那混賬小子就不姓杜不是自己弟弟了,儘管這是二十幾年一直期盼的事,心下卻難免生出無數惆悵。

杜首輔還要提供有著杜長史身世的證據,這倒不難,杜長史一直有睿侯派人照顧,而且,血統總有神奇延續性,杜家從未出過善戰之人,杜長史卻是對軍事一點就通,頗有乃祖之風。

穆安之私下問杜首輔,“秦廷出身?”

杜首輔道,“帝都郊外三里縣李家,家中有幾百畝肥田,那戶人家的老爺多年無子,為家業傳承,便租了個妾,只為生子。生下一子後,那老爺的正妻又有了身孕,生下來也是個兒子,前頭這孩子便不受待見。那正妻著人將孩子打發了,照顧這孩子的嬤嬤心軟,原想送到育嬰堂。也是這孩子的命吧。”

“他知道嗎?”

“我沒說過。不過,陸仲陽後來與穆祈之決裂,但他一直以為秦廷是柳家子。穆祈之待他如一。”

穆安之心說,倘是連這樣的刺都不在乎,穆祈之當真有些心胸。

秦廷逃往海外,穆安之眼下無力追捕他們,既然秦廷不是自家親戚,穆安之也就不再多想,遂與杜首輔商量著這事怎麼跟小杜說。

當然,也得著重讚歎杜首輔的大仁大義。

杜首輔都有些不好意思,“陛下莫再贊臣了,當年也頭疼過,可也得到無上樂趣。”向來不苟言笑的臉上亦不禁露出一絲笑意。

要說陸老太太還大言不慚說杜首輔當年升官都是陸家秦家提攜,就憑陸首輔當年年紀輕輕便能周旋陸秦兩家,私下撫養杜長史長大來說,有沒有人提攜,一樣升官。

只是,杜長史的身世彷彿白大人的火炮,砰的炸開在新伊城,把大家震的不行。李玉華等人還只是驚訝震驚,郡王妃這樣剛烈的人,硬是一上午就拉著杜長史的手哭了三場,哭的杜長史都不好意思的說,“不會是我哥弄錯了吧?這怎麼可能啊?小時候我哥待我可嚴厲了,一放學就要去他衙門寫課業,文章寫不好把我罵的跟狗一樣,我進士得個傳臚他見天的黑著個臉,彷彿我犯了天大罪過一般。我要是他恩人之子,他不該對我百依百順、好得不得了麼?娘娘,您別哭了,您萬一哭錯了人,多浪費感情啊。”

郡王妃一邊拭眼淚,硬是給這話氣笑,說,“一聽這混賬話就知道你肯定是阿弟的孩子,你爹就是這樣的人哪。”

郡王妃含淚細細端量杜長史,點頭,“眉眼看不出大了,可你這性子就是跟你爹活脫脫的脫了個影。”

大林小林聽說後也趕來相見,這二位更是柳家忠僕。大林說,“小爺剛生下來時眉宇眼有些大爺的影子,約摸是大了便褪去了。”

“不會搞錯吧?”杜長史始終不大相信他是柳家人。

“這怎麼能錯。小爺你指揮戰事,完全就是老公爺的模樣。”大林由衷說,“眼下相貌雖看不出,可小爺嬌氣包的模樣,跟大爺一模一樣。”

杜長史氣,“我嬌氣包?我每天風裡來雪裡去,簡直是鐵打的漢子好不好?”

小林笑,“要不我哥怎麼一見小公子就格外投緣,就是因小公子性情像國公爺呀。”他哥就天生喜歡服侍嬌氣包,專門挑吃挑穿的這種。

其實憑良心說,小公子文武雙全,雖性情肖似,但論本事遠勝國公爺當年。倘當年國公爺有小公子的本領,北疆軍何至於落入他人之手。

一時間,杜長史這裡門庭若市。

陸家接掌北疆不過二十幾年,但柳家掌北疆軍長達百年光陰。可想而知這些北疆的老兵老將,當年郡王妃過來都能對穆安之有所助益,何況杜長史這正統血脈。

杜長史簡直愁死了,時時找陸侯唸叨紓解心情,把陸侯煩的夠嗆,時不時有一種八哥女婿還在身邊的錯覺。

若以為杜長史身世曲折離奇,那是因為如今大家尚不知睿侯秘辛。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熱門小說
宇宙職業選手唐人的餐桌神秘復甦神印王座2皓月當空我有一劍光陰之外深空彼岸不科學御獸明克街13號7號基地
相關推薦
奪愛帝少請放手我的神秘老公無上寵愛詭異修仙病弱反派飼養指南帝臨鴻蒙帝少追緝令,天才萌寶億萬妻向神進化女主是個錢罐子精我靠算命爆紅娛樂圈
作者石頭與水其他書
美人記 皇后把朕的後宮都攻略了 我這糟心的重生 木香記 和珅 紅樓之林家謹玉 龍闕 巧言令色 紅樓之開國風雲 歡喜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