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機緣天成”
這一次與胥忖朱的正面接觸,達到了呂筱仁一直想要達到的目的,呂筱仁的內心裡也就更加自大了,自認為在寧秀,只有自己想不到的,決沒有自己辦不到的。確實,小人的心性不是正人君子們所能夠理解的,他不象蠢人那樣缺乏心智,也不象君子那樣不屑心術,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可以不擇手段,不計天良,不顧無辜,自然也就容易達到其願望。
在和胥忖朱達成聯手共識後,為了表示自己的誠意,呂筱仁對茫壩山隧洞專案進行了認真思考。他覺得既然與胥忖朱的聯手是由茫壩山隧洞專案開啟的,那麼對於茫壩山隧洞專案的處理,就要動腦筋認真考慮,既要達到自己的目的,也要達到胥忖朱的要求,這樣既實現雙贏,又以此作為和胥忖朱進一步接近關係的契機。
而要實現雙贏,要找到各自的所求。呂筱仁自己在這個專案上需要什麼他自己自然清楚,而胥忖朱在這個專案上需要什麼,呂筱仁就只有靠分析了,他還不可能直截了當地去問胥忖朱。
從自己這次直接與胥忖朱交道時胥忖朱所強調的內容,結合平時呂筱仁知道的胥忖朱對茫壩山隧洞專案的一些看法或者是所表明的態度,呂筱仁分析,胥忖朱在茫壩山隧洞專案上的直接所求,就是他的政績和所謂的贏得老百姓的認可。這是從胥忖朱強調專案要儘快復工這一點上判斷的。至於經濟上的所求,呂筱仁以己之心度人之腹,覺得胥忖朱肯定也希望能夠得到,只不過因為沒有他信得過的人,他不敢輕易表露出這種想法——有誰不愛錢呢?
但專案要儘快復工,呂筱仁知道,難點在軍方。如果軍方不表態,專案就無法復工。但從前期與軍方接觸的情況來看,要徵得軍方的同意,難度較大。這也是呂筱仁可以藉故拖延工程開工時間的有力理由。呂筱仁清楚,如果復工太早,人們就容易對垮塌事件產生興趣,如不對專案相關人員進行處罰或者是處罰不到位,就可能引起社會的不滿,但如果要對專案相關人員進行處理,成呂因就首當其衝。只有以時間換空間,等人們對隧洞垮塌事件的關注熱度降低後再來處理,就不容易成為普通群眾關注的熱點問題。
有了這些考慮後,呂筱仁就確定了茫壩山隧洞的基本思路,就是一方面讓調查組織繼續調查垮塌事件的原因,另一方面積極爭取軍方對專案的理解和支援,在沒有徵得軍方同意前,工程施工暫停。
呂筱仁確定了茫壩山隧洞的工作思路後,主動在電話上給胥忖朱作了彙報。胥忖朱聽了呂筱仁的彙報後,並沒有說出另外的意見,只是仍然強調,要呂筱仁抓緊時間,加快進度,力爭早日復工。
對於茫壩山隧洞工程,實際上胥忖朱並沒有認真去考慮,也提不出更好的思路。呂筱仁能夠主動給他彙報,他心裡就已經感到滿足了,至少他覺得,目前寧秀這個他最感棘手的刺頭式人物,現在已經在自己面前臣服了。這是胥忖朱感到最滿足的事。
胥忖朱與呂筱仁的勾聯,可以說是寧秀人民的災難,兩人勾結起來後,沒有想著如何利用手中的權利為寧秀的老百姓謀利益,而是總想著利用手中的權力,打擊異己,謀取私利,在寧秀飛揚跋扈,為所欲為,狼狽為奸。當然,也正是他們兩人的勾結,加快了他們走向深淵的步伐。
世上的事,很多時候都會出現一些普通人想不通或者是無法理解的現象。猶如有什麼在暗中相助胥忖朱和呂筱仁他們一樣,胥呂兩人剛結成勾聯,省上就決定對寧秀的班子進行調整:副書記諸葛虹調平康省的另一個市任副書記,提拔呂筱仁為市委副書記,調平康省省會城市的一個縣委書記到寧秀任常務副市長,同時,將市紀委書記須達央調省商務廳任副廳長,高平康省的另一個市的市委常委、秘書長到寧秀任市紀委書記。
省上調整寧秀黨政班子的事來得非常突然,並且力度也比較大。這次調整,外面的人看不出有什麼奇竅,但瞭解寧秀黨政班子情況的人一看,就可以看出其中的奇竅來:諸葛虹是死死地站在祁一徵這一面的,順達央也是對胥忖朱極為不滿之人,而呂筱仁一直就對祁一徵不滿,現在又和胥忖朱勾結起來了,兩人共同的矛頭都是指向祁一徵的。新來的兩個人對胥忖朱和祁一徵都還說不上是支援力量還是反對力量。
這樣調整後的結果,是支援祁一徵的力量大大減弱,反對祁一徵的力量得到加強。
調整訊息一傳出來,就有人認為這是新上任的省委組織部長葛洪濤實實在在地支援胥忖朱的結果。葛洪濤與胥忖朱老丈人的關係在寧秀可以說是盡人皆知,葛洪濤擔任省委組織部長之前,社會上傳得沸沸揚揚說是胥忖朱要調離寧秀,葛洪濤剛當上省委組織部長,胥忖朱要被調離的傳言在社會上就嘎然而止。這其中的奧秘誰還會不清楚呢?現在對寧秀班子出現這樣的調整,其用意是不言自明的。
當然,也有人認為,省上調整寧秀黨政班子的用意並不象一些人所分析的那樣,是為了增加胥忖朱支援力量,而是一次正常的並沒有其他考量的調整。諸葛虹調走,是她個人一直以來的願望和要求,諸葛虹調走後,自然要補充一個副書記,而呂筱仁不僅是寧秀黨政班子中資格較老的,比他資格稍老的順達央這一次也被調走了,呂筱仁不當市委副書記,讓寧秀的其他幹部任副書記都不恰當,而兩個新調寧秀的幹部,應該說對寧秀的書記和市長都沒有特殊的交往,談不上誰站在誰一邊的問題。寧秀的幹部和群眾包括祁一徵本人,也都還不瞭解胥忖朱和呂筱仁已經勾結在一起了,其他人就更不知道這個情況,有人還認為,讓呂筱仁擔任市委副書記,是為了制約胥忖朱。寧秀大多數幹部都知道胥忖朱和呂筱仁之間的關係不協調。
當然,還有人說把順達央調走,是為了讓呂筱仁擔任提拔市委副書記沒有障礙。如果順達央不調走,以順達央的資格,市委副書記這人位置就輪不到呂筱仁了。
官場上的人事問題,永遠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並且永遠都只能是江湖傳說,絕對不會有官方的標準答案出現。
對於寧秀班子做出這樣的調整,作為省委組織部部長的葛洪濤來講,確實也動了一番腦筋,但卻並沒有社會上的傳說的想得那麼複雜。諸葛虹調走,是她一直以來的願望,順達央調走,則是因為省商務廳出了兩個腐敗案,為了加強商務廳內部的監管,便把從事紀檢工作較長的順達央作為了物件。從外地交流兩個幹部到寧秀,也實實在在地是出於幹部交流的需要。要說葛洪濤在其中有什麼他個人的私貨的話,那就是呂筱仁。呂筱仁與葛洪濤的關係,寧秀的幹部都清楚,居於呂筱仁多次找自己,希望能夠關心一下,葛洪濤在考慮寧秀的班子調整時,首先就想到了呂筱仁。呂筱仁是寧秀本地人,按規定是不可能在寧秀擔任主要領導,而想將其調離寧秀,呂筱仁又明確表示過不願意離開。因此,讓其擔任副書記,在以後人大、政協班子換屆時,呂筱仁還可以到人大、政協去任正職,從而成為正廳級。這是葛洪濤為呂筱仁考慮的實實在在的發展路子。葛洪濤之所以要為呂筱仁這麼盡心地考慮,也還是因為自己有把柄在呂筱仁手上,害怕呂筱仁一旦哪天不滿意自己,將自己的那些把柄透露出去,那麼對自己肯定是極為不利的。居於此,葛洪濤才會為呂筱仁考慮得這麼長遠。這實際上也等於是葛洪濤被呂筱仁綁架的結果。
對於胥忖朱,葛洪濤是真心瞧不起,但出於對胥忖朱老丈人的感恩,葛洪濤不得不對胥忖朱給予儘可能的關照。幾乎所有知道葛洪濤與胥忖朱老丈人關係的都知道,沒有胥忖朱的老丈人關照,就沒有葛洪濤今天的地位。因此,在確定了寧秀班子的調整方案後,葛洪濤反覆思考後,還是決定專門給胥忖朱打了個電話,一方面是從程式上徵求一下胥忖朱的意見,組織工作最大的特點就是講程式。凡事只要程式對了,結果如何,可以不管。另一方面也是主要的,就是提醒胥忖朱,要他作為一個市委書記,必須從大局出發,心胸開闊,注意班子團結,起好表率帶頭作用。當然,葛洪濤對胥忖朱的這些話,無論是在什麼場合,都是能夠拿到桌面上來說。這也是葛洪濤的聰明之處。(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