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錯用其人
由於呂筱仁擔任安寧區的區委書記僅僅只有幾個月時間就調走了。呂筱仁從區上調走後,就有區上的老幹部直接給葛洪濤寫信,認為市委對寧秀區的老百姓不負責,幹部走馬燈似的三天兩換。
面對寧秀區老幹部的這些反映,葛洪濤覺得雖然對自己有損害,但其危害遠遠小於呂筱仁作為一個區委書記不幹正事,整天圍著自己轉在老百姓心目中所產生的對自己的損害更大——幹部調動是正常的事,但一個區委書記不考慮區上的工作,而是當成了市委書記的生活秘書,就是不正常的事了。作為市委書記的葛洪濤,毅然決定把呂筱仁調到自己身邊作市委秘書長、辦公室主任這一做法,既是作為市委書記在寧秀工作的現實需要,更是一種聰明的自我保護——試想,一個多少想乾點事的書記,如果天天都還要為自己的吃喝拉撒之類的小事考慮,肯定會影響其考慮其他事情的精力。但一個區委書記天天轉著自己轉而不幹正事,在幹部和群眾中所帶來的影響是可想而知的。這也是為什麼職位越高,為其服務的人越多的原因。
調到市委書記身邊工作後,呂筱仁的奴性和小人特性得到了充分的展示,不僅每天象一個忠心的小丫鬟一樣伺候著書記,還專一揣摩書記的心理,猜想作為市委書記的葛洪濤心裡在想啥,對啥子感興趣,甚至揣摩葛洪濤當天的心情。可以說為了討好葛洪濤,呂筱仁已經達到了無所不用其極的程度。一般的人看有關乾隆皇帝與和珅的故事時,都很難理解一個還算稱得上是不糊塗的皇帝,為什麼卻對貪得無厭的和珅寵愛有加。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和珅善於觀察乾隆的言行、揣摩乾隆的心理,能夠投其所好,正如常人愛說的當你想瞌睡的時候,他給你遞來了枕頭,當你想撓癢癢的時候他給你送來了如意,當你想方便的時候他給你拿來了手紙。當然,呂筱仁完全不能和和珅相比,和珅能得到乾隆皇帝的寵愛,除了善於揣度猜測、逢迎拍馬外,多少還有一些本事。而呂筱仁則完全是一個啥本事都沒有的小人,甚至連說話都無法說連貫。儘管其在兩個縣區當過縣長或書記,但沒有講出過一次象樣的話,呂筱仁工作過的縣區的同志都知道,只要是呂筱仁主持的會議,完全不用帶筆和本子,因為呂筱仁講話,從來都沒有中心,也沒有主題,漫無邊際地散打,說了半天,不知道他到底說了的是啥意思,頭一句話說可能今天天氣不好,後一句話可能就說到城裡叫化子多等等之類,完全無法記錄,就是記錄下來也沒有用,即使整理出來也不知道他表達的中心意思是什麼。當初在地委辦公室時,之所以地委辦公室的人都瞧不起他,就是因為呂筱仁能力差,但卻喜歡到處打小報告,在辦公室內部製造不團結。
有句話說“小人得志”。很多時候往往就是這樣。但分析起來,小人得志也並非是個別現象,而是一種比較普遍的現象。小人的心思在於琢磨人,而君子的心思在於琢磨事。琢磨人者總能找到人的缺點和短處,並將這些缺點和短處運用到其需要的任何時候;而君子琢磨事,只知道如何把事情做好,不會去想到在做事的過程中會不會得罪、會不會影響一些人的利益之類的問題,這樣一來,也就很容易得罪人,被人抓到把柄。
呂筱仁在為葛洪濤作貼身小丫鬟式服務的同時,還特別留意葛洪濤的一些私下活動,並透過葛洪濤的這些私下活動,收集掌控一些在呂筱仁看來不正常的事情的材料,想以後作為籌碼,萬一葛洪濤對自己有不利的行為時,用以要挾葛洪濤。
就是這樣一個人,卻得到了市委書記葛洪濤的信任和重用。為此,曾有不少老幹部寫信給葛洪濤,質疑其使用呂筱仁失當,說一個當秘書不會寫一篇文章、當領導說不清一件事情的人,居然能坐到市委秘書長這個位置上,這是對黨的幹部德才兼備原則的褻瀆,是對寧秀人民的極端不負責任。
但在人性的弱點中,有一個共同的特徵,就是不願意公開承認自己的缺點和錯誤。作為市委書記的葛洪濤,在剛開始時覺得呂筱仁值得自己信任,但用了一段時間後,也發現呂筱仁除了能夠為自己的生活提供服務,能夠揣摩自己的心理外,能力確實不強,特別是到後來呂筱仁的小人特性顯露出來,利用市公安局副局長寧武是其親戚的條件,採用卑劣手段想方設法拿捏到葛洪濤收取企業老闆好處費的證據,時不時表露出其要葛洪濤怎麼樣怎麼樣後,葛洪濤才感覺自己用錯了人,但這個時候因為自己的軟肋已經捏在呂筱仁手上,呂筱仁已經象是鑽進了葛洪濤血管裡的螞蝗,葛洪濤已經難以用強力擺脫了。
葛洪濤雖然急功近利,但總的來講人品還是比較正直的,對付這種小人,他還真不知道該如何辦,特別是呂筱仁又拿到有自己的不法證據。無奈之下,葛洪濤只有不斷地滿足呂筱仁提出來的要求,並進一步重用呂筱仁,想以此來堵住呂筱仁的嘴。在將呂筱仁調到市委擔任秘書長、辦公室主任不久,葛洪濤就把呂筱仁提拔為了市委常委,並繼續兼任市委秘書長。
葛洪濤這樣做,也是出於無奈,自己有短處被人拿捏著,如果不滿足呂筱仁的願望,葛洪濤擔心呂筱仁一旦反目,把自己收受企業老闆好處的事捅出去,自己看好的前程可能就會被斷送。至此,葛洪濤才看清了呂筱仁的嘴臉,自己也後悔當初輕易相信了呂筱仁。但世上沒有後悔藥,葛洪濤只有利用自己是市委書記的條件,在不斷地給予呂筱仁好處的。這也是葛洪濤之所以頂著老同志反映的壓力,一次又一次重用呂筱仁的根本原因。
當然,葛洪濤得知呂筱仁掌握了自己從房地產老闆那裡獲取好處的證據後,也在想辦法反制呂筱仁。表面上他不動聲色,並且也儘可能地滿足呂筱仁提出來的要求,但暗地裡葛洪濤也在千方百計地想從呂筱仁那裡套出證據。但呂筱仁所具有的小人特性使得他對此很是警覺,葛洪濤多次想從呂筱仁那裡把把柄套出來,但都沒有成功。葛洪濤無法,只好一方面隨時緊盯提防著呂筱仁,另一方面也儘可能地想辦法避開呂筱仁,特別是涉及到自己私下裡的一些行動國,能夠不讓呂筱仁知曉的就儘可能不讓呂筱仁知曉。
葛洪濤畢竟是市委書記,並且其所擁有的政治資源和社會資源都遠比呂筱仁豐富,很快,葛洪濤就設計,把呂筱仁也套住了。如此一來,兩個人都互相掌握著對方的證據,一時間誰也不能對對方採取行動,相互之間在相互制約中也就暫時相安無事。
但由於呂筱仁的狡詐,他卻利用這一點佔盡了不少好處,特別是後來葛洪濤調走後,他就利用葛洪濤不敢把他怎麼樣的心理,借葛洪濤的大旗,在寧秀肆意妄為,為非做歹。(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