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平衡“交易”
胥忖朱與呂筱仁之間出現矛盾,對雲萬里來講,並非是壞事。雖然從表面上講,班子中出現矛盾他作為主要領導,要承擔一定的領導責任。但私下裡,班子成員之間出現矛盾,對於他這個主要領導來講卻是一種機會,他可以利用胥忖朱與呂筱仁之間的矛盾,來把握和平衡他們之間的關係,也可以利用他們之間的矛盾來牽制和約束他們,從而提高自己的領導權威和掌握能力。但云萬里不是一個善利用矛盾的人,他也不想在這上面做文章。雲萬里覺得如果自己總是在琢磨人上動心思,玩心機,自己活得累不說,時間一長被人看穿後還會被人不恥。因此,聽了胥忖朱的話後,雲萬里並沒有說什麼,就直奔他找胥忖朱的主題:“老胥呀!這一段時間事情太多,好些事需要我們兩個人先商量一下,但都沒有來得及。現在有幾件比較急的事情,需要我們兩個人先通個氣形成共識後,儘快在常委會上研究決定。”
胥忖朱見雲萬里並沒有就他說呂筱仁的事再說什麼,心裡儘管有些不滿,但也不好說什麼,只好把思想轉到雲萬里說的需要商量的事情上來。
“第一件事就是市委政法委提出要在全市各鄉鎮建立信訪維穩機制的問題。中央提出要確保基層穩定,確保把問題解決在基層。市委政法委按照中央和省委的要求,提出在全市每個鄉鎮都要建立信訪維穩辦公室,並且必須配備一至二個專職人員,同時每年每個鄉鎮解決一到五萬元的信訪工作經費。考慮到無論是人員編制還是經費問題,都涉及到你那一塊,因此,想請你先拿一個意見。”
實際上,雲萬里說這件事並沒有多大的實際意義,在鄉鎮設立信訪維穩辦公室,是省委正式確定了的事項,作為市縣來說,只是落實具體給多少人、多少錢的問題,胥忖朱同意要做,不同意也要做,年終省委要專門進行檢查。雲萬里先用這個問題來讓胥忖朱提出意見,就是想讓胥忖朱提出意見後,雲萬里同意,這樣就等於取得了一個胥忖朱交換的籌碼。
果然,胥忖朱就雲萬里提出的問題提出了自己的意見:“鄉鎮設立信訪維穩辦公室的問題,省上已經有明確規定,市上只是落實的問題,我的意見是,無論是人員編制還是經費,都由縣上根據各縣的實際情況,按照省上的原則要求自行確定,在標準上市上不作統一要求,但必須按照省上的統一規定,在年底前全部建立。”
“來看忖朱同志對這個問題考慮得比較成熟了嘛!我完全同意你的意見,在人員編制和經費上,儘管省上有一個標準,但只是原則性的標準,全市各鄉鎮的情況不一,不能簡單地搞一刀切,條件好點的縣如葉則縣可以多給一點,條件差一點的縣如仁義縣、岱山縣就可以少給一點。這個問題就按照這個原則,在下次常委會上把它確定下來。”
說完第一個問題後,雲萬里又開始說第二個問題:“這第二件事是人事上的幾個事情,有幾個幹部需要調整一下,有幾個部門需要補充完善一下。前段時間因為你還沒有正式當選為市長,也就有意放了下來。現在,你已經正式當選為市長了,幾個班子的完善就不能再等了。”於是,雲萬里把幾個需要調整的具體單位和人員名單說了一下。
在這一次考慮調整的單位中,就有胥忖朱曾經多次說到他不滿意的市統計局局長問題。
胥忖朱之所以對市統計局局長不滿意,是因為胥忖朱到寧秀後不久,曾要求市統計局給他提供了一套寧秀市經濟方面的統計數據,市統計局局長吉安林想到統計年報的資料最系統,也最完整,就提供了一套統計年報表給胥忖朱,沒想胥忖朱看不懂統計年報表,但又不願意問,在幾個全市性的會上,把幾個經濟資料完全弄錯了。但由於他是市長,在寧秀,就是錯了也沒有人敢給他指出來。但在省政府召開的全省經濟運行分析會上,胥忖朱發言,其中引用的寧秀的幾組資料與省長拿到手上的省統計局提供的資料完全不一樣,省長問胥忖朱是怎麼回事,胥忖朱在省長面前解釋,結果是越解釋越糊塗,省長當場就批評胥忖朱,說作為一市之長應該對涉及到本地方的經濟資料瞭如指掌,如數家珍,而不是稀裡糊塗,亂報一氣。弄得胥忖朱很沒有面子。省長知道胥忖朱是書記親點的人,心裡對胥忖朱本來就不太滿意,但又沒有適當的場合表達自己的這種不滿情緒,有了這樣一次趁機發洩一下自己情緒的機會,自然不會放過。
胥忖朱被省長在全省的會上被批評後,當然不會忍氣,回到寧秀後,就把市統計局、市發改委、市經委的領導和市政府幾個分管的副市長召集起來,在會上就對幾個部門的領導狠狠地批評了一頓,算是出了一口氣。事後想到統計數據主要是市統計局提供的,胥忖朱就把矛頭對準了市統計局局長吉安林,要求吉安林公開檢討,並要求全市統計局系統進行為期三個月的作風整頓。
市統計局局長吉安林覺得很是冤枉,曾在雲萬里面前申訴過,但對於這種事雲萬里也不好說什麼,他不可能在下屬面前明確地說胥忖朱這樣做不對,只是簡單地安慰了幾句,讓吉安林按照胥忖朱的要求,認真搞好統計系統的作風整頓。雲萬里對吉安林說:“這也是一個機會,正好趁機把全系統的工作抓一下。”
沒曾想,壞事變成了好事,寧秀統計系統開展作風整頓的事,被寧秀相關部門作為資訊報到省委、省政府後,得到了省委、省政府領導的充分肯定,特別是省上的書記在有關寧秀統計系統開展作風整頓的簡報上籤了一大段肯定性的意見。在批示中,省上的書記特別對胥忖朱作了充分肯定,認為胥忖朱敢於逗硬,不怕得罪人,是一個優秀的領導幹部,是一個想幹事能幹事的幹部。
實際上,這一次寧秀市統計系統的作風整頓,最大的受益者就是胥忖朱。省上的書記在寧秀報送的資訊上批示後,感覺胥忖朱是個人才,自己頂著爭議用這個人用對了,從而更加堅定了他要進一步重用胥忖朱的決心。這也是省委之後不久很快調整雲萬里而讓胥忖朱當書記的原因。
儘管有了這些意外收穫,但胥忖朱仍不願意就此罷休,還專門給雲萬里打電話,要求市委重新考慮市統計局局長人選。
雲萬里接到胥忖朱電話後,感覺胥忖朱有點太過份,有些得理不饒人。市統計局這次作風整頓,胥忖朱作為絕對的受益人,按理,應該是借省委書記的批示,將市統計局樹為典型,這樣也就很自然地把市統計局拉攏到了自己這面,但胥忖朱沒有這樣做,而是始終要把市統計局局長推向自己的對立面。雲萬里覺得胥忖朱有些不可思議,感覺他這麼做,要麼是心狠手辣,要麼是政治白痴。但不管怎麼樣,雲萬里覺得此事只有冷處理,畢竟這件事情的責任不在市統計局,並且這次市統計局的作風整頓受到了省上的書記的充分肯定,如果把市統計局局長免了,不僅對內對外都無法交待,還會嚴重傷害寧秀幹部和群眾的心,極大地影響寧秀幹部的工作積極性。可是胥忖朱卻始終把這件事當成一回事記在心裡,在與雲萬里見面時,又多次說到市統計局的問題,弄得雲萬里最後不得不考慮調整市統計局局長,以平衡他和胥忖朱之間的關係。雲萬里懂得,作為領導來講,最大的水平就是平衡。在市長與市統計局局長之間,雲萬里當然只有用犧牲市統計局局長來平衡與胥忖朱之間的關係。市委書記與市長之間是制約關係,而市委書記與一個局的局長之間只是服從關係,不存在平衡的問題。於是,雲萬里正好藉此將其作為要胥忖朱同意歸還農業旅遊觀光大會借款的條件之一提出來。
因為有市統計局局長調整的內容,並且考慮的新任市統計局長人選——市經貿局的副局長易晚葶也正是胥忖朱滿意的人。因此,對其他幾個調整或新提拔的人員,胥忖朱不熟悉更不瞭解,也就沒有提出什麼不同意見。
對於易晚葶,胥忖朱是在其召集的一次季度經濟運行分析會上認識的。當時,市經貿局局長豐順利因為在省經貿委開會,易晚葶作為在家的副局長參加胥忖朱召集的會議。會上,胥忖朱專門質問市經貿局局長為什麼不參加會議,易晚葶在會上站起來給胥忖朱解釋,說是豐順利到省經貿委開會去了。胥忖朱因此對易晚葶留下了比較深刻的印象——當時他一看從座位上站起來的這個女人,就覺得好象自己著了迷一樣。雖然這個女人的長相說不上特別漂亮,但卻有一雙勾人的雙眼,並且長得也比較豐腴,臉上還有兩個深深的酒窩,看起來很有些氣質和風韻,易晚葶一亮相,就在胥忖朱的心裡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因此對易晚葶的名字記得特別清楚。現在胥忖朱聽到雲萬里提出的人事方案上,居然有這個女人,胥忖朱的心裡禁不住就有一種衝動,心想,看來自己有機會了。他哪裡知道,這個女人是呂筱仁的,提出讓易晚葶到市統計局當局長的就是呂筱仁。呂筱仁曾一直在想辦法讓易晚葶當市經貿局局長,但由於易晚葶在市經貿局的口碑一直不好,在市經貿局推薦她擔任副主任時,就始終推不出來。後來還是呂筱仁找到市委組織部長江江陵,提出在推薦會上,明確是要將易晚葶提拔交流出去,這樣,才推薦出來。之後名義上提拔到市統計局去擔任了副局長,但實際上卻並沒有到市統計局去上班,只是掛了一個市統計局副局長的頭銜。易晚葶呂就是想透過這種方式來顯示自己:你們不推薦我,壓制我,我不是照樣提拔當領導。而呂筱仁為了讓易晚葶提拔起來,可以說是費了心機,並且不惜與江江陵兩人之間達成某些方面的交易,目的就是為了安撫易晚葶,兌現自己對易晚葶的承諾,也為以後進一步和易晚葶鬼混夯實基礎。當然,呂筱仁與江江陵的交易,也不外乎是權和錢的交易。呂筱仁答應如果提拔了易晚葶,市委組織部原來向市財政要的兩百萬元電教裝置經費就馬上劃撥。
後來易晚葶確實上了胥忖朱的床。但就因為胥忖朱在這個女人那裡饞嘴,被呂筱仁安排寧武錄了相,抓住了胥忖朱的把柄,才讓他一步一步地被呂筱仁控制。實際上,這是呂筱仁精心設計的一個圈套,胥忖朱不自覺地自己鑽了進去。當然這是後話。(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