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豬肉太難吃了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事實證明,村長大伯的擔心是有道理的。

在大伯“和風細雨”懲罰了幾個村民隨地大小便的之後,廣大村民迸發出了對公共廁所事業的巨大熱情。最直觀的影響是道路旁的穢物不見了,最直接的影響是糞坑很快就滿了。

一大早,方仲永就被大伯喊到了公廁旁。看著一臉愁容的大伯,方仲永很是奇怪:“敢問大伯,為何發愁?”

“仲永啊,這坑這麼快就滿了,咋辦?要是像往常一樣直接潑到地裡,不還是到處臭烘烘的嗎?”看來大伯的素質已經有了很大的提高。

“不用擔心。大伯請看!”方仲永說著開啟了蓋在第二個坑上的木板。

大伯雖然貴為村長,但農活也是要經常做的,倒也不至於“掩鼻而走”,只是有些不明白:“看啥?”

方仲永解釋道:“這個坑中的糞水,已經漚了十來天了,其肥力要遠遠高於普通的糞水,臭味卻沒那麼強了。往日,村民都是直接將穢物潑灑到莊稼上面吧?”大伯點點頭。

方仲永繼續解釋:“直接潑灑,肥力幾乎全被浪費了,而且會對莊稼產生一定的燒灼。觀之不雅,且又臭氣熏天。”

大伯點點頭,充分發揮了一個優秀捧哏的作用:“那應該怎麼辦呢?”

方仲永準備將農學家的角色扮演到底:“倒也簡單。莊稼旁邊挖一個約四寸深(13釐米)的坑,把這個坑中的糞水加上一倍的清水倒進去,再把土掩上就行了。”見大伯半信半疑,也就不再多說。

就讓事實來回應他的質疑吧!

其實,古代農業的普遍產量不高,不知道有效的施肥是一個重要的原因。人們長期採用“刀耕火種”的模式進行耕種。尋一片荒地,一把火燒了,再撒上種子,莊稼就算種好了。至於收穫,就要看老天爺賞幾口飯吃了。幾年之後,產量低了,就認為是“地力用盡”,換一塊地再來一遍同樣的操作。

到了唐宋年間,由於人口的快速增長,沒有那麼多的荒地可供輪換了。人們被動地進行了“精耕細作”,也逐漸知道了用草木灰、人畜排洩物增加地力的辦法。但是,基本上都只是隨意的潑灑,多數不進行掩埋,也很少有人知道積肥、漚糞對於農業增收的價值。

半個月後,方仲永家施了漚過的肥料的莊稼,明顯比別人田裡的粗壯了許多。看著差距明顯的莊稼,村民們急眼了。都靠土裡刨食呢,誰不明白能讓莊稼長得好的東西是寶貝啊!可不能讓方老二家吃了獨食!

大家一擁而上,爭搶起了這農家寶貝。但是全村只有三百多人,即便新陳代謝功能再強,又能產生多少肥料呢?於是,搶到手的得意洋洋,沒搶到的憤憤不平。

方仲永怕爭執起來反而不美,忙勸阻道:“這積肥之法,不只是這一種。還有其他的方法,大家聽我慢慢道來。”眾人聞言,也就不再吵鬧,仔細地聽方仲永傳授秘訣。

其實積肥的方法雖多,但一般來說都是利用人畜排洩物、植物根莖葉堆積,依靠其自然發酵而成。當然了,如果露天堆放,會損失部分肥力。所以多採用挖坑、堆放、覆土的方法完成。由於單一肥料會導致營養的不均衡,原料就趨向於多樣化。

待方仲永給大家解釋清楚之後,村外一個乾涸的池塘就倒了大黴。稻草,樹葉,水草扔進去,算斯文的;雞鴨牛羊的糞便倒進去,算中規中矩的。有豪放者,甚至準備當場製造些人類排洩物以增加原料。行動未遂,就被村長大人的一聲怒吼給制止了。

看著歡欣鼓舞的村民,方仲永卻是怎麼都高興不起來。別看宋朝號稱經濟最繁榮的封建王朝,更有甚者把宋仁宗時期糧食的產量卻並不是很高,僅僅只是比其他朝代少餓死幾個人了而已。當時南方水稻畝產約三石(360市斤),北方的小麥產量就比較慘烈了,只有一石多一點,不到150市斤。若是以現代人的理解,一個人一年吃個二、三百斤糧米已經是夠多的了。但那是在大量食用瓜果、蛋奶和肉類的情況下,並有較高的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攝入,才會出現的結果。

現實就是,較低的畝產量,較高的賦稅,使眾多的大宋子民掙扎在溫飽線上。在這一時期(幾乎是貫穿整個中國歷史),普通百姓多是面有菜色,一副營養不良的樣子。因為糧食將將夠吃,也就沒有剩餘的東西去餵養牲畜,也就無從獲得肉、蛋、奶。每天只吃青菜饅頭的人,體格無論如何也是比不過經常吃肉的人的。中原農耕民族長期遭受北方遊牧民族的侵襲,且野戰少有勝蹟,大概與食譜的構成脫不了關係。但是,也並非沒有解決的辦法。

大伯見方仲永不是特別高興,就打趣道:“怎麼了?莫不是怕積肥多了,你家的莊稼就顯得不夠好了,搶了你的風頭?”

方仲永苦笑:“大伯何出此言?我恨不得一畝地能打一千斤的稻穀,每個人的碗裡天天都有肉吃。”其他幾位村民連忙擺手:“不敢想,不敢想!”

方仲永終於露出了自己的狐狸尾巴:“我只是擔心,僅靠這些枯枝爛葉,增產效果怕是不明顯啊。還是得多弄些人畜糞便,肥力才會高呀!”眾人冷靜了下來,紛紛探討起如何增加自身新陳代謝功能的方法。

眼看要歪樓,方仲永急忙把話題方向扭轉過來:“方法,小子已經想好了。無外乎兩種:一是去鄰村或是金溪縣城倒夜香,二是自己多養牲畜、家禽。”

方父不高興了:“倒夜香的活計也是你能做的?你將來是要當知縣的,不能幹!自己個兒養些雞鴨牛羊?少了,沒用;多了,誰家有那麼多的糧食?”眼看自己的妙計被親爹貶斥的一無是處,方仲永暗道:這是親爹嗎?怎麼胳膊肘往外拐?再說了,我也沒說要自己去倒夜香呀?

但親爹的權威不可忤逆,他只好服軟:“爹,養牲畜未必要用很多的糧食的。養雞養鴨,平常可由孩童驅趕到田間地頭,吃些草籽蟲子,又哪裡用得了幾粒糧食。牛羊大抵也是如此。只在冬季喂些豆料、麩皮、乾草也就是了。”

眾人一聽,紛紛表示“是啊,是啊”。但又轉念一想,不對啊!雞苗、鴨苗可不便宜,牛犢、羊羔更是昂貴,沒有第一桶金的普通群眾紛紛表示:買不起!

變身為天使投資基金董事長的方董事長表示,天空飄過五個字!

方董表示,為了讓他可敬可愛的村民們能夠早日過上吃肉吃到吐的幸福生活,他願意提供種苗、幼崽,待其長大收回兩成以為回饋。對此,馬克思表示,資本家的血從頭到腳都是黑的。方父表示,臭小子又自作主張了,等回家了一定要家法伺候。

方父的家法一般由木棒、竹杖構成,間有他物,以隨手能夠拿到的東西為準。幸虧方父不是一個廚師,否則方仲永的人生“怎一個慘字了得”。方仲永為了免皮肉之苦,只得與父親進行了一場親切、友好的關於“剩餘價值”問題的會晤。兩人表示,這是一次成功的會面,這是一次勝利的會面,為方家村的美好將來奠定了基礎。當然,會晤中也偶有諸如“甲魚蛋”、“之釀賊”之類略顯不太河蟹的詞彙出現。其中細節,不足以為外人道也。

最終,方父拿出棺材本二十貫,做為該項目的啟動資金。方仲永依靠賣萌神通獲得了額外的資助——十隻兩個月大的小公豬。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看著肉乎乎的十隻小黑豬,方仲永就像看到了失散多年的親兒子一般。Dear,我的紅燒肉;dear,我的燉排骨;dear,我的糖醋裡脊……

方父看著口水橫流的兒子很是困惑:“這是想吃肉想瘋了吧!小豬的肉不好吃啊,沒油水!嗨,兒子,醒醒!”方仲永擦了一下口水說:“誰想吃烤乳豬了?肉太嫩,不好吃呀!我準備把豬養個一百多斤再吃。”

其實豬這個東西就是原始人馴化的野豬,一直是作為財富的象徵和祭品存在的——你看“家”字就知道古人是非常明白想要脫單成家的條件的:寶蓋頭就是房子,豕(豬的古稱)就是票子。但是問題來了:既然豬如此重要,為什麼一直沒有成為人們主要的肉食呢?

一是髒。中國黑豬與其尚未開化的堂兄弟野豬對於居住環境的要求基本一致:吃飽喝足之後,一定要有個游泳池去happy地玩耍,要是能全身塗滿既能防蚊蟲又能美白的海底泥就更完美了。就如同開海天Patty的公子哥一樣,他們的第二個愛好就提到了議事日程:找妹子。更奇特的是,不同於其他動物找妹子是季節性的,豬幾乎和人一樣其實是不怎麼在乎“良辰吉日”的。其結果必然也與公子哥一樣,被“刮骨鋼刀”掏空了身子。其肉,sao臭難以下嚥。

不得不說,中國古人是非常聰明的。他們發現,一個男人去勢之後就會對男女之事毫無興趣,可以放心的將嬌妻美妾交於其照顧,而絲毫不必擔心環保的顏色在自己頭頂蔓延。豬呢?閹割之後,脫離了低級趣味,就成了一隻高尚的豬,一隻拼命長肉的豬,一隻完美的豬。所以說,不是豬(肉)的道德品質不好,都是被那些惡習害的。方仲永身為一個正義的人,善良的人,脫離了低級趣味(方仲永拼命反抗,我不!)的人,有責任有義務幫助它們改掉惡習,重新做豬。

於是,方仲永找來了讓豬們浪子回頭的重要幫手——劁豬匠。

宋時劁豬其實是很少見的,劁人的倒是有——皇宮裡有專門的敬事房,高級人才啊。可惜方仲永請不起,也不敢去請。萬一人家割順了手給自己一刀,哭都沒地方啊!(未完待續)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熱門小說
不科學御獸唐人的餐桌我有一劍神秘復甦7號基地神印王座2皓月當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號宇宙職業選手光陰之外
相關推薦
奪玉傲嬌女神逆襲吧快穿女配冷靜點我從遊戲裡面可以獲得力量異錦淚灼劍苟帝橫推三千界經典末世洪荒之玄源造化天尊逆天狂妃:王爺請自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