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千零九十章 叩首九次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等到荀或離開,盧植想了想,許久才去漱口睡覺。

次日一早,他就去了丁字號的四字學堂。

士農工商。

他本以為士字號是最受歡迎的,然而不是,是農字號。

農字號的人最多。

商字其次。

工第三。

士字竟然排在最後。

這不應該啊?

治人者永遠是高高在上的,哪怕再怎麼變化,只要它還在協調人力,協調錢米的徵發調派,那就是最好的位置。

因為廚師永遠不會餓到自己,除非沒米下鍋了。

然而在這裡,士字學堂卻人最少。

隨後他才明白,不是人們不想進去,而是資格要求太高了。

“每月一考,半年一比,一年一賽。”

“落後者淘汰。”

這就是聞人升弄出來的制度。

難度堪比考科目三,很多高材生聲稱科目三位元麼高考還難。

因為高考的水平是考試前就決定好了,你即便發揮失常,只要不是重病,基本也是90%-80%的水平,不會差到哪兒去。

而科目三卻是你準備了百分百,一個心理波動,一個運氣不好,就掛了。

還要重頭再來。

運氣就是,可以不斷約考,時間成本相對高考少得多。

但對於忙碌的成年人來說,也是不小,關鍵是折磨人。

好多人考試前都睡不著,反覆在腦海中模擬。

而這士字班的考試也正是如此。

一個個律條,一個個流程,讓你背得滾瓜爛熟。

聞人升知道這年代和後世相比在於缺少大量現代概念的薰陶,那就使用機械式學習法,外加統一產品打磨法。

我把一個又一個人打磨成只會按照固定流程操作和反應的吏員,碰到什麼事立刻就該走什麼流程,心中只有這一套。

不知變通,也不需要變通。

變通的是少數管理層。

主要監視的人也是少數人。

進而節省成本。

“任何錢米調發,要有預桉,先提交,再批准,最後調發,處理文桉者,不能碰實物。”

“碰實物者,不能看到文桉,兩者互不接觸。”

“一切靠檔案下發,看暗記播發。”

“錢米七成存在私庫,三成官庫。”

“私庫負有無限責任,官庫一應經管人及其家族三代之內,都負有連帶責任,調查有關者必須賠償。”

看到這裡,盧植注意到這些條例,不由嘆氣,然後向正在帶著學生背誦條例的師長問道:“這位長者,人皆有私心,植曾經任過地方之官,當地府庫,大都虧空,明明賬面上有米,庫房中卻是老鼠,光靠這些條例就能約束的住?”

那位老師長跟著嘆氣:“明公客氣了,師尊太行山人也說過,此乃千古難題,只能緩和,不能根治。故以私制公,兩相約束。將錢米存在私人府庫,私人再是貪婪無度,最後也是有地方可追究。”

“萬一其人泛舟……”盧植搖頭道。

是啊,這年頭去海外就是死。

“只能儘量分細,分小,分多,分散,雖然會帶來效率下降,技術更新緩慢,但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

盧植聽到這個辦法,先是點頭,還是搖頭。

不過也是好一些。

但好的還是有限。

其實聞人升當然有法子,但那要等到很久之後了。

隨後老師長讓眾學生自己背誦。

他們倆人就是討論,對各種條例涉及的地方,進行討論。

盧植可是有著太多年為官經歷。

這才是他最寶貴的價值所在。

他直接對映著這個時代的管理體系。

該如何讓管理者不對管理的米伸手。

“一年一換,或許好些?”

“對有心者,即便一天時間也足夠了。”

“看來還是時時提防為好。”

“只有千日做賊的。”

“師尊說過,有一種密摺制度,人人都能向最高進行秘密報告。”

“那只會讓人人離心。”盧植想了想還是搖頭道。

“對了,師尊說過要把人訓練成機器,也就是機關術中的物品,水車之類的,只知有水來就會動,無水來就不動,不再有人之慾。”

“這太殘忍了,難怪學士者如此之少。”

“不怕,有的是人想做這一行。”

“這倒也是。”

盧植不得不深深恐懼起來。

這位太行山人,細思極恐。

隨後他來到工學堂。

心情頓時好了許多。

與剛剛各種發愁的事情相比,這裡就乾淨純潔太多了。

人人都在研究著各種學識。

許多似乎是墨家、名家、陰陽家的……

“小孔成像,該如何用?”

“可以用來製作影戲,供人娛樂之用。”

“玩物喪志。”

“你錯了,師尊說過只有讓富人們瘋狂地玩起來,財富才能流通,百姓們中的天才才有糧食培養,指望以富人極少的基數難以誕生太多的天才。”

“對啊,富人活80歲,70歲,那麼多財富也用不掉,我們要儘量多開發玩樂之術,將他們的財富花掉,這才是對他們好,對我們也好。”

“沒錯,這才能幫助貧民正當的賺到錢。”

盧植聽到這裡,大開眼界。

一個小孔成像,儒家門人向來不屑一顧的小術,背後竟然潛藏著“均貧富,天下大同”的大道。

一時間,盧植不由為自己曾沉迷於儒家各經而感到羞愧。

難怪皇上不採納自己的建議。

那些建議除去少數有用,大多數不但解決不了問題,還讓皇帝變成傻子。

比如讓皇帝散去私財,皇帝沒錢了,一旦再來叛亂,誰出錢了?

皇帝不出天下就要沒了,皇帝遲早會出。

可是大臣們不出,天下沒了,還能繼續當大臣。

很顯然,大臣們肯定不會出,至少不會多出。

他盧植是貧寒子弟出身,是後來範陽盧氏的先祖,一生澹泊名利。

不會在乎錢財,可是別人不會這樣想。

後代也不會這樣想。

“應該弄一個統一的度量衡。”

“秦皇不是弄過了嗎?”

“他弄過了,漢代皇帝又搞了一套,而且他弄得也不精確,也沒有完全推廣開來,人一死,就完了,真以為天下之大,下個皇帝詔書,老百姓第二天就學會了該怎麼用?”

“是啊,到現在計量米的多少,還有很多個不同的單位,不同地方,不同時間,甚至不同豪強之間都用不一樣的單位。”

盧植點點頭,這就是現實和史書的差異。

史書一筆“秦皇統一度量衡”,然而秦皇統一度量衡的標準,是以他自己某一部分為標準。

比如一尺之類的。

沒有哪個開國皇帝願意用前朝皇帝的標準來量自己,所以會以自己為新標準,不同朝代的度量衡才會不同。

這就是該死的封建皇帝的罪惡啊。

只為一己之私,不顧天下人之利。

他一個面子,全天下人就要跟著受折騰,以至於秦漢兩朝的斤兩、尺碼、重量……完全不同。

盧植驚訝地發現,自己腦海中竟然出現了這樣大逆不道的概念。

要知道他在以前,是萬萬不敢想到這種東西的。

皇帝神聖,這就和水是可以喝的一樣,是常識。

隨後他就聽到這些學生們開始討論該尋找什麼來做為衡量單位。

有人說,就用我們師尊的。

有人鄙視道,你這是在侮辱師尊,是將師尊比成了低俗的皇帝。

天啊,這些學生才在學堂裡學了幾個月啊,有一年嗎,竟然將皇帝都看成了低俗。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他哪裡知道,後世還有李逵這樣的混世魔王,動不動就是砍了鳥廝皇帝,讓俺宋江哥哥上位。

“那就得尋找一個永恆不變的量,無論何時何地去測量,它都是固定的。”有一個學生突然道。

盧植看向那學生,不由震撼。

天下英才何其多也。

自己平時可想不到這一點。

而人家才十幾歲的年紀,就想到了。

“什麼才是永恆不變的?”

“太陽,月亮,泰山,太行王屋山,這些不變,以山的多少份之一,做為長度的單位,就可以保證不變了。”

“那山也會會變化的,風吹雨打。”

“那就以我們距離太陽的遠近來作為長度衡量。”

“太難測量了。”

盧植聽到這些東西,只覺得工之學,博大精深,遠遠比所謂儒學浩大太多了。

而自己畢生50年,就在那幾本區區的四書五經裡打轉轉,還以為囊括天下之道,真是可笑到極點。

那東西能讓糧食多長一斤嗎?

能讓百姓少餓死一個嗎?

能讓土地多肥沃一分嗎?

盧植一時間就從一個極端走向另外一個極端了。

不過當他聽到商學堂時就明白了儒的作用。

“要給那些野蠻人先學四書五經,讓他們懂得做人的道理,才能經商!”一個商人說道。

他萬萬沒想到,竟然儒家最看不起的商人們,最喜歡儒經。

“是啊,有些野蠻人淳樸,給的多拿的少,有的就是沒沾到便宜就吃虧。”

“這兩種對我們都不利。因為前者很容易滿足,不願意卷起來幹活。”

“得給他們儒家經典,然後讓他們明白啥叫,朝聞道,夕死可。”

“就是說早上聽了我們的道,晚上就可以死去了,把土地空給我們。”有個人開玩笑道。

盧植也跟著笑笑,然後就笑不出來了。

因為他發現很多人都沒有笑。

“儒家經典才是最適合我們發展商業環境的東西,當然我是說仁義禮智信這五點,不要君臣父子那一套。”

“是的,不講仁義就會欺壓太狠,引來反抗,不講禮儀就會導致消費降低,不講信用,大家都收不來賬款。”

盧植點點頭。

他突然欣慰起來。

看來自己學習的儒家經典還是大有好處的。

至少在讓人努力幹活方面有著獨到之處。

接著他又來農學堂。

這裡人最多。

因為沒有門檻,人人都可以學農。

這年頭又沒有高樓大廈。

都是住平房。房間屋後就能種菜,節約很多生產力。

畢竟蔬菜長途運輸太難。

而且人不吃蔬菜,就容易引發各種疾病。

“種菜要講究節氣,要講究地力,要講究溫度,最好的就是家庭溫室,冬天用,溫室該怎麼做?”

“用玻璃來做。”

“現在只有琉璃大棚,相當昂貴,但以後生產多了就不會昂貴了。”

“琉璃為啥能保溫度?這就是工學堂學的,我們只要知道就行。”

“再用稻草覆蓋之,白天開啟,晚上合攏,費力是費力,但冬天就有菜吃了,也可以高價賣給富人各種新奇之菜,以少量土地,比如半畝的大棚,就可以換取富人們20畝的糧食,這樣的話,你們家就不會被餓死了。”

“而伺候這種大棚菜是很累人的,富人絕對不會去幹,也很難讓僕人們去幹,只會把這個機會留給窮人。”

盧植聽到這裡,再次發現太行山人為了能夠溫和地從富人手中拿走糧食,參與到交換中,真是嘔心瀝血,費盡心思。

此大道聖人也。

位在聖人之上。

他不由地由衷認可。

是啊,單純像王莽一樣,動動嘴皮子就說一人平分100畝地,說的容易,誰能聽他的?

再說又能維持幾年?

可是半畝地總是好維持的。

而且不行的話,租來半畝地的負擔總比租20畝低。

各種技術提升,果然能夠讓人們變得富裕起來。

能夠從豪強地主們的府庫裡,將糧食、錢幣、鐵器、布帛、藥物……給交換出來。

盧植畢竟是大儒,是名臣,這智商和資質,放在後世就是小學中一聽就懂,一練就會,奧林匹克競賽苗子的存在。

而且這些也不涉及複雜的自然定理和公式。

他當然明白。

聽著聽著,他只覺得渾身歡喜。

就像整個人都年輕了好幾歲。

因為他從憂心忡忡中變得開始有希望。

他感覺能拯救這個世道了。

而且寨子中的人,他們吃的用的,也證明了這一點。

寨子中一樣有富人,比如荀或那些士家子弟。

他們每日也購買大量東西,美酒、紙筆、書畫、美器、瓷器、美服……以前他只以為這是奢侈,是浪費,是不肖。

現在他覺得這恰恰是在救助窮人啊。

他們想要購買這些東西,必然要花錢。

錢從哪裡來?

從家裡來。

家裡哪來的錢?

賣家裡土地上的出產。

家裡土地是兼併了普通老百姓的。

老百姓沒有了地,但可以出賣勞動力,去釀造美酒。

突然間,他大罵道:

“該死的莊園豪強、塢堡,你們果然是最大的害蟲!”

因為他想到了,如果這些豪強還是封閉的,自給自足的,就等於不需要從市場上消費這些東西,也就不會將莊園裡的糧食拿出來賣出去了。

那樣的話,市場上始終沒有糧食。

外面的百姓,空有辛苦勞作的心,空有辛苦勞作的力,卻不知道該幹什麼,才能換回糧食。

這時候的盧植還是孤身,還沒有家族,所以他不會考慮到一家之利的。

他死前也是一身單衣下葬,個人操守無可挑剔。

他突然間徹底明白了太行山人的講學核心。

明白之後,他重重地向聞人升所在的學堂方向,叩首九次。

九叩九起。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熱門小說
不科學御獸唐人的餐桌我有一劍神秘復甦7號基地神印王座2皓月當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號宇宙職業選手光陰之外
相關推薦
不負唐門鬼魂收購師絕品劍尊逍遙遊者駕駛漫威仙關爭渡榮耀騎砍卡上多了三個億陰陽神婿無敵從拔刀開始
作者木恆其他書
我被系統託管了 船票 虛擬帝國之父 我的主神遊戲 寄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