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進軍二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偏安一隅的莫斯科公國四周不說全是敵人,可它的朋友實在少得可憐。

暫時的盟友瑞典自從古斯塔夫大帝過世一蹶不振,在十七世紀中後期陷入與羅斯人自己的“第二次北方戰爭”泥潭;南面的波蘭王國則是羅斯人的死敵,兩國在歐洲的“三十年戰爭”中處於對立方,戰後雙方也打過不停,要想它來幫忙比登天還難;西南面克里米亞汗國更是宿敵奧斯曼帝國的附庸國,在克里米亞半島修建的防禦長城,就是對付它的騷擾,雙方不管從哪裡談起,都缺乏相互信任的基礎。

如同歷史上幾次歐洲混戰或世界大戰,孤獨的“北極熊”似乎一直處於世界的另一端,中間總是隔著敵意濃郁的日耳曼人,如神聖羅馬帝國、德意志帝國等等;跨過充滿敵意的土地到歐羅巴大地的另一端,那才是羅斯人戰時的盟友,如英格蘭、法蘭西及尼德蘭等國。

困難難不倒堅韌的羅斯人,一時這些國家宮廷充滿了他們鄙夷的羅斯貴族,這些羅斯貴族無一例外都唾沫橫飛大肆宣揚著什麼“阿提拉之鞭”理論。

捱過打的尼德蘭有點興致,隨口附和幾句,然後,然後就沒有下文,眼神可憐巴巴看著自己的大佬英格蘭與法蘭西便不再做聲。

兩位歐羅巴大地的大佬此刻哪有什麼心事理會這些,不說眼前的戰爭遠沒到結束時候,誰有心思去惹地球另一端的“超級怪物”?

賣絲綢、瓷器和茶葉的國家,您說得應該是大明,它越過地球打過來啦?

沒有,還沒到歐羅巴的門口烏拉爾山脈!

哦!這樣啊!本國對您的遭遇深表同情,莫斯科公國做為同盟,應該將主要精力放在眼前這場該死的戰爭上,林中的“野蠻人”(西伯利亞汗國叛亂)可以暫時讓他們得意下。

不對!咱和您說的不是野蠻人,是那明國人!是他們來了,如同“阿提拉”一樣,挾裹著那些“野蠻人”殺入了歐羅巴大陸。

該說的都說了,沒人理會羅斯貴族的呱噪,都微笑的端著酒杯禮貌的點點頭,默默的想著自己的心事。

上帝啊!饒恕那些可憐的羅斯人,冰天雪地的“鄉下”凍壞了他們本就愚笨的腦子,滿腦子想的都是什麼?

大明?他們怎麼可能越過那群“異教徒”摻和歐洲的亂局?他們不就象貪財的猶太人麼!趁著咱們打架埋頭發財,該死的!總有一天會讓你好看!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還別說,大明這幾年出來的東西還真不錯!街角那個蕩婦又想買那布少得可憐的“布條”了,可老子現在哪有多餘的閒錢弄那玩意!組團去大明搶?仁慈的主啊!咱怎麼會有這想法,要搶也得等眼前的戰結束再說,還是先和他們做做生意,賺取些金幣充軍費。

您說啥?明國在遙遠的遠東打過西班牙、尼德蘭?對不起!咱還有殿其它的事需要處理,很遺憾聽到這樣的訊息。

大明能在海上將這兩個家

夥揍得滿地找牙?那可是天大好事,西班牙與尼德蘭不敗,海上哪有咱的機會!至於在陸地,“阿提拉”滅的可是羅馬帝國,現在咱們要對付的,不就是“神聖羅馬帝國”麼!

哈!發財了,低賤的農夫又遇到麻煩了,從哪裡抽點錢出來貸給他們,能讓他們還上一百年不更好!

求助的羅斯人悲催了,疲於應付眼前之敵的盟友即使想幫,或苦於有心無力敷衍了事,或乾脆是幸災樂禍的看著,或準備給他們套上枷鎖。

求助無果,處於困境的羅斯人似乎是走投無路;錯了,那就大錯特錯!

先不說富有韌性的羅斯人不會輕易屈服於命運,歐羅巴的大佬們不會放過一絲機會;在得到這樣或那樣的默許後,拿到法蘭西貸款的沙皇米哈伊爾·費奧多羅維奇·羅曼諾夫出手了,兩害取其輕,先應對他認為容易對付的西伯利亞的叛亂。

羅斯人再彪悍也不能三線作戰,便私底下與同是基督教的波蘭王國偷偷聯絡求和;波蘭王國苦於戰爭久矣,打到現在有點力不從心,雙方是一拍即合,從羅斯人訛詐筆不菲的費用;可大軍還是擺在邊境地區,用他們自己的話說是專心對付強大的瑞典。

病急亂投醫的羅斯人相信了波蘭人的“鬼話”,哪管以後會怎樣,開始從西線撤軍,留下部分軍隊防備克里米亞汗國,糾集大軍準備撲滅新生的西伯利亞汗國。

要不說歐羅巴各國別看平時親如兄弟,實則個個包藏禍心想禍水東引;羅斯人從西線撤軍就沒通知身邊的“盟友”瑞典,其險惡用心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羅斯人的“獨走”行徑讓瑞典陷入被動,雖說此刻的瑞典強盛無比,領土包括現芬蘭、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等國;那也只是在吃以前的老底子,要它獨立面對波蘭王國和神聖羅馬帝國聯合進攻,不花殿血本肯定是有難度的,也是埋下自後雙方爆發大規模衝突的禍根。

莫斯科公國退出歐羅巴大陸的戰爭,北面壓力減少的神聖羅馬帝國將重心轉移到西線(南面);歐洲“三十年戰爭”由於某人的詭計出現變故,時間拖得更久,也打得更慘!

按照五軍都督府的秘密計劃,東進的羅斯人由盧象升的第七軍主要負責應付,至於孫應元的第二軍則是用來對付中亞諸多汗國。

羅斯人的軍事部署,自有各族密探報來,皇家陸軍騎兵第十鎮秘密進入西伯利亞汗國境內;徵北將軍盧象升帶著直屬旅也到了鄂木斯克,與駐守此地歸屬第二軍的一個騎兵團匯合,統一北線明軍的指揮權。

而剛向大明遞交請願書的哈薩克汗國則表現極極,暫時放下與準噶爾人的恩怨情愁,開始召集軍隊協防;徵西將軍孫應元不顧軍法官文孟希的反對,留參謀長尤世威帶兵駐守伊寧,自己帶著賀虎臣的騎兵第三鎮進入哈薩克汗國境內,準備從側面打羅斯人一個搓手不及。

各方調動頻繁,西伯

利亞是戰雲密佈,史稱“第一次西伯利亞戰爭”一觸即發。

要知道,這不是最後一次戰爭,羅斯人在不同時期先後打了三次西伯利亞戰爭,結果不算很差更不能算好,第三次戰爭過後,被戰爭耗去國力的羅斯人徹底失去了烏拉爾山脈及其東部地區。

先不聊還沒開始的戰爭,咱們再次將視線轉回大明內部。

天津始於隋朝大運河的開通,在南運河和北運河的交會處,史稱“三會海口”,是天津最早的發祥地;唐中葉以後,天津成為南方糧、綢北運的水陸碼頭;金代在直沽設“直沽寨”,元朝設“海津鎮”,是軍事重鎮和漕糧轉運中心。

天津這個稱呼與“靖難之變”有密切關係,明建文二年(公元1400年),燕王朱棣在此渡過大運河南下,最後爭奪皇位取勝。

為紀念由此出兵的“靖難之變”,在永樂二年(公元1404年)“海津鎮”改名為天津,即天子經過的渡口之意;作為扼守運河的軍事、漕運要地,在三岔河口西南的小直沽一帶開始築城設衛,稱天津衛,後又增設天津左衛和天津右衛,合稱天津三衛;一座衛城因地理原因,最後發展成為一座中型城市。

進入崇禎年間,天津三衛被整編為皇家農莊,天津衛變成了天津府,各類工場如雨後春筍般冒出,吸收大量閒散人員;靠近塘沽的天津海運碼頭、皇家天津船廠(內部稱號‘塘沽船廠’)及天津煤鐵聯合企業等相繼破土動工。

隨著時間的推移,隨著遼東戰事的平定,天津海運碼頭的投入使用,從遼東凱旋回京的崇禎帝就是從著上岸;不久,弊端纏身的大明北方最重要的鹽場——長蘆鹽場開始整改,使用了上千年內河漕運開始轉向更便利的海運,與以往不同的變化,使得天津進入飛速發展期。

如今的天津早已不是當年“吳下阿蒙”,不僅傳統軍事、貿易(漕運)重地沒有變化,如天津城是近衛軍步兵第二鎮鎮駐地,戒備森嚴的塘沽堡駐有一個營的海軍陸戰隊,海運碼頭邊則是渤海分艦隊駐地;隨著那些大型工廠的相繼落成投產,先不說海軍的軍事指揮學院設在天津塘沽,城內也開設各類新式學校,如天津商學院、津門文華學院、天津理工學院、天津海事學院等;下面還有各類技工學校和新式中、小學校,即將發展成北大明的重要的教育基地及工業基地;為適應發展需要讓大明百姓參與政事,朝廷還在天津試點了參議院,至於說效果如何則是另一回事。

照大明目前的發展勢頭,天津必將將成為連線大明南、北鐵路的樞紐中心,一些看到美好前景的大明百姓,開始向天津蜂擁而來。

問他為啥不去今再咫尺的京城,還會被人反問一句,不做官去京城幹嘛?京城過於嚴肅,哪有天津這麼輕鬆自在,在天津還能吃到美味的海鮮,這些京城有麼?

京城有是有,可是哪有這邊的便宜和新鮮。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熱門小說
不科學御獸唐人的餐桌我有一劍神秘復甦7號基地神印王座2皓月當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號宇宙職業選手光陰之外
相關推薦
我在電影世界當主角橘紅舞臺巨星從詩詞大會開始神花洛宇宙天啟紀元我在萬界送快遞帝凰之淚盜天者死奶爸的神裝系統穿越還是白銀玩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