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一章 出征高句麗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夏雪給李世民講了隋煬帝征討高句麗情況後,和李世民一起分析了其失敗的原因。夏雪也根據史書上李世民親征高句麗最後也沒有成功的原因進行了補充。

他們夫妻兩個心有靈犀,不需要太多的語言便明白了彼此之意,兩人最後決定,第一,這次征討高句麗不能動用兵力太多,但也不能太少,畢竟高句麗不像突厥沒有城池,高句麗經過幾百年的發展,國內堅固城池和險要關隘非常多,這次打的更多是攻堅戰,打下後需要派兵佔領管理。兩人商議後,決定出動作戰主力兵團10萬精兵,其中陸軍8萬,水軍2萬。另外,主要是防衛管轄佔領城池的輔助兵團20萬,跟隨在主戰軍團後邊,分批透過水陸兩路抵達戰區。

第二,由於隋朝征討高句麗損失慘重,死傷兵馬幾十萬,成為了關內百姓的心理陰影,為防止強行徵兵激起和隋朝一樣的民憤,這次主力兵團和輔助兵團都採用“募兵法”自願報名,成立徵遼東自願兵,朝廷會給報名的自願兵發放武器、軍餉、衣物、帳篷、食物等等,表現優異者還會獲得重賞、提拔。李世民和夏雪本來以為徵遼東自願兵應該報名人數不會很多,沒想到後來得到的訊息是大唐官兵和百姓踴躍報名,許多地方都超出了招兵人數上限,都想去給過去隋朝征討高句麗戰死的幾十萬官兵報仇,這麼有血性的大唐人民,讓後來聽到訊息的李世民和夏雪都不由感慨萬分,有這樣血性的大唐人民支援,再強大的敵人,又有何懼。

第三、為減輕後勤壓力,防止距離遙遠糧草供應困難,這次征討高句麗,陸地部隊除過攜帶大量糧草外,還隨軍帶養大批活著的以吃草為主的牲畜,比如牛羊等等。這樣牛羊隨軍dui行軍,沿途還能揹負輜重,可以大大減輕了士兵和沿途州府的負擔,也可以減輕糧草長途運輸的緩慢和困難。

第四、主力作戰的兵團全部配備戰馬,現在征服了突厥,擁有了大草原,唐.軍已經不再缺戰馬。這樣可以減輕唐.軍長途跋涉的體力消耗,也能加快行軍程序,可以縮短征服高句麗的時間,防止打持久戰、僵持戰。輔助兵團則以步兵為主。

第五、“上兵伐謀”,為了防止高句麗人死守頑抗,增加唐.軍傷亡,征討時候大力向高句麗百姓宣傳政策:投降不殺,優待俘虜,自動獻城的給予封賞。

第六、提前準備冬季棉衣、棉帽、棉手套、皮衣、木炭、煤炭等越冬衣物和取暖物資,未雨綢繆、防患未然,以防東北寒冬提前來臨,凍死凍傷唐.軍,而且準備在冬季繼續發動進攻,不讓高句麗有喘息機會。

因此,由於天使軍特種兵團在征討南詔國抽不開身,這次的征討遼東戰役,大軍主要還是以裝備著弓箭刀矛等冷兵器的唐.軍步騎兵為主。

大唐皇帝李世民下達了征討高句麗令,大唐的戰爭機器高速運轉起來,製作棉衣棉被的被服廠全面開工,而且還新建了幾個,在蒸汽機、內燃機和電動機的帶動下,生產效率也大大提高。

糧草軍械已經大量籌集,慢慢透過海陸兩路運往東北邊關,其中包括夏雪發明的各種可以長期儲存蔬菜食物的罐頭,以增加遠征軍的營養。

夏雪給李世民推薦讓櫟陽縣丞劉仁軌擔任進攻高句麗和百濟的大唐水師統領,李世民雖然不知道一個不大出名的小縣丞劉仁軌,長孫皇后為何那麼看重,不過李世民一貫對夏雪是絕對信任,雖然許多大臣也對劉仁軌這個小縣丞擔任大唐水師統領不理解和表示反對,但李世民力排眾議,仍任命劉仁軌為征討高句麗和百濟大唐水師統領。這個任命讓劉仁軌本人都大吃一驚,又驚又喜,不過xiong懷大志的劉仁軌對這個名垂千古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的大機遇豈肯放過,立即就歡天喜地奉旨上任去了,並夜以繼日地學習有關水師海軍方面的知識,爭取成為海戰水戰的行家裡手。

夏雪當然知道劉仁軌的大名,這是從上學時候歷史書上瞭解的。劉仁軌,生於公元601年,出生於汴州尉氏,是hua夏歷史上著名的出將入相型的人物,他大器晚成,卻一鳴驚人,劉仁軌指揮的歷史上著名的白江口海戰,以少勝多,大敗扶桑海軍,導致扶桑全盤唐化,向唐朝拜師學藝。

劉仁軌是hua夏歷史上著名的老壽星,享年84歲,他年輕時正值隋末亂世,烽煙四起,他又家境貧困,無法專心讀書學習,但是他從未放棄自己。沒有紙筆,就用樹枝在地上寫字練習,居然讀通了文史,以博學著名。武德初,中原道大使、管國公任瑰準備上表論事,劉仁軌見到了他上表的文稿,為他修改了幾個字,任瑰十分驚異,見劉仁軌頗有文化修養,就以赤牒方式讓他當上了息州參軍(赤牒授官是唐初制度,按正常程式,應是吏部先用赤筆注官之狀,門下省審批,皇帝最後授旨)。不久,劉仁軌又調任陳倉尉。當地有一個折衝校尉名叫魯寧,橫行不法,魚肉鄉里,以前的地方官沒人敢管他。折衝校尉屬於諸衛折衝都尉府,下府的折衝校尉都是正五品下階,小小的陳倉尉論地位與之相差甚遠。但是,劉仁軌公事公辦,給這位大爺以嚴厲的警告,魯寧沒有放在眼裡,依舊我行我素。當他再度觸犯國法的時候,劉仁軌把他抓了起來,讓人拿棒子把他活活打死。訊息上報到大唐皇帝李世民那裡,頓時讓天子勃然大怒,“一個小小的縣尉,竟敢杖殺我的折衝,簡直是無法無天”。

唐太宗召見了劉仁軌,很快弄清了事情的是非曲直,面對劉仁軌的侃侃而談,一代名君大為折服,馬上提拔他作了櫟陽縣丞。唐太宗喜歡打獵,有一年,唐太宗打算前往同州(後世的三秦大荔)狩獵,劉仁軌及時向皇帝上了一道奏摺,“今年風調雨順,莊稼長勢喜人,百姓晝夜辛勞,才收割了十分之一、二,現在皇上前往狩獵,各種接待加上修理橋道,動輒要用一、二萬個工,對百姓的收割相當不利。如果等百姓收割完畢,皇上再行射獵,於公於私,都能兼顧”,唐太宗知錯必改,將狩獵行動推遲了整整一個月,他下旨表揚了劉仁軌的諫言,“你雖然官職不高,卻竭誠為民,所陳之事,甚得君心”。

夏雪掐指一算,劉仁軌今年剛好30歲,正是男人的黃金年齡,就給李世民推薦破格提拔還不大出名的劉仁軌,讓他早早為大唐建功立業。

這次出征,經過商討後,李世民和夏雪決定兵分三路:

一路由李靖率領一萬天使軍精銳騎兵,從西部草原繞道夾擊高句麗,在路上可以吸納一些突厥、契丹等部族騎士,增加兵力。而且還有截斷薛延陀汗國援兵的作用,這次高句麗除過勾結白濟、扶桑外,還勾結了漠北的薛延陀汗國。

一路是海路,由虯髯客率領1500名海軍、30艘鋼鐵戰艦協助劉仁軌率領的大唐1.5萬水軍登陸攻擊ping壤城,並掩護大量輔助兵團士兵和糧草輜重船隻登陸高句麗和百濟西部海灘。另外有許多後勤運輸大型帆船和渦輪貨船隨行,運輸糧草物資還有大量輔助兵團士兵。

一路由大唐皇帝李世民率領7萬主戰軍團,出臨渝關(山海關)後,從正面攻擊高句麗。

除過西路的李靖沒有輔助兵團外,李世民中路後續部隊輔助兵團15萬人,劉仁軌東路大唐水軍後續部隊輔助軍團5萬人,也都整裝待發。

李世民出征之時,夏雪抱著孩子一直送到潼關,兩人深擁許久,淚流滿面,難分難捨。說好如果軍務不緊急時候,每天都要透過

電報互通信息。

“老公,我相信你是最棒的!你一定會勝利凱旋的!”夏雪望著漸漸遠去的李世民的背影輕輕地說。

隋朝三次徵高句麗失敗,高句麗將隋軍陣亡將士的屍骨築成了一座京觀。(古代戰爭中,勝者為了炫耀武功,收集敵人屍首,封土而成的高冢叫“京觀”)“身既死矣,歸葬山陽。山何巍巍,天何蒼蒼。山有木兮國有殤。魂兮歸來,以瞻河山。”寒風吹來,京觀上的薄土被吹去,立刻便露出下面的森森白骨,所謂屍山血海並不僅僅是一個形容詞而已。幾十萬烈士的忠魂便在此不斷地嘶喊,召喚。

公元631年7月,李世民率領大軍出山海關進入高句麗境內,立刻派司馬長孫師毀掉這個京觀,將隋軍將士的屍骨一一收殮安葬。

高句麗 莫離支 淵蓋蘇文,利用高句麗榮留王高建武用了十六年的時間在東北自扶余城(後世的吉林四平), 南至大海修的一條長達千餘里的長城作為屏障,以此作為對抗唐.軍的本錢,兩國之間劍拔弩張。

淵蓋蘇文這時以東方盟主自居,決定與唐朝進行全面對抗,淵蓋蘇文還遣使前往漠北,用“厚利”挑唆薛延陀汗國與唐的關係,打算在北面對唐朝進行牽制。在戰備方面一面加固高健武時代建造的“長城”,一面在遼東和鴨綠水以及幹山山脈之間廣大地區集結兵力,構築軍事據點,並大力加強遼東城(後世的遼寧遼陽)、白巖城、扶余城(後世的吉林四平)、新城、蓋牟城(後世的遼寧撫順)、安市城(後世遼寧蓋州東北)以及烏骨城(後世的遼寧鳳城)、卑沙城(後世遼寧普蘭店西南)等諸城的防禦力量,以此作為第二道防線,企圖封鎖唐.軍的水陸進攻路線和登陸港口,並在這些地方實行堅壁清野,企圖在唐.軍糧餉匱乏之時乘機反攻。

唐太宗李世民以太常卿韋挺為饋運使,民部侍郎崔仁師副之,專責燕趙大地諸州的糧草運輸;命太僕少卿蕭銳運輸中原諸州糧餉入海,貯於烏湖島中,以供水軍之需。

李世民下詔佈告天下,陳述了這次東征高句麗的五條必勝之道:“一曰以大擊小,二曰以順討逆,三曰以治乘亂,四曰以逸待勞,五曰以悅當怨”。用以動員民眾,增強士兵必勝信念。

至此,可謂是萬事俱備,戰爭的號角已經開始吹響了。

李世民知道高句麗國不比草原汗國,只要軍dui戰鬥力強勁就可以解決一切。在高句麗國中有大量的要塞式城堡,戰爭打到後來往往就是攻城戰,步履維艱。

李世民任命大將李勣為先鋒,兵發柳城(後世的遼寧朝陽),但在另一方面卻大造聲勢假裝要從懷遠鎮(後世遼寧遼陽西北)渡遼水,因此高句麗將重兵放在了懷遠這個方面,此時李勣出其不意,到達柳城後迅速北進,經甬道向通定(後世遼寧新民)進發,在高句麗人意想不到的地方渡過了遼水,使得高句麗人依仗的遼水屏障失去了作用。

李勣這招聲東擊西其實也是逼不得已,高句麗在邊境上大修長城,如果正面行軍,那麼唯一可走的道路便是遼東那著名的沼澤區,而高句麗對這一地區是嚴密設防的,李勣的先頭部隊人數不多,正面硬碰顯然不行,所以只能繞道。

唐.軍渡過遼水的訊息傳到高句麗後,舉國震驚,城邑均閉門自守,不敢出擊。

幾日後,遼東道副大總管、江夏王李道宗將兵數千人抵達新城(後世遼寧沈陽東),帳下折衝都尉曹三良引十餘騎直壓城門,城中高句麗軍民驚恐騷亂,不敢抵抗。

營州都督張儉以胡兵為前鋒,向建安城(後世遼寧蓋州西南)進發,途中擊敗了前來迎戰的高句麗兵眾,殲敵數千。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熱門小說
唐人的餐桌7號基地我有一劍宇宙職業選手光陰之外不科學御獸深空彼岸神印王座2皓月當空明克街13號神秘復甦
相關推薦
萬能神筆系統報復系統我的眼睛能看鬼極限戰境泣血征程之五胡亂華併購之王仙途縹緲錄縱橫道仙宇宙星辰訣大神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