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賞花大會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二十五

到最後崔維遠也不記得自己到底怎麼回的幼桐的話,只依稀記得當時她不以為然的神情,秀眉微挑,嘴角微勾,臉上是淡淡的嘲諷的笑,看得崔維遠甚是窩心。

待崔維遠告辭後,幼桐方才想起桌上他留下的匣子。徐渭還特意託了崔維遠送過來,卻不知到底是什麼好東西。隨手開啟來,只見匣子裡裝著兩卷畫軸,幼桐疑惑地開啟其中一副,頓時愣住,這…居然是前朝畫聖言子美的飛天圖。

呆了半晌,幼桐方才從巨大的震驚中回過神來,趕緊起身關上門窗,待確定四周無人後,方才小心翼翼地將畫卷在桌上展開。

言子美最善畫飛天,一生之□□有飛天十二圖,或雙手合什,或手捧蓮花,或操琴奏樂,不一而足。而面前這副飛天則手捧花籃,雙腳倒踢紫金冠,頭戴寶冠,腰繫長裙,肩繞絲帶,迎風舒捲,四周天花旋轉,流雲飄飛,美不可言。

幼桐自幼沉醉於繪畫,自曉得這副古畫的價值,拿在手中,驚喜中又帶著些許不安。言子美的畫作傳世極少,她在錢塘時曾有幸見過十二飛天圖之一,當時字畫店叫價一萬兩千兩白銀,她一時猶豫,待回頭再欲買下時,那副畫早已被人買走,讓幼桐後悔不迭。

而眼前這幅畫,不論是用色還是畫技,亦或是儲存的完好程度比她在錢塘看中的那一副都有過之而無不及,想來這價格只高不低。這徐渭,竟隨隨便便就將如此昂貴的東西送過來,也不怕旁人側目?

思慮之下,她腦中閃過李玉棋的話,想了想,捧著畫卷走到視窗,伸手推開窗戶,對著窗外的陽光斜斜地照著看,果然在濃墨重彩的右下角發現了兩個小的幾乎看不清的字——九鼎。

一時忍不住搖頭笑了笑,雖說不是言子美的真跡,但她還是小心翼翼地將畫收回來,又仔細觀賞了一陣後,方才依依不捨地卷好放回匣子。爾後,又展開另一幅。隨著卷軸一點點開啟,幼桐心中愈加驚疑,這一幅竟然是《寒山夜遊圖》!

照理說,九鼎的那一幅《寒山夜遊圖》早由李玉棋送了過來,而今還在她箱子裡鎖著,徐渭沒道理還能再找出一幅一模一樣的來,難不成這個九鼎還畫了好幾幅?幼桐疑惑地將畫卷再次拿到視窗探看,卻始終找不到九鼎的字跡。

皺眉想了半天,幼桐猛地一拍腦袋,恍然大悟,敢情當初在字畫店裡買走藏鋒真跡的人就是徐渭,難怪那掌櫃抵死不肯說了。若她是掌櫃,也不敢買主面前亂說話。這個徐渭——幼桐嘴角不由自主地泛起一絲微笑,心中生出淡淡的感動。

“小姐,你在屋裡嗎?”門外傳來慧英疑惑的聲音。

幼桐趕緊放下手裡的畫卷去開門,只見慧英抱著一疊衣服喜氣洋洋地走進屋,口中道:“錦雲閣的繡娘們這回動作倒是快,才幾天的功夫,衣服就裁好了。”說著,將衣服攤開來,一件一件地對著幼桐比了比,問道:“要不,小姐還是試一試,看看大小是否合適。”

到底是女兒家,見了新衣服難免有些心癢,幼桐遂從善如流地拿了衣服去屏風後換上。

慧英繞著她轉了一圈,上下左右地仔細端詳,罷了笑道:“錦雲閣的師傅真是好手藝,這腰身掐得恰到好處,袖口上的繡花也是栩栩如生。可惜就是顏色太素淡了些,十小姐那邊卻是一身桃紅色的繡花錦緞,二夫人又給她新打了一副點翠的頭面首飾,真真地華貴。”

幼桐對著鏡子看了半晌,笑道:“文顏性子活潑,枚紅色倒是襯她。”她卻是不能穿太過豔麗的顏色,以前崔氏還在世的時候,也嘗試給她置辦過不少明豔的服飾,可一上她的身,崔氏就無奈地將它們都撤了下來,連道若是這囂張的模樣被旁人瞧見了,怕是嫁不出去的。

晚上二夫人讓人送了些首飾過來,幼桐挑了支鎏金菊花釵兩支鬢釵並兩支團花掩鬢,準備進宮時再戴上,既不太過素淡,又不至於搶風頭。

進宮尚無確切日期,但二夫人卻實實在在地開始管教起文顏來,一連好些天,文顏都老老實實地在家裡頭待著,不曾鬧著要出門。

到四月十五這一日,府裡來了客人,卻是崔家早已出嫁的二小姐和與文顏定親的孫家的夫人到府來敘舊了。

幼桐來京城這麼久,卻是從未見過這位二小姐,只曉得她是崔家早已過世的大老爺的嫡女,嫁的是京中一位姓史的翰林之子,之前那位嚇人的夏嬤嬤就是她派過來的。一位早已出嫁的小姐居然還插手來管府裡的事,幼桐多少覺得這位二小姐有些拎不清,到前廳去拜見時,果見二夫人待她也並不十分熱絡,大部分時間都在和孫夫人說話。

那位孫夫人就是與文顏定親的孫少爺之母,年歲與二夫人相仿,說話行事十分爽利,讓人心生好感。

因是頭一回見面,二小姐和孫夫人都備了禮,二小姐的是兩個金踝子,孫夫人則送了一對梅花紋鑲銀邊的玉質分心。幼桐也不忸怩,大大方方地接過了,鄭重地道了謝,爾後靜靜地坐在一旁,乖順地聽眾人說話。

一會兒文顏也在丫鬟的攙扶下緩緩進門,瞧見她那副端莊賢淑的打扮,幼桐好不容易才忍住了不笑,只偷偷地朝她眨了眨眼。文顏無奈地扁扁嘴,抬起頭來又是一副無比莊重的神情。

那位二小姐不知為何對幼桐十分感興趣,一直盯著她看,還時不時地問幾句話,都是關於她在南山廟裡的事兒,又說怎麼胭脂沒跟著一起進京。二夫人聞言臉色有些不好看,擔心地看了幼桐兩眼,想插嘴說什麼,又頓住了。

幼桐淡淡回道:“難得二姐姐好記性,居然還記得我身邊丫鬟的名字。只可惜那個丫頭卻是個不省心的,在廟裡的時候偷了我的東西拿出去賣,被人逮了個正著,早被趕了出去。”

二小姐臉色一僵,皺眉道:“那丫頭我是見過的,看起來不像這樣的人。”

幼桐森森地笑了一聲,緩緩轉過臉來,冰冷的目光中彷彿帶著刺,就那麼冷冷地看著二小姐,一字字道:“知人知面不知心,二姐姐不過是見了她幾面,怎麼就曉得她是什麼樣的人。”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也不知怎地,明明是個年輕的小丫頭,可被她這麼瞧著,二小姐心裡頭竟然生出一股寒意,怔怔地好半天說不出話來。

孫夫人似乎察覺出氣氛的尷尬,趕緊出來打圓場道:“我們府裡頭老太太愛熱鬧,說是過兩日要辦個賞花大會,趕明兒二夫人把兩位小姐都一起帶過去湊湊熱鬧吧。老太太聽說兩位小姐過來了,歡喜得不行,直說要過府來瞧瞧。”

二夫人滿臉羞愧道:“原本是早該去府上拜訪的,只是近日府裡有些事耽誤了,屆時一定去拜見老太太。”

這二人你一句,我一句地好不熱鬧,屋裡很快又恢復了常態,二小姐也時不時地笑著插兩句嘴,幼桐和文顏都十分懂事地在一旁聽著,並不多言。

好不容易將客人送走了,幼桐才和文顏一道兒回了絳雪齋。路上文顏難免又和她抱怨了一通二小姐,道:“九姐姐你看她那語氣,好似要來興師問罪一般。我以前就聽五哥說過,你身邊的那個胭脂就是她送過去的,指不定還是她安插在你身邊的眼線呢。就為了個吃裡扒外的丫鬟,難不成她還打算將你訓一通。這早就嫁了人的,還老插手府裡的事務算什麼事兒啊。”

幼桐漫不經心道:“她要問便讓她問唄,左右我問心無愧。”便是那個叫胭脂的真被怎麼樣了,那也是崔維遠他們做的,便是老天爺要怪罪,也怪不到她頭上。

孫家果然很快下了帖子,那賞花會就定在四月二十。到底是未來的親家,二夫人對文顏此次出門十分重視,關著門在屋裡好生教導了一通,也不知到底說了些什麼。

幼桐倒是無所謂,孫家人看重的是他們未來的兒媳婦,她跟著過去不過是湊熱鬧罷了。可幾個丫鬟卻是嚴陣以待,早早地就開始準備幼桐出行的衣服首飾,仔細搭了好幾身,讓幼桐自己挑選。

最後還是挑了身鵝黃色蘇繡月華錦衫並暗花細絲褶皺裙,讓紅芸梳了流蘇髻,左右兩側髮髻上各插了一枚團花掩鬢,又將上回孫夫人送的梅花分心戴上。雖不算太隆重,但也讓人挑不出錯處來。只是幾個丫鬟覺得自己渾身的本事還沒使出來,多少有些不甘心。

出得門來,文顏也下了樓,她打扮得甚是隆重,上身是碧霞雲紋聯珠對孔雀紋錦衣,下著紫綃翠紋裙,頭上插了兩朵鎏金掐絲點翠鯉魚簪,髮髻頂端則是一支蝶戀花金步搖,耳垂碧玉絛,端莊而豔麗。

看得出來,她有些緊張,臉上紅紅的,伸過來牽住幼桐的手時,手心一片潮溼。

幼桐輕輕拍了拍她的手背,柔聲道:“別緊張,我們崔家的十小姐,素來只有瞧不上別人的,旁人還生怕你看不上他呢。”

文顏被她說得笑起來,臉頰緋紅,低頭小聲道:“他…他很好,我…我也沒有瞧不上他。”

這姑娘還沒嫁過去就開始替人家說話了,幼桐頓時忍不住搖頭笑起來。

二人先去拜見了二夫人,爾後三人坐了輛大車,各帶了兩個伺候的丫鬟,又叫了四個護衛,一路排場地去了孫府。

這賞花大會就在孫府後花園舉行,孫家雖不如崔家這般顯赫,卻也是京裡的大戶,一片宅子竟比崔家還要大些,尤其是府裡的後花園,更是打整得格外雅緻。此時正值牡丹花開,孫家也不知從何處尋來了大片牡丹,都在這一日齊齊地盛開,整個後花園一片國色,就連素來不十分喜愛養花種草的幼桐也不禁為面前的炫燦而震撼了。

賞花會人多,文顏又是孫家未來的兒媳,自然備受關注。幼桐起初跟著她走了幾步,不多時便漸漸地被擠在了外頭。她倒是自得其樂,在僻靜的角落處尋了個涼亭坐下,又讓慧巧去取些茶水過來,一邊飲茶,一邊賞花,自在得很。

慧英和慧巧都是頭一回見到如此多牡丹話,一時迷了眼。幼桐見她二人滿臉希翼,便揮揮手讓她倆去院子裡轉一轉。兩個丫鬟起初還有些猶豫,禁不住幼桐一再勸說,才鄭重地謝了她,一起退下了。

她們兩個一走,這涼亭裡愈加安靜起來,好在四處都是開得正好的鮮花,倒也不算冷清。

幼桐坐得久了,便起身繞著涼亭走了幾圈,爾後又在附近花叢裡逛逛看看,正準備再回涼亭坐下,忽瞥見那涼亭中已然坐了兩個人。雖是離得遠了些,可幼桐卻分明認出那穿著桃紅色長衫的那位,竟是 “暴病而亡”被餘家老頭子送往蘇州避禍的庶妹餘婉。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熱門小說
唐人的餐桌7號基地我有一劍宇宙職業選手光陰之外不科學御獸深空彼岸神印王座2皓月當空明克街13號神秘復甦
相關推薦
[希臘神話]海妖與貓主子們鬥智鬥勇制霸影壇[重生]重生廢后翻身記未來之全身是寶告訴大雄我愛她兼職無常後我紅了薄霧[無限]校園文女配的自我修養超級大腦(快穿)
作者繡錦其他書
回到1981 重生之女土匪 穿越之喵嗚 公侯之家 月滿京華 離魂 重生之盛世醫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