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番外二十. 大結局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番外二十

昭昭暮暮, 年年歲歲

程亦行八歲這年,突然成為家喻戶曉的明星。

起因是母親昭夕拍的一部新電影,名叫《一個小孩的一生》。

自從成家生子後,昭夕拍電影的步伐就慢了下來。

但事實上很多人發現,早在她拍出紀錄片《長路》時, 就已經完全摒棄了快餐化的電影市場。

人家從構思到電影上映, 也許只用短短一年,她卻要花長達兩年甚至三年的時間,才能將一個完整的故事呈現在大銀幕上。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從《長路》到《一個小孩的一生》,她花了八年。

八年之於電影圈, 等同於很多人全部的職業生涯。多少明星冉冉升起又隕落,花謝花開, 人走了一撥又一撥。

等到昭夕的名字再一次出現在大眾視野裡時, 媒體不約而同在標題裡用了“迴歸”二字。

闊別多年,那個木蘭又回來了。

只是這大概跟體質有關, 昭夕又登上了熱搜, 引來無數非議。

輿論不斷的原因只有一個, 她在新電影中啟用了自己的兒子作為主演。

《一個小孩的一生》, 光聽名字也知道, 這個小孩的戲份基本上秒殺其他所有人。

雖然闊別影壇已有八年,但很顯然,娛樂圈的腥風血雨與從前並無二致。

喜提熱搜,慘遭非議。

即便網友們也大概換了一波了,但攻勢比當年仍有過之而無不及。

“這是又出來賺奶粉錢了?”

“不是, 都八歲了,賺什麼奶粉錢?賺學費吧!”

“別問,問就是要把兒子拎出來當童星,從小捧紅,延續她自己的路線唄。她不就是星二代甚至星三代出生的?”

“毫無下限。別人都把孩子藏得嚴嚴實實,就她厲害,生怕別人不知道這是她兒子,明星要從娃娃抓起的典範。”

“拿孩子賺錢是真噁心。這麼小的孩子什麼也不懂,就被曝光在大眾視野裡,從小過不了正常人的生活。”

……

就昭夕啟用親生孩子當主演一事,譭譽參半。

也有替她說話的,大概就是,一家子都有演員天賦,怎麼,還不許別人好好發揮自己的特長?

中立的也有,呼籲大家關注電影本事,少說些有的沒的。

只要演員演技好,電影好看,誰當演員有什麼差別嗎?大家究竟是看故事的,還是看八卦的?

從電影宣傳放出第一張海報起,輿論就不斷發酵。

昭夕沒有作任何回應,也沒有去看網上的隻言片語。

程又年倒是看了一點,主要是有羅正澤這個地科院小喇叭的存在,想不知道都難。

尤其是,羅正澤還和小嘉在一起了,兩個吃貨一天到晚除了吃東西時小嘴叭叭的,討論起昭夕的事情來,也叫一個認真。

昭夕有時候都覺得,她明明只有小嘉一個助理,卻沒給工資也喜提第二個小助理。

羅正澤既為偶像殫精竭慮,又為老婆小嘉的煩惱而煩惱。

總之,這兩隻小喇叭把輿論基本上復制粘貼了一遍,講給昭夕和程又年聽。

昭夕:“我是久經沙場的人了,還怕這個嗎?”

小嘉生氣:“都多少年了,這批人還是沒長進,除了當鍵盤俠就不會多讀點書嗎?”

昭夕老神在在:“多讀書的那批暴|民都脫離了鍵盤俠的行列,早就不噴了。你現在看見的是長江後浪推前浪,前赴後繼的新一代鍵盤俠。”

說到這裡,她也有點感傷。

小嘉小心翼翼問:“老闆,你還是在意言論的吧?”

昭夕照照鏡子,提了提眼角,“不是,我是心酸,怎麼一晃八年都過去了,我都老了……”

小嘉:“……”

輿論如何風生水起,在這個家裡好像都無足輕重。

本來就是,一家三口都不是會為瑣事操心的人。

三十八歲的程又年在為科研奔波,近年來的研究專案成為院裡的重中之重,徐院總是拍著他的肩,感慨說後繼有人了。

大家都說,他的目標大概是地科院最年輕的院士……?

但其實程又年本人並不很在乎這個,一個稱號,遠沒有做實事要緊。

三十五歲的昭夕,每一天都在為保持身材和美貌殫精竭慮。

要健身,不能有蝴蝶臂。

多吃蔬菜,不能人到中年就發福。

臭崽子,別惹媽媽生氣,氣出皺紋你賠不起!

除此之外,她還要多多看書,跟上未來的程院士的腳步……?

至於八歲的程亦行同學,他也很忙。

爸爸是學神,所以學習成績必須好,不好很丟人。

媽媽是遠近聞名的藝術家(?),所以要從小培養藝術家的氣質,裝逼也很辛苦。

參演《一個孩子的一生》,倒純屬是一場意外。

當時昭夕試鏡了好多小演員,始終不夠滿意,倒不是她的要求太高,實在是這部電影對演員的素質要求非同一般。

八歲的小孩大多活得像溫室裡的花朵,鮮少有人能演出主角的喜怒哀樂。

尤其是,這個角色相當特殊。

到底有多特殊,直到電影上映那天,觀眾們才明白。

很多人抱著對昭夕的信任與期待踏入影院,還有不少人純粹是看熱鬧,見網上傳的那樣火,熱搜一個接一個,乾脆去看看唄。

反正好就支援一下,不好就噴一噴。

這是現代人的快餐生活標準考試。

可是走進影院時,很多人還在嘻嘻哈哈說著八卦,電影散場,離開時,卻沒有幾個人有心情說笑。

人們沉默著,像大雨過後的樹,枝葉都流淚。

《一個小孩的一生》講述的的確是個八歲小孩完完整整的一生。

小男孩叫習樂,從出生起,備受父母呵護。

與這個時代的眾多孩童一樣,他是獨生子女,生活在小康家庭中,從小學習樂器,在父母的關愛下茁壯成長。

影片的開頭溫馨可愛,講述著一家三口的幸福生活。

當看見小習樂苦著臉,哭喪著說自己腦袋糟糕,背不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時,觀眾都笑了。

老師每週打電話催促父母:“我也很無奈啊,這是教育部要求,每個孩子都要背!”

影院裡甚至有觀眾感同身受說:“我家孩子也背不出啊!可愁死我了。”

小習樂也不太會唱歌,學習《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時,他老是跑掉。

但音樂細胞不行,共情能力卻不錯。

至少在學唱《歌唱二小放牛郎》時,小家夥還哭了。

程亦行飾演的小男孩鮮活可愛,哭的時候憋得滿臉通紅,放聲大哭,笑的時候眼睛一眯,狡黠裡透著一點機靈。

大概是遺傳了父母的美貌,他長得非常漂亮。

小男孩唇紅齒白,比許多姑娘家都要美,可調皮起來,上躥下跳、爬樹翻牆,也不遜色於同齡男生。

觀眾們被他迷得不要不要的。

六歲伊始,進入小孩認知教育與三觀逐漸發展的黃金階段。

影片裡,小習樂也開始接受學校的教育,同時,飛快汲取著電視與書本裡關於世界的描述。

他似懂非懂問媽媽:“那兩個人抱在一起親嘴幹什麼呀?”

媽媽一臉尷尬,觀眾哈哈大笑。

偶爾聽見父母談論社會新聞,說黑車司機綁走妙齡少女,他也會抬頭問:“綁走她幹嘛啊?”

父母一時語塞。

爸爸想了想,說這個世界上也有壞人,像大灰狼無緣無故要吃掉小紅帽一樣,我們身邊也有這樣的壞人,會抓走孩子,所以習樂今後也要注意。

習樂懵懵懂懂問:“抓小孩幹嘛?他也像大灰狼一樣,要吃掉我媽?”

爸爸媽媽:“……”

觀眾又笑了。

後來某日,老師打電話給父母,說習樂在學校散播謠言,嚇唬同學說有壞人要吃小孩。

父母急忙解釋當日的話,老師頓了頓,說孩子現在還小,不應該知道這些社會的陰暗面。

好像是從那天起,父母開始面臨兩難的抉擇。

教科書裡都是真善美,有白毛浮綠水的鵝,有乘舟將欲行的李白,有生活悽慘的賣炭翁,也有手持針線臨行密密縫的慈母。

可是唯獨沒有惡。

在這個管束嚴格的時代,遊戲不能血腥暴力,書本裡不能有教壞小孩的品性,主人公們都是善良到天真甚至無知的人,像賣火柴的小女孩那樣,以為點亮一簇火焰就能得到幸福。

習樂也會玩電子遊戲,但遊戲裡絕對沒有血腥暴力的打架場景。

事實上近年來,能夠發行的遊戲幾乎都是角色扮演類,可以宮鬥,可以打怪升級,唯獨不能有暴力惡行。

受父母影響,習樂愛看書。

可是如今出版社收到嚴格管控,別說給小孩子的書了,就是成年人的讀物,也是經過反覆刪改後的童話世界。

習樂的媽媽是一名文字編輯,每天做的事情就是不斷告訴自己的作者——

“未成年人不能抽菸,第一章的抽菸場景要刪掉,叼根草也比抽菸好。”

“同|性|戀不能出現,不僅是這三個字,但凡和特殊性取向有關聯,或者暗示的,都得刪掉。”

“公務員不能說髒話,上面要求的。”

“你寫的這個老師受賄、區別對待學生,也不行,有損老師的形象,出版社是不會過稿的。”

除此之外,違法亂紀的事情更不用提。

甚至,早戀不可以提,師生戀不可以提,但凡涉及國家公職人員,都必須是積極的、正面的形象。

嚴格的制度下,創作不再自由。

作者們也是人,藝術家們也要吃飯,於是電影、電視劇、書本乃至遊戲,甚至如今的歌曲,都漸漸變成了童話。

不好的都不再出現。

這種風氣的出發點也許是好的,很多人希望少給未成年人展示這個世界的糟糕與真實的惡,也許這樣,他們就能健康成長。

遺憾的是,罪惡始終存在。

在孩子們接觸不到的角落裡,還有惡行與惡人。

黑車事件還在發生,未成人抽菸是家常便飯,暴力還在席捲著黑夜,至於公職人員們究竟是不是個個都像書裡那樣熱心腸、清白廉政,恐怕也只有他們自己知道。

習樂在童話世界裡長大,不懂惡,也沒見過真實的惡。

他所能接觸到的最邪惡的存在,大概就是總想吃掉小紅帽的大灰狼,或是想要吃羊肉的灰太狼。

後來某日,遭遇壞人的是他,無力反抗的也是他。

因為學校的教育,父母的配合,習樂樂於助人、心懷善意,在一位陌生人請他帶路時,雖然記得父母叮囑過不要輕信,但那位陌生人是一位白髮蒼蒼的老奶奶,他便又記起八榮八恥之類的教育來。

關愛老人,人人有責。

老人家對他構不成威脅吧?

也就在那一天,習樂被拐走。

老人不過是個幌子,拐騙集團背後形成了一條產業鏈,將小孩拐騙後,立馬轉手賣給有需要的人。

很不幸的是,習樂被賣給了有孌|童|癖的成年人。

在影片的後半段,故事是黑暗的。

挨餓受凍只是最基礎的,習樂挨了數不清的打,被教育要聽話。

即便為了過審,影片裡沒有暴露的內容,也無法呈現孩童遭受虐待的場面,但透過側面的聲音與描述,也讓人震驚。

震驚過後,是無盡的沉默。

因為天真,習樂不知道自己遭受的折磨名為什麼。

他不知道世界上會有這樣一種人存在,也不知道面臨它時,他該做些什麼。

直到他被解救,終於見到痛哭失聲的父母,面對警察的詢問,他依然不知道自己遭遇了什麼。

“叔叔脫掉了我的衣服和褲子,不讓我穿上,然後懲罰我。”

所謂的懲罰,是幼童自己都不知道的酷刑。

……

這不是一個美好的故事,甚至,影片的開頭有未成年人需在父母陪同下觀看的字樣。

沒有分級制度的中國,這部電影上映耗費了昭夕巨大的心血。

前後奔走了不知多久。

刪改了無數遍。

換做從前,她一定撂攤子不幹,老子不上映了。

可是如今,她耐著性子一遍又一遍打磨,在許可的範圍內力求最大限度呈現出電影的原貌。

即便還有諸多遺憾不能訴諸於畫面。

即便刪了好多她一心想要告訴大家的情節。

可是為了上映,她也妥協了無數次。

八年。

八年磨一劍,鐵杵都能磨成繡花針了。

她在養育程亦行的八年裡,好像成熟了很多,學會了很多,付出了很多,也豐富了很多。

原來長大的不止孩子,還有她。

在與程又年相伴的日子裡,他們一起看著歲歲長大,也在歲歲的成長過程中不斷強大。

她把自己的困惑與矛盾,對教育模式的不解與憂慮,連同為人父母的包容隱忍、懵懂無知,悉數呈現在銀幕上。

她想發聲,想說這樣是不對的。

可是太過乾脆的批評是不被允許的,所以她用溫柔一點的方式將它包裝起來,變成糖果,交給觀眾自己去拆開。

《一個孩子的一生》引起了熱議。

遺憾的是,因為抨擊的問題太過於直觀,言論也涉及到了更高的層面,電影在上映半個月後,提前下映,不再播放。

可半個月時間也足夠了。

在這個真善美的童話世界裡,能夠引起一些人的警醒,那麼蝴蝶效應如期而至,總會有某個山谷裡颳起猛烈的風來。

總會有越來越多的人關注到這個問題。

後來,無數電影人一起發聲,聲援這部電影,認為它值得上映,值得深思。

至於結局如何,都不重要了。

昭夕坐在黃昏的陽臺上,低頭看見樓下的小空地上,歲歲在和朋友一起踢球。

她想,即便是嚴格的管控會影響孩子們的健康成長,可身為父母,她和程又年正在不斷付出努力,試圖讓歲歲成為一個擁有健全心智和出色判斷力的少年。

要看到這個世界充滿陽光的燦爛,也要警惕於角落裡不為人知的陰暗。

下一秒,有人出現在身後,環住她的手臂。

“在想什麼?”

“在想,認識你之前,我從未想過自己會擁有這樣的今天。”

“哪樣的?”

“燦爛的,豐厚的,平凡又特別的,值得期待的每一天。”

夕陽像融化的碎金,灑落一地,溫柔又燦爛。

有人在放煙花,小小一朵衝上天,可愛又絢麗。

昭夕笑著說:“這時候可以許願嗎?”

“為什麼不可以?”程又年微微一笑,“我先來。”

“你有什麼願望?”

“愛你昭昭暮暮。”

昭夕笑出了聲,回頭望著他,一把摟住他的脖子。

“我也是。”她閉上眼,心滿意足說,“愛你歲歲年年。”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熱門小說
明克街13號我有一劍7號基地神印王座2皓月當空深空彼岸神秘復甦宇宙職業選手光陰之外唐人的餐桌不科學御獸
相關推薦
外門大師兄絕世少俠穿成聲名狼藉的女配降維碾壓[快穿]萌寶超計劃:媽咪,別想逃靈異片演員app[無限]不做軟飯男生活不易,貓貓嘆氣還要再愛你一次滿級綠茶穿成小可憐
作者容光其他書
我有一條仙女裙 偷走他的心 少女星 我的男人 薄荷味熱吻 宮女上位手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