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春孕秋殺,秋季正是打獵的好季節。

太上皇在位期間便經常藉著秋獵陳兵鐵網山,一來方便與北方不落聯絡,二來也有耀武揚威,震懾周邊部落之意,三來,也是帝王出京鬆散之意。

之前因為北疆海疆則寇作亂而中斷多年,而今四海昇平,國庫充盈,乾元帝正好騰出手來,圖謀北疆。

乾元帝這一次出遊,將朝廷之事託付給兩位宰輔大人,自己帶領朝廷一一半文武官員,京中王府,除了熙郡王坐鎮京都,餘下皇親貴胄均在隨駕之列。八月十五,乾元帝陪著太后與迎春過了中秋,翌日,便帶領文武百官,三萬御林,浩浩蕩蕩出京而去。

迎春因為懷孕不滿三月,太后娘娘以為坐胎不穩,只直許她在宮門送別。

鐵網山離京千里,乾元帝預定出遊三月,歸期定在冬月。

臨別之時,元春喜氣盈盈與迎春作別:“姐姐十三歲進宮至今二十年,以為今生都要陷在這四方城裡,今日竟能風風光光走出去,,都是沾了妹妹福氣。”

二十年?

迎春心頭一陣翻湧,這話似曾相識,卻又不知道在何處聽過。迎春盯著元春如花笑顏,直覺一陣恍惚。

一股違和之感頓生。

倉促之下,迎春做出本能反應,伸手在袖口一摸,將一瓶擦參合了靈泉的玉瓶遞給元春,元春一笑推辭:“聖上帶了一半御醫隨扈呢。”迎春合上元春的玉手:“有備無患嘛,姐姐權當是收下妹妹的一片關愛之心。”

元春這才一笑收下了:“如此,生受妹妹!”

乾元帝出京之後,每隔三五日便有京報,元春陸續寄來平安家書十二封,信件之中,元春每每都是辭費滔滔,備述心中喜悅。直至冬月初八,元春寄來書信,言稱不日啟程,鐵網山離京千里,不出十日必定到京。

聞聽此報,迎春這才一顆懸心終於放平,心中暗自哂,看來是自己多心了,怪的人說一孕蠢三年了。

喜滋滋將喜信報之餘太后娘娘,婆媳執手歡笑不已。

太后娘娘一高興,留下迎春用餐,又叫人將福哥兒兄妹叫來,祖孫三代聚餐,相談甚歡,其樂融融。

熟料翌日傍晚,平地一聲驚雷,留守京都熙郡王倉皇來報:漠北八百裡京報,聖上一行在鐵網山遇叛軍偷襲,乾元帝受傷昏迷不醒,皇貴妃賈元春救駕遇難。

太后娘娘聞訊當即一聲痛呼暈厥過去,迎春也是一陣心痛如絞,眼暈頭花。虧得錦鯉,一邊握住迎春,暗暗將體內靈氣輸送過去,迎春這才穩住心神:“王爺可有決議?”

熙郡王道:“本王已經派人前往豐臺調兵,只是臣弟奉命留守京都,一旦離京,無人擔當拱衛京師之職,這一回叛亂據聞乃忠順王餘孽所謂,臣怕一旦離京,京都有事,無人馳援,心中惶恐之至,何去何從,還請兩宮娘娘裁奪!”

迎春聞言,肅身一禮,道:“皇宮有馮紫英的御林軍,聖上返京之前,本宮將親自坐鎮皇宮,敦促步兵衙門,拱衛皇宮,必定不叫皇宮有事,還請王爺點起所有宮中御醫,速速馳援聖上要緊。”

熙郡王不曾想到,迎春一個身懷六甲的嬌弱婦人,竟然如此果敢決斷,之前,他害怕著自己這位小皇嫂要拖後腿,不允自己離京救駕,不想自己小人之心了,一時心頭一陣熱浪翻滾,一頭叩地:“臣弟領命,皇嫂保重。”

熙郡王含淚叩別迎春與太后。

迎春這裡隨後發下三道懿旨,一道與懿旨命九門提督緊閉九門,聖上回京之前,不許放進一人一馬入城。再一道懿旨命馮紫英達令所有御林軍拱衛內城,三步一崗,五步一哨,日夜巡邏。最後一道懿旨命所有留守文武大臣,即日起,留守衙門,聖上回京之前,不許擅離職守。

最後,迎春命所有留守宮妃道寧壽宮集中伴駕,傳下口諭,提升三等侍衛賈蘭為寧壽宮侍衛總領,與自己一起守護太后娘娘安全。

太后清醒,雖然心中憂傷聖上,卻見迎春有條不紊,安排妥當,心中老大安慰:“本宮老了,力不從心,哭的皇后穩妥。”

迎春這裡私下又命錦鯉在寧壽宮下了一道結界,確保皇宮,萬無一失。

忙亂一通,迎春倒地動了胎氣,一時直覺腹中墜脹,腰痠難忍。

人眾蕭蕭,迎春也不能進入空間療養,虧得錦鯉一旁守護,時時輸送靈氣給迎春梳理體內紊亂的氣息,這才堪堪護住胎兒,不至滑胎。

太后娘娘雖然久經故意,倒地母子連心,驚懼過度,茶飯不思,迎春自己體內靈氣枯竭,不能救助,以至於太后娘娘面容一日一日憔悴起來。

迎春不得已,只好讓福姐兒佑哥兒兄妹撒嬌勸慰,太后娘娘這才進食些許人參靈液,好歹性命無礙。

當晚夜深人靜之時,迎春衝著錦鯉神深施一禮:“你我相識八年,雖是主僕,這些年卻是姐妹一般,這幾年本宮在宮中完事順遂,權杖仙子恩顧,本來不好再有奢求。只是而今佑哥兒只有五歲,難當大任,本宮厚顏懇請仙子,施以援手,哪怕是逆天改命,務必保住聖上性命,若有反噬,我一力承擔,仙子若有任何要求,直管言來,本宮無不應承。”

錦鯉一貫嬉皮笑臉,聞言面色肅靜起來,雙手一陣亂搖:“主人對小妖有活命之恩,主人之命,小妖必定全力以赴!”

錦鯉言罷化為一道靈光飛逝。

不一刻,錦鯉回返:“乾元帝乃是後背後腰中了毒箭,我已經替他清楚了毒血,只是他傷了腰椎經絡,若是只靠御醫,今後只怕不良於行,要終身癱瘓床榻,即便小妖捨棄修為,替他靈氣洗髓療傷,也要三五年潤養,才能康復如常。”

迎春聞言,拉著錦鯉喜淚婆娑:“即使不能康復如常,性命無憂就好。”旋即,迎春想起姐姐元春:“你可曾瞧過元春?”

錦鯉頷首:“自然瞧過,只是皇貴妃是替聖上擋箭,毒箭封喉,當時太醫忙著救援聖上,以至於皇貴妃當場斃命。”

“再有榮慧敏慧二位公主,因為親眼瞧見母妃斃命,受了驚嚇,人有些呆呆傻傻,瞧著不大妥當,只怕恢復起來有些棘手。”

乾元帝與公主性命無憂,迎春已經很感激了,抹淚頷首:“辛苦你了。”

因為乾元帝傷勢沉重,大軍不敢疾行,每日不過行走三五十裡地便要宿營,八百裡路程,整整走了半月時間。

聖上返京,饒是迎春有錦鯉守護,也堪堪瘦了一圈,不復當初圓潤。

太后娘娘花白的頭髮因為乾元帝遇刺皓白如雪了。

好在京都平安無事。

因為乾元帝傷勢沉重,元春的喪失只得延後。死人不能再進宮門,元春停靈壽皇殿。迎春而今實在顧不得了,一切要以乾元帝安危為重。

聖駕返京,英親王熙郡王輔政,朝堂上一番大清洗,首當其衝,便是忠順王一系殘餘,無論黑白,一體清楚。因為反賊藏匿鐵網山,鐵網山駐軍統領一體鎖拿入獄,就連當初與漠北接洽的巡幸的北靜郡王也被英親王尋了不是,被英親王解了他軍權,收繳了他入宮的令牌,回家禁足了。

迎春因為一心赴在救援乾元帝的事情上頭,無瑕顧及朝堂,也是他對朝堂事情不大關心,並不知道英親王奪了北靜郡王軍權。

錦鯉雖然知道,她且不懂政治,並不重視這個訊息,故而,並未告知迎春。

知道半月後,乾元帝清醒,傳旨召見北靜郡王,迎春這才知道,北靜郡王已經被解除軍權禁足了。

乾元帝雖然行動不便,經過錦鯉半月的救治,頭腦已經十分清醒,聞言眼眸一冷,神情十分激動,身子一挺,就要起身,兵權關乎宗廟社稷,英親王竟然鴉雀不聞就辦了。

乾元帝十分震驚。

迎春也甚驚心,卻是慌忙摁住了乾元帝:“英親王輔政乃聖上親封,聖上既然託付國事,事急從權,在沒有查清楚之前,英親王暫時手腳軍牌令箭也是應當,眼下佑哥兒年幼,不能擔當,聖上身子康復之前,咱們還要依靠叔王主政,聖上若是插手,朝令夕改,恐怕叔王之命難以傳達,或者,叔王這是要拿北靜郡王立威吧!”

乾元帝皺眉,眼睛定定鎖著迎春眸子:“北靜郡王忠心耿耿,朕信得過,他受委屈,朕難道看著不管麼?”

迎春眼睛瞟著錦鯉手勢,知道太后正在前來,微微一笑:“本宮如今身子沉重,燕京女學的事物全部交給北靜郡王妃打理了!”

隨即,藉由起身迎接之際,附耳言道:“榮國公已經尋來了療傷聖藥清露丹,多則一年,少則半載,聖上便可康復,那時,天子金口,誰敢違逆!”

乾元帝聞言眼眸一亮,伸手握住迎春玉指,眸光暖暖的:“幸虧有你!”

從此之後,乾元帝與迎春這對帝后,除了一份青春迷戀之外,增添了一份相依為命。

就連太後娘娘與佑哥兒福姐兒也退了一箭之地。

英親王輔政是由太后娘娘力保而成,如今英親王獨斷專行,乾元帝心裡不能沒有想法。

不過,迎春並不擔心,只要乾元帝沒有性命之憂,迎春腰桿子就硬挺,哪怕是英親王腦袋發昏想謀反,迎春外有馮紫英父子與賈璉,固守九城,內有賈環賈蘭拱衛殿宇,還有錦鯉這個秘密大殺器在手,隨隨便便就能能殺他個灰飛煙滅。

臘月初八,元春正是發喪開弔。

迎春已經大腹便便,不能親臨,宮內皇貴妃一下宮妃,由禮部官員帶領,一體前往壽皇殿哭靈守孝。

因為乾元帝身子不便,無需宮妃服侍,遂下命,正月,元春奉安之後,所有宮妃前往甘露寺,替元春出齋唸佛,守孝一年。

聖旨下達,迎春以下三十四位御妻如喪考妣,卻是不敢不遵聖命。心中悔不當初,不該被富貴迷花了眼睛,一頭撞進這個冷宮來。

元春奉安之後,賈母便病了,迎春這邊慌忙派遣錦鯉送了靈泉上門,卻也沒有緩解賈母的性命。

三月十六迎春產下一雙雙棒訊息傳進賈府。

當晚,賈母笑眯眯昇仙了,享年九十歲。賈母比預期多了四年壽命。

賈母待迎春實在不錯,迎春還想讓賈母見一見雙胞胎,歡歡喜喜再去呢。

迎春傷懷之餘,甚是不解:“不是說凡人有靈液洗髓,可活一百二十歲麼?”

錦鯉言道:“凡人自小輔食靈液,才能保留固有守歲,史老太君洗髓晚了,肌體壽命已經到了極限了。”

因為元春新喪,雙胞胎滿月沒有擺酒宴,百日之時,乾元帝原本要擺酒慶賀,迎春卻道:“不如等他們滿歲,聖上到時候親自給他們賞賜酒宴吧!”

乾元帝如今退步已經有了痛感,對於他日行走信心大增,聞言展顏一笑:“就依梓潼!”

賈母辭世,賈母男丁賈璉,寶玉,賈環,賈蘭一起丁憂,聖上奪情,賈蘭賈環守孝三月,回宮當差,賈璉與寶玉卻是一年孝期,賈政,賈赦則是三年大孝。

賈母在京停靈百日啟程之時,鳳姐與與黛玉因為雙雙臨盆在即,不能扶靈還鄉,產婦也需要有人照顧,李紈遂留在京都,打理府務。

八月十五,黛玉產下一子,迎春大喜,賞賜金玉如意一對,金玉寶瓶一對,寶葫蘆一對,夜明寶珠一對。

八月二十四,鳳姐緊著產下嫡次子。

迎春聞訊,不偏不倚,照例再賞賜一份。

再過一年,又三月,雙生子週歲。

一年來,迎春日夜不停息的修煉,再將體內真氣源源不斷灌輸給乾元帝,乾元帝雖然健步行走,卻是已經能夠扶杖而行。

他實現了當初諾言,親自替雙生子主持了抓周宴會。

當日,乾元帝親筆為六皇子七皇子賜名為禎祥,寓意,國之祥瑞!

翌日,乾元帝上朝聽政,親自處理政務,英親王輔政大權自動作廢。

乾元帝上朝第一件事情,推恩所有平叛功臣。

北靜郡王衝賬兵部。

乾元帝感懷賈府賈璉獻藥有功,讓自己能夠康復行走,著晉一等公。榮國府的大門升高三尺,恢復往日輝煌。

同時,賈蘭賈環也隨著大流,獲得子爵封號。

一年過去了,乾元帝因為腰部受傷,根本不能御女,故而,不想看見那群花枝招展女人,故而追加一道聖旨,命所有宮妃留守甘露寺,吃齋念佛,替太后娘娘祈福。

太后娘娘因為乾元帝遇刺,受了驚嚇,當年進宮地位低下受了磋磨,如今上了春秋,便有些抵不住了。雖然迎春極力替她調養,太后娘娘雖是無病無痛,身子卻是每況愈下,睡覺的時間總是比醒著時間多。

太醫言稱,太后娘娘這個症狀乃是下世旨之兆,今後睡眠時間會越來越長,終有一日不再醒來。

果然,半年後,太后娘娘最後一次清醒,留下讓英親王就番的懿旨,含笑長眠了。

乾元帝雖然傷心不已,倍感無力,卻也知道,太后娘娘能夠這樣無病無病,也是一份福氣。

三月後,太后娘娘靈柩安置地宮,與太上皇合葬。

乾元帝改封英親王為蜀王,就番天府之地。

同年,乾元帝立八歲的五皇子為太子,推恩宗室,大肆封爵。熙郡王得封親王。

北靜郡王等四大郡王史賞賜雙俸。

至此,國祚昌盛,四海昇平。

迎春除了親自教導照顧乾元帝生活起居,教導幾個兒女之外,餘暇,接受錦鯉的要求,開始持續修煉。因為,乾元帝身子能夠維持正常生活狀態,必須迎春日日不綴的用靈氣替他滋潤經絡,否則,就會腰酸腿痛,精神倦怠。

故而,迎春必須要竭盡全力護佑乾元帝,以便佑哥兒能夠學會帝王之術,成功登基稱帝。

當然,迎春也做成了平生一件大事,迎春利用乾元帝對自己感恩之心,成功說服乾元帝,在帝國之內縣以上地區開辦國立女學。

公立女學分為三級。

每級三年。

初級識字,識數,中級教導算術禮儀。高階則是教導謀生之術。

迎春親自督導編纂國立女學教科書。為了調動女童家長積極性,保證女童上學機會,迎春親自發下懿旨,制定了獎懲法度。

女童六歲之後,必須入學識字,凡是上學女童,每月補助食宿費用三百銅錢。

反之,若誰家女童滿六歲不上學者,賦稅勞役翻倍懲罰。

為了保證公立女學教學,迎春每年會派遣女子督學下去巡查,並予以這些女子督學特殊的密摺通道。

每年,迎春都會根據下派督學的密摺,嚴厲懲處一批膽敢貪墨的縣臺府臺,如此反覆,堅持不懈,六年之後,公立女學蔚然成風。很多女童,寧願不穿衣服,不吃肉糜,餓肚子,也要上學讀書認字。

因為,迎春在鼓勵女子上學讀書的同時,加大了女子就業途徑,許多貧困家女子,因為上學,改變了生活水平與地位。

這一現狀猶如一道彩虹,照亮了所有女子心房。

又過十年,乾元帝身子逐漸衰弱,太子也已年滿十八,乾元帝下旨遜位太子,自己做了太上皇。

此事,公立女學已經成了氣候,迎春再次提倡創辦了公立醫學院,與農學院,在全帝國範圍內推廣醫術,農業研究提高到國家關懷範疇。

在迎春致力引導之下,醫學院引進了西醫,農學院將土豆與紅薯高粱提前引進國門。

三農試種成功,遜位的太上皇淚流滿腮:“從此四海無饑民矣!”

從此,乾元帝成了迎春忠實擁躉者,於迎春合力,將三農推廣至全帝國。

五年之後,小皇帝已經能夠獨當一面之後,乾元帝與迎春帶領著雙生子兄弟,走出了皇宮。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再過五年年,迎春四十三歲那年,遜位的太上皇薨逝與京都,享年六十八歲。

迎春替乾元帝守孝三年之後,迎春與錦鯉作伴,離開京都雲遊四海,像候鳥一樣過日子。

夏至雲南,冬至海南,面對大海,春暖花開!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熱門小說
明克街13號我有一劍7號基地神印王座2皓月當空深空彼岸神秘復甦宇宙職業選手光陰之外唐人的餐桌不科學御獸
相關推薦
當玄學大佬穿成入獄女配紅樓之清和縣主熾夏[綜]天生反派[綜英美]妖怪圖鑑只是因為動了心魔紋師[綜]這個世界不平靜這個炮灰不科學[快穿]帝后他還在跑路
作者香溪河畔草其他書
紅樓之迎春花開 還魂草(重生) 紅樓之賈璉 混在開封府 紅樓之鳳還巢 還魂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