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希望之光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陳嶽僅僅略微計算了一下,便得出了初步的結論。

僅僅這一片平原,哪怕這些託林的厚度不深,總的加起來,這裡也有至少上百萬噸的儲量!

這還僅僅只是這一處。而衛星探測表明,木衛五其餘的地方,還有許多這種綠顏色的區域。

全部加起來一共有多少託林儲量,陳嶽不知道,但可以肯定必然不少。

至少,支撐自己度過發展初期,應該是足夠了!等到這些託林儲量被耗光,那時候自己說不定都有能力離開木衛五到達其餘衛星了,那時候還會缺少燃料麼?

陳嶽心中滿是振奮。

沒說的,採礦機器人立刻開始工作。這一隊機器人先切割了幾大塊冰託林,總質量約莫十幾噸的樣子,拖著返回到了營地。

此刻,發電廠裝置正在緊張的“手工”製造之中。

煉礦機器人一點一點的精煉出需要的礦產,智慧機床將其加工成零部件,3D列印裝置列印無法加工的複雜零件,機器人充當操作員並承擔組裝工作……

一連忙碌了幾天時間,一個怪模怪樣的,類似大缸的東西終於被造了出來。

它直徑約莫五米,高有三米,分為燃燒室和蒸汽室,外邊還延伸出了複雜的管道。其中一條管道接到了另一個模樣與它類似,但較小的罐子上。

此刻發電機也已經製造完成。幾臺機器人合力將它搬了過來,與鍋爐對接,同時從那較小的罐子上引出另一條管道接到了發電機之上。

發電機另一側則連線了兩條線路,上面接了一個照明燈。

負責燃料預處理的機器人將固態氧與冰託林從兩個入口放到了那個較小的罐子裡——在這裡,這兩樣東西將會接受初步的處理。

它們首先會升溫融化,由固體變成氣體。在這個過程之中,混合進去的灰塵、石塊等物質會因為引力而落在下邊,最終被排出來。而氧氣與託林受熱後釋放出的可燃氣體,則會在經過簡易過濾之後,被送到燃燒室裡。

之後點火裝置啟動,兩種氣體會被點燃,將熱量釋放出來。

熱量會加熱上層的水冰,令其沸騰,然後汽化,從而具備巨大的壓力。這具備巨大壓力的水蒸氣順著管道噴出來,來到發電機這裡,便可以推動發電機的扇葉旋轉。

扇葉帶動導線切割磁感線,電力便會源源不斷的產生。

現在,便到了第一次實驗的時候。

從熒惑號飛船之中接出來的電線將電力供應給了預處理裝置。升溫之後,陳嶽小心翼翼的操縱著氣體排入燃燒室,然後點火……

壓力傳感器傳回了蒸汽室內此刻的壓力。

在點火之前,它內部的壓力幾乎為零。因為這裡是溫度極低的木衛五,根本沒有大氣壓力一說。

但下邊一開始燒,伴隨著水冰的融化,壓力立刻上升。不一會,便上升到了一個標準地球大氣壓的程度。

在幾乎真空的木衛五表面,內部壓力高達一個大氣壓的罐子幾乎等同於一個炸彈了。如果材料強度不合格,它就會砰然炸掉。

陳嶽有點擔心。但事實證明,自己“手搓”出來的鍋爐,質量可能不咋地,承擔這些壓力卻是可以做到的。

壓力還在繼續上升之中。等它終於到達一個閾值,閥門被衝開,熾熱高壓的水蒸氣奔湧而出。發電機開始輕微的震動,沉重的扇葉慢慢開始了旋轉。

下一刻,被掛起來的照明燈閃爍了一下。

它一明即暗。很顯然此刻的電壓並不穩。

陳嶽不著急,慢慢等待。果然,穩定了幾秒鐘之後,照明燈開始常亮,再也不閃爍了。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柔和的燈光照亮了昏暗的木衛五地表,讓陳嶽似乎感覺到了如同太陽一般的溫暖。

這光芒之中,似乎隱含著一種名為希望的東西。

在固態氧和冰託林的支撐之下,這裡終於有了一點自己親手製造出來,而不是依靠人類文明遺物才出現的光明。

陳嶽心中有點激動。

此刻雖然僅僅才是點亮一個照明燈的電量而已,但陳嶽卻似乎已經看到了宏大的未來。

熄滅照明燈,電力透過預設好的線路源源不斷的供應到了旁邊早已建設好的一座“棚子”裡。

棚子裡有幾十個類似座位一般的東西,上邊已經有機器人在坐著等待了。

它們身上有一個介面與座位連線,源源不斷的電力便透過這個介面進入到了它們的身體之中,為它們提供了後續工作的動力。

終於不用再從熒惑號飛船之中汲取電力了。那一點寶貴的燃料終於可以節省下來,留待緊急時刻再用了。

發電機執行了片刻,陳嶽將從熒惑號飛船之中引出來,用於加熱冰託林與固態氧的預處理裝置的電力也斷掉了。

推動了發電機扇葉運轉之後的水蒸氣溫度還很高。它們原本就是需要冷卻之後迴圈利用的。與其讓它們攜帶的熱量白白浪費掉,不如拿過來為固態氧與冰託林解凍,兩全其美。

於是這個簡陋的露天發電廠便開始了迴圈執行。只要不出故障,只要有燃料供應,它便可以源源不斷的發出電來。

陳嶽所設計的這個發電廠,其功率是可以調節的。此刻,它的功率約莫是60KW,也即一小時可以發出60度電。這些電力在經過陳嶽的排程之後,會分別充入到那些機器人身體裡面,差不多剛好能支撐起它們的日常工作。

如果未來用電的地方多了,陳嶽還可以提升發電機的功率,最多能將其提升到200KW,也即一小時發電200度。

這個發電速度,連地球上一個普通的小村子都撐不起來。但在木衛五上,陳嶽卻感覺,這是自己發展過程裡的關鍵一步。

最重要的是,它證明了,自己發電並支撐後續工業化的思路是完全可行的。

“好,下一步就該擴大發電廠規模了。還有,鋼鐵廠的建造也該提上日程了。”

陳嶽根本沒想著提升效率,提升精度,提升質量與可靠性,降低浪費之類的事情。

此時此刻,那不是自己能想的事情。單純的堆數量,先把發電量堆上去才是當務之急。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熱門小說
唐人的餐桌7號基地深空彼岸宇宙職業選手光陰之外我有一劍神秘復甦明克街13號不科學御獸神印王座2皓月當空
相關推薦
一葉天工大天工為天道工作的日子苟在低武世界成真仙柯南之另一個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