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鈾礦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在木衛二這裡的工業水平達標之後,繼續留在木衛五這裡,繼續遠端遙控木衛二便有些不合適了。

是時候再一次搬家了。

這段時間之中,陳嶽將自己的晶片技術又再次提升了一截,從7奈米工藝提升到了5奈米。這意味著,在相同體積的晶圓之上,陳嶽可以整合更多的電路,並由此獲取到更高的效能和更大的算力。

同時,新一代超算作業系統也開發完畢。使用這一套作業系統,陳嶽可以減少中斷請求以及程序間通信等開銷,並對向量化、程式迴圈、存儲器層次結構及資料局部性最佳化等方面做了大量的效能提升工作。

全新的,與陳嶽自身存在更加契合的作業系統,讓陳嶽可以更方便快捷的操作底層硬體,更方便的統籌高達十幾萬片的晶片協同工作以實現自己的目的。再與更先進的晶片製造技術結合,便再次為陳嶽帶來了高達20倍的算力提升。

此刻,陳嶽便再次將自身轉移到了飛船上,然後乘坐飛船降落到了木衛二那處已經建造完畢的全新超算基地旁邊,然後再次透過有線連線將自身轉移了進去。

在這一刻,更加澎湃的算力滾滾而來,陳嶽操縱著堪比木衛五和木衛十四兩顆星球加起來的工業設施,只感覺輕鬆寫意,輕鬆至極。

他的算力佔用,此刻才僅僅只有0.12%而已。

愈發充足的算力,為陳嶽提供了更大的底氣。他立刻便對接下來的發展計劃做出了安排。

第一是繼續擴大工業基礎,繼續迭代,向更高的精度、更高的效能發起衝擊。

第二,陳嶽打算去辦一件自己以往不敢去幹的事情。

發展基礎物理。

基礎物理是一切科技的基礎。

截止到現在為止,陳嶽都可以說是在吃人類時代的老本。陳嶽使用的一切技術,都從人類時代發展而來,形式上看可能有所創新,但本質上可以說一點創新都沒有。

沒有基礎物理,沒有新的物理理論,怎麼創新?

研究基礎物理,投資大,見效慢,極為消耗資源。這是以往陳嶽不敢染指基礎物理研究的根本原因。但現在,情況自然又不一樣。

“巔峰時代的人類,其技術也不過剛剛達到能載人登陸火星的地步。我的未來,卻是註定要在這廣袤宇宙之中翱翔。是時候由我自身來推動科學的發展了。”

陳嶽這樣想著。

他規劃了第一批基礎物理研究設施,列出了一個名單。

名單之中,首先便是高達十臺空間望遠鏡。這十臺空間望遠鏡涵蓋了電磁波的每個波段,從無線電波,微波,到紅外線、紫外線、可見光、X射線、伽馬射線,都有。

這十臺空間望遠鏡將成為陳嶽凝望宇宙深空的眼睛。

除了空間望遠鏡之外,陳嶽還打算建造兩臺引力波望遠鏡。不過這玩意兒技術含量太高,現在可能還造不出來,先慢慢積累技術再說。

除此之外還有中微子望遠鏡,以及最為重要的,高能粒子對撞機。

要瞭解微觀宇宙的奧秘,就必須將粒子置於極高的能量之下,它們內部的奧秘才會暴露出來。粒子對撞機便是這樣一種裝置。

它可以將微觀粒子束加速到甚至接近光速的地步,讓其對撞,其瞬時能量密度甚至可以生成微型黑洞。

當然,這是最大型的粒子對撞機才能做到的事情。巔峰時期的人類都未能做到。陳嶽也只是先提出一個規劃,以後再慢慢實現。

不過大的造不了,先造一個小的將就著用也是可以的。畢竟陳嶽自身的資料庫裡並沒有那些高精尖的,屬於科學前沿的科學資料。這些資料還是得自己一次次的做對撞實驗才能掌握。

第三個發展計劃也同樣重要。

雖然木衛二上有充足的甲烷和氧氣作為能量來源,但陳嶽仍舊不滿意。他已經決定要向更高的能量獲取方式發起衝擊了。

畢竟,在木衛二上還好,甲烷和氧氣取之不盡用之不竭,但飛在太空中的飛船該怎麼辦?總不能飛一段距離就補充一次燃料,飛一段距離就補充一次燃料吧?

在太陽系內部還好說,以後進行恆星際航行的時候怎麼辦?

更高效的能量獲取方式,是唯一可行的方案。而更高效的能量獲取方式,人類時代已經證明,核裂變和核聚變這種來自於原子內部的能量才是最優秀且合用的。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原Z彈便是基於核裂變的能量才造出來的。威力更加巨大的氫彈,則是基於核聚變的能量。

人類時代已經掌握了可控核裂變,製造了眾多核電站。但可控核聚變則直到滅亡都沒有掌握。陳嶽自然也沒有掌握,但他已經意識到,想要盡情在太陽系內遨遊——暫且不說太陽系之外,單單太陽系之內,可控核聚變都是唯一可行的能量獲取方式。

“唯有掌握了可控核聚變,真正意義上的戰鬥飛船才能造出來。”

陳嶽清晰意識到了這一點。

於是,在繼續進行大規模建造,擴大自身工業規模的同時,眾多基礎科研設施以及核工業實驗室也投入到了建造之中。

想要掌握核能,首先第一件事便是先尋找到裂變材料。

地球之上,人們通常使用鈾235或者鈽239作為裂變材料。木衛二這裡,經陳嶽勘探,鈽239沒找到,鈾礦倒是找到了兩個。

那是一座液態水構成的湖泊。

具備極高放射性的鈾元素加熱了這裡的水冰,讓它在無法獲取到木衛二地熱的情況之下仍舊可以具備液態的形態。

現在,陳嶽需要做的,便是將鈾235從這水中分離出來。

“建一座離心機工廠吧。”

陳嶽這樣想著。

於是,一座發電站在這裡拔地而起。發電站旁邊,又一座更加龐大的工廠慢慢出現。

這座工廠之中,有足足上萬個“轉筒”。每一個轉筒都可以以極高的速度旋轉。上萬個轉筒一起高速旋轉,再加上其餘的裝置,這一座工廠的耗電量,便超過地球時代的一整座城市。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熱門小說
唐人的餐桌7號基地深空彼岸宇宙職業選手光陰之外我有一劍神秘復甦明克街13號不科學御獸神印王座2皓月當空
相關推薦
一葉天工大天工為天道工作的日子苟在低武世界成真仙柯南之另一個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