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核電站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鈾元素在這個湖泊之中以氧化鈾的形式存在,也即俗稱的黃餅。黃餅不溶於水,它被分散成了細小的顆粒,混雜在了湖水以及湖底的淤泥之中。

陳嶽建造了巨大的沉澱池和過濾池,透過一系列手段,終於得到了一堆堆的黃色顆粒物。

這便是黃餅了。

但獲取到黃餅,只是建造核電站的第一步。

氧化鈾是無法直接裂變的,它首先需要和硝酸進行反應,以製取到四氟化鈾。四氟化鈾再次再次和氟反應,制取出六氟化鈾。

將溫度提升,六氟化鈾便化成了氣體。

到了這一步,那提前建造好的數萬個轉筒便有了作用。

此刻,雖然這裡的氣體都是六氟化鈾氣體,但它們之間也存在一點微小的差別。那差別便是,有的六氟化鈾氣體裡的鈾,是鈾235,有的則是鈾238。

鈾235和鈾238都是鈾元素的同位素,兩者性質比較接近,但對於核工業來說卻天差地別。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鈾235可以用於核裂變,鈾238卻因為結構較為穩固的緣故,核裂變速度極其緩慢,根本不具備利用價值。

所以,想要造核電站,必須要將這兩種鈾區分開。

這些轉筒,便是用於區分鈾235和鈾238的裝置。

因為分子量不同的緣故,這兩種六氟化鈾具備極輕微的質量差。將它們灌注到高速離心機轉筒之中,藉助離心機旋轉所帶來的巨大離心力,便可以將較重的鈾238壓到筒壁底部,較輕一點的鈾235則位於上層。

然後再將這一部分氣體分離出來,便成功提升了它的濃度。

這種辦法效率很低很低,且一次分離大約只能將其濃度提升百分之零點幾,甚至零點零幾的樣子,所以它便需要多次分離。

這數萬個轉筒需要相互串聯。一個離心機裡濃縮出來的富含六氟化鈾235的氣體會被送入下一個離心機再次濃縮,然後繼續送往再下一個,如此接力,經過成千上萬次濃縮,最終才能製造出濃度足夠的六氟化鈾235氣體,再將其還原,便獲取到了可以工業化利用的核燃料。

地球上的鈾濃縮工廠通常有個一兩千個離心機就夠了,但木衛二這裡,陳嶽卻弄了上萬個。

還是因為現在陳嶽的材料科技低了一點,造不出能承受足夠高轉速的離心機轉子,便只能以數量換質量,用上萬個離心機來達到地球時代幾千個離心機的效果。

但就算如此,陳嶽最終濃縮提煉出來的鈾元素,其含量也不過只有4%到6%的樣子。

這個濃度,造核彈差了點,但作為核電站的燃料還是可以的。

於是,在陳嶽規劃的工業區的邊緣,一座緊靠著液態水湖泊的核電站拔地而起。

核電站需要大量的水來散熱。這裡的湖泊便正好起到了這個作用。

千辛萬苦提煉出來的鈾元素被送入到了反應堆裡面。撤離了一部分中子減速棒之後,核裂變的鏈式反應立刻開始進行,巨量的熱開始生成,並透過一系列的裝置被轉化成了電能。

投產執行的這第一座核電站,其裝機容量達到了30萬千瓦時,也即一天便可以發電720萬度,一年便是26.28億度電!

要發這麼多電,採取化學燃料的話,陳嶽需要足足30萬噸氫氣,及240萬噸氧氣。如果換成熱值較低的甲烷的話,需要的就更多了。

但此刻採取核裂變方式來發電,陳嶽所需要的卻僅僅只是4噸含鈾量僅在5%左右的裂變燃料,便可以支撐這座核電站一年的消耗。

這兩者之間簡直就是數量級上的差距,效率根本不可同日而語。

經過對這座核電站的建造,陳嶽更加深刻的體會到,單單依靠化學能,自己的夢想不可能實現。

核能才是唯一可行的方案。

有了第一座核電站之後,陳嶽立刻開始規劃第二座,第三座,到最後總計造了6座,總裝機容量達到了300萬千瓦時,一年可以發電260億度,大大減輕了燃料運輸對於交通系統造成的負擔。

在這之後,陳嶽將觸角延伸向了更為廣闊的天地。

他打算對木衛二的深海進行一番探測,更深入的挖掘木衛二的資源潛力。

要探測深海,當然需要一艘潛水艇。同時為了解決水下無法通訊的問題,這艘潛水艇還必須得是有線的。

造潛水艇對於陳嶽來說是一個全新的領域。不過基本原理差不多都是相通的,所需要無非是一步步研究改進罷了。幸好現在陳嶽算力龐大,有足夠的資源區進行相關研究。

以及,陳嶽認為,自己對於潛水艇的研發,也算是一個對於日後探測木星、從木星獲取資源的一個預研。

木星是一顆龐大的氣態行星,它上面儲藏著整個太陽系,除太陽之外最為豐富的資源。但這些資源都隱藏在厚重的氣體之下。

當壓力到達一定地步,木星大氣深處,氣體便會表現出和液體類似的性質。想進入那裡,同樣需要類似潛水艇的裝置。

“就先在木衛二這裡練練手。”

陳嶽如此想著。

於是,一艘全封閉式,透過一根特製線纜與陳嶽保持通訊,內部安裝了各類探測器,總長度約有六米的潛水艇,便在木衛二厚重冰層之上的某一個出水口那裡下了水。

木衛二上的冰層並不是鐵板一塊。因為木星引力的拉扯,以及木衛二內部地熱的釋放,也會有一些直通冰層之下的缺口。這裡便是一個。

“當初地球時代的人們,就木衛二冰層之下是否存在生命的問題爭論了不知道多少年,不知道做過多少次探測嘗試,但一直到地球毀滅都沒有得出最終答案。現在,這個問題的答案就讓我來回答吧。”

陳嶽默默的想著,操縱著潛水艇繼續下潛。

木衛二的重力比地球小,相應的相同深度的水壓也比地球小。這毫無疑問是一個有利因素。

剛剛下水到達約5米深度,周邊的空間便完全變成了一片漆黑,一點光線都沒有了。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熱門小說
唐人的餐桌7號基地深空彼岸宇宙職業選手光陰之外我有一劍神秘復甦明克街13號不科學御獸神印王座2皓月當空
相關推薦
一葉天工大天工為天道工作的日子苟在低武世界成真仙柯南之另一個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