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短板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即將成為自己“新家”的這一臺超算,陳嶽在建造過程之中仍舊採取了儘可能多的冗餘備份,使用了一切能提升安全性的手段。

它的建造用了足足一年時間。安全性驗證又用去了一年時間。兩年之後,陳嶽終於對它的可靠性放了心。

搬到這座新超算之後,感受著那更加澎湃的算力,陳嶽心中更是振奮。

相比起那臺舊超算,這臺新超算的算力再度提升了7倍之多。

到了這個時候,陳嶽便真切感覺到,核裂變離子推進飛船,對於自己來說有些不夠用了。

此時此刻,操縱整個木星系統十幾顆星球的開發工作,對於陳嶽來說僅僅只是不到10%的算力消耗而已。算上那些研究基地,頂了天算力能佔用到20%。

剩下的算力做什麼用?

無處可用。

建造更多的工業基礎設施?

不行。因為幾乎每一個可開發的星球都已經開發了。

建造更多的科研基地?

不行。因為木星系統十幾顆衛星加起來的的資源供給力量,只能支撐起目前這些研究基地了。再多的話,資源和能源就供給不上了。

研究科學?推進科學發展?

不行。沒有足夠的研究基地產出科學資料,自己拿什麼去推動科學發展?憑空想象?那可不行。

陳嶽排查了自己當前每一個門類的發展水平之後,迅速鎖定了自己目前最大的短板。

太空運輸能力。

算力提升之後的自己,固然可以操縱更多的飛船,但整個木星系統的運輸需求是有限的。目前狀況來看,根本用不到這麼多飛船。

但是……對於木星之外的星球的運輸能力,卻還是遠遠不夠。

甚至於再多造幾倍的飛船都不夠。

目前,除了木星系統之內的星球,距離最近的一顆具備極大開發潛力的星球,是火星。

火星可是實打實的大行星,它的體量,不是木衛一二三四這些衛星能比的。

它將可以為自己供給更多的資源和能源,為自己開啟更大的世界。

但它距離太遠了。

它與木星距離最接近的時候,也有高達將近五億公里的距離。最遠,則高達9億公里左右。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如此漫長的距離,自己目前所能建造的核裂變動力離子推進飛船,到當然是能到。但大規模運輸,那就差得遠了。

從木星系統搬家到火星這個方案也不具備可行性。

搬家當然是能搬,但木星系統這裡豐富充沛的資源種類,以及多年積累下的工業基礎,同樣是陳嶽不可或缺的。

木星系統與火星,陳嶽都想要。缺一不可。那自己便必須想辦法將兩者聯絡起來。聯絡起來的紐帶是什麼?

自然就是太空運輸能力了。

“提升太空運輸能力的關鍵,在於提升飛船的效能。提升飛船效能的關鍵,則在於兩個方面。

一,提升能源密度,二,提升能源利用率。

能源利用率這一點,短時間內恐怕不行。我目前的離子推進技術差不多到了極限了……基礎理論不突破,再提升恐怕不可能。

那就只能從能源密度來著手了。哎,核裂變果然還是不行啊,還是要上核聚變才行。繞了一大圈子,最終還是回到了原點。”

陳嶽試圖繞過可控核聚變的限制,以目前的技術便達成將木星系統與火星聯絡起來的目的。但他最終發現,這是不可能的。

離子推進技術的本質,仍舊是透過反推力來驅動飛船運動。只不過它噴射的射流的速度很高,由此才獲得了比傳統化學推進技術更優異的效能,更為節省工質。

目前,陳嶽所建造的離子推進器,其射流速度最高已經可以達到200公里每秒的樣子。

很顯然,射流速度越高,單位重量的工質所能提供的反推力便越大。

但想要提升這個速度可不容易。這涉及到極端複雜的離子加速技術的整體提升。

以目前的技術水平,做到200公里每秒是最經濟的。之後,速度提升到220公里每秒,僅僅提升了10%,能耗卻直線提升了50%左右。

提升到400公里每秒,提升一倍,能耗便會翻六倍。

以陳嶽目前的離子推進技術,這個能耗暫時不可能降下來。

但核裂變反應堆的供能卻是有極限的。能源浪費太多,總加速能力就大大降低。原本能用一年的核燃料,可能一個月就用完了。

核裂變必須要用到鈾或者鈽之類的重元素,這種重元素含量稀少,濃縮麻煩,陳嶽也供不起啊。

這就導致太空運輸能力出現了天花板,提升不了。

能耗暫時降不下來,就只能靠提升能源供給總量,來獲取更高的射流速度了。

能源供給總量多了,即便不處在經濟運行狀態,多浪費一點,便也無所謂了。

“必須要進行可控核聚變研究了。唯有可控核聚變,才能大幅度提升能源供給總量。且,核裂變燃料稀少,核聚變燃料可不少,很容易就能獲取到。”

陳嶽下定了決心。

“以及……太空戰爭,核聚變飛船才夠資格,核裂變飛船根本沒戲。只有擁有了核聚變技術,我才算是真正具備了自保的力量!”

陳嶽始終沒有忘記遠在二十光年之外的那場戰爭。

二十光年距離固然很遠。但相對於整個宇宙的巨大尺度來看,二十光年就像是前院與後院一般接近。弄不好,不知道什麼時候那裡的戰爭就波及到了自己這邊。

“核聚變平均釋放能量比核裂變高出約6倍。以及,掌握了核聚變技術之後,以我的能量轉換技術,可以做到比核裂變更低的損耗。綜合來看,核聚變反應堆大概能比核裂變反應堆提升高達十倍的能源供給總量!”

十倍的提升,完成對木星系統與火星的連線,便沒有一點難度了。

更何況,核聚變技術在太空戰爭層面表現出的巨大潛力,也讓陳嶽不得不給它最高的重視度。

多種因素疊加,哪怕此刻陳嶽感覺自己的技術儲備與科學儲備還差了點,都不得不強行上馬了。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熱門小說
唐人的餐桌7號基地深空彼岸宇宙職業選手光陰之外我有一劍神秘復甦明克街13號不科學御獸神印王座2皓月當空
相關推薦
一葉天工大天工為天道工作的日子苟在低武世界成真仙柯南之另一個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