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4.垂釣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雖已入春,長安卻比荊州要冷得多。

新任的司州別駕徐庶不習慣北地氣候,縮手站在廊下,聽自家主公對十餘名新委任、準備赴任的縣令說話。

“他處之縣令,為官可總結為九字:興教化、勸農桑、斷獄訟!”剛朝食過的鄧季正衝一群縣令言道:“諸位在京兆觀政數月,當知某之治下,縣令職與他處盡不同,教化與勸農桑無需費心,斷獄訟之外,更重治戶籍、宣法規、興工事!”

去歲末投奔來的士人,石韜被委為隴西郡治所狄道令,李義被委為武都治所下辯令,嚴幹被委為隴西氐道令,三位最為要職,其餘便略次些,所任盡為小縣。

除他們這些外來者,司州各郡亦抽調出十餘合格文吏,也被委任西涼三郡之縣令,已先上任去了。

治下的縣令,至少需要鄧季這位主公都見上一面,彼此認識下。

面對石韜、李義、嚴幹等,鄧季又道:“某不欲使民皆知鄧慕安之名,只求百姓盡明所行各法,得其利而安居。諸位往西涼,除以上諸事外,尚需多出撫慰治下羌氐事,勿以為縣令職低,其實任重道遠,勞苦有累,尚請勿辭艱辛,專於用事!隴西、武都兩郡皆尚缺太守,旦有政績斐然者,某當既拔賞為用!”

既然來投奔,自都少不得懷有進取心的,鄧季缺人用,今兩郡太守空缺不說,日後攻略涼州,郡守位尚多。

受此激勵,石韜等齊高聲應答道:“喏!”

涼州諸縣治下民少,又多雜居著羌氐,今尚不平,往該地任職,比在司州內確實要幸苦些,不過幸苦才更有升遷機會。

鄧季亦有安排,涼州三郡合計有三十縣,各縣衙差役比司州差役數量要多出不少,最少的小縣也有兩百人,可代郡縣兵用。為將三郡所需的六七千差役湊足,甚至緩下河東武衛軍的組建速度,除軍中抽出年齡大的老卒兵外,今歲成年的刀盾卒,亦將有大半被派往去充任。

好在隨著治下人口基數增大,每歲新加入的卒兵亦變多,今春司州新選卒兵已有近萬,戟卒、力卒填補四軍所缺,刀盾卒、弓卒有四千餘,調三千入涼州為各縣差役,剩下往河東組武衛軍。

涼州本民風彪悍之地,豪族部曲得復自由身後,天水、隴西、武都三郡,不計投降的羌氐各部,漢民人口雖只剛十萬出頭,卻也能挑出近三千卒兵來,姜敘、梁寬、趙衢三位校尉所屬軍中再抽調一些,才得籌足數目。

待一群縣令告辭出去,鄧季將板著的臉松下,回首衝徐庶道:“今日公事已畢,我等且垂釣去!”

徐庶哭笑不得,暗悔當日自家的釣具、酒壺扔早了些。

這位急功近利的主公,拉攏人心的手段也太粗糙了些,在華陰聽聞自己喜垂釣,便常以此來討歡心,就差將要收買人心的話語直言出來了。

不過徐庶也不好就此事進諫言,鄧季至少還記得主公身份,往河邊去垂釣每次都帶著正事——會再邀請客人同往,晚上多半還要擺宴席來款待。

受鄧季邀請的兩位老人,一為韋端,一位呂護兒。

這兩位一為朝廷所任前涼州刺史、如今天水太守衛康之父;一為羌人小部首腦、已替鄧季傳信招攬數部羌人來投。都以人質身居於長安內,鄧季每次垂釣請上他倆,聯絡感情,顯示誠意,安涼州士人、異族者心,在徐庶眼中便算是正事。

比起那兩位來說,自家只算順帶的,便不能因鄧季安於享樂而進諫。

智者,知人也。以徐庶之智,一段時間近距離接觸下來,對這位主公的滿身缺點自然已看得一清二楚,果然如荊州士人所云的,鄧季不明於事,不敏於思。

若是敦厚些,反應慢見事不明也可言有君子之風,偏生他性子又有些脫跳輕浮,使人難信服。

不過之前以仁心創立的各種制度,似乎又藏有大智慧在。這種矛盾的存在,讓智如徐庶都有些看不透。

鄧季身上的優點也讓徐庶歎服。

以徐庶看來,最大的優點就是這位主公之心胸寬廣,善於聆聽臣屬、民間之語,平日虛心納諫,能聞過而改。

隨在身邊,便常能見非只有田豐,賈詡也敢直面責其非,鄧季皆老實聽教,不以為罪。

有兩人在前,徐庶也就不客氣。對平日見不慣的行為已諫過數次,有些鄧季自認無錯的,會詳細解釋原因,或許有爭論,但都不會惱怒;真有錯處時,果然會改,日後不犯或少犯。

委任在河東的武衛將軍徐盛,著手建軍後,因事多不勝其煩,固守一地又非其所願,便向鄧季求歸軍中居原職,欲再領兵出戰。為此一人之言,鄧季先請問於臧霸,得其同意換去擔任武衛將軍後,又與兩位軍師商議,以車黍、徐盛兩位功高,且相隨甚久,只居校尉之職有些委屈,破例將兩人改為果毅將軍,還是統領軍中的果毅校,位卻已只在正職將軍之下,尚要高過顧升、伍寧、尹奉三位偏將軍去。

這樣用心對人對事的態度,仁政愛民,算得暇不掩疵,便有大缺點在身,比起其他諸侯來,更值得徐庶不離不棄。

遣人問過兩位軍師與京兆尹田疇,三人俱有公事纏身,不能隨往城外去悠閒。鄧季便與徐庶駕馬出府,遣黑鐵衛往韋端、呂護兒府中請人,於街頭彙集,一行再往城外去。

難得見韋端剛弱冠的幼子韋誕今日隨往,徐庶笑道:“仲將雖只弱冠,書寫卻已盡可稱道,觀字便有劍拔弩張之感,使某愛不釋手,何日能再得幾字?”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仲將是韋誕表字,他亦笑著回道:“徐公何貪也?前日方為貴府題門匾,今又討要?”

徐庶開始耍無賴:“主公治下之文字,便令兄、衛伯儒兩人最佳,今又有仲將可堪比!前兩位一任於天水,一為安邑令,皆難求之。某不尋仲將討要,豈非舍近而求遠?”

韋端已年老,耳朵卻好,牛車中聽見兩人對話,插嘴對徐庶道:“犬子尚欠磨礪,元直勿再誇讚,使他自傲!”

徐庶笑答:“某與仲將忘年而交,韋公勿置言!”

書法沒有鄧季、呂護兒兩位半文盲插言的餘地,聽過一會,鄧季才笑對徐庶道:“元直公若欲再討字,需趁近日得便!仲將今歲已弱冠,不久亦當外任縣令去也!”

二子皆能得用,顯見鄧季提防心亦漸消,於己家是好事,韋端方作喜,韋誕已正色拒絕道:“正欲求告使君,長兄於外任官,老父年邁,身側無人,某只欲留長安奉養,不願外出任事!”

韋誕言語一點轉圜都沒有,恐鄧季心生不悅,韋端急斥道:“吾雖老邁,未至不可動彈,家中不缺童僕,何需爾留身側?使君抬愛,尚不知謝恩,何出此無禮之語?”

外人面前,受父親呵斥,韋誕不敢爭辯,默然不再語。

看模樣便知其心中不樂,鄧季笑道:“此何難哉?仲將若出仕,奉父隨往治地去將養,豈不得忠孝兩全!”

忽聽此語,父子倆頓時驚喜難信,好一會,韋誕才忍不住問道:“使君所言當真?”

鄧季哈哈大笑,故意逗他,轉話題去語其它,不再提起。

待一行出得城門,韋誕越發心癢難撓,一個勁追問,鄧季才道:“信便為真,不信便罷!”

能如此安排,允韋端出長安城,已是解除禁足令,呂護兒大羨中,韋誕方才回神過來,問道:“使君欲使某往何地任職?”

鄧季答道:“河東猗氏縣尚缺一縣令,仲將可願往任?”

韋端知曉長子在天水任太守,自然不會再將奉養自己的幼子也任命到涼州去,如此安排已是滿足得盡,急衝韋誕道:“還不速謝使君厚恩?”

韋誕果然就在道左行大禮相謝,非為自家,卻為父而謝也。鄧季受了,一群人再往河邊去。

見同被囚居的韋端已得自由,呂護兒便沒再垂釣的心思,鄧季卻又不提自家事,只好無精打采地隨隊而行。

待到河邊整理釣具時,鄧季才又衝他道:“羌氐尚未開始納牲畜,不過貴部已出十一名卒兵,已盡往驍騎軍中去,足下若欲歸去,亦可自便!”

呂護兒立即亦眉開眼笑,強按下激動聽鄧季繼續道:“貴部居三輔內,族人亦通農耕事,前已有功,某當再行賞:若有願隨四等民之策棄牧改耕者,可得隨漢民例入籍!”

鄧季對羌氐外族徵收賦稅甚重,若能得入四等民之策,亦算大佳,棄畜牧事又何妨?不料尚有此意外之喜,呂護兒可顧不得百年後族人是否被漢人同化去,忙點頭應道:“我部皆欲改為農耕,謝鄧公之恩!”

今日垂釣倒皆大歡喜,韋端、呂護兒兩個老頭一改往日沉悶,言語歡暢不聽歇,嚇得河中魚兒再不肯上鉤來。

徐庶沒法,獨自坐得離他們遠遠的去。(未完待續)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熱門小說
光陰之外宇宙職業選手明克街13號神秘復甦深空彼岸神印王座2皓月當空不科學御獸唐人的餐桌7號基地我有一劍
相關推薦
血魂1937修神宋閥龍騎劍仙異路仕途我的老婆是軍閥極品游龍重生之窮濟天下贅婿重生之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