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5.合教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建安三年春,張衛代表他的兄長張魯,透過子午谷,自漢中來長安出使,求見司州之主鄧季。

子午谷為關中透過秦嶺與西南連線的六條穀道之一,最為險峻。六道從西至東分別為陳倉道、褒斜道、儻駱道、子午道、庫谷道、武關道。子午是這六條古道中,歷史上唯一一條多次被人謀劃偷渡、但卻從來沒有成功過的險峻要道,故有“秦嶺六道,子午為王”之說。

這六道中,儻駱道在三國時開闢,庫谷道為隋唐時開闢,此時均未成道;武關則早有偏將軍尹奉駐守。司州漸安後,剩下的三處咽喉要地,去歲挑出的卒兵,就開始有屯駐陳倉道出口陳倉、褒斜道出口郿縣、子午道出口杜陵縣的。

自蜿蜒綿長、狹小艱險的子午谷口出來,是京兆尹之杜陵縣。為防備張魯,鄧季已在谷中依險駐下一曲弓卒,峽谷兩側山壁上建起十餘座箭塔來,旁側堆著很多滾木、大石。亦有文吏在此辦理出入人等之腰牌憑證。

見到谷中駐軍、山壁上箭塔時,張衛腦中在盤算若自己領大軍來,能否破而過之。

當然,他此次北來,並非只為探查關中虛實。更重要的,是為自己兄長張魯與鄧季的結盟。

漢中張魯兄弟本為沛人,祖父張陵入蜀學道,家中也就隨來。張魯母親盧氏有姿色,養生駐顏有術,老尚有少婦之容,號稱通鬼神。劉焉入主益州後,盧氏以鬼道得信任,常來往於劉焉家中,張魯由此得用,劉焉令其與別部司馬張修將兵掩殺漢中太守蘇固,堵塞斜谷,殺朝廷往來使者,使益州與朝中斷絕往來,獨據一方。

張魯、張修殺蘇固,張魯又殺張修,並其眾,獨領五斗米教,自此佔據漢中。

五斗米道創立時間與太平道相差不遠,創立者究竟是張修還是張魯的祖父張陵後人已難考證,據《後漢書?劉焉傳》說張陵造作符書,《三國志?張魯傳》亦載張陵客蜀,學道鵠鳴山中,造作道書,以惑百姓。東晉常璩《華陽國志?漢中志》說:“漢末,沛國張陵,學道於蜀鶴鳴山,造作道書。自稱太清玄元,以惑百姓。”《三國志?魏書?張魯傳》則注引《典略》說:“光和中,東方有張角,漢中有張修。角為太平道,修為五斗米道”。

記張陵修道的史書不少,創五斗米道之說卻無。細推之,張陵、張衡、張魯三代家傳的其實應該為“鬼道”,五斗米教多應為張修所創,張修被殺後,部眾盡被張魯吞併,並統領其五斗米教,將祖、父與自己編為“三張”,豎立起“張天師”信仰,就是後來道教中的天師道。

這時的五斗米教與張角之太平道教義相仿,兩教中信徒小病者都只需獨思己過,飲符水,病癒者為信教,不信者則不通道。

張魯割據漢中,替劉焉擋住朝廷使者,尚算得看重,以其為益州北部藩屏。待劉焉身死,劉璋繼領益州牧,因張魯不聽調遣,劉璋斬殺其母盧氏,兩家由是成仇,互攻伐不斷。

與劉璋成仇,北面如今多出鄧季這位強鄰來,所行之道本多有相似處,軍力又強,恐治下民改往去投關中,張魯常難自安。郡中功曹閻圃勸道:“系師(注)教中與太平道頗有相似,何不使兩教並一,兩家連結為盟,借其等勢行事?鄧季此時只欲取西涼,本無力圖漢中,使者若往,兩下更得安。待兩教合併,系師或可借其一軍,南下滅劉璋,自據蜀中險要為基業,再徐圖四方可也!”

因李傕、郭汜之亂,三輔民大逃難,入蜀者極多。張魯在漢中趁機招徠,將之前堵塞的道路又復疏通開不說,境內道左俱設義舍,置義米肉於內,免費供行路人量腹取食,謂過多討取者得罪鬼神,將患病。

義舍之法舍糧,為的就是招攬亂世中流民。如今張魯雖只漢中一郡之地,卻有十餘萬戶,近六十萬人口,算是此世中人口比較稠密的地區之一,倒也有與劉璋一爭的資本。若再得鄧季強軍相助,蜀中之主倒也可做上一做!

便從閻圃之意,遣弟張衛出使長安,一為探查鄧季之虛實,二則求合教、結盟事。

出子午谷後,不過大半日便到長安,以使者身份入將軍府,通名求見到鄧季,張衛述說來意。

此事鄧季不能決定,使人先安頓下張衛,問田豐、賈詡道:“張魯遣弟出使,只為兩教並一,兩家結好。田師、左軍師以為如何?”

賈詡笑道:“此不過張魯權宜之計,欲借主公名行事。兩教便合,亦各有分屬,將軍正圖西涼,無力南顧,何不應之,虛委一二,使之與劉璋起戰?”

賈詡同意與張魯合教結盟。田豐倒沉吟一陣,方道:“是否結盟漢中,並無關我等大局!有山川險道阻隔,便不與結盟,張魯亦當不敢北犯!只是否合教,為敵為友,不可問吾與文和,當取太平道眾人之意為重!”

聽田豐這般說,賈詡亦覺得自家有些逾越,亦改口道:“元皓語方為慎重之言!”

於是,鄧季便在京兆問本地太平道教徒對五斗米道的感觀,又遣輕騎往安邑與雒陽問常老、車黍、田麻子、懶顧等老人。

長安教眾之意、各地回語皆多不喜五斗米道。交出軍權閒在雒陽養老的田麻子回話:“我等教義如今已大不同前,五斗米動輒假鬼神之名行事,早相悖離,道不同不與為謀也!”

常老回話:“兩教若合,當何者為主?新教冠何名?”

車黍傳語:“自某等隨天地人三公將軍起事,未曾與五斗米有絲毫往來,今其託言合教,不過見司州勢強,欲假名謀私利,無須理會!”

張魯提議兩家合教,只是籠統說法,並無細則附錄,可見其意不誠,得眾人回語後,鄧季招張衛來,語道:“令兄之五斗米,與我太平道舊時雖有相似處,然本各有源流,今意更大不同,合教事難行!兩家結盟,互為奧援則可!”

拒絕合教,張魯便沒藉口向鄧季借一旅強軍南下討劉璋,結盟只是幾句空話,隨時可破裂的,當不得真,張衛只能悻悻而歸。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解決張魯所提合教之事後,鄧季又再傳使治下文武,令若有平西涼之策,盡可上書言事。

安邑令衛覬全族俱已從賊,由不得不替主上分憂,此時寄書來言:“西方諸將,韓遂、馬騰以下,皆豎夫屈起,無雄天下意,只苟安樂目前而已!此輩因利而結義,有小恨則反目。將軍當緩而圖之,待其等自生變!”

眾多上書中,只衛覬見解獨與他人不同。鄧季與田豐、賈詡、徐庶共閱後,田豐嘆道:“此亦良言!可恨袁紹、曹操輩不與我等時日,西涼需早定為安,拖沓不得!”

徐庶出言反對道:“以某之見,安邑令此語方為正策!袁紹尚患公孫,曹操急滅劉備,其等便功成,亦需一二年息養,尚不能全力圖關中!使君東有雄關、塢堡,當能守備也!居於關中靜待西涼賊輩自亂,趁勢而進兵,或可收事半功倍之效;若操之過急,使西涼各賊自危,驅率羌胡,連線一氣,齊鋒東向,勢大難當不說,便得勝,卒兵死傷亦眾也!”

“元直此言亦有理!”鄧季此時亦傾向此策,讚道:“我若急進軍,引韓遂、馬騰再復聯合,有馬玩、成宜、楊秋輩為羽翼,再得羌人為助,西涼之軍將不下十萬,勢大難勝也!”

聽鄧季之言後,賈詡搖頭道:“西涼賊輩盡多,數十年來滅一股又復興數部,盡不可平,又流竄各地生亂!若不先往取之,或已有亂軍東來,襲擾天水、三輔地,久之威烈、虎牙兩軍疲於應付,無力外圖,且如此是戰在內而傷民,不可取也!為今之計,不如趁韓遂、馬騰交鋒,假以助其等一者之名,出軍西涼?”

鄧季、田豐、徐庶三人俱眼前一亮,叫道:“此計妙也!”

衛覬、徐庶言急討不可,賈詡之意卻是久待關中不妙,又有真正可行之策獻上,鄧季興奮問道:“今韓遂、馬騰於西涼爭鋒,我等助何人為佳?”

“馬騰勢微,韓遂力強,自當助弱勝強!”徐庶腦中已急閃過賈詡之計出軍後的種種應變,語道:“如此,便需人出使馬騰處,說與連結!”

田豐問道:“不如再遣左馮翊鄧伯苗往使?”

“西涼賊中多兇悍不知禮,”賈詡搖頭道:“伯苗坦直,不知避讓鋒芒,出使恐遭其等害!”

智者知人,對賈詡之論,田豐頷首同意,鄧季不由道:“若如此,何人可出使?”

徐庶躬身道:“某投將軍帳下,尚未有寸功奉上,便得竊居高位,時難自安,今願往武威說馬騰!”

有賈田二人語在前,鄧季沉吟道:“此番出使,或有不測事,豈可使元直涉險!”

徐庶大笑道:“丈夫得輔明主,為自身功名,何尚畏懼不前?某若有難,老母得將軍養之,焉能有憾?”

注:系師,天師道中對天師的稱呼。

(本週鄉里改老線路,老虎都沒碼字時間,據說下週起將不再停電了。老虎自己也有點卡文,又為改改不擅寫戰爭場面的缺點,停下翻看三部半軍史小說,或有進步,所以停更一週,連封推機會都失去。今天到下週日,每天兩更,算是補上這周欠下的,大家見諒下。)(未完待續)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熱門小說
光陰之外宇宙職業選手明克街13號神秘復甦深空彼岸神印王座2皓月當空不科學御獸唐人的餐桌7號基地我有一劍
相關推薦
血魂1937修神宋閥龍騎劍仙異路仕途我的老婆是軍閥極品游龍重生之窮濟天下贅婿重生之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