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吳漢早已來過潼關幾次了,確切地,是穿過。(看到網www.23us.com)

這是個又像城池、又不像城池的地方。像,是因為他有城牆也有城門;不像,是因為城牆不是完整的,城門也只有東西兩座。

“南北都是絕嶺峭壁,除了鳥誰也飛不過,所以沒必要再修這些。”

關城南面城樓上,校尉章平用馬鞭指著四周的崇巒疊嶂,如數家珍地向新上司吳漢介紹著。吳漢手扶城垛,緊鎖眉頭,沉思不語。

關城不大,除了守關兵將幾無居民,一條寬闊的大道自西向東,橫貫城池,道邊有房舍,有規模很大的市場,畢竟,這是中原通往關中的咽喉。

已近巳時,照理,這是一天中市口最好的時辰,可市場上稀稀拉拉沒幾個攤檔,往來行人寥寥,對攤檔上可憐的幾樣貨色似乎全無興致,難得瞥上一眼,更不用駐足下馬、討價還價了。

幾個關卒扛著鏽跡斑駁的長戟在攤檔間穿梭著,不時厲聲吆喝幾句,隨手拿走些他們覺得順眼的貨色。

“章平!”吳漢忽地高聲道:“傳令,校場閱。”

據兵的用途,一是打人家,二是防人家來打,關卒顧名思義,當然是用來看大門的。

可校場上這些兵,要隊形沒隊形,要紀律沒紀律,衝鋒背不動米袋,騎射找不著靶子,有些人甚至連站都站不穩,瞧著架式,這閱對他們中大多數人而言都是第一次。

“就算養九百條狗也比養他們九百個廢物管用吧。”

饒是吳漢涵養再好,這句話也不免衝口而出。按規矩,關尹交接,應該是新尹蒞任,和舊尹一同閱驗看後,舊尹再交尹離任,可他到達潼關時,舊尹一門大良賤三百來口,竟已走了整整三天。

章平扶著刀柄立在身側,聽主將此言,不由衝口而出:

“要真有九百廢物就好了,哼!”

吳漢聽得一驚,又不便多問,急忙下令解散,卻悄悄囑咐章平,少頃到帥府敘話。

帥府坐東朝西,前後八進,修得頗為恢弘考究,屋裡陳設卻極少,想必精緻些的傢什都被前任關尹帶走了。

章平似乎坐得頗有些不自在,一聲不吭,只顧低頭喝水。

吳漢凝視著他蒼白的雙鬢,和額頭刀鑿斧刻般的深深皺紋:

“章平,一瞧就知道你是老行伍,廢話本帥就不了,你適才講‘要真有九百廢物就好了’,是什麼意思?”

章平抬頭看了吳漢一眼:

“大帥不覺得麼?今兒個閱,一共才到了多少人?”

“只有五百九十四人。”吳漢沉吟道:“剩下的據都是告病告假,本帥也覺得其中有問題,哪兒有三個兵就告假一個的道理?這明擺著是泡病號偷懶麼!如不整飭,如何能擔大任?”

“真是泡病號偷懶倒好辦了,”章平砰地把黑漆木碗拍在几案上:“大帥知道麼?其實真正病假的只有六人,而不是大帥以為的三百零六人”

“什麼!”吳漢大奇:“快,到底是怎麼回事?”

“大帥不知,自始建國二年(1)至今五年多,這裡兵額九百,其實只有六百弟兄,其他三百都給關尹吃了空額。”

“豈有此理!”吳漢勃然道:“三個兵就吃一個空額,這成什麼話了?這幾個關尹未免太狠了吧。”

“也不能都怪關尹,唉。”章平無奈地搖搖頭:“卑職自前漢時就在這潼關當差,那時關尹是中二千石,每月支領俸糧四十石,俸錢五千文,養家餬口,綽綽有餘;自大新朝搞什麼‘德政’,讓各級官員‘以德為本’,俸錢全部扣發,俸糧只發四分之一,是為了體公奉仕,自願捐贈國庫,可這樣一來別那些當大官的要靠貪靠刮貼補腰包,就連下面的弟兄們也不免沾了不少壞毛病,這個,卑職管得住自己,可也管不住那麼多有老有的弟兄啊!您看,這關尹有錢修大宅,可當兵的連營房都不夠住,大帥,要知道這可還是缺了三分之一的兵額啊!”

“這不成!俸祿是國家大政,咱潼關這些人渾身是嘴也沒地方理去,可這樣的兵碰上打仗是要誤大事的。”吳漢斬釘截鐵地:“你立即跟其他幾位管事的合計一下,第一,兵額要補足;第二,當軍官的不許吃空額,不許剋扣軍餉;第三,要按時操練,不許再去擾民。”

“卑職遵命!”章平眼裡閃出一絲興奮的光彩,但旋即又撓頭道:“不過大帥,這麼一來這軍費……”

吳漢重又坐下,沉思良久:

“我且問你,照理潼關地利這麼好,市面應該很熱鬧才是,怎麼這般冷清?”

“緣由當然不少,”章平皺眉凝思:“不過照卑職看,最要命的有兩樁,一是弟兄們擾民,這好辦,咱定條規矩,擾民的一律嚴懲,也就是了;二是這大新朝規矩改得太快,有時一天能換好幾次錢種,老百姓上趕著換錢都跟不上趟兒,這生意也就越做離家門口越近,都不肯上遠處來了。”

“這好辦,”吳漢笑道:“本帥也是老百姓出身,大凡老百姓做買賣,要的無非是‘互通有無’這四個字,錢不錢的倒在其次,你這就弄個告示張掛出去,今後潼關關市,不論老百姓使什麼錢都照收不誤,每天收市再由關吏統一收兌,老百姓樂意換錢就換錢,否則,換糧食還是布帛都隨便。”

“著啊,卑職怎麼想不到!”章平一拍大腿:“咱想想……還得每天弄出個兌換的牌價才公平,對,換錢隨便換,換糧食布帛,那還得多少付兒貼水。”

“對麼,這樣一來商賈流通,關稅增加,養九百個弟兄綽綽有餘,還有,你待會兒叫些弟兄,把這帥府給拆了,磚石木料拿去給弟兄們修營房。”

“大帥,這……”

“這什麼!”吳漢正色道:“這地兒你章平呆著憋悶,我吳漢呆著就不憋悶?”

夜深了。

吳漢一家站在關樓上,眺望著帥府方向照如白晝的燈球火把:聽到拆帥府修營房的號令,弟兄們群情振奮,已迫不及待地動手大幹起來。

吳漢歉然地捏一捏玉樓手背,想什麼,卻感到老孃投向自己脊背的冷冷的目光,只得尷尬地一笑。

玉樓也笑了:她覺得,這會兒的丈夫,比平常還要帥,還要可愛。

“去,娘年紀大了,給加件衣裳。”

“真是鼠目寸光,沒家教,娘冷麼?”吳老太太聽見媳婦的聲嘀咕,很不滿意地哼了一聲,旋即忍不住連打了幾個噴嚏:“兒啊,你能撫士卒、愛百姓,娘心裡頭暖著呢!”

是啊,好像這還是頭一回,娘和媳婦都滿意一件事吧?

不過住處總是要解決的。城西有座荒廢已久的古廟,是祀奉老子的,裡外三進,收拾一下應該能住。

“聽這個廟原本修在函谷關,是紀念老子出關化胡的,後來函谷關廢了,關尹遷來這潼關,便把這廟也遷了來,如今已慌了百來年了。”

三重院落陳舊儉樸,但好歹不破不漏。神像、器物早已蕩然無存,只第二重房舍的粉壁,題了兩個斗大的蝌蚪文字。

“玉樓認得呢,這兩個字是‘道德’。”

玉樓拍手道,她爹爹王莽最好古董,所以她也跟著學會不少古怪文字。

“不過是寫出來的道德,哪裡便是真有道德了?”吳老太太沉著臉:“這間屋讓給你們,娘住最裡面一進好了!”

吳漢和玉樓都無異議。那第一進,就用來辦公吧。

“哥,給這房子起個名吧。”

成親這麼久,玉樓還是習慣叫吳漢‘哥’。

吳漢略一思忖:

“老子寫過《道德經》,就管這裡叫‘經堂’吧。”

“經堂,好好聽的名字!”

玉樓拍手叫道。吳老太太眼睛一橫:

“是六經的經,可不是什麼道德經的經,道德經能算經麼?”

註釋:

1、始建國是王莽的第一個年號,始建國元年是公元9年。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熱門小說
光陰之外宇宙職業選手明克街13號神秘復甦深空彼岸神印王座2皓月當空不科學御獸唐人的餐桌7號基地我有一劍
相關推薦
滿江紅之崛起異世金剛葫蘆拔山河桂系少帥逆問聖仙葉家河圖末世鐵拳最終末日海盜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