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五一章 深藏心底的道路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第九五一章 深藏心底的道路

當一支浩蕩的車隊從洛陽城正西的雍門駛入時,新近才負責把守西門的臥虎軍將領和官兵們,齊刷刷地向著正中那輛馬車行了軍禮,然後目送著平西王的車隊緩緩駛向南宮。

坐在馬車之中的趙興,透著半透明的紗窗玻璃,向外看著當初曾經走過的雍門,此時心中並不平靜。

十八年前,那時的趙興還是一個十六歲的青年,帶著小跟班李進思、李鐵柱、二夫人胡杏兒、表妹許婉琳、師妹趙雨,從箕關南下渡過黃河,來到帝都洛陽,販賣許氏酒坊新釀的長河大麴。

在洛陽城內短短不到半年的光陰,趙興便連續兩次完成了華麗的轉身,不僅用重金從漢靈帝的手中買來從三品的平北將軍封號,還在御筆亭中憑藉幾首驚世傑作名動洛陽,最後在張溫和袁隗等朝中大佬的算計之下,拐帶著郭嘉和田豐二人順利逃出洛陽,從此一飛沖天,再不曾有失魂落魄的遭遇。

當年白白喝了長河大麴的皇帝宦官和朝中大臣,如今只剩下一個何進逃到洛陽苟延殘喘,其他人則都化作塵土隨風而逝;當年算計過趙興的蠅營狗苟們,要麼已經被趙興連根拔起,要麼現在正瑟瑟發抖地躲在南陽,不知道下一步又該逃向何處;當年被趙興拐帶的人,如今位高權重、受人敬仰,與趙興一同走向了人生和事業的高峰,而且未來的道路更加寬廣。

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尚未進入洛陽之前,趙興已經開始召集人手,準備為新生的大漢帝國搭建頂層的國家機構和體制。

在過去的幾年之中,趙興反覆在心中思考著如何能讓帝國避免陷入無休止的皇權爭奪和朝代更迭的歷史宿命,希望尋找到一條可以讓國家政體長久存在下去的辦法,從而儘可能地保證華夏神州始終屹立於世界東方,處於人類社會的最頂端。

從早期的封建社會形態一步邁入社會主義或者資本主義?純粹是痴人說夢。在民眾的整體認知沒有達到這個程度的時候,推行社會主義或者資本主義,只怕搞不了幾天就會把大漢整得分崩離析。

借鑑後世唐宋發展成熟的三省六部制?這豈不是又走回到原來的老路上去了!需知三省六部制中的三省便是分別形成於東漢和三國時期,其中尚書省形成於東漢(當時稱尚書臺),中書省和門下省形成於三國時期,目的在於分割和限制尚書省的權力。三省六部制到了唐代便日臻完善,但還是沒有避免大唐帝國不到三百年便走上覆滅的命運,之後更是出現了五代十國的大亂之世。

借鑑後世西方國家的“三權分立”之法?西方國家玩了好幾百年,直到資本主義社會形態完全穩固下來,才真正實現了名義上的“三權分立”,以如今大漢國民的受教育程度以及社會生產力狀況,搞“三權分立”根本就沒有條件!

借鑑後世一些國家從封建制度過渡到“君主立憲制”的做法?這倒是趙興想到的唯一有可能實現的辦法。雖然兩世為人的趙興對於倭奴國非常不感冒,甚至已經開始著手平定倭奴四島的部署,但這不影響他對後世倭奴國搞的那套君主立憲制進行深入的思考。

直到明治維新之前,倭奴國都是跟在我中華天朝的屁/股後面亦步亦趨,可謂是典型的東方封建國家。雖然倭奴國的疆域不過大漢數州之地大小,有些地方不具備可比性,但倭奴國最終走上強盛,直至後來以螞蟻啃大象的架勢給我泱泱華夏造成了巨大傷害,卻是拜明治維新所賜。

那麼明治維新最大的成果是什麼呢?別的不說,首先就是倭奴國進行了近代化政治改革,建立了君主立憲政體!正因為倭奴國不是採取極端的政權更迭形式,而是採用了折中的或者說妥協的國家政體改革,所以才迎來了一個高速發展的黃金時期。而當時的華夏國卻處於辮子政權的統治之下,受到根深蒂固的封建制度束縛,數次救亡圖存皆以失敗告終。

說的白一些,為什麼倭奴國搞明治維新能夠成功,而華夏國搞“戊戌變法”和“五權憲政”卻以失敗告終?那是因為華夏國搞了近兩千年的東方封建統治制度實在是太完善了,到了最後卻成為國家和民族改變的巨大障礙!

所謂的君主立憲制,又稱為立憲君主制,或稱“虛君共和”,是相對於君主獨裁制的一種國家體制。君主立憲是在保留君主制的前提下,透過立憲,樹立人民主權、限制君主權力、實現事實上的共和政體。

君主立憲可分為二元制君主立憲制和議會制君主立憲制,趙興穿越而來時,他所見到的君主立憲制國家,絕大多數都演變為議會君主立憲制。

二元制君主立憲制從政府結構來講,是指君主交出了立法權但保留部分行政權,首相只是輔助君主治理國家,憲法和其它法律由議會制訂,從體制上看就是議會制訂憲法和法律限制君主,君主在制訂的憲法和法律的範圍內治理國家。

議會制君主立憲制,則是君主交出所有的權力(有些國家的紀年還可以由君主來指定),首相是國家的主要行政人,立法和實君一樣,從體制上來看憲法和法律不是限制君主而是用來限制首相,首相只能在憲法和法律內治理國家。

君主立憲制,說白了就是資本主義國家君主權力受憲法限制的政權組織形式,是資產階級同封建勢力妥協的產物。其最大的缺點在於國家內仍存在著特權階級,而最大的優點就是不用戰爭就可實現憲政。

趙興最傾向於搞的便是“改良版”二元制君主立憲制,因為這樣一來,既可以限制君權,但又給皇帝留下了足夠維持帝國統一的權力和權利,最有可能實現趙興長時間不讓華夏內部發生政權更迭內戰的願望。

兩世為人的趙興,實在是太瞭解統一穩定對於華夏神州的重要性了。翻開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歷史,華夏神州有三分之二的時間都是處於分崩離析的狀態,而但凡是國家處於統一的時候,便是大治之世,人民安居樂業、百姓富足安康、人口蓬勃興盛,就算內部有這樣那樣的一些問題,但國家始終處於世界強國的頂峰。

在很長很長的一段時間內,在國民對於民主和民權尚沒有那麼迫切需要的歲月裡,華夏神州最需要的是統一和穩定,只要華夏不陷入無休止的政權更迭和民族戰爭之中,那麼確保大漢帝國從此長盛不衰一千多年並非沒有可能。

在趙興看來,如今的局面便是他嘗試推行二元君主立憲制度的最佳時機。

趙興現在所處的時代,正是華夏封建制度形成的初期,很多方面實際上還是處於農奴社會的末期,這與就意味著東方封建制度尚不完善,就像尚處於成長期的孩子。只要趙興這位“導師”施展移花接木之手,將君主立憲制的種子播種下來,並且精心澆灌一段時間,那就很有可能使得後世的華夏國避免一場從封建社會形態擺脫出來時給國家造成的巨大危害。

因為後世的事實已經證明,從妥協的君主立憲制度走向新生的社會制度很容易,簡直是水到渠成或者順其自然就可以辦到。大不列顛國和倭奴國到現在還在實行君主立憲制度,可人家的國家卻從未發生過朝代更迭這種內耗的破事。

趙興的設想便是讓大漢帝國從他開始,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處於早期君主立憲制,也就是二元君主立憲制。一旦時機成熟,則會和平順利地向著議會君主立憲的制度發展,而這個過程不過是漸漸削弱了皇帝的權力,並不需要讓皇室付出許多生命,也就沒有太多的流血衝突。而趙興在《告大漢同胞書》中已經明確宣告天下,他不會改朝換代,更不會屠戮劉姓皇族,其實就是在為下一步自己的設想在做鋪墊。

當然,趙興這麼做確實有著養虎為患的隱憂,萬一以後他的子孫不爭氣,讓劉姓皇室復興起來再次奪了天下,搞起復辟制度來,那豈不是悲了個催的?

但是,這世上哪有只賺不賠的生意?哪有一本萬利的買賣?如果連這點小風險都不敢冒,那趙興何不趁早洗洗睡了!而讓趙興敢於冒這種風險的最大依憑,恰恰就在於推行君主立憲制度後所帶來的好處。

從目前的形勢來看,毫無疑問趙興會在一兩年內登上大漢皇帝的寶座,在沒有意外情況出現之下,比如趙興離奇的第二次穿越,那麼憑他至高無上的威望,至少可以守護大漢帝國三十到四十年,甚至是五十年。同樣,可以不用懷疑的是趙興精心培養的接班人趙振邦,在父親的引導和示範下,未來一定會堅定不移地按照父親劃好的道路向前邁進,這又是三十年左右的時間。

兩個三十年相加,便是六十年。如果大漢帝國能夠在君主立憲制的框架下穩定執行六十年,那時候的國民整體素質豈是今時今日可比?有兩位開明賢能的皇帝親身垂範在前,主動讓出一部分君權,維護立憲政體,趙興的子子孫孫今後都要受到人民的監督和制約,那時候君權已經不是神授,已經被有效地加以限制,哪裡還有機會搞獨裁和專政?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這個道理十分簡單,老百姓經過六十年的教育啟發,已經深深地認可了君主立憲制,而且實實在在地從中享受到了作為國民的待遇和好處,如果趙興的後代之中有那不長眼的混帳想搞獨裁,億萬大漢子民豈會答應?

同樣的,如果有那野心勃勃之輩,企圖推翻由趙興後人出任帝國皇帝的大漢王朝,那就得拿出比君主立憲制更加先進和優越的制度來吸引天下百姓追隨,甚至是為他拋頭顱、灑熱血。問題是,除非再來一位來自三十世紀甚至是四十世紀的穿越者,帶來了連趙興都沒有經歷過的更加厲害的“金手指”,否則老百姓憑什麼要聽他的呢?

難道說,你可以忽悠已經享受著君主立憲制的大漢子民再次接受“君權神授”、“皇帝乃是受命於天的天帝之子”、“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這些狗屁倒灶的混帳思想?小心所有被開啟了民智的大漢國民人人啐你一臉!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熱門小說
光陰之外我有一劍7號基地宇宙職業選手唐人的餐桌深空彼岸神秘復甦明克街13號神印王座2皓月當空不科學御獸
相關推薦
霸神都市召喚師噬日網遊之劍帝太極第一人網遊之弓神無敵宅魔王超級高科技霸主護花寶鑑大唐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