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2、長壽皇帝和他的太子(十)~(十二)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丁季簡面對著眼前的境況, 是真·差點咬碎一口銀牙,他趕忙四處奔走,非要把禮親王被送到勝山書院一事調查個來龍去脈出來。

禮親王府的奴僕們是一問三不知,只說是什麼太子殿下帶著親王回來,打包收好行李後便直接離開,身邊人也只帶了一個小廝, 最親近的奶孃則被留在了禮親王府鎮場子, 按奶孃的說法, 裴庭安走之前, 只含糊不清地說了幾句,什麼太子從宮中抽了嬤嬤陪他,勝山書院聲名在外, 等他學成, 就會歸來云云。

丁季簡那時聽了這些話, 心裡登時就是一激靈,他抽絲剝繭地從這三言兩句中找到了關鍵詞,嬤嬤,相當於監視看管的人;勝山書院, 是出了名的管理嚴格,不怎麼讓學生收家信;學成歸來,少說也要四五年,到了能應試的年紀才算學成。

這不就是……等同於把裴庭安圈了五年,還要人嚴加看管嗎?

難道是他們的計劃洩露?或是禮親王覲見時露出蹤跡?可為何又沒聽說過京都中清算的訊息?如果陛下開始處置牽連其中的人,那就在他進京的這點工夫, 也應當有所耳聞,禮親王府的下人們也不該如此鎮定自若。

總之,甭管有再多猜測,也得先調查再說,丁季簡也不耽擱,即刻就出發,所幸他的身份不算太過張揚,認識的人也多,遞上拜帖也不至於引人注意,沒多久,丁季簡便從眾人的口中拼湊出了事情的全貌。

聽完了這些,他的臉當即就黑了。

原來這件事,從頭到尾都是他們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一場精心謀算,反倒把自家親王給送到了書院。

丁季簡是氣不打一處來,煩得厲害,他現在只覺得有愧於禮親王,他哪裡能想得到,一向對親王採取放養、不聞不問,全當擺設處置的裴家父子,忽然用禮親王做起了仁政代表,一副對禮親王的惡行心有愧疚,要好好培養於他的模樣。

呸!

丁季簡和最後約見的這位定在了京都中最大的酒樓見面,他一腦門官司,也顧不得和小二客氣,徑直往樓上去的時候,旁邊大嗓門議政的話語,都傳入他的耳中。

“太子殿下現在頗有春秋仁義之風,是我朝大幸啊!”大夏朝對民間議政管控不嚴,這也是從原身開始的,當年他上位之路,帶著濃濃血氣,上位初期,不少讀書人認為他定會採取鐵血政策,為了反其道而行,提高自己在讀書人那的地位,原身便毅然對這些言論放空了管理,只要不是光明正大說當今壞話,基本都不在違律之內,大夏朝議政之風勝起許久,說話的是個中年男人,一看就是老儒生,“都說三歲見老,禮親王一副紈絝模樣,若是在尋常人家,誰又會搭理這樣不知趣的親戚孩子?也就是太子殿下,心懷天下,對禮親王同樣視之如子,這才苦心教養,送到勝山書院。”

“是啊。”一起飲酒的,都是志同道合之士,觀點也相近,“起先,我們還憂心忡忡,看陛下和太子似有爭端,不過現在也總算能放下心來,太子現在管理政事,悉心聽取意見,不恥下問……”總之,這人對裴祐之誇出了個花來。

“只是這禮親王,小小年紀就不求上進。”說話這人口氣帶著點輕視,“若是我家子弟,必是家法處置,如若不是太子、聖上聖明,再過十年,恐怕為禍百姓。”

……

眾人的話語,如同釘子落在了丁季簡的耳朵裡,他早就知道,他們的這一招,會給禮親王帶來不好的名聲,可這也是他們計劃中的一步,當年的前禮親王說過一句話,名聲,那是當皇帝的人要先去擔心的,他敢想叛亂這一招,就不打算爭什麼名聲,畢竟在讀書人看來,甭管他如何美化找藉口,這皇位都是來源不正。

可史書,是由勝利者書寫的,當了皇帝後,那些讀書人再清高,也不過是臣民罷了。

前禮親王那時道:“不做皇帝,縱然遺臭萬年也無甚區別;做了皇帝,就是已經遺臭萬年,也能扭轉。”當朝這位聖上,當初奪嫡不也留下了不少不仁之聲,再過個幾代,又有多少人會提?

丁季簡很認同這個觀點,說得粗俗些,他們是光腳的不怕穿鞋的,禮親王名聲越是糟糕,太子和聖上越會覺得他不堪大用,毫無威脅,久而久之,又如何會去注意這麼個無用的敗家子呢?先把禮親王的鋒芒遮住,等到一朝鋒芒皆出,到時自有無數的舉措可以使用。

可現在,他們是名聲也壞了,禮親王也沒了。

想到接下來和禮親王通訊的困難,丁季簡一個頭兩個大,他要是有這種本事,何苦這麼拐彎抹角、曲線救國?勝山書院的山長是出了名的軸,多少權貴親屬,知道自家孩子被送去後,心疼得各種託人,都折戟沉沙!他又怎麼能獲得這個豁免?

不過雖然禮親王現在不在,可丁季簡手中,握著的是大部分和親王息息相關的下線,他這個當老師的,一定要小心謹慎,替親王鋪平之後的道路。

他就不信了,這位太子,就沒有破綻,當年丰標不凡如裴鬧春,不也被其他皇子找了不少漏洞,挨個攻擊嗎?

總算走到了包廂,丁季簡正了神色,直接推開門進去,裡頭的圓桌邊,已經坐滿了人,他們等的,便是今天會議的主持人。

“今日特地找大家過來,是有要事要進行商談……”他不過一年就得去上任,到時鞭長莫及,也恐太子和聖上關係穩固,唯有現在,就開始努力。

包廂中眾人的臉色先是凝重,又是豁然,對視著點頭,似乎達成了什麼不為人知的共識,桌上的菜從熱氣騰騰到已經發涼,無人動筷。

有時吃飯,未必是為了吃飯,只是為了找個機會,好好地談上一談。

……

東宮已經久未喧譁,畢竟這段時間來,太子更多的時間,都是待在玉鼎宮內。

“這些到底是什麼情況?”裴祐之眉頭緊鎖,他對待周邊伴讀,東宮臣子,均是客氣又有風度,這大概是他頭一回生氣,手腕用力往下一砸,不少有墨跡痕跡的紙張在桌上都震了又震。

“殿下,究竟發生何事……”諸石建有些疑惑,他深知太子不是會隨意發脾氣的人,擔憂出了大事,苦笑道,“我們幾個,殿下也知道,現在靈通的訊息,都是民間那的,其他朝政事務。”他攤手,他們的級別,還夠不到。

何海重重點頭,關懷問道:“殿下,究竟發生何事?臣等必將為殿下排憂解難。”

“排憂解難?這些憂難,究竟從何而來,你們可以自己看看。”裴祐之喚來諸石建,叫他將手頭的這些紙張依序傳了下去,好叫他們好好睜大眼睛看看清楚,別再說什麼都不清楚。

諸石建眾人已經開始傳閱,紙張上的字跡,他們都是認得的,是太子所書,可上頭的內容,就有些叫他們驚訝了,錯愕的目光交織在彼此之間,如若能用語言形容,大概是一堆又一堆的問號。

“殿下是知道臣的,臣一向唯殿下馬首是鞍,這樣會損害殿下名聲的事情,臣絕不敢做,這其中,定當是有誤會。”已經有伴讀開始請罪,眾人看了紙張上寫的內容後,也知道自己難逃其咎,羞愧難當。

“殿下,臣想問您一句。”諸石建在這其中算是牽涉最小的,倒還不用如大家般,“這紙張上的內容,是從何而來,聖上,又知不知道呢?”他也同樣被這一套打得有幾分措手不及,

剛剛裴祐之所傳下來的紙張上,寫的全都是他周邊這些伴讀、親近他的大臣、甚至是奶孃家發生的事情,上到伴讀家門庭若市,疑似收受賄賂斂財,賣官;下到奶孃家人,和內務府勾結等等。

總之,可謂是一地雞毛,全都是裴祐之身旁的破爛事。

裴祐之自是明白諸石建問這話的意思,從何而來,問的是這事打算攤開講沒,有沒有補救空間,若是御史準備彈劾,那估計都得按律法嚴格的審上一審,若是殿下私下知道的,那還有挽救餘地,起碼能儘量不讓這些和太子扯上關係;而聖上知不知道,又分為幾種情況,若是知道了,已經叱責,那就壞了印象;若是聖上提點殿下先去解決,又是另一種情況;當然,不知道的可能性,是微乎其微的。

“有些,應當會在明後幾天的朝會上,奏上或者直接彈劾;有些,是在遞給父皇的請安摺子裡摘出的,未必會直接鬧出。”裴祐之伸出手揉了揉額頭,有幾分頭疼,他這一心鑽研政事,在父皇的教導下,不斷吸取養分,學著怎麼當一個君主,可哪知道,在他沒關注的地方,發生了那麼多事情。

他距離做一個明君,還有一條太長的道路需要慢慢走,父皇所要憂心的,比他多得多,可卻幾乎沒出過疏漏,他要管的不過就是這麼點政事,和幾個親近的臣子,卻錯漏百出。

“這件事,父皇那已經明了了,他讓我先和你們談談,好好解決。”裴祐之又道。

今天結束晨會後,他一如既往和父皇一邊談著政事,一邊批閱奏摺,御史臺中丞遞了牌子覲見,起先裴祐之還以為這些事和他沒太大關係,只是退到旁位,打算旁聽,可隨著對方開口,他才知道,接下來要燒起來的這把火,和他有關。

眾所周知,御史們不但有檢查百官的職責,還有勸諫聖上的責任,小到後宮花費奢靡,陛下多養了幾隻奇獸;大到陛下內庫虧空、或是任人唯親引發大亂等等,都屬於他們的監察範圍,總之,他們就像是一把尺子、一面明鏡,要讓聖上只往好的地方發展,一言一行,不讓人挑剔。

而現在,隨著太子即將上位的趨勢明顯,他便也成了眾御史挑剔、找錯的中心點,在早年,有原身自己親手壓著,太子和周邊的人,過得那叫一個謹小慎微,跳都跳不起來,只顧著好好表現,替太子爭光,也沒什麼可挑錯的。可今年則大不一樣了,太子天天跟隨著聖上處理政事,眼看著繼位也是遲早的事情,大家總不能等殿下登基了再開始討好人吧?於是,什麼牛鬼蛇神,都出現了。

一個佔嫡佔長的皇帝獨子,未來的天子,周邊能有多少人呢?數不勝數。

不說伴讀、周邊伺候的僕從裡,乳孃的地位最高,一人得道、雞犬升天在歷朝歷代都多有發生;而太子成年已久,現在有太子妃一位、側妃兩位,尚未有名分,算得上侍妾的也有兩位,太子並不荒淫,周邊跟著的人都是聖上欽點的,一時半會,也不見再納妃子的可能,也就是說如若太子登基,這些人最差的也是未來的嬪妃之流,那麼她們的娘家人,便也成了未來的皇親國戚。還有故皇后的兄長,現在的國舅爺一家……這麼數下來,已經有不少。

眾人首先討好的,自是太子後院女人的孃家,畢竟枕邊風這東西,用好了什麼都能辦,再者就是乳孃那,其他伴讀那,起先還沒人關注,畢竟做了太子十來年伴讀,還沒混出個名堂,實在廢物,可又眼看太子三不五時傳召,為了賭上一賭,便也討好起來。

其實按說,這一切不該做的那麼明目張膽的,否則若是在其他朝代,肯定會被政敵攻訐,可在此刻,就完全不一樣了,太子又不怕有其他兄弟爭搶皇位,早討好,早留下印象;晚討好,混不上位置,總之,一場轟轟烈烈的太子討好行動,就這麼在裴祐之不知情的情況下,徹底展開了。

都說財帛動人心,權力也一樣動人心。

一個家族,上上下下少說也有十幾、幾十口人,誰能保證個個心裡清明,不受影響?雖其中有幾個看得清事的,還想拉一拉韁繩,可更多的是已經開始膨脹的。

他們聽著討好,收著錢財,甚至還打算幹“拉皮條”的活,替太子拉來什麼所謂的賢臣能人,卻不知,早成了別人用來攻擊太子的工具。

裴祐之當時一等御史中丞離開,都想要立刻跪下像父皇請罪了,可父皇卻沒有生氣。

裴鬧春那時只是眼含深意的看著兒子:“祐之,你現在是不是又更能明白,為什麼父皇一直壓著你了?”

“你是我的獨子,未來大夏朝的皇帝,你知道有多少人想要圍著你,討好你嗎?不說別的,就說父皇我,身邊不也是如此?討好一個人,都是有企圖的,他們討好一個皇帝、或者是未來的皇帝,想要的東西,比你想象的要多得多,從龍之功,是多大的功勞?為什麼當年父皇奪嫡的時候,有這麼多人,明知道可能有殺身威脅,還要來下注呢?因為這是一場豪賭,輸了可能性命都沒,可贏了,就是整個家族飛黃騰達,此後青雲直上。”

“可人是會變的,曾經的賢臣,可能成了奸臣;你以為的清廉好官,最後在財帛面前花了眼睛,貪汙甚多……寵臣、佞臣,自古皆有,得了寵的朝臣,又有幾個,能夠明哲保身,不捲入貪汙受賄,賣官鬻爵的漩渦呢?”

裴祐之啞口無言,如果在之前,他會信誓旦旦的和父親說,諸石建等人不同,他們從小一起長大,之前縱然他被父皇各種打壓,他們也未曾退縮過一次;可現在,他不敢保證了。

“如若有一天,你的皇后、你最信賴的大臣、你最相信的子女,全都對你說一模一樣的話,你又要如何?就認定了他們說的話都是對的嗎?”裴鬧春拍了拍兒子的肩膀,“當你太過信賴一部分人,你可能就會成為一個聾啞皇帝,只有永遠帶著這點不信任,永遠不要給一部分人過了度的寵愛,你才能控制好這個朝政。”

裴鬧春說得認真,裴祐之這樣的人,有一個特徵,就是對自己真正信任的人,無條件、無底線的信任,畢竟他身邊能夠信任的人,都是和他一起吃過苦的,可當他作為一個皇帝的時候,這種信任是絕對不可取的。

他只怕,未來兒子親手養出一個大貪官,自己還一無所知。

不過……

裴鬧春心中也對最近發生的一切有所猜測,這些,十有八九,怕是和禮親王周邊的人脫不了關係吧?在原身的記憶裡,清楚地記得,在這之後幾年裡,裴祐之和他身邊的人,幾乎是以驚人的頻率,在他面前瘋狂刷著存在感。

在那段時間裡,原身桌上的奏摺,一疊跟著一疊,無不劍指蠢蠢欲動的裴祐之,他試圖爭權,推著自己的伴讀上位,那就被慷慨激昂的一頓罵,指責說太子過度干預吏部運作,任人唯親;他自暴自棄,在東宮裡喝兩杯小酒,最多兩天,又會被御史彈劾,朝臣們痛心疾首,認為太子自甘墮落,自是要施以狂風暴雨般的批評……

可以說,幾乎每一天,原身只要一睜開眼,人到朝會,必將要聽到裴祐之的不好,好不容易應付完畢,回到玉鼎宮批閱奏摺,處理政事,又全是批評。

朝臣們在這方面的想法並不複雜,他們認為,太子還未登基,就已經放浪形骸,必要好好管控,他們也是行使職責罷了。

可他們哪知道,這些發生的事情,一件件累積在原身的心中,最後導致的結果是原身對這個兒子徹底失望,堅定了自己的想法,並開始為未來做著新的規劃,到了最後,更是直接拋棄了這個已經養廢的大號,直接來了小號。

這輩子,裴鬧春沒和兒子箭弩拔張,很快和好,一心培養,可如上輩子一般的彈劾,還是引起了。

裴鬧春倒不是覺得彈劾不正常,或是認為那些御史之流是禮親王的人,只是這時間點,還有事情的進展速度,實在快得驚人了吧?不說別的,就說發生在裴祐之身上這些,有的事情,甚至還沒完全落到實地,就被告了上來,如果御史臺的御史有這種敏銳本事,早就可以轉行做什麼暗衛了,京都訊息,盡在手中。

不過這一回,禮親王周邊的人,恐怕是算錯了,裴鬧春可不會因此就生兒子的氣,除非裴祐之真的搞出什麼與民爭利,魚肉百姓之類的大是大非之錯,否則什麼都可以慢慢改正。

這次的事情,也沒什麼區別,他們做的這些,反倒是幫著裴鬧春提前察覺了裴祐之身邊的隱患。

“父皇,兒臣……”裴祐之看著父皇包容的眼神,心中也慢慢堅定,“兒臣定能好好處理此事。”

“父皇自是相信你的,你也要相信父皇,一旦發生了什麼事情是你處理不了的,那就讓我來陪你好好解決。”

“好。”裴祐之鄭重點頭,然後拿著摘錄好的罪證,到東宮傳喚起了眾人。

諸石建左右看了眼,眾人還未想好如何發言,畢竟有的人家中牽涉實在有些多,像是那位吳姓伴讀,他那位弟弟,聽說還收了人家送上的揚州瘦馬,掛出太子的名號,替人擺平了一個關係;其中牽涉最淺的,大概也就是何海,畢竟他們家早就是皇親國戚,真要拿好處也拿的差不多了,這回牽扯到的,是他叔叔的一個寵妾家人,不算難解決。

“殿下,請您放心,臣等定當將事情解決。”諸石建已經想好,那張紙張上記載的他的事情也不算嚴重,只說他的父親應了幾場酒席,花費奢靡,列宴的有不少都是今年要參加科舉的人士,不過既然陛下知道,父親今年估計也不會參與科考出卷,主考,事情便也消弭於無形,“事實上這一切也是因為臣等不夠仔細,不知現下朝中情況今非昔比,倒也一時疏忽,沒有叮囑家人,反倒拖累了殿下。”

“臣打算勸說父親先上一封請罪摺子……至於當日列席名單,臣也會勸說父親仔細寫下,交予殿下定奪。”諸石建率先發言,眾人便也紛紛跟隨。

總之就是來得及上請罪折的就先上請罪折,不行的也會好好交代,要自己頂罪;那先已經掛著太子的名號出去為非作歹的,若是不是伴讀的嫡親兄弟、父母的,那就只能大義面親,讓裴祐之頂一個治下不嚴的罪名,之後裴祐之估計也得寫一封請罪折,朝會時尋個機會念出,刷一波好感度,立一個知罪就改的形象。

“不過殿下,太子妃、幾位側妃那,要如何是好?”何海拍著胸膛,“您請放心,我家那等我同父親說上一嘴,他定會好好解決。”

“這些就交由我來。”裴祐之對這個沒有什麼處理經驗,不過沒吃過豬肉也見過豬跑,他打算先分別同那幾家說上幾句重話,而後好好地敲打後院一圈,後宮不得干政,這都還沒成後宮了,手就開始長了。

如若有人不知悔改的,他也無所謂少上這麼一個側妃。

這麼盤算著,裴祐之忽而覺得有些感慨,說白了,他作為一個太子,周邊又有哪個人,和他們的身份沒有牽連呢?就像這些伴讀,縱然忠心耿耿,如若他不是太子,又會在一開始成為他的伴讀嗎?就連平日裡同床共枕的妻子、側妃等人,當初入東宮也有家境的考量,她們不單是自己的妻子或是妾室,牽扯同樣甚廣。

周邊的人,未必對他不是真心,可這真心裡,也或多或少,摻雜著點權力、地位複雜的成分。

怪不得都說高處不勝寒,他身邊真正能不摻雜太多,真心待他的,估計只有父皇了吧?

就連未來他的兒子們……裴祐之用腳想也知道,未來他的兒子們,對他的好,隨著年齡的增長,不也會多上幾分討好帝王,爭奪皇位的含義嗎?

父皇,當初我不能理解你,甚至怨恨於你的時候,你是否也很孤單?

一定非常孤獨吧?

裴祐之只要想到這,便心有所感,他握緊拳頭,告訴自己,此後無論經年,他也要與父皇真心相待,父皇便是他這一生中,不多的,可以毫無顧忌說上兩句話的人了,他從前每和父皇說上一句話,都要在心裡斟酌幾遍,生怕其中蘊含著什麼不好的含義,不過近來,他便也不再斟酌,有一說一,哪怕是顯得無知的困惑、幼稚的見解,父皇也會毫不介意地認真解說。

有時候裴祐之都會想,也許曾經推開他和父皇的,不是父皇,而是他自己。

幸好,父皇給了他臺階,他也幡然醒悟。

不過現在也顧不得想那麼多了,裴祐之應付完了伴讀們,便轉身到後院去了,他得要和自己的後院好好把話說清楚,即便是真想要因著和他的關係獲得好處,也不能違背律例、為禍百姓;再然後,他還得回到玉鼎宮去。

現在的裴祐之,格外珍惜和父皇共處的時間,他再也未曾想過,父皇是否不願他早日繼承皇位,而是甘於在父皇的保護下學習,讓自己更像父皇一些。

玉鼎宮內點著檀香,是下頭進上的特等品,檀香清幽,讓人昏昏欲睡。

“李德忠,《才子志事》的第二籍拿上來給我。”裴鬧春的桌前,是一盤葡萄,他正邊翻著書頁,邊吃著水果,好不愜意。

“來了,陛下。”從動作,絲毫看不出來李德忠也已經是奔五之人,他迅速地拿出平整的書籍,放在了裴鬧春的桌上,順道將第一籍收走,而後退到一邊,只等陛下召喚。

像是這種時候,是最適合神遊天外的,李德忠這樣的老江湖,更是能做到眼聽八方的同時,心裡想著自己的事情。

說來有些冒犯,可最近李德忠一直覺得,自家陛下,是不是有點迷上了偷懶?他就像被分裂開一樣,有時被陛下的說法說服,有時又在冷靜下來時覺得不對。

批閱奏摺的事情,早就成了太子殿下的活計,平日陛下雖然會在旁點評,可更多的心力早就都放在了看各種各樣的雜書上頭,起先陛下看的,還是藏書閣裡,大儒或是名士寫的什麼遊記、品茶經之類的閒書,可藏書閣內這樣的書畢竟不多,很快陛下便看完了。

而後,裴鬧春便招來了李德忠,直接在兒子面前,特別理直氣壯地說:“李德忠,你到民間書房去,不論內容、作者,總之不是四書五經之類的雜書,每個品類買上一本過來。”

李德忠當時是迷茫的,還以為陛下不太瞭解民情,試圖解釋:“陛下,民間雜書眾多,臣只怕汙了您的眼睛。”他不太好直說,他們這樣的太監,也大多是宮外來的,進宮後識了些字,平時也沒什麼可以打發時間的,像是李德忠這樣,又不太愛尋對食,勾心鬥角的,更是無所事事,後頭變也會從宮外買些雜書回來。

那雜書的內容是千奇百怪,什麼男歡女愛,甚至還有高價隱秘賣的房中術,總之,只有你想不到的,沒有他不賣的。

“無事,你直接買就是了。”裴鬧春理直氣壯地向兒子解釋,“我閱遍群書,現在這些聖賢書,基本都鐫刻於心,無需再看,反倒是民間風情,我不甚了解。”

裴祐之非常贊同,還主動提出要叫伴讀幫父皇買書。

“這倒不用,畢竟看這些書籍,不算是光明正大之事,若是大臣們知道,恐怕多有微詞,交由李德忠就行,他是可信之人,不會欺瞞。”

頂著陛下的信任,李德忠哪還能拒絕,他只能點頭,默默地迎著代購小太監震驚的眼神,要了一樣一本,替陛下背起了大鍋,非但如此,這些書買來之後,他還得進行二次包裝,糊上各式聖賢書的封皮,省得其他大臣入內時意外看到。

之後,陛下便開始每天翻閱起此類書籍,期間太子殿下還問過一回:“父皇,兒臣好奇,您看書有何心得?”

裴鬧春自是理直氣壯,他隨意攤開一頁,給兒子做著解釋:“你看,像是這本《才子志事》,其中說的的呂秀才的故事,你就可見,多少秀才以才名,免去官田稅收……”他講起來滔滔不絕,看著裴祐之仔細,恨不得立刻做筆記的樣子,差點脫口而出一句,基操,勿6。

不過身為一個好父親如他,還是不會讓兒子玩物喪志的:“不過你現在這個年紀,對聖賢書理解尚還膚淺,需要時間歷練,此類書籍,你看不出其中深意,反倒是容易移了情志,受了影響,等再過個十幾、二十年再看也不遲。”

“兒臣明白。”裴祐之自是立刻點頭,不過他也沒有時間去看這些閒書,單單是消化每日的政事,父皇傳授的治國心得,就能花掉他一天的時間了,再加上父皇還和他強調要重視子女教育,他每天晚上到了東宮,還得和兒女們說上兩句話,更是忙得腳不著地,而後——嗯,更加倍的佩服樣樣精通,事情井井有條還從不說累的父皇了。

總之,那時站在旁邊的李德忠,也同樣被裴鬧春說服了,他只覺得是自己文化水平不夠,不像陛下這麼文采驚人,善於分析,竟是看不出這些閒書中所夾雜著的道理、還有民間大小事情,只能看著裡頭的情節,笑上兩句,實在膚淺。

可是,這又說到奇怪的地方了,每回只要太子殿下不在,陛下看書時便會有各種表情變換,甚至會看著看著,哈哈笑出了聲,怎麼看,都和李德忠自己看書的樣子別無二致,根本看不出在分析的樣子。

還有就是,李德忠平日經常跟在裴鬧春身後伺候,陛下的書桌涉及甚多,通常是他親自收拾的,他前天幫著收拾,意外看到了桌上的一張紙,上頭的字跡是陛下的,他隨意看了一眼,便忙合上眼,不敢多看,可那驚鴻一瞥看到的東西,在心裡也留下了印象。

前頭是一個假山流水的圖畫,後頭寫著的是什麼釣魚、還跟著魚類(草魚、黑魚等),之後則是十來道魚做的菜;在之後還寫著避暑、溫泉。

總之,怎麼看都不是寫的什麼正經事情,自那天起,李德忠就開始將此前的種種事情組裝,他覺得自己有個瘋狂的想法,他感覺,陛下是想逃避工作,外出遊玩!

不過這一定是他想太多了,陛下怎麼會是這樣的人呢?一定不會吧?

今兒的葡萄不酸不甜,味道正好,美味的水果,吃得裴鬧春心情都跟著轉好,他往外頭看,裴祐之處理事情應該不要多久,他這還剩著半天份的奏摺給兒子呢!

為什麼他自己不批?不要問,問就是鍛鍊兒子,你懂什麼!

……

“庭安,山長找你。”

裴庭安剛寫完三十張大字,手揉著有幾分痠疼的臂膀,好不容易能休息,他剛緩了一下,就有人在外頭喊。

“好,這就來。”他收了收桌上的東西,正了正衣冠,便昂首挺胸地出去,在勝山書院的這幾年,他可謂真的是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了,裴庭安可以理直氣壯地說,他現在就算出去參加科考,也一定能取得好名次。

怪不得那麼多權貴人家,家中若是子弟叛逆,就會將孩子送到這個地方來,來這寒窗苦讀幾年,出去十有八九都能成才,還能體會父母辛苦,感念父母恩情。

不過這些都是別人身上發生的,起碼在裴庭安身上,他可以非常堅定地說,他想出去,他想走!

是,勝山書院是好,教書育人,可他需要的是考秀才嗎?他需要的是當大儒嗎?他的夢想,是做皇帝!在這裡,他就連和老師的書信都得偷偷摸摸,還是花錢買了別人的收信名額才能保持密切聯系的,逢年過節,他想藉機回去,卻哪料山長收到了來自太子的關懷信件,太子說,裴庭安需要照料,回到京都也是玩樂,不如就好好地待在書院為老師幫忙就可。

然後,他就這麼留下來了,全年無休,至今就沒有回去過。

如果裴庭安知道,太子的這份殷殷關切,還被作為大儒的山長寫了摺子回去表揚,又讓幾個弟子幫著誇獎太子的話,他一定會立刻吐血,不過他並不知道。

所幸,這一年又是一年,五年的功夫,一眨眼也就過了,裴庭安只要再取得三次月考前十,就能從書院順利畢業了!希望就在眼前,等到他離開了,就能和老師繼續好好謀劃了,只是老師丁季簡去年被從江南外調到邊疆小城做長官,那時開始,收到的資訊便很是遲滯,就連發來的信件也少了不少。

不過不打緊他出去了可以慢慢運作,到時候找個吏部官員活動,將老師調回京都就好。

很快,裴庭安便到了山長房間門口,這兒門總是大開的,他走進去恭敬的行禮,對了說到這個,還有一樁慘劇,起先,剛進書院的他,是想要繼續扮演紈絝的,可很快他便明白,如若自己不儘快改變,估計在書院裡再呆十年他都不能出去,不得已改了紈絝作風,認真進學的他,萬萬沒想到,自己的所作所為,充分證明了太子舉措的正確,於是在一番溝通後,他原本三年的就學生涯,被直接延長到了五年,那時無力回天的他,只能沉默地接受,回到房間裡砸砸被子,還得自己撿起來收好。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庭安,你坐。”山長一向挺客氣,不過管理起人來也很嚴格。

裴庭安恭敬地坐在對面,等著山長交代,對方從來沒把他的親王身份當一回事,還因為太子的交代,對他更加嚴厲。

“是這樣的,你還有三次月考,可以回京都是吧?”

“是的。”裴庭安心裡一動,有點緊張,難不成狗太子又說了什麼?他得在這裡繼續呆下去了?他就知道,對方陰險、狡詐……

“太子給我來了信件,希望你提前結束課程,儘早返回京都,這樣,你今日收拾一下,和同學老師告別,這兩天就可以離開了。”山長只是通知訊息的,也挺隨意,對他而言,禮親王和其他學生沒什麼區別。

狗太子轉性了?

裴庭安剛想開心,卻又覺得不對,下意識地追問了一下:“京都那,發生了什麼嗎?怎麼忽然如此著急。”這一定是陰謀!莫非太子要叫他回京都,來一場鴻門宴?

山長忽然笑了,滿面紅光,一看就很是喜悅:“當今聖上已經祭天,告知天地,即將在下月十五舉行禪讓大典,屆時太子等級,你這樣的皇親國戚,都是要回城觀禮的!”

哦,原來是這樣。

不對,什麼情況?他還沒來得及回京都運作,狗太子就要做狗皇帝了?

裴庭安回頭看著山長,面容僵硬,扯出了一個標準假笑。

作者有話要說:  裴庭安:狗太子要登基了?狗太子是不是想要和我示威?

裴祐之:仁政,仁政,禮親王出席,最能展示我的仁政。

——裴庭安版,我好不容易出山,你告訴我,太子要登基了?

——遠在邊疆丁季簡:邊疆太苦了,太苦了,我睡醒就給親王寫信。

=v=就是這樣

明天家裡小盆友出成績,我繼續去緊張了,今天緊張一天了,搓手手。

==

感謝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 謝投出[地雷]的小天使:清嫵 2個;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

今咫尺 9瓶;在火星上涮羊肉 5瓶;霜祁 1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援,我會繼續努力的!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熱門小說
神印王座2皓月當空我有一劍深空彼岸神秘復甦明克街13號不科學御獸7號基地唐人的餐桌宇宙職業選手光陰之外
相關推薦
無敵劍帝無敵劍修我的二次元女神老婆我的二次元惡搞系統媚尊天下[HP]小包子找爸爸我是天道爸爸快穿之世上還有爸爸好全球輪迴:我成為了先知回到三國嫁郭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