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章 星宿書院慶典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天氣寒冷,窮困百姓過得比較苦,但是中原並沒有安靜下來。

學子寒窗苦讀,武者雪地苦練,工匠依舊在辛勤地勞動,軍隊照常訓練,商人照常做生意,頂著寒風也不停息。

漢人最難得的品質,應該就是勤快能吃苦,他們就像螞蟻一樣不停地勞動,所以才能在短短幾年內把太昊皇朝發展到這種程度。

有人可能會說,這是因為漢人的奴性太重,累死累活都不知道反抗,不知道像老外一樣團結起來罷工。

也可以這樣理解,但無論這種品質是如何得來的,是奴性還是傳統文化或者是基因裡的東西。不管怎麼解釋,不可否認的是,勤懇能吃苦都是一種優秀的品質,對個人對集體都沒有壞處。

娛樂這個東西,其實就是用來忽悠底層民眾的。

真要說快樂,有什麼遊戲比賺到一百萬更開心,有什麼娛樂場所比擁有一座屬於自己的摩天大廈更有意思?

一百萬和摩天大廈可能離底層比較遠,但是處於底層只要肯努力,堅持下去,總能得到一些回報。得到回報產生的成就和喜悅,絕不是打個BOSS,或者看一場電影,或者唱K可以得到的。

所以,拋棄勤勞吃苦的優秀品質,去追求那些沒有實際意義的娛樂,其實是一種很愚蠢的選擇。

在季陽一開始生活的大都市裡,就有不少這樣的人,被西方的垃圾思想衝擊,搞及時行樂那一套。結果呢,青春一去不復返,及時行樂還沒到最後就後悔了。

這種人一邊後悔,還一邊嘲笑那些辛勤工作和學習的人,說人家沒有享受青春。殊不知人家從書本和工作中得到的回報,那種成就感比他天天玩爽多了。

所以除了文明精神野蠻身體外,季陽一直很強調勤勞吃苦,堅持自覺等優秀品質。在星宿工坊就有一句人人皆知的話:要像螞蟻一樣工作。

在上蒼的眼中,人類如螻蟻一樣卑微,但卑微的螻蟻只要團結起來,堅持不懈,也可以創造出輝煌的歷史。

今天是星宿書院十九週年慶典,作為中原師資力量最雄厚,教育理念最先進的書院,聖武帝親自在慶典上講話。

星宿書院的主院在蜀川,不過皇帝不可能到蜀川,所以季陽參加的是京城的星宿書院慶典。雖然京城的是分院,但是只要進京,不管主次都會變得高階大氣,京城分院建的比蜀川主院還要雄偉壯闊。

十萬師生圍著禮壇,季陽一席繡龍白衣盤坐在禮壇上面,不用任何擴音器材,他說的話可以清晰傳到每一個人耳朵裡。

因為星宿書院跟道家有點關係,所以星宿書院的師生衣著多少有點道家設計。比較常見的是在袖口繡八卦,陰陽魚,四象,蓮花,日月星辰之類的圖案,總體還是以大方得體為主。

文武並重,使得星宿書院每一個學生都有強健的體魄,不懼尋常雪冷。十萬師生盤坐在祭壇四周,頭頂肩膀落滿了雪花,但是沒有一個人亂動。

所有人的氣息,彷彿與天地契合在一起,絲毫不受雪天影響。

單獨把那些學生拿出來,很難做得到這一點,但是十萬師生在一起就做到了,他們一同運轉“清心訣”,氣息通融在一起,境界高者帶動境界低者,相依相存。

之前季陽給星宿書院普及的功法有氣功“混元功”,煉體“龍虎拳”,都是上乘武學。考慮到心境也很重要,後來季陽又在星宿書院普及了一門上乘心法“清心訣”。

清心訣是季陽自創的,主要作用是令人保持寧靜祥和,與天地契合,增加人心的適應能力。無論炎熱寒冷,山崩地裂都可以做到心境無瀾,就算是把清心訣練到大乘了。

“星宿書院成立十九個年頭了,從剛開始只有幾十個學童,如今那幾十個學童已經成年成材,進入軍隊或官府為朝廷做事。現在,每年從星宿書院走出去的學子四十餘萬,未來還會繼續增加。”

季陽也存在於十萬師生裡面,他的心境與眾人交織在一起,他說的話也真正走到了大家的心裡面。

“我們畢業的武學標準,最低是五重境界,文學標準更高。前朝所有五重境界以上的武者加起來,都不到兩百萬,現在我們一年就畢業四十餘萬。這意味著什麼?我並不想說星宿書院有多大強大,今天我想說的是出路。”季陽說道。

十萬師生聽著季陽的話,心裡默默思索,出路是什麼?

季陽很快回答他們:“現在一年四十餘萬,將來達到百萬,甚至一年就有千萬學子完成學業。我所說的出路,不僅是你們的出路,也是太昊皇朝的出路。”

眾人聞言表面不動聲色,心裡卻湧起一陣驚濤駭浪:一年四十餘萬學子畢業已經創造歷史記錄了,一年百萬千萬,那是一種怎樣的景象。

並非說前朝沒有四十餘萬學子,關鍵這個標準不一樣,前朝的學子成材標準跟星宿書院沒得比。

難以想象,一年千萬學子走出去,太昊皇朝會強大到什麼地步。

“這麼多優秀的學子走出去做什麼?不可能全部進入軍隊或者官府,必然有一部分人去經商,去做工匠,去務農,去各行各業發展。”季陽說道。

許多師生聞言不禁皺眉,他們學武讀書,可不是去當奸商,去種田的。

自古以來,做官都是讀書人和武者最好的出路,可是照季陽這麼說,將來讀書練武的人一多,還真有找出路的問題。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星宿書院注重秩序,別人講道沒有講完,其他人不得打斷。儘管大家心裡有很多意見和疑問,但是他們沒有插嘴,而是靜靜聆聽季陽下一句話。

大家都清楚一個道理,不要急著表態,或許下一句話就是轉折。

“現在已經有少數學子修習格物,農學,商學,但是數量太少了。有的學子並不適合當官,也不適合參軍,偏偏要隨大流,結果最後一事無成。這些學子都是有能力的,可以這麼說,從星宿書院畢業的學生都是有能力的。以你們的本事和德行去經商,必然可以做的更好。”季陽說道。

“那是自然。”一個學生自豪地道。

“可是你們不願意去,為什麼呢?多半還是世俗觀念在作怪。儘管我一直在講,只要不違法對得起良心,做什麼都是一樣的。可是千百年的思想沒那麼容易改變,你們也沒有打破世俗觀念的勇氣。”季陽說道。

“並非學生沒有勇氣,讀書練武之人,怎可求財。”文浩然說道,他出生貧窮,勤學苦練只為報效朝廷。

“你叫什麼名字?”季陽問道。

“學生文浩然,山河浩瀚,道法自然。”文浩然回道。

“我問你,可曾用過錢?”季陽說道。

“用過。”文浩然如實答道。

“既然要用錢,為何又抵制錢?”季陽說道。

“用錢有度,逐利無度。”文浩然答道。

“你在害怕嗎?”季陽問道。

“學生怕什麼?”文浩然不解。

“你怕利慾薰心。”季陽說道。

問答形式是一種傳統的,很好的教育方法,比強制性灌輸某種思想的效果好得多,不過這種方法比較費心思。

“學生......”文浩然想說不怕,但是仔細一想,還真有這方面的擔心,一時間不知該怎麼說了。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不下地獄焉能成佛?”季陽說道。

眾人聞言頗受啟發,隱隱明白了季陽的意思。

“先生,您的意思是逐利忘利嗎?”文浩然問道。

“何為利?難道只有金錢才是利,權欲美人不是利嗎?一盤果子,三歲小孩都知道擇其酸甜,難道三歲小孩也都利慾薰心了嗎?”季陽說道。

“人之初性本惡,但是讀書明理之後,有孔融讓梨。”文浩然說道。

“孔融讀書後懂得讓梨,難道你們不懂得讓利?”季陽問道。

“學生不與民爭利。”文浩然說道。

碰到這麼一個能言善辯,原則性強的學生,季陽也覺得頭疼。難怪他屢屢鼓勵學生們去經商,去發展格物,但效果卻不怎麼樣。

一個十八歲的年輕學生都這麼固執,更別提那些老師了。季陽頭疼了,文浩然的老師則為之自豪,這正是他想要的。

太昊皇朝雖然沒有明確提高商人和工匠的地位,但是因為工業發展,他們的地位實實在在提高了,引起許多人的警覺。

京城分院一些老師,並不是星宿書院培養的,因為星宿書院還沒有培養出那麼多師資力量,一些老師直接請的大學士。

這些大學士雖然學問高,但是思想古板,還把這些古板的思想傳給學生,使得京城分院的思想氛圍不是很好。

不與民爭利是儒家喊的很響亮的一個口號,主要是怕官府朝廷用權力經商,釀成權利結合的可怕後果。

這條口號喊出來,沒有人敢說不對,季陽也不能否認。因為官府經商的確是不可行的,季陽本人都明確表示,官員極其親屬不能經商。

“權者不與民爭利,但你們還不是權者。”季陽說道。

“學生勤學苦練十載,為的就是報效朝廷。”文浩然說道。

“報效朝廷,難道就只有為官一途。”季陽說道。不等文浩然回答,季陽又道:“若無火槍火炮,若無刀槍劍盾,麒麟軍空手打得過敵人嗎?若無充足的錢銀和糧食,拿什麼養一支雄兵?”

“報效朝廷根本就是錯的。”季陽一語驚人。

許多學子都愕然不已,皇帝說報效朝廷是錯的,是我聽錯了?

季陽接著道:“你們要報效的不是朝廷,是你們的父母,是這個國家!”

愕然的學生們心中一動,報效父母不用說,那是必須的。至於報效國家,跟報效朝廷有什麼區別嗎?

也有一些學生並未受到那些老先生的思想荼毒,點頭認同季陽的說法。

“我太昊皇朝絕不止一個朝廷那麼簡單,而是千家萬戶,數以億計人組成的。你們以為,朝廷強大了這個國家就會強大嗎?錯,只有千家萬戶都富裕強大起來,太昊皇朝才會富裕強大,這就叫民富國強。”季陽說道。

“民富國強。”眾人觸動極深。

一部分人則十分激動,因為民富國強這個口號也喊了很久,但是歷代皇帝都不當回事,終於有一個皇帝認同他們的說法了。

“如何才能民富?不是軍隊強大,官府強大,而是農業發達,工業發達,經濟發達。軍隊就像你們隨身佩戴的刀劍,是用來防身的,防身的武器自然要鋒利,所以要時時磨礪。但是刀劍都有鞘,不到關鍵時刻豈能輕易拔出來。官府就是你們的頭腦,大家學過生物學,都知道頭腦的重要性。可是頭腦和刀劍再厲害,也要吃飯,也要穿衣,也要用錢。發展工農商絕不是本末倒置,而是為了讓你們有更多精力去讀書,去練武。”季陽說道。

季陽說話的方式,打的比喻再清晰不過,師生們都能理解。

但是理解不代表認同,依舊有很多人不為所動,覺得工農商跟他們沒關係。好在季陽也沒指望一番話馬上改變所有人,他的目的是說出這番話,讓大家記在心裡,即便現在不認同,總有一天他們會想起這番話。

比如某個學生求功名不成,為溫飽所折磨的時候,他一定會重新思考季陽的教訓。

“今天我想跟大家說,讀書練武的人多了,全部擠到官府和軍隊是不明智的。你們的才華和品行,如果放到工農商各行業,可以做的更好,讓太昊皇朝發展的更好。所以我希望大家重新考慮未來出路,不要死盯著為官一途。”季陽語重心長地道。

“學生會考慮的。”文浩然有點被他說動了。

有人不為所動,自然也有一些人為之所動。

畢竟這可是聖武帝親自講話,先不說有沒道理,皇帝都鼓勵大家去經商做工,說明這些行業有前途。不是每個學生都非得當官不可,也有一些早就準備進入商業工業農業等領域,或者聽了季陽的話後,準備進去這些領域。(未完待續)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熱門小說
明克街13號深空彼岸不科學御獸我有一劍唐人的餐桌光陰之外神印王座2皓月當空7號基地宇宙職業選手神秘復甦
相關推薦
都市判官傳奇判官系統判官眼輪迴之巔峰極品判官神邸之門問道無常閻王相思譜溫柔閻王粗魯妻被系統追殺的閻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