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大戰,有人歡喜有人愁,黎朝近四萬大軍兩面夾擊,眼見能攻下同登,打通高平與諒山之間的通道,卻因為黃子琦的這一奇兵突襲,而功虧一簣,損兵折將不說,還丟了許多物資。黃子琦卻很高興,雖然同登守兵損失不小,但主要的損失都是莫家軍隊,黃家在這裡本來駐守的人就不多,又大多憑藉險地阻擊諒山方面的攻擊,損失反而很小。現在莫家的小主人忿怒之下,帶著莫家主力軍隊去追鄭全,所有的糧草輜重和俘虜,反而都成了黃家的財產。黃子琦可沒那麼大方,會把這些東西分給莫家。讓黃碩、韋虎等人把俘虜集合,繳獲的糧草輜重統計後,便又安排人,把這些東西送回思明府去,充實他地主家倉庫去了。
袁承志見這個土司,滿臉堆笑地看著源源不斷被往回押送的糧草和俘虜,充分表現出了土財主愛斂財的一面,無奈地搖了搖頭苦笑。待押送隊伍走遠,他湊到黃子琦面前問道,“大人,你早上為何不勸阻莫家,窮寇莫追的道理,大人應該都清楚啊。況且鄭全那邊,連窮寇都說不上,他們損失雖然不小,實力卻仍然比莫家這支隊伍還強。”
“哼,那個小屁孩,無禮於我,那就讓他去吃點虧吧。”黃子琦語氣忿忿。
不過袁承志可沒從他表情中,看出一分真的氣忿的樣子,便悠悠說道,“恐怕,大人不只是覺得他無禮,想要教訓他一翻吧?”
“噢,承志,你說說看,我還在想什麼?”黃子琦很好奇。
“莫家經此番內亂,已經名存實亡了,可是莫家仍有數萬大軍,在高平、諒山、廣寧、北江一帶,也仍有忠心之人。莫家新家主,威望越高,整合力量的可能性越大。可是,如果這個小家主,給莫家上下的感覺,是一個有勇無謀的衝動少年,還不聽身邊人勸,剛愎自用,那莫家就再也凝聚不起來了。”袁承志一邊說,一邊觀察著黃子琦的反應,見黃子琦依然好奇的表情,沒有想要打斷他的意思,便繼續說道,“莫家小家主一旦令人失望,莫家上下離心,那些既不想投奔黎朝,又不甘侍奉小家主的人,該怎麼辦呢?”
真心認為,這些古代聰明人,非常可怕,自己那一點點小心思,怎麼在他們面前,簡直跟貼著詳細文件,解釋得清清楚楚了一般。只是,這些人也極可惡,明明都已經說出大半了,卻總愛在快要結束的時候,留個尾巴不收,假裝沒有完全猜透主人公的想法。頭疼歸頭疼,還是要鼓勵身邊的謀士們,儘可能多的發揮頭腦風暴啊,黃子琦見袁承志停住,便問道,“承志你說說,這些人該怎麼辦?”
“高平回不去了,南邊黎朝,不敢去,東邊廣寧,雖有不少忠於莫家的人馬,可是卻被黎朝大軍壓制在山裡,平原地區完全被黎朝佔據,中間還隔著諒山。他們過去就很困難,去了之後呢,這麼多人,如何養活都成問題。至於投奔大明,大明過去上百年時間裡,明著縱容黎朝滅莫朝,然後又用莫朝牽制黎朝,相信莫家上下,也知道投奔大明,除了小家主會被封個虛銜混吃等死之外,便不會有更多收穫了。對於莫家上下來說,最好的辦法,是與黃家徹底融合,假藉助守同登,休養生息,等待時機。”袁承志就差一把蒲扇了,不然在黃子琦看來,就和電視裡搖著扇子,指點江山,談笑間令敵人灰飛煙滅的謀士們差不多了,當然黃子琦還是沒有打斷他,讓他繼續,“兩次黃家救援,想必他們很清楚黃家對他們的態度,也很清楚黃家的實力,如果還不知道怎麼選,那莫家也就莫想繼續生存下去了。”
“希望一切皆如承志預料,那對我黃家來說,倒是個壯大實力的好機會。我們缺人缺地盤,當然首要的是人,地盤嘛,可以等待時機。”黃子琦是要把袁承志當作心腹來培養的,所以一切也不瞞她。
“只是,不知大人之志……”袁承志想問,但隨即覺得,這有點不妥,急忙擺手道,“大人恕罪,袁某錯了。”
“哈哈,承志不必如此,我之性情,你是清楚的,不用和我這樣生分。我並非不想告訴你志向,而是仍在觀察,尋找機會,尚有迷茫。承志你也多觀察,多思考,咱們合眾人之智,當能在這亂世之中,尋得最好機遇。”這邊說著,他邊黃碩等人,已經過來,請示後續佈防問題,兩人只能中止對話,卻安排各種事項。
傍晚時分,卻見高平方向,浩浩蕩蕩過來一隊人馬,這裡士兵急忙吹起號角,各就崗位,嚴陣以待。等人馬近了,才看見是莫家旗幟,領頭一群人,垂頭喪氣,黃子琦不用猜都知道,他們肯定是被鄭全的逃兵打敗了。
莫敬宇臉上有傷痕,莫敬軒左手臂中箭,都沒拔出來。那個護送莫敬宇逃出高平的將軍陳寶山,明顯是腰部受了傷,被緊緊包扎著,躺在擔架上抬回來的。莫敬宇進到同登大寨,只是和黃子琦抱一抱拳,把鞭子一甩,便一言不發地鑽進山上專為他準備的帳篷裡去了,留下莫敬軒和橫躺著的陳寶山,無奈地搖頭。
“陳將軍,你這傷勢不輕,在同登前線無法好好冶療,一會我派人,護送你和重傷軍兵,一起到思明府,我妹妹他們醫術尚佳,給你好好治一治。”黃子琦對這個陳將軍印象很好,在那種危機之下,仍然能夠忠於莫家的異姓將軍,肯定不是個壞人。
陳寶山抱拳,“謝過黃大人!”他也不客氣了,同登保住了,莫家軍隊因為小主人的任性,再一次損失了上千人,他身受重傷,也做不了什麼,到思明府去治好傷,是當下唯一能做的事情。袁承志與莫敬軒一起,將傷兵清點好,安排人護送回思明府,然後再根據新加入的莫家人馬,重新安排佈防力量。
莫敬宇徹底躲進他的小帳篷,不管事了,整天就衝著身邊侍候的人發脾氣,使小性子。黃子琦懶得理會他,莫敬軒雖然為難,可是還有許多正事要做,每天去哄這個侄子一通,盡了程序性責任後,便與黃子琦呆一起,謀劃後續的事情。
“黃家主,不少莫家中低層頭領,都提出要去東邊廣寧,和那邊潛伏山區的莫家遊軍會合,我否決他們的提議。廣寧那邊雖然有近三萬遊軍,不過平時並不敢太過拋頭露面,且因為困守山區,糧草維持只是勉強。我們這上萬人再過去,那只能增加他們的負擔,可是困守同登,也不是個辦法。我想,這裡的莫家軍,就與黃家軍徹底整合混編,先一同守住同登,以後若能尋得機會,再打回高平。若尋不著機會,那……”望著遠處的群山,他好一會,才悠悠一嘆,“唉!”不願意再說下去。
黃子琦心中卻是明亮得很,果然一如袁承志所料,莫家會這樣選擇,當然面子上他還是要謙虛一點的,什麼勝敗乃兵家常事,君子報仇三十年不晚,黃莫雖不同姓,百年來都守望相助之類的話說了一大通,最後給人很惶恐不安的勉強答應對方請求。有了莫敬軒的鎮場,莫家土兵也便慢慢接受了與黃家融合的選擇,黃子琦讓黃碩,按黃家新模式,打散兩家土兵重新分成千戶、百戶後,就在山上進行新式訓練。
本來,黃子琦還想在山上多待些時間,鞏固這新加入的近一萬人馬的狀況。可是,第五天一早,便有人來報信,說龍州那邊黃家分支派人來報緊急軍情。
來的人是龍州黃家一支被廢的土司後人,雖然土司被廢,不過這些黃家人,還是被朝庭任命為邊境巡檢、衛所軍官,協助朝庭鎮守邊關,黃子琦在大帳中見到那人,那人行禮後說道,“大人,我乃金龍峒巡檢司黃安虎大人麾下百戶,黃大人讓我來報,數萬儂苗瑤民從高平逃往龍州,太平府令金龍峒巡檢司配合朝庭衛兵扼住谷口,不可放一個流民進來。黃大人心中不忍,畢竟僮人儂人與我們本是一族,苗瑤等族也是從廣西遷移入高平,與廣西苗瑤多為親戚。又不敢拒絕太平府知府命令,正在左右為難,希望大人能過去,幫助說服太平府放人。”
這邊還未準備動身,高平那邊又有人來報,說是黎朝高平駐軍,驅迫數萬儂苗瑤民眾,奪其地,掠其禽畜,責令他們或者離開高平,或者只能從事末業,而不能佔越人田地。儂苗瑤等族大多逃入山林,但有數萬人在豪強盤金成等人領的五千土兵護送下,退到龍州,卻被太平府守軍擋住了。
“莫大哥,你和承志一道,領五千人馬,兩百步槍兵,去助盤金成,牽制黎朝追兵,我估計這支追兵,應該也是鄭全的隊伍,莫使他們殺傷太多各族平民。黃碩,你在此鎮守,給我點五十步槍兵和五百長槍兵,隨我去太平府。”
救人如救火,黃子琦匆匆趕到金龍峒時,只見山谷中,軍士們佈下一道道寬大柵欄,攔住了欲進來的百姓,那邊無數的老弱婦幼,哭聲嗆地,許多人甚至躺在地上奄奄一息,不知是餓得還是受了傷。黃子琦被黃安虎領著,到了阻攔的一線,見那裡一個白麵無須的高壯男子,正訓斥和他談判之人,“哼,你等流民,莫想從這裡進入龍州,快快回到你等自己家鄉去,我大明沒有多餘錢糧田土,安置你等難民。”
黃子琦聽了,怒從中來,大聲吼道,“他們不是難民,他們是我華夏同胞,大明百姓,為何不放他進來。”
“哼,你是誰,敢在咱家面前如此放肆!”
呃,原來是個太監,黃子琦最不喜歡這些變態的陰陽人了,懶得答理他,說道,“你們趕緊撤開柵欄,讓人進來,他們後面還有黎朝追兵,遲一分便會讓這些人傷亡許多。”
太監指著他想罵,又搞不清楚狀態,神色不善地看著一旁黃安虎,黃安虎明顯也不喜歡這太監,沒好氣地說,“這是思明府知府黃大人!”太監急忙收回指頭,幸虧沒罵,直接侮罵一方大員,即使是他,也要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