佘江長期侍奉在袁崇煥身邊,受袁崇煥照拂,職有尊卑,情同兄弟。袁崇煥遭難,他們這些親兵俱受牽連,甚至連赴刑場收殮屍身的機會都沒有。這一直是他心中解不去的結,今日再次當著袁承志說起,他的悲痛甚至與當年知道袁崇煥身死之時,一點也不減。
說著說著,佘江臉上青筋繃起,臉色血紅,滿眼充血。黃一苗急忙地去,給他揉了揉胸口,又在後背按了許久,“佘先生,不說了,先休息,別傷了身子。”待佘江整個人,從顛狂狀態平緩下來,她又轉頭向袁承志說,“承志,令尊對大明,對華夏之忠心,天地可見,日月可表,你不必糾結於此。大明朝庭,君昏臣亂,已非一代兩代。正是朝政混亂,才害得令尊五年平遼之誓成空,最終身殞功沒。他只是替昏君亂臣,做了替罪羊而已。待天地清明,世人定會拔亂反正,給令尊一個應有的評價。”黃一苗當然知道,後世對此,已有公論,即使是袁崇煥的對手,對他也只有敬佩,而無底毀,反而是當時一些只有嘴功,不敢親臨前線的明朝酸腐文人,留下一些底毀他的雜音。
佘江已經緩過情緒,在欠身向黃一苗致謝後,順著黃一苗的話說道,“大小姐所言極是!”走過去慢慢扶起袁承志,抱著他安撫了好一會,才說道,“承志,大帥已歿,人亡不能復生。你既想祭奠,正好黃大人為我們新造了戶籍,都改了名字。我們以思明府人身份,只要黃大人再給路引,便可北上。我弟收殮大帥遺骸,敬重大帥為人,冒險偷偷葬於京師西南郊,四時祭掃,不敢怠慢。只是,大帥罪名未除,你也未獲詔書赦免,若真去祭掃,可能控制得住情緒?若被人發現你乃大帥之子,從貶竄之地潛入京師,不只你我獲罪,更要牽連大帥陰靈被擾,也會給黃大人增加麻煩。”
“我倒不怕麻煩,你們在此地有些時日,當也知曉,我雖不願與大明作對,可對大明並無多少感情,也不懼大明什麼人。只是佘大人顧慮牽連袁督師陰靈被擾一節,確實要注意。皇上為人刻薄寡恩,剛愎自用。督師之罪,乃皇上欽定,以皇上之性情,肯定是不會懺悔的。承志如果去祭奠,只能悄悄進行,不可魯莽行事,一旦暴露,你們肯定會被收監,督師墳塋也必然被毀,這卻不是我所願看到的。”
“大人,我哭過傷過,便不會再魯莽了。當日聽得大人叫我承志,我對父親之死,瞭解不多,雖知他蒙冤受難,卻認為他全無悔意,即使到死,也以驅逐建虜為志,我便想以此為名。今日聽佘叔和大小姐所言,家父其實是被昏君弄臣害死,被自己所護之百姓食盡血肉,哈哈,真是可悲可笑。”袁承志卻突然傻笑起來,只是帶著哭腔,“我這次便以假名去祭奠真父,待我重返思明時,大人,我還是改回本名,往後我便是南國一佳兒,什麼驅逐建虜,拱衛京師,保君護民之志,全去他娘的吧。”
“好,你本就是嶺南佳兒,只因生於亂世,才會骨肉分離。去看看也好,解開心結,再回來輕鬆生活吧。”佘江悠然嘆道。
“嗯,那佘先生,你們既已決定,便去準備吧,我一會便讓蔣先生,給你們準備好路引和盤纏。”
“哥哥,我也想去,我比較熟悉當朝一些人和事,而且懂醫術,我去的話,既可以讓承志,噢,不現在應該又叫袁佳了,不輕易激動,也能照顧他們的身體。”黃一苗插到他們中間,“而且,承……袁。”
“大小姐,你暫且還叫我承志便是,待回來後,我再請黃大人為我賜字,那時再改稱呼不遲。”
“好好,好,承志,還是這麼叫著順口。”黃一苗叫慣了這名字,一時改口還真不習慣,“既然北上,祭奠令尊是一件事。你在這裡所學頗多,我聽瞿大人說,復社今年秋會將於八月在蘇州舉行,瞿大人自己未必回得去,願意為我修書引薦,讓南社參與復社。你知道的,南社全是我杜撰出來的,咱思明府真正在學問上,可與復社那些人匹敵,也就你我和哥哥三人而已。不過,為了日後哥哥大業,我們與復社越早建立關係越好,所以,趁著這次北上,我們可以繞道蘇州一趟,先參與復社秋會,再北上祭奠令尊,不知你可否願意。”
“大小姐吩咐,袁某當然聽從。復社之人,這幾日我也在與瞿大人交流時,有所瞭解,僅從瞿大人才識品行,便可見這復社群英,非同一般。大小姐這提意,我是一萬個贊成。至於學識,原來我還不敢託大,大人和小姐給我看了一些奇異之書後,我卻有信心與復社群英,一較智識了。若能為思明引來一些復社精英相助,也算我報答大人、小姐之恩於萬一。”
“說到引入精英,我這裡倒也有一個提議,需要與大人、小姐商議。”佘江也說道。
“噢佘先生只管講來!”黃子琦見佘江很鄭重,便神色嚴肅地回應。
“唉,也是與大帥有關之人。”佘江又是一聲長嘆,“當年我們近兩百精壯兵丁,被大帥簡選作為親衛,與大帥出生入死,在馳援京師之前,雖然每日有戰事,我們親衛死傷並不多。當日馳援京師,我們未及休息,便與賊人交戰,大帥每戰必身先士卒,我們護衛左右,皆抱必死之心。大戰過後,親衛只剩三十餘人生還,尚有十幾人重傷致殘,再難上陣殺敵。大帥受難,我等親衛皆已心寒,不欲再在軍中效力。好在我等在追隨大帥之前,不少人曾任孫閣老親衛,在閣老關照下,朝庭同意我們解除軍職,擇地安居。三十餘人,攜戰死的一百多袍澤所遺家屬,選擇了在江西袁州府安家。近年來,江西多有匪亂,這些親衛及家屬生計艱難。我想請大人同意,將他們遷來思明府安置,給予和思明府普通百姓一般田地,令他們生計有著落。這些親衛之中,多有將才,臨戰殺敵,陣前指揮,隨機應變,斷不是思明府軍兵可相提並論的。別處官府、將帥,若想請他們,他們也不會效力,但若我去勸說他們為大人效力,他們卻不會拒絕。”
“噢,這是為何?”
“只為兩點:第一,當年我乃親衛首領,袁字大旗扛旗者。所有親衛皆我之下屬,日常由我領訓。第二,這些親衛不認皇上,不認兵部,只認孫閣老和袁大人。孫閣老功蓋天下,國之柱石,卻屢遭饞言,解職歸田,也不願再令我等捲入邊防漩渦,才會把我們引到遠離北邊的江西安置。所以,現在能讓這些人聽命效忠的,便只有我。再加上大人你父子兩代照顧少爺一家,他們必然感念大人之恩,只要解決家屬生計問題,他們肯定會效力於大人麾下。”
“啊,這真是意外之喜。確實如佘先生所言,我們思明府,缺少將才。土兵之中,雖不乏悍勇之人,也都忠心耿耿,可是戰場之上,僅有悍勇和忠誠根本不夠,兩軍交戰,瞬息萬變,需要許多智勇兼具,且經驗豐富的人,才能為將。你們既是袁督師親衛,一直抗拒強敵,百戰餘生,這經驗、資歷,確實是無比寶貴的。你只管把他們介紹過來,家屬我一定安頓好,孩子們都給他們最好的教育。家中無勞力者,我也妥善安排他們的生活。”
見眾人說得熱鬧,盤夢芸有些欲言又止,黃子琦見她牽著衣角,扭捏的樣子,便關切地問道,“聖女可是有什麼想說的?”
“我……我……!”
“芸姐姐,你想什麼就直接說,怎麼這樣吞吞吐吐的了?”
“好吧,那我就直說啦!”盤夢芸臉蔽得紅紅的,卻不再那麼扭捏了,“我從未去過中原,我也想去看看,不知佘先生、苗苗能否同意帶我一道去。”
“啊,哈哈,這個,我卻沒有意見,只是不知盤先生那裡,可放心呢?”佘江笑道。
“我在高平之時,要出遠門,父親也並不擔心,只是派幾人護衛而已。想必如果我跟隨佘先生你們一道,父親更沒有什麼好擔憂的了。”
“那不如這樣好了,反正,我們這些土司地方,每隔一段時間,都要給朝庭上貢的。既然聖女想去中原走走看看,我索性多派些人,以朝貢的名義,與你們一道北上,一來名正言順,二來也更可保你們周全,再則可以堂而皇之與朝中大臣們交際。你們且去準備著,我一會讓二叔來,與他再商議一下,就讓他作朝貢使,代我攜禮朝貢,也替我祭奠督師一番,你們意下如何。”黃子琦說道。
“如此甚好。”佘江點頭道,“我剛才還擔心,大小姐和聖女兩位女子,隨我們北上,以何名義。須知北地重男輕女之風很盛,女子遠行,往往會遭流言誹語。既然大人說以朝貢之名,本來南方土司地方,便多有聖女首領,不如索性將朝貢隊伍分為兩支,一支代表大人,一支便以苗瑤部族名義,由聖女統領。兩支朝貢使,向皇上表表忠心,說不定還能給大人在朝中,搏個好名聲,對大人欲拓沿海之地,有所稗益呢。”
“哈哈,那就這麼定了,一會我讓二叔準備兩百把火槍,四支望遠鏡,兩車土產,作為貢物,獻與皇上。雖然我對這皇上印象不咋地,不過既然還做著他的土司,總得禮尚往來。”
“嗯,我要準備十瓶香水,四十份治虐疾的青蒿藥。先讓他們嚐嚐甜頭,以後再要,只買不送!”黃一苗斜著腦袋,大有不把帝王將相放在眼裡之勢,卻引得幾人搖頭而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