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談凡人一書的風格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發表人:座龍騎的山丘

發表時間:2010-12-07

凡人是本人看到的比較喜歡的一本網路書,今天來說說凡人的風格吧!

有鑽的書友給鑽啊,新人無鑽不好混啊!看看我的人品怎麼樣?

凡人是忘語的第一本書,而且還是沒有寫完的一本書。因此,現在談忘語的風格還太早。這裡只說說凡人更新到現在,所體現的寫作風格吧!

風格一詞,跟很多與評論有關的詞語一樣,來源於歐洲。最早是亞里斯多德在他的著作《修辭學》提出:風格就是把要表達的內容用適當的方法地表現出來,從而使演說產生一種良好的效果。

發展到現代,風格其實就是“個性”說,即“風格就是本人”,風格是作者的人格、思想以及情感在作品中體現。這就是

風格的核心內涵。作者的不同,他們寫出的作品風格也是不同的。

現代漢語詞典解釋:一個時代、一個民族、一個流派或者一個人的文藝作品所表現的主要思想特點和藝術特點。

這個解釋基本內涵包括2個方面的內容:1)是指作品內容;2)作品的形式。這是一個內容-形式的二元論解釋。

風格的定義理解起來很晦澀,還是從風格表現的形態來說具體說作品的風格,這樣大家更好的對風格一詞的理解。

凡人這本書的基本有3大風格:

1、簡約

它是力求語詞簡潔扼要的風格形態,它的特徵就是詞少而意多。辭少,就是精煉簡潔;意多,就是要在盡可能少的話語的基礎上,做到言外之意,能夠點中見面,小中見大。

有人可能會說:凡人都快500萬字了,還簡約呢?昨天我還在書評區看到有人在說:凡人是裹腳布--又長又臭。

凡人寫得字數多,不是因為忘語灌水文字多,而是因為凡人裡構造的世界太大了,忘語要表達的東西太多了。凡人有各種系列要寫:傀儡系列、功法系列、境界系列、煉屍系列、蟲子系列、妖獸系列、法寶系列等等,以及還有很多凡人世界的各種事件和謎團等等,這些構成了一個龐大的凡人世界,要想用有限的文字描繪出這樣的一個世界,我認為,500萬字實在是不多。

另外書評區的一個現象也支援我說的簡約風格,那就是眾多單章點評的現象。試想想,如果凡人一章蘊含的信息量不大的話,為什麼會讓這麼多人不辭辛苦並且樂此不疲地根據最新的更新進行各種點評和推測呢?

客觀地講,在凡人開始寫的時候,每章的文字不是太精煉。這可能是忘語開始寫書,筆力上達不到造成了。現在到了靈界,考慮到網路寫作每天需要更新特點,我認為,忘語現在的寫作風格基本達到了簡約風格的標準。為什麼我說基本達到這個標準呢?是因為忘語2個方面至今沒有完全做好:一、一些的句子重複出現太多。比如“xx的樣子”、“不可思議的一幕出現了”.....。二、間或某些章節的錯別字多,而且寫得有點拖沓。欠缺的這2個方面是由網路寫作要求每天更新的特點決定的:很多網路作者都有這個毛病。這些跟作者某天的狀態差或者寫作時間不能保證有關係的。希望忘語能夠在出實體書時好好修改下。

2、平淡

平淡的反面是絢爛,是平淡還是絢爛是由話裡所用的辭藻的多少來決定的。少用辭藻,務求清真的,便是平淡風格;平淡風格

顯著特點是:自然、清新和沖淡。自然,是指不勉強,不做作,從從容容,自然而然;清新,即要求色彩淡雅,格調清雋又不落俗套;沖淡,即衝和、淡泊,就像中國繪畫裡用的淡墨。

當然,所說的這種平淡不是隨意書寫,淡而無味;相反,它是絢爛後的“有致、有味”,是洗練的結果。平淡風格給人的感覺是樸實無華,因此它更適合於描述事情,表達的單純、率真的情感。

這一點,應該很多凡人書友會贊同。凡人總體的文字風格就是平淡,很少有花哨的辭藻。讀起來自然而清新,娓娓道來,感覺就像在拉家常一般。字裡行間自始自終體現出作者從容不迫。描

繪的最高境界不是絢爛,而是平淡,用最簡單合適的詞語表達出作者的觀點。前端時間,還看到一個貼說,凡人文筆差。我想這位朋友可能就是看到凡人沒有什麼絢爛的辭藻才說的這個話的吧!在這位朋友眼裡,沒有風格一詞吧。凡人沒用絢爛的辭藻不是凡人的缺點,而是特點。

3、謹嚴

沒錯,是謹嚴不是嚴謹。這是文學風格形態的說法,叫謹嚴風格。它是指那種從頭到尾,經細心檢點而形成的嚴密的文學風格形態。

謹嚴風格給人有種莊嚴、拘束之感。它最大的特徵是:描敘的邏輯性。要求層次清楚,首尾連貫,簡潔勻稱,追求事物刻畫的客觀性。

凡人的邏輯性是無容置疑的,沒有惡搞等情節,整體給人一種嚴肅感。凡人裡,各分系統層次分明,前後出奇的一致,而且作

者在描繪過程中,基本不評價、不引導,對各種事物的刻畫基本是很客觀的。作者將自己的情感隱藏很深,在作品中很難判斷作者對書中各種人物、事件的喜好。這是典型的謹嚴風格

綜上,凡人有三大風格:簡約、平淡和謹嚴。本人很喜歡這種風格的作品,希望作者忘語能夠始終堅持自己的風格,至少在凡人寫完以前應該堅持堅守這樣的風格,保持作品風格的一致性。

15樓:飛行的蒼蠅

我對凡人的評價:

凡人修仙傳是第一部高清晰度小說

高清晰度是什麼意思,以一個曲線為例,當把一個在低清晰度下看起來很完整圓滑的曲線,放大到高清晰度模式下顯示,結果發現,曲線完全變樣了,一點也不圓滑了,每相鄰兩點之間的連線完全是直線,曲線變成了鋸齒形的線條。

凡人以前的文學作品都是這樣的模式,但是因為還沒有發明高清晰度顯示模式的小說,讀者習以為常,覺得現有的文學創作模式已經很清晰了,看不到鋸齒形的線條。

凡人修仙傳的出現,讓讀者大為驚訝,原來小說的情節過度還可以細緻到這個程度,忘語等於在高清晰度顯示模式下,對那些看得清楚的鋸齒形線條又加工了一番,相鄰兩點之間的直線再次畫成圓滑的曲線。

我舉一個例子,韓立在太南小會上出人意料的發現了昇仙令,最後憑藉此物加入了越國七派,為了突出這個情節的離奇,忘語“設定”韓立在太南小會上沒有打算參加什麼昇仙大會。

這樣一個帶引號的“設定”出現在以前的文學作品中,理所當然,大家都不覺得突兀,大家早已經習慣這樣的設定了。

當我第二次閱讀凡人修仙傳的時候,看到了韓立經歷了長春功、墨大夫、餘子童、金光上人、萬小山等人和事物,對修仙從懵懂無知到初步瞭解的過程,突然發現這個“設定”根本就不是設定,是邏輯上清晰無比的發展結果。

後來再多次重讀這本書,越看越吃驚,這本書對情節過度合理性變態般的追求,創造了中國文學史上第一部高清晰度小說。

儘管忘語本人可能是無意識的,只是憑藉他本人的慣性在創作,但是這有什麼關係呢?歷史上大部分傑出的發明創造都是無心插柳的結果。

我再說說那個清晰度。

在武俠小說中,經常會看到這樣的場景,主人公本來不打算參加擂臺賽,但是陰差陽錯,莫名其妙地被推上擂臺,並且大獲全勝...

讀者看這些故事的時候,一般很少會追究主人公為什麼“本來不打算參加擂臺賽”,真有追究,可能是經不住追求的,十有八九作者是為了凸顯故事的離奇和巧合。

凡人中,韓立到太南谷修仙小會,忘語也說韓立不打算參加昇仙比武大會的,我當時的閱讀感受也和以前看武俠小說的感受一樣,等第二遍看凡人的時候,卻發現韓立的不打算昇仙比武是理所當然的結果,前面故事發展的過程清晰無比地在昭示著這一點。

絕大多數讀者第一遍是看不到這一點的,第一遍你根本不會想到凡人有這麼多這麼細緻的鋪墊和伏筆,完全是潤物細無聲。

另外,凡人中也有很多“失誤”的的細節(包括韓立的),能讓我們想起了自己生活中的犯錯,比如鎖了門結果發現沒拿鑰匙,上飛機場忘記了帶身份證。

如此,凡人是一本完全描述虛無縹緲神仙世界的書,但是卻能讓我們覺得好像就發生在身邊一樣。原因就在於凡人的故事中,社會邏輯的高清晰度,清晰地讓你覺得是真的一樣。

樓主回覆:

蒼蠅書友,你只是說明了清晰度的問題,但你並沒有說明產生這種清晰度的原因。

我覺得你說的這種清晰度主要是以下幾個方面互相作用而產生的一種效果。

1、邏輯性。從頭到尾的邏輯性,這種連續邏輯性是清晰度的基礎。你舉得武俠小說例子裡就談到這個問題,以往的武俠作品只是注重了最後結果和部分過程。而忘語如果來寫的話,他可能從邏輯上將上壘的原因,中間打擂過程,最後倒地姿勢從頭到尾都寫出來。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2、敘事視角。很多作品作者都是從萬能的角度來敘事的,連主角的心理、性格等作者都有所掌握,並且從各個角度來寫事情。讀者在閱讀這種全知視角時,也是追尋作者的描寫角度,是作品中萬能的掌控者,這種情況下,讀者並不能獲得完全的代入感覺。

凡人採取的是一種自始至終的第三人稱作品角色視角下敘事的。讀者在閱讀是,能夠始終獲得一種全浸入式的閱讀體驗,感覺自己就是作品中的主角。

3、語言風格。凡人語言的風格簡約而平淡,語言清新自然,讀者在閱讀時,不會有大的跳躍感,很親切,容易代入。

。。。。。。

收集整理人:huhaoslm3

。。。。。。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熱門小說
明克街13號神印王座2皓月當空光陰之外神秘復甦宇宙職業選手不科學御獸深空彼岸唐人的餐桌我有一劍7號基地
相關推薦
聯盟之我有很多英雄池極品人生凌天尋命錄在霍格沃斯種蘑菇逆襲都市開外掛最佳拍檔(重生)我老婆來自修真家族路明非挑戰FGO重慶姐妹他是重慶方面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