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3章:暴風雨前夕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遼東城所轄地區屬於千山山脈,地勢東高西低、東部為丘陵山區,西部為沿河平原,有大小山丘一百六十多座。遼東城城古稱襄平城,東晉義熙年間高句麗盡佔遼東平原後,更名。

高句麗改建後的遼東城是一個四四方方的方形,城門有三,分別是相對的東西門和南城。內外兩道城牆將城內隔成一個大大的“回”字,內城系王宮和官署所在;外城為商業區、居民區。外面的城牆高三丈、裡面的城牆經過這幾年加高後高有五丈,內外的城牆之上遍佈角樓、雉堞、女牆、城垛等軍事建築。城之北是高樓建築、規模宏偉的王宮。

遼東城的城防並不是一個單獨的存在,四周要衝之地還分佈著八座堅固高大的軍城,它們距離遼東城都僅僅只有數里之遙,與遼東城連在一起,如若一朵綻放在大地之上的梅花,而遼東城則是花之芯。

巍峨雄偉的遼東城王宮高高矗立於整座城池的最高處,自南往北抬首仰望,愈發使得王宮有著高山仰止、嶽鎮九州之雄壯氣勢。

高元站在城樓上眺望夜幕中的南城,只見城中燈火明亮、街上人群絡繹不絕,而這座雄城也因此成了一座十分繁華熱鬧的不夜城。然而他知道燈火映照、人聲鼎沸的“繁華”假象背後,卻蘊藏著高句麗建國以來最大的危機,若是不能撐過去,傳承近千年的王國就會在他葬送。

高元踱步來前城樓前,向東方的軍營觀看,只見營地之中燈火明亮,可見騎兵斥候往來於營門之處,營地內人影幢幢。西方的軍營則是漆黑一片,唯有箭樓上的燈籠在黑暗之中搖曳,主力大軍已經出城去佈防了,營內現在只剩下一些兵卒在看守。

兩側城牆之上也是燈燭通明,一隊隊頂盔摜甲的禁衛軍佇立於黑夜之中,刀雖在鞘、箭也未上弦,但是濃烈殺氣瀰漫夜空,只需高元一聲令下,便可以發動雷霆一擊。

“大王,大對盧、鬱折、右太大使者、帛衣頭大兄求見。”這時,一名侍衛前稟報。

大對盧是淵子游,相當於大權在握的尚書令、宰相;鬱折是高元堂叔高天成,相當於是掌國之典籍圖書的秘書省秘書監;右太大使者是高惠敦,相當於實權在手的大將軍;帛衣頭大兄是淵子澄,相當於尚書令僕射。

高元收回遠眺的目光,說道:“請他們過來吧。”

“參見大王!”不一會兒,一大隊文武大步過來參拜;人群中除了侍衛所說的四名重臣以外,還有二十多名高句麗大將和文官;這些文武各司其職,一起構成了遼東城防禦線。

這些人南派、北派都有,高句麗國祚能否傳承,主要就是靠眼前這些軍政首腦一般的文武。不過好在高句麗南北之爭雖然十分嚴重,但是到了生死存亡現在,大家能夠上下一心、團結一心。

“諸位免禮!”高元有些迫不及待的問道:“大對盧,怎麼樣?安排的事情是否已經妥當?”

高句麗現在奉行的戰術是堅清壁野、焦土政策,他們堅守遼東為中心的幾大堅城,搬空了方圓數百裡的百姓和糧食,隋軍即使是佔領了化為灰盡的廣袤大地之後,也因毫無物資可食可用而無法久戰。只要拖到冰雪天氣,再出城反攻、收復失地,亦或是退往南方。

這也是他們迫於無奈而想出來的辦法。

“一切已經按照大王吩咐安排下去了,方圓數百裡的城鎮村莊已經搬空,我軍接下來只要據重城而守,隋軍掠無所獲之下,只能攻城,而我軍則是以守代攻、待機反攻。如今我軍各部,也已嚴陣以待,各種物資也準備就緒。”淵子游介紹完畢,向高元說道:“大王,臣等接到了兩個十分的重要軍情,就在一個多時辰前,李子雄軍在李景接應之下,已在懷遠鎮一帶搭建浮橋、橫渡遼水。”

“何以來得如此之快?”這是遲早的事,高元早就有心理準備了,他感到震驚的是李子雄來得太快了。

這時節的遼水水量大、水勢兇勐,他們為了把隋軍搭建的浮橋拆毀,便用大船把很多帶著樹枝的大樹扔進遼水,當樹木卡在橋墩、或當橋墩用的船隻底部,再受上游的大水一衝,浮橋便被沖毀乾淨。

之後隋軍搭建一次,他們就用這種辦法沖毀一次。所以遼水之上的寬達兩三丈的橋樑,只剩下西岸那一截。然而淵子游竟然說李子雄這麼快就過來了。

“遼東郡守燕詢早在上游偷偷建了一座,而對峙早已失守,所以沒有人發現、並破壞。”淵子游說道。

高元點了點頭,問道:“不知大對盧對此,有何建議?”

“大王,遼水防線已然沒有意義,老臣的意思把軍隊盡數撤回,免得陷入隋軍的包抄之中。”說完自己的看法,淵子游又道:“老臣建議把這支軍隊調往西南的鈆城,使之與建安城、高句麗城、松樹溝連成一片,一起拱衛西南犄角。”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可!”高元點了點頭,又問道:“不知大對盧的第二重要訊息又是什麼?”

“啟稟大王,第二個重要訊息與百濟有關!據斥候來報,百濟似乎打算向北進軍。”四條溝通南北的主要道路雖然已經被隋軍掌控了,但是小股斥候還是能夠透過不利大軍行走的山道聯絡南北,只是所花時間要多了很多。說到這裡,淵子游臉色也變得十分凝重起來。

這個訊息來得太過突然、太過要命,令高元大驚失色、心驚肉跳,急著問道:“百濟居然也打算侵犯我國?這個訊息可信度有幾成?”

“大王,老臣認為可信度至少有七成!”淵子游肅然道:“只因隋朝與百濟近年來交往密切,而扶余章更是兩次遠渡隋朝,老臣懷疑兩者早已達成了南北夾攻我國的協議。”

高元頓時頭腦一片空白,不過他終究是一個經歷過戰爭的王者,這突來的危機雖然使他陷入極度驚慌,但很快便冷靜了下來,他沉思片刻,向淵子游沉聲問道:“新羅呢?可有訊息傳來?”

新羅是海東三國裡的老二,如果新羅也發兵,麻煩將會倍增。

“新羅沒有什麼異動!”淵子游安慰道:“大王,新羅先王真智王金舍輪出爾反爾的奪取百濟、殺死百濟聖王以後,兩國持續一百多年的同盟關係徹底破裂、反目成仇。這些來,兩國更是戰爭不斷、仇深似海。更何況倭國近年時不時的進攻被新羅佔領的加倻地區(洛東江下游的),所以老臣認為新羅真平王金白淨就算不敢進攻身為隋朝盟友的百濟,卻也肯定坐觀我國與百濟爭鬥,好使新羅坐收漁人之利;亦或是藉機鞏固加倻地區的統治。”

高元終於松了口氣,他想了想,向高天成和淵子澄吩咐道:“鬱折、帛衣頭大兄,南方勢態緊急、無人留守;你二人立刻抄近道南下,主導南方一應軍政大事。同時向南方各地下達動員令,令各地子民進入戰爭狀態。此外,任命左太大使者、漢城城主高嶽為南部帥,令他務必將百濟軍御在國門之外。”

“臣遵命!”高天成和淵子澄抱拳應命。

同一時間,楊義臣等人在中軍大帳議事,此時他們已經不在湯河大營、而是到了長弓嶺西麓。

自從楊萬春放棄長弓嶺防禦體系,淵子澄放棄大營,楊義臣便率軍和李景合兵一處,進而佔領了淵子澄放棄的大營,而李子雄軍的到來,更是令大營十分熱鬧。隋軍如今所在的大營位於大梁水南岸、長弓嶺西麓,距離西方的遼東城有一百二十裡左右。

楊義臣看完手上的軍情,向眾將說道:“遼東城和外圍重城的概況大家了然於胸,已然無須贅言,裴司馬認為我軍若是一一強攻,要用多少時日?”

“這個還真無法估算!”裴矩搖了搖頭,向眾人算了一筆帳:“外面的八座堅城且先不說,而遼東城卻是異常雄偉,內城城牆竟然高五丈,這比大興、洛陽還要高了兩丈,一般的雲梯、巢車、井根本夠不著,更何況我們還沒有。所以我們需要一邊攻打外圍八城、一邊等工匠打造雲梯車和巢車、井,如此方攻打遼東城。”

“從兵力上說,此之九城和遼水防線的精兵、郡兵、雜兵、衙役加起來,共有二十五萬左右,就算我們將八大犄角、遼水防線一一拔除,最後集中到遼東城的兵力至少還剩十三四萬。這樣的兵力要是一一部署周長二十多裡的城牆之上,的確不多。可是城裡幾十萬百姓都是實打實的高句麗人,他們為了護衛家園,所以他們在關鍵的時候,一定可以協同軍隊守城。”

“我們兵力遠不如人,無法對遼東城進行四面合圍,未免被敵軍偷襲,不能分得太散,而對方有城池之利、兵力優勢,無論我們陳兵於何處,對方都能根據我軍的部署調兵遣將。這麼一來,難度更大、耗時更多。”

“至於具體時間,恐怕衛王也不敢精準推算。”

行軍長史韋津見楊義臣默然不語,便說道:“高元這一次學聰明了,他擔心再一次被我們逐個擊破,一開始就採用堅壁清野戰術,展示出破釜沉舟、背水一戰的決心和意志。這不但表示遼東城克、高句麗亡,而且也說明接下來的攻防戰將是一場決定國家存亡的大決戰。卑職也認為高句麗人面對這種關乎國運的大決戰之時,必將在他們君王帶領下拼死抵抗;這也讓我們在攻城的時候遇到難以想象的抵抗。”

楊義臣深以為然。攻城戰向來是用人命來換取最終的勝利,因此有了攻城為下之說。而遼東城攻防戰一旦打響,隋軍在分出勝負之前根本不能停止,加上攻城器械不足,他要是貿然下令攻城,那就是極度不負責的態度。

沉吟半晌,他說道:“我這幾天想了很多,感覺高句麗更不想打、也不敢打了!”

崔弘升一時有些反應不過來,煞是疑惑說道:“高元擺出了不死不休的架勢,楊總管為什麼說他不想打、不敢打?”

“大王早在涿郡之時,便已向百濟遣使,讓百濟出兵進攻高句麗南方。”楊義臣睿智的眼中閃著異樣的光彩,緩緩的說道:“如今高句麗主力大軍都在遼東,而周總管卻已將兵鋒推到薩水,他們唯一的辦法就是把南方精兵調來抵禦周總管。一旦南方兵力空虛,百濟極可能揮師北上。同樣道理,新羅也可能藉機痛打落水狗。”

“正是因為以上這個原因,所以我認為高元不敢死戰,若他再次把遼東軍葬送乾淨,哪怕他本人逃得到南方,卻也堅持不了多久。”

崔弘升恍然道:“照楊總管這麼說來,高元的確是連打死戰的資格都沒有了。他物資雖多,但卻沒有時間來與我們耗。只要南方再傳來不利的訊息,他要想盡一切辦法脫困,而且還要將這支軍隊帶回去。”

“不錯!”楊義臣點了點頭,微笑道:“我認為現在不敢打、不敢消耗的是高句麗,而不是我軍。我軍耗不起、高句麗更耗不起。我們可以利用這個特點,拖到他自己跑出來送死。”

裴矩說道:“楊總管這個想法可行,不過要與大王商量。”

楊義臣笑著說道“自然!”

翌日,天還沒有完全大亮,微明的天色給煙筒山大營抹上一層澹澹青色,今天點卯已經結束,中低層將領各回本部、士兵也開始了一天的訓練,

而在中軍大帳之中,主將淵子澈卻是在聚將商議軍情,淵子澈向二十多名大將說道:“各位將軍,我收到斥候送來的軍情,敵軍主帥楊集以麾下大將薛舉前鋒、王行本為後軍主將,率兩萬餘名精騎向煙筒山進軍,從他們行軍速度來看,今天申時末就會抵達煙筒山一帶。”

“如果考慮蓋牟城安市城三萬楊綸軍、黎山城五千李端軍、橫山一萬韋雲起軍;楊集在海城河流域的軍隊共有七萬人左右,但是他有四座重要城池要守,可以投入戰場的軍隊最多只有四萬五,從他只帶兩萬精騎西進,即可看出他的兵力已經捉襟見肘。我軍將士良莠不齊,個人戰鬥力、士氣的確不如人,然而我們的兵力卻是楊集五倍,這是我們最大的優勢,必須將這個優勢發揮出來。”

遼東遍地都是高句麗斥候,楊集軍的數量對於他們這些有心人來說,其實並不是什麼秘密;楊集從橫山城出發的時候,共有三萬名精騎左右,除開兩場野外大戰的傷亡、以及分向北方松樹溝的三千精騎,楊集可用兵力只有兩萬三千人左右。

這個數字看起來似乎相當不少了,但是他們在高句麗城和煙筒山大營的敵軍卻有八萬多人,如果再把臨時募集、臨時武裝起來的獵戶和民間青壯累計起來,那麼他們這一方可戰之軍,少說也有十萬人。

“將軍英明!”眾將聞言,紛紛點頭。

淵子澈見到楊賢欲言又止,便緩緩的說道:“楊將軍有什麼想法,但說無妨!”

“末將遵命!”楊賢應了一聲,向淵子澈拱手道:“將軍,敵軍只有兩萬餘人,又是長途跋涉而來,我們能否集中城中、營中精兵打楊集一個以逸待勞?”

“楊將軍這個建議,我也不是沒有考慮過,但是我不敢賭啊!”淵子澈看了剛剛兵敗不久的楊賢一眼,但是他終究還是說道:“楊集軍這兩萬多名士兵的確遠比我們少,可此軍乃是隋朝最為精銳的涼州軍與驍果軍,而且他們剛剛打贏了兩場大勝,此番又是徐徐行軍,並不是什麼疲兵。我軍連敗兩場,全軍上下士氣低落,重要是我們軍隊的更有三四成是雜兵和潰兵,此刻要是貿然隋軍正面對決,實非上上之策。”

楊賢頓時面紅耳赤、訥訥說不上話來,過了半晌,慚愧道:“末將讓將軍失望了。”

“也不能怪你,是我們在戰略上出現了大失誤!一次又一次給了敵軍逐個擊砍的戰機。”淵子澈嘆息一聲,苦笑著說道:“在這場大戰之中,隋軍似乎吸取了開皇十八年失利教訓,走的是精兵路線,正是因為動用的都是精銳之師,所以隋軍在作戰之初士氣如虹、屢戰屢勝,不過他們雖然步步取勝,可兵力上不足的劣勢也慢慢體現出來了。然而我們丟失太多良機、損失太多兵力,造成軍民一片大亂,故而使隋軍兵力少的劣勢蕩然無存。”

在座的都是自己人、明白人,所以淵子澈也沒有什麼好隱瞞的,把話都說得十分透徹;見到眾將盡皆默然,他說起了自己的作戰計劃:“這次與楊集作戰,一切以穩打穩拿為上;等楊集到來以後,我們一邊固守、一邊施以疲兵之計;兩天後,再以兵力上的優勢殲滅楊集軍。而後挾大勝之勢,以逸待勞的殲滅已然北上的一萬五千名楊綸軍。”

“末將嚴遵將軍令,請將軍分派任務!”眾將轟然道。

“楊集吃了太多各個擊破的紅利,這一次顯然也是認為高句麗城、煙筒山大營各自為戰,故而大膽率領兩萬餘名士兵西來作戰,與其順著他的作戰風格用兵,不如讓他進不得、退不得。能選擇被我軍耗死。”淵子澈看了眾人一眼,又沉聲說道:“高句城出一萬五千精騎、五千步卒;此軍由武臺安為主將。”

他取出一支令箭遞給待命的親兵,吩咐道:“你將此令箭交給武將軍,讓他背靠煙筒山、紮營於城池與大營之間,保持著隨時可以進攻隋軍的勢態。同時令董重將軍在城裡一邊抓緊訓練軍隊,一邊與緊密聯系。”

“卑職遵命!”親兵接過令箭,告辭而去。

“大營之中有兩萬騎兵、兩萬五千名步卒,這些將士都是經歷戰陣的士兵,戰鬥力也是海城河流域最強之軍;我打算分為五軍、每軍五千人,各由正副將率領。”淵子澈說完,取出一支令箭:“黎山城之敗,主要是楊綸對高惠貞將軍採取了疲兵之計,而他因為身在城中,出不了兵,無法反騷擾隋軍。宋馳,你為騎兵騎兵第一軍主將,立刻帶上鑼鼓出營,並且熟悉周邊地形。要是隋軍紮營,就任其紮營,到了晚上再將軍隊分作五個千人隊,輪番騷擾。”

宋馳立刻起身接令:“末將遵令!”

“朱禹,你為騎兵第二軍主將,今天好生休整,明天接替宋馳。”

“末將遵令!”

“淵太明、武寧,你二人分別為騎兵第三、第四主將,在營中養精蓄銳,隨時聽候我的調派。”

“末將遵令!”

楊賢見到每個都有任務,只有自己沒有,連忙問道:“將軍,那末將呢?”

“楊將軍,你的任務最重!”淵子澈沉聲說道:“營中步卒全部由你統率。你這兩天也在營中養精蓄銳、做好攻營準備,只要隋軍疲倦不堪,我軍立刻發動進攻,而以你為首的步卒,就是主攻之軍。”

“末將遵命!多謝將軍賜給這個機會。”楊賢大喜道。

淵子澈等他歸隊,又叮囑道:“楊將軍,從斥候送來的情報看,隋軍這番行軍,僅僅只是用輔馬託運帳篷、武器裝備、拒馬槍、鐵蒺梨。用這些物資紮下的營盤自然不是什麼堅不可摧的營盤,你下去以後,可以根據隋軍這些物資,準備攻堅所需物資。”

一一將任務安排好,淵子澈掃視眾將一眼,冷冷的說道:“此戰關係重大,萬萬不可大意。誰敢違背軍令、亦或是擅自行動,軍法論處。”

眾將心頭凜然,一起拱手道:“末將定然嚴遵將軍之令!”

“都下去安排吧!”

“末將告退!”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熱門小說
深空彼岸明克街13號不科學御獸我有一劍神印王座2皓月當空神秘復甦光陰之外7號基地宇宙職業選手唐人的餐桌
相關推薦
西遊:開局抽了個至尊寶極品至尊寶圖先天宗修真從培養靈根開始快穿宿主:腹黑男神,真要命大唐天外客大唐破軍龍珠之完美世界斬男色小戶千金
作者碧海思雲其他書
大隋第三世 都市傲訣 神鵰變 大唐天外客 大唐破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