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3章:花香蝶自來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大隋東北戰火紛飛,自然引來不少勢力的關注,東/突厥和南室韋、北室韋、霫族、伯咄靺鞨、新羅、百濟對高句麗沒有半點好感;但是對於睥睨天下、雄霸天下的隋朝,他們更加恐懼。尤其是楊集殲滅契丹、迫降奚族、接納粟末靺鞨之後,這些東北勢力對強勢的隋朝無不警惕萬分。

在他們眼中,隋朝和高句麗之戰是一場狗咬狗的戰鬥,最好是兩敗俱傷、同歸於盡,所以戰報雖是如流水一般傳來,可是他們並不在意、也不參與。

與這些袖手旁觀的勢力相比,黑水靺鞨和白山靺鞨、安車骨靺鞨卻是相當悲劇。

黑水靺鞨和白山靺鞨、安車骨靺鞨其實就是女真的祖先,但是他們現在遠離中原,這個時候還和野蠻人一樣,喜歡劫掠殺伐,他們與高句麗的關係就像匈奴與漢朝、突厥與隋朝一樣,時常禍害著高句麗邊境。

但是完整繼承中原文化的高句麗從來都不是什麼軟柿子,豈能害怕這三個沒有開化的靺鞨部落,好太王高談德確立了高句麗在東北的霸主地位之後,其子長壽王高璉延續了父親的擴張政策,吞併了扶余、靺鞨和契丹一些部落;這其中便包括黑水、白山、安車骨。

高句麗對於這三個部落採用了比宗主制更為殘酷的殖民制,並用他們學自中原的文化知識改善三部的野蠻人般的生活,從而得到三部上下敬仰,時常跟隨高句麗作戰。

這一次高句麗到了生死存亡之際,自然邀請三部協同作戰,而三部酋長和以前一樣傾巢出動、親自率領本部勇士來援,正是因為有了這三個部落的加盟,高句麗在遼東才有這麼多兵馬,然而結果相當感人,三部勇士不是戰死就是成了隋軍俘虜。

楊集很瞭解靺鞨未來的走勢,所以他不但十分看重主動依附中原的粟末靺鞨,同時也很排斥白山、黑水、安車骨三部,戰後專門將這三個部落的俘虜放到一起,最後一清點,竟然足有六萬餘人。

雖然大隋沒必要吃力不討好的跑去征服白山、黑水、安車骨,可是這些免費勞力般的俘虜,命運已經註定,他們甚至修東北官道的資格都沒有,而是一律遷去益州修蜀道。

此三部本來就人口少、嬰孩夭折率高、生存能力低下,要是囊括了中、青、少三代的六萬餘名男子再一離開,勢必給這三部造成致命打擊,未來是否能夠繁衍下去都是一個問題;不過這顯然不是楊集所要關心的事情。

與高元當眾演了一出大戲以後,遼東軍民一部分仇恨已從大隋頭上轉到了“罪魁禍首”高元身上、一部分轉到“戰犯”淵子游和淵太祚等人頭上,這也為大隋官員的治理創造了比較好的開局。

楊集深諳打鐵要趁熱之道,便在這關鍵時刻宣佈四件事:一是把戰死的高句麗士兵定為飽受高元、戰犯毒害的無辜之士,並且將以“大隋百姓”的身份安葬;此舉沒有什麼實際意義,卻能給予陣亡士兵的親屬一些心理安慰。畢竟逝者已矣,而活著的人還要活下去,誰也不願意揹負叛軍家屬的名義而活。

二是高元執行堅壁清野戰術之時,遼東城所轄地區百姓的物資被高句麗官府沒收乾淨,百姓變得一無所有;楊集則是康高句麗之慨,以大隋的名義給予每個百姓五斗米,讓百姓都有飯吃。如此一沒收、一賑濟,區別和威力就出來了。

三是高元在公告天下的“自白書”中,不但扛下一切罪責,還表明浿水以北是中原國土,境內所有百姓是中原子民,此時的國土是物歸原主,而境內百姓實際是迴歸母國,而不是成為亡國奴。

針對這一條,楊集給出百姓的承諾是大隋很快就設定官署和屬吏、重新登記戶籍,之後再把收歸國有的高句麗貴族田產按大隋的政策均分給百姓,使每家每戶有自己的永業田、露田、桑麻地。

四是與戰俘有關,楊集本來打算把高句麗籍的戰俘遷去西北、益州開路,可是裴矩和韋津、郝瑗、凌敬等人認為新入手的六個郡以後都是大隋王朝的領土,以後需要的是治理安民,而不是像對待東西突厥那樣破壞到底。而這裡的戰俘與來自東西突厥的俘虜和奴隸更是有著本質上區別;要是像對待東西突厥那樣把戰俘遷走,前面所做的三件事將會失去一切作用,而遼東百姓好不容易放下的一點點仇恨又會因為親人的離開湧上心頭,安樂都護府也將因此叛亂不斷。

楊集幾經斟酌,便放棄把高句麗籍戰俘遷走的想法,考慮到玄菟郡和襄平郡的基本設施破壞嚴重,便把戰俘改為就地服刑、以勞抵“過”,先把村莊房子、農田水利修繕好,再去開闢道路。

普通士兵服刑時間最短,千夫長以下的將領的則是逐級增加,千夫長及其以上的將官和高句麗貴族則是勞動至死;這個安排很符合古之即有的仇富之心,當百姓們看到曾經高高在上的貴族混得比自己還不好,心態就會得到無限滿足,繼而會擁護打倒貴族的官府,而這一點,在涼州就取得不錯的成效。

相信放到安東都護府治下各郡各縣,效果也是一樣。

高元的自白書和四大安民承諾一出,遼東各地慢慢平靜了下來,不過四大承諾是一回事,能否落實到位,卻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要是安東都護府和地方官府的官員做不到位、失信於民,勢必遭到反噬,繼而引發山呼海嘯般的變故,而這也是楊廣任命楊義臣、韓洪、韋津為安東都護府三大首腦的重要原因。

同時抵達遼東城的玄菟和襄平、昌黎、樂浪、安平、帶方六郡太守、通守、郡丞、長史,也都是底子十分乾淨、品德極好的能吏。

這些人來到遼東城的第一步,不是立刻上任,而是接受郝瑗和凌敬的培訓,這些在努力學習涼州政策之餘,還要接受楊集的教育。

楊集的教育不如說是警示、警告,主要說四大承諾乃是奪取民心最為關鍵的第一步,誰要壞了規矩、導致民心大跌,誰就是千古罪人,既然是千古罪人,本人及其家人都要受到嚴懲。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兒,畢竟有些官員總是抱著山高皇帝遠的僥倖之心,不惜以身試法,他全家死了那也是活該,但是由他造成的嚴重後果卻要朝廷和官府來承擔。所以醜話必須說在前頭。

只是楊集南下的行程,卻也因為戰後諸事遭到了耽擱。

這段時間之內,隋軍輕易攻克遼東堅城、一統遼東、高元俯首認罪的訊息卻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迅速傳遍天下,令東北各方勢力盡皆大驚失色,大隋的名望瞬間登上頂峰,而隋軍主帥楊集繼大業元年之後,再次成為東北各方勢力敬畏害怕的人物。

距離遼東戰場最近的是霫族,大酋長白蘇聽到這些訊息,立刻召集各部酋長前來議事。

南北朝的中原政局動盪、戰亂分離,而東北各個勢力也因外部環境變化而重新分化重組,最終契丹、奚族、南北室韋、霫族、靺鞨各部和高句麗了分割了東北地區,而北朝時期東北部族中的豆莫婁部、烏洛侯被靺鞨和室韋吞併、地豆幹南遷併入霫族,消失於歷史長河之中。

霫族正是因為這一場勢力重組,得以壯大,其國土周長二千裡,東北接粟末靺鞨、東接高句麗、西至突厥、南至契丹和奚族、北與南室韋接;百姓多善射獵,且以赤皮為衣緣,婦人貴銅釧、衣襟上下懸小銅鈴,風俗與契丹、突厥略同。及至楊集攻打契丹,霫族接納了大量信仰相同的契丹人,使其國民有五萬戶、勝兵三萬餘眾。

霫族這樣的體量在東北各大勢力之中,只能算是中等水平,比較幸運的是四面有大山有大河環繞其境,便處於一種大勢力看不上、小勢力攻不進的處境。但是楊集招降粟末靺鞨、迫降奚族、攻佔漠州、攻佔“』”形的契丹以後,這個微妙的平衡遭到了破壞。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霫族國土也呈“』”形,其東部、南部現在都是大隋王朝的國土,大隋軍民只要橫渡西東走向的弱洛水,就能進入霫族的地盤。

這本來沒有什麼,可是霫族在選擇宗主國的問題上特別倒黴;霫族為了生存,先後向柔然、突厥汗國稱臣,等到這兩個大國先後完蛋,又向東突厥稱臣,當東突厥二王子兵敗於大湖區,白蘇擔心受到牽連,卻又因為沒有和大隋接壤,於是白蘇多認了高句麗為宗主國。

此時眼看著高句麗即將完蛋,作為附屬國、又接納契丹人的大酋長白蘇終於知道害怕了。

等人到齊,白蘇大致說了一下遼東的情況,心情沉重的說道:“遼東的情況,你們也知道了。多的我就不說了,我現在不怕別的,就怕楊集。”

下了一個定義,白蘇愁眉苦臉的解釋道:“一方面是是我們認高句麗為宗主國,接著又接納了大量楊集要殺的契丹人,而楊集現在打的就是高句麗;我們雖然從未向隋朝出過一兵一卒,但是楊集不講道理啊!他在大業元年輕輕鬆鬆的打完契丹、打完淵太祚,順手就把奚族給收拾了;這一回,我擔心他極可能又順手把我們霫族給收拾了。另外一方面是霫族的存在,使隋朝東北疆域很不完整、很不規則、很難看,如果我是楊集,我也會因為讓大隋地圖變得完美好看而把霫族給滅了。如今事關霫族的生死存亡,大家都說說看,我們應當怎麼辦?”

眾酋長聞言默然,他們知道大酋長不是“杞人憂天”,而是楊集的確是那麼一個人,楊集比他們這些被稱為野蠻人的人還要野蠻、還要蠻不講理、還要好殺。而他們霫族卻是三番五次與楊集“作對”,他能高興才怪。

過了一會兒,一名酋長說道:“大酋長,高句麗那麼強大的國家都被楊集輕易殺敗,我們這點兵力連楊集的牙縫都不夠塞,更何況他背後還有一個強大的國家。依我之見,不如也學粟末靺鞨那般,直接內附隋朝。”

白蘇見諸位酋長眼睛都亮了,苦笑著問道:“你們也是這麼想的麼?”

“是啊,大酋長!成為隋人沒有不好的!”另一名酋長頗為激動的看著白蘇:“我們霫族貧瘠寒冷,無論怎麼辛辛苦苦放牧,都不夠吃、不夠穿,此外還要給突厥大量稅羊、還要對付搶劫我們的突厥人和室韋人。要是遇到天災,很多老人和孩子們都熬不過去。”

這名酋長十分興奮的說道:“成了隋人以後,我們立刻就能擺脫沒完沒了盤剝我們的東/突厥和高句麗,還不用擔心突厥人、室韋人再來搶劫。官府如果建立城池、教我們孩子讀書,說不定我們霫族以後也能出現幾個大將軍、宰相。”

其他人也是連連點頭,突厥人收稅羊沒有一個明確的標準,每年都是“取足為止”,這令他們這些附屬部族苦不堪言。高句麗以前還好一些,可是大業元年過後,他們對霫族的盤剝比東/突厥更狠。

白蘇也是大為心動,他想了想,有些猶豫的說道:“可是一旦成了隋人,我們的習俗都要放棄了,一切都要按照的隋朝的要求來做事。”

“大酋長,習俗既不能當飯吃,也不能抵禦敵人,不要也罷。”

“就是,習俗連根羊毛都不值。”

“……”

“也罷!”白蘇見意見趨於統一,便說道:“明天我們就去遼東黃龍縣,向隋朝官員表明內附之意。只要隋朝願意接納我們,我們願意接受隋朝一切安排。”

白蘇看了眾人一眼,接著又說道:“另外一事是與隋朝這次戰爭有關。從隋軍作戰的情況來看,他們分明就是要把高句麗徹底打殘,遼東戰事既了,楊集下一步定然殺向南方,這對我們來說,是一個機會。”

一名酋長聽出了言下之意,連忙問道:“大酋長的意思是參戰?”

“不錯!”白蘇點了點頭:“粟末靺鞨以前差點被高句麗殲滅了,可是現在卻過得非常好。究其原因就是因為他們的酋長突地稽十分聰明,他們內附以後,完全摒棄了以往的習俗,真正把自己視為隋朝人。此後,凡是隋朝的命令和政策,粟末靺鞨人都會認真遵守、認真落實;而這一次戰爭,更是全力以赴。如果不出意外,突地稽將會獲得隋朝皇帝更加信任。”

“要是我們僅僅只是內附,事後就是普普通通的隋朝子民,很難得到隋朝皇帝的重視。我打算學一學人家突地稽,出兵參戰。就算最後吃不到肉,可幾口湯總是有的。”

“不知大酋長要出多少人馬?”眾酋長深以為然

白蘇思忖半晌,說道:“部族不能沒有勇士守禦,我們這次就出兩萬人吧!”

眾酋長沒有意見,紛紛行禮道:“我們願聽大酋長調令。”

“那就好,大家都去準備!”白蘇吩咐道:“明天我們就帶兵南下黃龍,向隋朝官員說明內附、參戰之意。”

“遵命!”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熱門小說
不科學御獸神印王座2皓月當空唐人的餐桌明克街13號神秘復甦光陰之外我有一劍宇宙職業選手7號基地深空彼岸
相關推薦
西遊:開局抽了個至尊寶極品至尊寶圖先天宗修真從培養靈根開始快穿宿主:腹黑男神,真要命大唐天外客大唐破軍龍珠之完美世界斬男色小戶千金
作者碧海思雲其他書
大隋第三世 都市傲訣 神鵰變 大唐天外客 大唐破軍